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是相似的
每當談到年輕有為的馬克·扎克伯格,總是有人會將其與比爾·蓋茨聯系到一起。兩者的發展經歷非常相似,都極具傳奇色彩。翻開馬克·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的履歷:兩個人都考入哈佛大學,并且中途退學;二人都是19歲開始創業,并且都有著過人的IT天賦;繼而又都因年少成名被人們所關注和稱贊。
馬克身上有著與蓋茨幾乎相似的、令人佩服的敏銳眼觀以及果斷的執行力。Facebook網站一問世,立即橫掃了美國的各大高校,使得扎克伯格這個名字被迅速傳開。后來扎克伯格也干脆從哈佛退學,全職營運網站。
馬克·扎克伯格同比爾·蓋茨一樣,都是青年才俊,少年成名的典型代表。他用他的頭腦和行動,開拓了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因此被譽為“蓋茨第二”。面對這個稱號,扎克伯格卻說:“只想做自己的第一,不想做蓋茨第二。”
2.橫掃常青藤
Facebook初出茅廬便大獲成功,它幾乎可以說是在瞬間便橫掃了整個常春藤,儼然成為新時代的社交網絡的標志。
克服一個個障礙,在常春藤馳騁開來。這是扎克伯格用心堅持的結果,也是Facebook備受歡迎的必然趨勢。但Facebook開拓市場的勢頭迅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扎克伯格和他的團隊能抵制住熱捧的誘惑,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認真服務的熱情。
3.不甘于“二”
“對于前輩比爾·蓋茨,我個人相當尊敬,他也是IT業界的成功典范。如果外界非要給我加上‘蓋茨第二’的帽子,這是你們的一廂情愿。我為什么要成為比爾·蓋茨呢?微軟靠的是Windows和Office發家,承載我夢想的是互聯網,更具體說是Facebook。”扎克伯格的語氣中似乎一點都不喜歡“蓋茨第二”這個綽號。他只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一個歷史上沒有的,一個獨立的自我。
事實證明,馬克·扎克伯格真正做到了最棒的自己。當年僅27歲的扎克伯格運營Facebook長達7年零4個月時,Facebook的全球活躍用戶就已接近5億多人,遠遠超越了之前Google的訪問量。
4.匯聚了全球5億人
Facebook的出現震撼了互聯網行業。2010年7月22日,全球活躍用戶突破了五億。這對于一個僅有六年歷史和1400名員工的社交網站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紀錄。
2012年,Facebook又踏上了新的征程。5月18日,Facebook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以42.05美元開盤,較38美元的發行價上漲10.6%,以38.23美元收盤,較發行價漲0.61%。截至收盤時,Facebook股票交易量居然為565797760股,創下美股首日交易量之最。Facebook上市并不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數字經濟向更深層次轉變的另一個里程碑。
Facebook不僅擁有強大的實力,還擁有充足的發展空間。
5.攀新高,用戶破10億
2012年,10月6日,馬克·扎克伯格帶領下的Facebook又創造了一個奇跡,他宣布社交網絡Facebook月活躍用戶量超過10億。對于一家創立僅8年的網站,卻擁有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用戶,構建出如此龐大的社交王國,毋庸置疑這是一個驚人的里程碑。
透過數字,扎克伯格的閱歷讓他清醒了許多,他深諳這個數字的象征意義可能大于實際意義,億級的用戶只是意味著“圈地”的成功,而如何在龐大的用戶群中“開墾”變現才是公司發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