- 古代呼聲(陳鼓應著作集)
- 陳鼓應
- 6244字
- 2020-12-11 19:10:12
二、貴族政治敗壞與貴族生活腐墮的描寫
(一)貴族政治的頹敗面
周幽政權垮臺之際,《小雅》里有許多詩篇描述了當時朝政敗壞的情形。
《節南山》是一首控訴執政者的詩。這首詩寫出掌權的師尹勢位顯赫,人民畏懼他的威虐,而不敢隨便戲謔談論。詩中沉痛地指責太師尹氏說:人民的言論對他沒有好的批評,但他還不引為懲戒(“民言無嘉,憯莫懲嗟”)!政權已經到了快要滅亡的地步,還不引為鑒戒(“國既卒斬,何用不監”)!同時,這首詩大膽地警告當政者,“你作惡多端,人民就要起來和你拼斗”(“方茂爾惡,相爾矛矣”)。詩中還指責最高的統治者,“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希望君主將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夷平、制止(“式夷式已”),并盼望君主不要近小人而害國政(“無小人殆”),同時呼吁當局不要給那些庸庸碌碌的人以高官厚祿(“瑣瑣姻亞,則無膴任”)。這首詩還抨擊了當權者的暴虐,指責周王的任用親屬、委政小人。詩中“瑣瑣姻亞,則無膴任”一句,是對于宗法政治的指責,對于那些庸碌之徒,僅憑血緣關系而攀登高位的現象,表示了強烈的不滿。這樣尖銳地指摘宗法政治貴族“親親”之弊,頗有歷史意義,這可能是我們所看到的批評宗法政治的最早的史料。因為孔子時候猶主張“故舊不遺”,要到墨子,才大事抨擊貴族政治的“骨肉之親,無故富貴”、“親戚則使之,無故富貴”的現象,并極力主張“不黨父兄……不嬖顏色”,唯以賢能是尚。墨子對于貴族政治中那種褊淺之徒只憑裙帶關系而尸居高位的情況,提出強烈的批評,這和本詩中指責“瑣瑣姻亞”而“膴仕”的情形是一脈相承的。
《正月》是一首描寫政局不安、社會不公、人民困窘的情形的詩。這詩深刻地描繪著末日王朝將潰的一些情況:那些有權勢的人胡作妄為,把無辜的人民扣上罪名沒為奴仆(“民之無辜,并其臣仆”);小老百姓被弄得走投無路。“哀我人斯,于何從祿”這兩句詩說明了老百姓無處謀生的可憐和悲哀!這時人心惶惶,民間謠言紛紛(“民之訛言,亦孔之將”);人民莫不深感危懼而手足無措,“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這是說,天雖高地雖厚,人在其間卻局促不安。這和“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照”的詩句一樣,都生動地描繪出人民處于惡劣朝政下的生活情境。詩人感嘆世上充滿著肆毒害人的壓榨階層,想到國政的暴虐,憂心戚戚(“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這首詩進一步揭露在朝小人,朋比為奸,大肆搜刮,過著奢侈的生活的情形?!氨擞兄季?,又有嘉肴。洽比其鄰,昏姻孔云。”這是說,那些當權的小人,交結聯歡,拉攏裙帶關系。那些猥瑣鄙陋的小人都擁有大批財產,而人民卻無以為生,災禍又頻頻打擊而來(“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詩上說那些在位者,“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皝諄铡笔切稳菰诔男∪蒜嵵疇?,“蔌蔌”是指在朝的統治者是鄙陋的小人;這些當政的統治者雖然都是猥瑣鄙陋的小人,卻因壓榨搜刮而擁有大量的房屋田產?!佰烈痈蝗?,哀此煢獨”,富人是多么歡樂,孤苦無依的小民是多么可憐!詩人的感嘆聲中,隱藏著多少不平的憤慨!在這社會里,“謂山蓋卑,為岡為陵”(高高的山岡說它是低卑的),價值顛倒,是非不分。而統治階層的巧取豪奪,造成社會貧富的懸殊,尤令人心痛。
