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則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1]。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2],梅以和靖為知己[3],竹以子猷為知己[4],蓮以濂溪為知己[5],桃以避秦人為知己[6],杏以董奉為知己[7],石以米顛為知己[8],荔枝以太真為知己[9],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10],香草以靈均為知己[11],莼鱸以季鷹為知己[12],蕉以懷素為知己[13],瓜以邵平為知己[14],雞以處宗為知己[15],鵝以右軍為知己[16],鼓以禰衡為知己[17],琵琶以明妃為知己[18]。一與之訂[19],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20],鶴之于衛懿[21],正可謂不可與作緣者也[22]

查二瞻曰[23]:此非松鶴有求于秦始、衛懿,不幸為其所近,欲避之而不能耳。

殷日戒曰:二君究非知松鶴者,然亦無損其為松鶴。

周星遠曰[24]:鶴于衛懿,猶當感思。至呂政五大夫之爵[25],直是唐突十八公耳[26]

王名友曰[27]:松遇封,鶴乘軒,還是知己。世間尚有劚松煮鶴者[28],此又秦衛之罪人也。

張竹坡曰[29]:人中無知己,而下求于物,是物幸而人不幸矣;物不遇知己,而濫用于人,是人快而物不快矣。可見知己之難。知其難,方能知其樂。

【注釋】

[1]恨:遺憾。

[2]菊以淵明為知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365—427)十分喜愛菊花,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稱“晉陶淵明獨愛菊”,“菊之愛,陶后鮮有聞”。陶詩多處寫菊,最有名的是《飲酒》之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據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宋書·陶潛傳》等記載說,陶淵明曾在重陽節這天沒有酒喝,坐在屋子旁邊的菊花叢中,“摘菊盈把”。正好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至,于是痛飲而醉。菊因此成了中國文學里象征隱士高情遠致的意象。

[3]和靖:北宋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卒謚和靖先生。《宋史·林逋傳》說他不娶、無子,隱居在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到城市,以種梅養鶴自娛,有“梅妻鶴子”之稱。他有多首詩詠梅花,尤其是《山園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曲盡梅之體態,正如王士禛《帶經堂詩話》所說:“古今詠梅花者多矣,林和靖暗香、疏影之句,獨有千古。”“暗香疏影”也成為梅的代稱。

[4]子猷(yóu):王徽之,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字子猷。性情卓犖不羈,《世說新語》、《晉書》等書里記載了不少他的名士風流故事,其中之一便是愛竹成癖。別人家有好竹子,他跑去在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也不管不顧。又曾經借住一所空宅,馬上讓人種竹。有人問:“不過是暫時住住,何必這么麻煩呢?”王徽之指著竹子說:“何可一日無此君!”愛竹子愛到一天也離不開。

[5]濂溪: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他寫過傳世的名篇《愛蓮說》,說自己“獨愛蓮”,贊美蓮花品質高潔,是花中的君子。

[6]避秦人:陶淵明《桃花源記》記述,避秦時亂的化外人們住在世外桃源,武陵漁人眼里通往這片樂土的路是這樣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7]董奉:三國時期吳國人,字君異。以醫術和醫德著名于世,與華佗、張仲景齊名。據葛洪《神仙傳》記載,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取報酬,只要求被治好的重病者栽杏五株,輕病者栽一株。幾年下來竟然有了十余萬株,“郁然成林”,人稱“董仙杏林”。賣杏得谷,用以賑濟貧困百姓。“杏林”因此成了中醫的代名詞,人們常用“杏林春暖”、“杏林國手”等來稱頌醫生醫道高明。

[8]米顛:米芾(1051—1107),字元章,北宋有名的書畫家,世稱“米南宮”,與兒子米友仁共創“米家山水”畫法,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大家”。米芾行為違世脫俗,人稱“米顛”。他是聞名的石癡,特別愛好奇石,宋人費袞《梁溪漫志》、葉夢得《石林燕語》等記載了有名的“米顛拜石”故事:米芾到無為軍做官,看到一塊奇石,具衣冠拜之,呼為石兄。他給自己的藏石一一起名,“入玩則終日不出”,藏在袖子里隨時把玩,稱為“握游”。

