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穀梁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徐正英 鄒皓譯注
- 1275字
- 2021-03-03 17:26:47
三十二年
【經】三十有二年,春,城小谷[351]。
【注釋】
[351]小谷:魯地,在今山東曲阜西北。但是《左傳》認為此處小谷是齊邑,齊桓公修筑小谷,把它作為管仲的采邑。
【譯文】
【經】莊公三十二年,春天,修筑小谷的城墻。
【經】夏,宋公、齊侯遇于梁丘[352]。
【傳】遇者,志相得也。梁丘在曹、邾之間,去齊八百里。非不能從諸侯而往也,辭所遇[353],遇所不遇[354],大齊桓也。
【注釋】
[352]梁丘:魯地,在今山東菏澤成武東北。
[353]辭所遇:這里指齊桓公沒有會見去梁丘沿途的諸侯。
[354]遇所不遇:指遇到宋桓公。這里的意思是宋、齊正常交往是不會經過梁丘的,二人在此相會,足見齊桓公是專門赴會。
【譯文】
【經】夏天,宋桓公、齊桓公在梁丘會面。
【傳】遇,表示雙方的志趣相同。梁丘在曹地、邾地之間,距離齊地八百里。不是不能讓諸侯跟從而前往,推辭了沿路的諸侯,專門會見宋桓公,這是褒揚齊桓公。
【注釋】
[355]癸巳:當為該年七月的初四日。
[356]公子牙:叔牙,據《左傳》,魯莊公有三個弟弟,由長至幼分別是慶父、叔牙、季友。莊公就君位繼承人的人選征求叔牙和季友的意見,叔牙推薦慶父,季友支持莊公的兒子子般。后來季友知道叔牙支持慶父后派人毒死了叔牙。
【譯文】
【經】秋天,七月,癸巳(初四)日,公子牙去世。
【傳】路寢,正寢也。寢疾居正寢,正也。男子不絕于婦人之手,以齊終也[359]。
【注釋】
[357]癸亥:當為該年八月的初五日。
[358]寢:寢室。天子有六寢,路寢一,小寢五,諸侯有三寢,正寢一,燕寢二。正寢又叫路寢、大寢,燕寢叫小寢。平時居燕寢,齋戒或疾病居路寢。當時以為諸侯或夫人死于路寢為得其正。
[359]齊:通“齋”,指清心潔身。
【譯文】
【經】八月,癸亥(初五)日,魯莊公在正寢去世。
【傳】路寢,是正寢。臥病居住在正寢,是合乎禮制的。男子不能死于女色,要清心潔身而死。
【傳】子卒日,正也。不日,故也。有所見則日[362]。
【注釋】
[360]乙未:當為該年十月的初二日。
[361]子般:魯莊公的兒子,莊公死后,公子友(即季友)扶他上位,公子慶父指使人殺害子般,公子友出逃到陳,公子慶父立子啟為閔公。
[362]見(xiàn):顯現。
【譯文】
【經】冬天,十月,乙未(初二)日,子般去世。
【傳】公子去世記載日期,合正道。不記載日期,是有變故。如果想有所顯現那么就要記載日期。
【經】公子慶父如齊。
【傳】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諱莫如深[363],深則隱[364]。茍有所見,莫如深也[365]。
【注釋】
[363]諱:為國隱諱。
[364]深:重大,意思是說為國隱諱沒有比弒君、賊奔更深重的事了。隱:隱諱。
[365]莫如深也:沒有像這么重大的了。意思是說如果有人看到這件事,就知道沒有什么比這個更重大的了。
【譯文】
【經】公子慶父到齊國去。
【傳】這是出逃,經文說“如”,為什么呢?為國隱諱沒有什么比這更深重的事了,事情重大就要隱諱。如果要顯示什么,沒有比這重大的了。
【經】狄伐邢[366]。
【注釋】
[366]狄:泛稱北方少數民族。邢:國名,姬姓,始封君為周公之子。初封地在今河北邢臺境。魯僖公元年遷于夷儀(今山東聊城西南)。魯僖公二十五年滅于衛。
【譯文】
【經】狄人攻打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