《十月之交》也是一首斥責當政者的詩。“四國無政,不用其良”,是在說明舊政權要垮臺的時候,國家四處都呈現著一片混亂,掌權者不肯用賢良,卻用一批殘民的小人。這詩還大膽地揭露了執政者的名字,抨擊皇父等一群惡勢力,走內線,依仗妖艷的妃子撐腰而盤踞高位,弄得政治昏暗。努力工作的人,不敢說一聲自己的辛苦,沒有一點過錯,還會平白無故地頻頻遭人讒言(“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囂囂”)。因此,詩人感嘆,“生在今日的小民,實在太可憐了”(“今此下民,亦孔之哀”)。這首詩對勞苦小民極富同情,對執政者的剝削亦有很深刻的描繪。詩中曾經強烈地控訴執政者用“禮”這個堂而皇之的名目來挖人墻屋、毀人田園的行徑:
胡為我作,不即我謀?徹我墻屋,田卒污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
這幾句詩的意思是:“當小民們問:‘為什么要強迫我們勞役,而不替我們設想一下?還拆毀了我們的房屋,使我們的田地淹沒荒蕪?!玫降拇鸶矃s是:‘這并不是我要殘害你們,照禮制的規定應該這樣做的?!币类嵭{,“‘禮’,下供上役”。這就是說,在上的統治者奴役著在下的人民,這就叫“禮”。這很顯明地暴露出維護貴族專政的統治工具的“禮”,在政治經濟上對人民的榨取性??鬃拥臅r候,還念念不忘提倡“克己復禮”,其實早于他二百多年前的人民就已曾批判當政者用“禮”來“戕”人的不當了。面對人民的指責,當政者竟然飾詞:“予不戕,禮則然矣。”這真是壓迫有理(禮)了。權勢者強人勞役,迫民遷徙,毀人家園,還有理由說“這不是我的錯,只是依‘禮’規定的罷了”;這好比現代一些國家的掌權者在迫害老百姓的時候,對老百姓說:“不是我要這樣做,只是依‘法’行事而已!”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擇仁有事,亶侯多臧。不慭遺一老,俾守我王。擇有車馬,以居徂向?!边@首詩是指責那精靈透頂的皇父,看到局勢垂危,便帶著一批有權有勢的要員、有車有馬的財閥,移居向地造新都,老臣一個也不留下來和君主共渡難關。詩人感慨那聚斂大臣,把政權的根基蛀塌之后,就席卷黃金巨款,和一批“多藏”的同黨,移民到安全地帶作寓公。
《雨無正》這首詩,開頭便借咀咒昊天而責罵領導者的“不駿其德”,只知暴虐發威,制造兵亂饑饉,把四方的人民都殺光(“降喪饑饉,斬伐四國”);對于有罪的人,赦放不問,無罪的人,反遭刑迫(“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接著,又寫政權潰亡之后,敗奔逃竄,滿朝大官盡皆離散,卻沒人體恤小民的苦難(“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勚”)。經過這樣慘痛的教訓以后,都說要痛改前非,然而當局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更加為惡(“庶曰式臧,覆出為惡”)。這時政局紛亂如麻,戰爭掀起又不能平息,饑荒造成各種慘象(“戎成不退,饑成不遂”)。在朝的“君子”百官,不肯接納正直之言,花言巧語的人,反而得到寵幸身處安樂(“巧言如流,俾身處休”)。這正是一個沒落政權頹散的景象。
《大雅》的《瞻卬》一詩,對于喪亂的情形也有沉痛的描寫。它說“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敗蟊疾,靡有夷屈。罪罟不收,夷有夷瘳”。這是說:“國中騷亂到處都不安定,人民陷于深沉的痛苦。你們就像一群損害莊稼的害蟲,沒有停歇的時候。你們不收起陷害人民的羅網,人民的苦痛就沒有解救的時候?!惫倮羧纭绑辟\”,這是什么世界!這群吃人血的害蟲,竟然霸占人的田地,擄劫民夫,無罪的被逮捕下獄,觸法的反而網開一面:“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奪之。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收之。”這些詩句包藏著多少血淚!