[9]太真:即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她曾為女道士,號太真。她愛吃新鮮荔枝,玄宗讓人每年從嶺南用快馬進貢,供她食用。杜牧《過華清宮絕句》曾說到這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有一個荔枝品種因此命名為妃子笑。

馬駘畫寶·米顛拜石

[10]盧仝(tónɡ,約795—835):晚唐詩人,號玉川子,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喜飲茶,曾作《走筆謝孟諫議新茶》詩,其中的“七碗”之吟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對茶的功效大加贊賞。這首詩也被稱為玉川《茶歌》。有人認為唐朝在茶業上影響最深的三件事是:陸羽《茶經》、盧仝《茶歌》和趙贊“茶禁”(征茶稅)。陸羽(733—804):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等。歷時十幾年,幾經修訂補充,寫成中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對茶的性狀、產地、采制、飲用等方面的知識記載翔實,影響深遠。他無心仕途,行止脫俗,時人將他比作“楚狂接輿”。從晚唐起,陸羽就被譽為“茶仙”、“茶圣”、“茶神”。不少典籍中記載了他品茶鑒水的神奇傳說。

十竹齋·陸羽像

[11]香草:有香氣的草。靈均: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約前340—前278)的字。漢代王逸在《楚辭章句》序中說:“《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怨禽臭物,以比讒佞。”屈原常用香草來比喻君子及其優秀的品德,比如江蘺、辟芷、秋蘭、秋菊、薜荔、芰荷、芙蓉等。

[12]莼(chún)鱸以季鷹為知己:張翰,字季鷹,西晉吳郡吳(今江蘇蘇州)人,見政事混亂,欲避禍南歸。見秋風吹起,就說想念家鄉的菰菜、莼羹、鱸魚膾,辭家而歸。后人遂稱思鄉之情為“莼鱸之思”,以莼羹鱸膾為吳地的典故。莼羹是莼菜做的羹。莼菜一名水葵,多年水生草本植物,產于江浙一帶,嫩葉可作蔬菜,鮮美滑嫩。西晉陸機也認為莼羹是美食。鱸魚亦產于江浙,巨口細鱗,產于松江者名四鰓鱸,味尤美。

[13]懷素(725—785):唐代僧人、書法家,三藏法師玄奘的弟子,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性情疏放,不拘細行,以狂草聞名,與張旭并稱“顛張狂素”。宋陶穀《清異錄》里記載,懷素好書法,但家境貧寒買不起紙,便種了萬余株芭蕉,以芭蕉葉代替紙練字,還因此把自己的住所稱為“綠天庵”。綠天庵后來被列為零陵八景之一。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巴苴、甘蕉等。

[14]邵平:也作召平,秦時封東陵侯,秦亡后成為貧窮的布衣,在長安城東青門種瓜,傳說他種的瓜是五色的,味美,后人稱之為東陵瓜、青門瓜、五色瓜、邵平瓜、故侯瓜等,詩文里用作隱士、貧士的典故。

[15]雞以處宗為知己: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載,晉朝宋處宗買了一只長鳴雞,十分喜愛,把雞籠放在窗前。后來雞突然說起話來,與他對談,“極有言智,終日不輟”,使得宋處宗談話的水平大為提高。后人以“談雞”、“窗中碧雞”等形容暢談、清談,用“雞窗”表示書齋。

[16]右軍: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東晉大書法家,字逸少,瑯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他出身于名門望族,精于書法,“兼撮眾法,備成一家”,被后人尊為書圣。據《晉書·王羲之傳》,他喜愛鵝,有個孤居的老太太養了只善鳴的鵝,王羲之想買來而未能得,于是帶親友坐車去看,老太太聽說他要來,趕緊煮了鵝招待他,王羲之嘆惜了一整天。山陰道士養有好鵝,王羲之又去看,十分喜愛,堅持要買,道士請他寫《道德經》來換,他“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載“寫經換鵝”的故事小異,說他寫的是《黃庭經》。有人認為他養鵝,是從鵝的姿態中領悟書法之道。

