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則

無善無惡是圣人(如帝力何有于我[1];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2];以直報怨,以德報德[3];一介不與,一介不取之類[4]。善多惡少是賢者(如顏子不貳過[5],有不善未嘗不知[6];子路人告有過則喜之類[7]。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其偶為善處,亦必有所為)。有善無惡是仙佛(其所謂善,亦非吾儒之所謂善也[8]

黃九煙曰[9]:今人一介不與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邊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復不少。

江含徵曰[10]:先惡后善,是回頭人;先善后惡,是兩截人。

殷日戒曰[11]:貌善而心惡者,是奸人,亦當分別。

冒青若曰[12]:昔人云:“善可為而不可為。”唐解元詩云[13]:“善亦懶為何況惡[14]。”當于有無多少中更進一層。

【注釋】

[1]帝力何有于我:帝堯對我有什么影響呢?據傳上古帝堯時候天下大治,有老人在路上擊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初學記》引《帝王世紀》)后來成為歌頌太平盛世的典故。擊壤是一種古代游戲,壤用木頭做成,形狀像履,用手中的壤擲打放在地上的另一壤,打中為勝。

[2]“殺之”兩句:出自《孟子·盡心上》:“霸者之民歡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歡虞,即歡娛、快樂。皞皞,浩瀚廣大。“王者之民”以下幾句的意思是說,用王道治理國家,其教化作用廣大浩瀚、潛移默化,被殺也不知道怨恨,享受到好處也不以為這是什么功德,一天天向善變遷,也不明白是誰帶來的。

[3]“以直”兩句:語出《論語·憲問》,有人問:“以德報怨,何如?”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么樣?孔子不同意,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果以德報怨,那么又用什么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以公平正直的態度來回應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4]一介不與,一介不取:伊尹是商湯的賢臣,《孟子·萬章上》說,他傾慕堯舜的圣人之道,如果與堯舜之道不合,“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毫不茍且。介,同“芥”,小草,比喻細微的東西。

[5]不貳過:已犯過的錯誤,就不再犯。據《論語·雍也》記載,孔子稱贊弟子顏回“不遷怒,不貳過”。貳,重復。

[6]有不善未嘗不知:這也是孔子稱贊顏回的話,出自《周易·系辭下》:“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意思是顏回這個人差不多算完美了吧?自己有不對的地方都知道,一旦知道就不再這樣做,知過必改。

[7]子路人告有過則喜:子路也是孔子的學生,《孟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歡迎別人的批評指正,成語“聞過則喜”也是這個意思。

[8]吾儒:中國封建時代長期以儒學思想為正統,儒學人士自稱“吾儒”,以表示與道家、佛家有別。

[9]黃九煙:黃周星(1611—1680),字景虞,號九煙,或說字九煙,號而庵,江蘇上元(今南京,一說湖南湘潭)人。明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做過戶部主事。明亡后不仕,隱居,曾作詩說:“高山流水詩千軸,明月清風酒一船。借問阿誰堪作伴?美人才子與神仙。”變名黃人,字略似,號半非,別號圃庵,又號汰沃主人、笑蒼道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十,端午節自沉于水而死。著有《九煙先生遺集》等。

[10]江含徵:江之蘭,清初醫家,字含徵,號文房、香雪齋等。安徽歙縣人,寓居東淘(今江蘇東臺)。著有《醫津一筏》(或稱《醫津筏》)、《內經釋要》、《文房約》等。

[11]殷日戒:殷曙(1624—?),安徽歙縣人,字日戒。他本是張潮父親張習孔的門人,與張潮亦交好。著有《竹溪雜述》等。張潮《心齋聊復集》內有《殷日戒集跋》。

[12]冒青若:冒丹書(1639—?),字青若,號卯君,江蘇如皋人,冒襄次子。明貢生,官同知。著有《枕煙堂集》、《西堂集》等。明遺民戴本孝曾作畫冊贈之,題其后曰:“冒子青若,生平于事親懷友之外,無他鶩,進德修業,不出戶庭而譽聞四方。”

[13]唐解元:即唐寅(1470—1523),明代畫家、文學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14]善亦懶為何況惡:出自唐寅《吾趨唐寅自述不惑之齒于桃花庵,畫并書》一詩。

【評】

作者從儒學思想出發,認為儒家關于“善”的概念,與道釋兩家提倡的積累善行以修仙成佛的“善”的概念不一樣。他心目中的最高境界是“無善無惡”的圣人:沒有善與惡這樣的概念,只是順其本心自然而為。而黃周星的評語則辛辣地指出,當時的現實根本不是這樣,而是“普天之下,皆半邊圣人也”,“一介不與”變成了一毛不拔,“利之不庸”變成了貪圖逸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诸城市| 竹山县| 宜宾县| 宿松县| 屏山县| 元江| 南宫市| 宜昌市| 宜黄县| 西宁市| 和林格尔县| 塔城市| 闸北区| 松江区| 苏州市| 四平市| 屏东市| 高阳县| 大同市| 五大连池市| 翼城县| 景谷| 巴彦淖尔市| 旅游| 左贡县| 永川市| 平江县| 吉安县| 凉城县| 丰顺县| 泰来县| 诸暨市| 隆子县| 外汇| 巴中市| 和政县| 伊川县| 北流市| 吕梁市|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