在那混亂的政局,《小雅》中有許多詩篇,寫出了人倫關系破壞的現象。這時期,讒人就像“營營青蠅”(《青蠅》)一樣,到處飛舞?!白嬔試虈獭保ā妒轮弧罚f明挑撥是非,打小報告,暗中整人,正直的人屢受誣陷,無辜的人橫遭禍患,流溢著危疑猜忌之情?!缎F》詩上說,好的意見不聽從,壞的主意反被采用(“謀臧不從,不臧覆用”)。這是一個衰敗政權所必有的現象。詩中評論掌權者的一切措施都是可哀嘆的!既不能學習先民的經驗,又找不出遠大的計劃去實行,只有一味聽從淺薄短視的意見(“哀哉為犯!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政府里頭,一方面在位者愛向老百姓發表空洞而無內容的言論,另一方面又彼此暗地里使用不負責任的言詞去勾心斗角?!缎≯汀穼懗鰧τ凇熬有抛嫛钡母锌?,說在位的“君子”相信讒言,好像有人向他敬酒那樣樂于接受。伐木的人都知道用繩牽著樹梢使之慢慢倒下,劈柴的人也懂得順著柴木的紋理來劈開,“君子”聽信讒言,卻不能分析事理,還不如伐木析薪的人?!熬印钡拇嫘囊彩谷耸指袊@:“看那投入羅網的兔子,還可能有人把它放了;路上的死人,還會有人把他埋葬;在位的君子的存心,為什么這樣殘忍?”(“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巧言》也寫“君子信讒”,說“君子”聽信小人的讒言,禍亂因而熾烈;小人的讒言甘美,禍亂因而被輕易地吞進(“君子信盜,亂是用暴;盜言孔甘,亂是用餤”);并指責在位者喜歡進用花言巧語(“巧言如簧”)、說大話(“蛇蛇碩言”)的小人,說那“柔木”般的讒人,全是“君子”一手栽培起來的。有一位寺人孟子,作了一首名為《巷伯》的詩,斥刺讒言的陷人,詩的一開頭就說讒人誣陷別人用了許多迷惑人的言語,好像組織好看的文采以成美錦似的(“萋兮斐兮,成是貝錦”)。讒人因著讒言得售而趾高氣揚,被讒的人卻因受害而憂心忡忡;“驕人好好,勞人草草”,寫出讒人與被讒者的兩種不同的心境。《大雅·桑柔》這首詩,一面痛陳戰亂的涂炭生靈,一面抨擊統治者的自私殘忍(“維彼忍心”),又指責無道的君主,獨斷專行自以為是(“維彼不順,自獨俾臧”),整個官僚系統都敗壞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時期,讒言橫行,到處打小報告,朋友之間也互相猜忌(“朋友已譖”),人際關系陷于極不信任的狀態。在暴政的逼壓與大官們“職盜為寇”的搜刮下,人民鋌而走險,“民之貪亂,寧為荼毒”。這話就是說,人民都起來造反,吃盡苦頭也不怕了。
(二)貴族生活的榨取性與腐蝕性
姬周王朝崩潰后,向東逃到洛邑,以撐持其殘余的政權,而各地諸侯割據,政局依然動蕩不安?!秶L》有許多詩篇正描述了這亂離之世的情景。
《王風·黍離》和《檜風·隰有萇楚》等詩,對亂離下的蒼涼,有感人的描寫?!妒螂x》這詩,寫游子歸故土,但見戰后園廬變成蒿藜的景象,“心中搖搖”,恍惚不安,“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感嘆什么人把國家搞成這樣子?!囤粲腥O楚》寫亂離之世,生之凄苦,反倒覺得草木無知的可羨。這和《小雅·苕之華》所說的“知我如此,不如無生”同樣的有深沉的悲痛。在殘酷現實的逼迫下,有些人連生存的意志都喪失了?!锻秒肌罚ā锻躏L》)一詩,便表達了小民在徭役重壓下所發出的沉痛悲鳴:“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無吪!”這里,用“兔”來比喻狡猾的統治者,用“雉”來比喻被壓迫的小百姓。統治者們享受著供奉,生活優悠自在(“有兔爰爰”),小百姓們陷在統治者的羅網里,受盡折磨(“雉離于羅”)。詩人感嘆的是:小民生到這世上來,便要遭逢無盡的憂患,天天做牛馬,處處是災難。
《豳風·鴟鶚》是一首寫法特別的寓言詩,全詩描述一只母鳥的哀訴,訴說她辛勤所筑造的窩巢被損毀,及眼前所遭遇的危難;“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詩人以貓頭鷹(鴟鸮)隱喻兇惡的統治者,借母鳥的遭遇對統治者提出哀怨的控訴:你既已抓走了我的兒子,別再毀壞我的家室。繼而寫母鳥筑巢育子的勞累:“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薄白S譙”、“翛翛”形容工作辛勤以致身心憔悴疲敝;如今又面臨風雨漂搖的打擊,遂由恐懼而發出哀鳴(“維音嘵嘵”)。這詩沉痛地描述在強權者的淫威下,人民身家生命毫無保障的境況。
國風中另有一些詩則表現得憤激昂揚,對統治者的苛虐采取了堅決反抗的態度。