王羲之觀鵝圖

[17]禰(mí)衡(173—198):漢末人,字正平,恃才傲物。曹操聽說他善擊鼓,便召為鼓史,令他改穿鼓史的服裝。禰衡敲奏《漁陽》參撾,聲節悲壯,聽者為之動容。禰衡裸身在曹操面前換裝,又到營門外大罵曹操。曹操把他送到劉表處,劉表也不能容,又送到江夏太守黃祖那兒,終于因得罪黃祖被殺。

[18]明妃:即王昭君,漢元帝宮人,名嬙,晉代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為明妃。匈奴呼韓邪單于求美人和親,漢元帝把昭君賜予,昭君帶著琵琶出塞遠嫁。她的故事后世流傳甚廣,詩文詞曲以此為題材的數不勝數,很多都把昭君與琵琶聯系起來,如杜甫《詠懷古跡》:“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19]訂:訂交,結為知己。

[20]松之于秦始:秦始皇封禪泰山,半路上遇到暴雨,在大松樹下躲避,后來便封那棵松樹為五大夫。五大夫是戰國、秦漢時的官名。

[21]鶴之于衛懿:據《左傳·閔公二年》記載,春秋時衛懿公喜歡鶴,竟然讓鶴乘坐大夫才能坐的軒車,失去民心。狄人入侵時,衛國的士兵們抱怨說:“還是派鶴去迎敵吧,它們享受著祿位,怎么能讓我們去戰斗!”因此兵敗。

[22]作緣:結緣,結交。

[23]查二瞻:查士標(1615—1698),清初著名畫家,字二瞻,號梅壑散人,安徽休寧人,寓居揚州。明末諸生,明亡后閉門高臥。著有《種書堂遺稿》。

[24]周星遠:不詳。

[25]呂政:據說秦始皇嬴政為呂不韋所生,稱其為呂政,含有輕蔑之意。

[26]十八公:指松,因松字可拆為十、八、公三字。

[27]王名友:不詳。

[28]劚(zhú):砍。

[29]張竹坡:張道深(1670—1698),字竹坡,銅山(今江蘇徐州)人。張潮編《尺牘友聲集》收錄他給張潮的信,稱張潮為“老叔臺”,自稱“小侄”。除《幽夢影》外,他還評點過《東游記》和《金瓶梅》,尤以評點《金瓶梅》著稱,帶有他評點的《第一奇書金瓶梅》影響甚大。另有詩集《十一草》。

【評】

所謂知己,其身份是平等的,交往態度是真誠的。不但人之間是這樣,人與物之間也是這樣。人對某件事物真正喜愛,不凌駕其上,不取利其中,最終會使雙方相得益彰,同垂青史。明人吳從先《小窗自紀》中有一條說:“琵琶非昭君,胡笳非蔡琰,吹彈絕無風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明人余紹祉《元邱素話》里面有一條說:“梅是和靖化身,菊是淵明出世,小圃內時對古人;石想元章顛骨,竹想子猷清襟,山窗下常逢勝友。”與本條內容相近,可以參看。至于衛懿公、秦始皇對松鶴的態度,或盛氣凌人,或玩物喪志,都不是對待知己的方式。正如張竹坡所說,“是人快而物不快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石门县| 浦城县| 锡林郭勒盟| 岳西县| 栾川县| 五寨县| 鄂托克旗| 揭阳市| 北流市| 永城市| 昭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呼图壁县| 涟水县| 南投县| 洛川县| 长兴县| 台南县| 河津市| 曲阜市| 惠安县| 壤塘县| 吉隆县| 长葛市| 牡丹江市| 松阳县| 平凉市| 津市市| 开封县| 喀喇| 丹寨县| 额尔古纳市| 土默特右旗| 曲靖市| 五华县| 化隆| 三明市| 宁陕县| 佛学|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