《北風》(《邶風》)反映了人民的反對暴政。詩中以風雪的酷寒喻朝政的暴虐,并以狐、烏比喻君臣,譏刺滿朝君臣盡是狐貍烏鴉。詩人呼吁大家“攜手同行”,急速逃離(“既亟只且”),以唾棄這樣的一個政權。
《墓門》(《陳風》)表現了人民對于不良統治的痛恨?!澳归T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人知之。知而不已,誰昔然矣!”這里,以“棘”喻為惡的治者。治者的惡行,國人皆知(“夫也不良,國人知之”)。雖然國人皆知,但他們依然不改(“知而不改”)。對于這樣的人民公敵,詩人憤激地表示要用斧頭劈掉他(“斧以斯之”)。
抨擊虐政的詩歌中,《魏風》的《伐檀》和《碩鼠》是兩首極有代表性的作品?!斗ヌ础愤@首民歌譏諷貴族階級的不勞而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這首詩的前三句,以勞動人在河邊伐木的情景起興?!翱部卜ヌ础?,一陣陣伐木的聲音,見出勞動人的辛勤。河水清清,反映了勞動人素潔的品質,也照見了在位君子的污穢行徑。第四句開始,以不平的口語責問權貴:“不耕種不收割,為什么你收取稻谷三百束?不出狩不打獵,為什么你庭院里掛滿了豬獾?”權貴們輕易地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勤勞的人們對于不出力不流汗而住高門大屋的貴族生活,表示了極度的輕蔑與反感。看看那些權貴們所擁有的,所穿的,所吃的,所用的,所揮霍的,哪一樣是自己制造的?哪一樣不是農民生產的?詩的最后二句,反語譏諷,表達了農民們對于在位君子的評價:“你們做官的呀,不白吃??!”驕橫的權貴,在樸實苦干的農民眼中,顯得如此的渺小卑微。本詩一面寫勞動人的伐木、稼穡、狩獵,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一面寫在位“君子”的不勞而獲。這首詩不僅將統治貴族與被統治人民之間兩種生活的不平現象作了強烈的對照,更且從根上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剝削的實質。在封建制度下,土地為少數貴族階級所壟斷,耕者無其田,不耕不作者反而掌握了土地所有權。在沉重的實物地租下,種種賦稅徭役緊壓在勞動者身上,使他們淪為會說話的牛馬!
《碩鼠》這首詩反映了農民對統治者重斂的不滿和怨恨。農民稱呼那些貪婪的統治者為大老鼠(“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稷,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這是控訴統治者長年受農民供養,只知苛稅斂取,而絲毫不肯照顧人民。農民不堪剝削,只好決心離去(“逝將去女”),希望另謀生路,到一個沒有壓力,不受榨取的“樂土”。
《苕之華》(《小雅》)說:“人可以食,鮮可以飽?!比嗣駫暝陴囸I線上,而另一方面,貴族奢侈無度,兩種懸殊的生活情境恰成尖銳的對比。
我們從雅詩的宮廷文學部分,就可以看出貴族們“燕兮語兮”、“我心寫兮”(《小雅·蓼蕭》)的寫意生活(5)。有些詩更透露他們的縱欲恣肆?!洞笱拧ひ帧穼懗鰹檎甙偈戮銖U,只知“荒湛于酒”?!墩柯丁访枋鲑F族們“厭厭夜飲,不醉無歸”的饜飫生活。國風有些詩更進一步揭發了宮中生活的荒誕淫亂?!缎屡_》(《邶風》)是諷刺統治者筑新臺強納齊女的事。舊說衛宣公世子伋娶齊女,宣公見齊女美好,便在河上筑新臺,把她攔截下來。衛國的百姓則編這首歌以譏刺宣公?!儿囍急肌罚ā多{風》)是諷刺宮中發生的背倫行為,斥責那沒有品德的人,居然作為我們的君主(“人之無良,我以為君”)!《墻有茨》(《鄘風》)這首詩更是大膽地揭露了統治階層內的一筆穢史:
墻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這是說:
墻上的茅草,掃不凈的;宮中的穢史,不好說的呀!說了出來,那太丑啦!
墻上的茅草,除不盡的;宮中的穢史,說不完的呀!細說起來,話太長啦!
墻上的茅草,束不住的;宮中的穢史,談論不得的呀!談論起來,太可恥啦!
這怪不得《相鼠》(《鄌風》)會如此無情地斥責封建統治者的不知廉恥,看那老鼠還有皮、有齒,這些權貴們,做人反而不像個樣子(“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相鼠有齒,人而無止”)。如此責罵統治者人不如鼠,可見人民對于統治階層內部的腐爛生活是何等地痛切鄙視。
統治階級不但要搜刮民財,以供他們享樂,而且還發動內戰,讓人民負擔,以致民怨達到了沸點,國風中無數的民歌,表達了他們這種沉痛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