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十一年

【經(jīng)】三十有一年,春,筑臺于郎[341]

【注釋】

[341]郎:魯?shù)?,在魯都城南郊,今山東曲阜附近。ft

【譯文】

【經(jīng)】莊公三十一年,春天,在郎地修筑高臺。

【經(jīng)】夏,四月,薛伯卒[342]。

【注釋】

[342]薛伯:薛國國君任伯勤,謚宣,即薛宣侯,公元前685年至前660年在位。薛,詳見隱公十一年注。ft

【譯文】

【經(jīng)】夏天,四月,薛宣侯任伯勤去世。

【經(jīng)】筑臺于薛。

【譯文】

【經(jīng)】在薛地修筑高臺。

【經(jīng)】六月,齊侯來獻戎捷[343]。

【傳】齊侯來獻捷者,內(nèi)齊侯也[344]。不言使,內(nèi)與同,不言使也。獻戎捷,軍得曰捷。戎菽也[345]

【注釋】

[343]戎捷:伐戎所得的戰(zhàn)利品。

[344]內(nèi):以……為自國人。據(jù)《春秋穀梁傳注疏》:“齊桓內(nèi)救中國,外攘夷狄,親倚之情,不以齊為異國,故不稱使,若同一國也?!?/p>

[345]戎菽:胡豆,以其產(chǎn)于山戎而得名。ft

【譯文】

【經(jīng)】六月,齊桓公來送上伐戎所得的戰(zhàn)利品。

【傳】說“齊侯來獻捷”,是把齊桓公當(dāng)成自己國家的人。不說“使”,因為當(dāng)做同一國家的人了,就不說“使”了。獻上伐戎所得戰(zhàn)利品,通過軍事行動得到的叫做戰(zhàn)利品。送來的是胡豆。

【經(jīng)】秋,筑臺于秦[346]。

【傳】不正罷民三時[347],虞山林藪澤之利。且財盡則怨,力盡則懟[348]。君子危之,故謹(jǐn)而志之也。或曰,倚諸桓也[349]?;竿鉄o諸侯之變,內(nèi)無國事[350],越千里之險,北伐山戎,為燕辟地。魯外無諸侯之變,內(nèi)無國事,一年罷民三時,虞山林藪澤之利,惡內(nèi)也。

【注釋】

[346]秦:魯國地名,在今河南范縣東南舊城。

[347]罷:用同“?!?,使……疲勞。三時:這里指春、夏、秋三季農(nóng)忙時節(jié)都耗費民力營建高臺。

[348]懟(duì):怨恨。

[349]倚:靠近,意思是說莊公是將自己的行為向齊桓公靠攏。

[350]國事:國家大事,指祭祀、征討等。ft

【譯文】

【經(jīng)】秋天,在秦地修筑高臺。

【傳】認(rèn)為在春、夏、秋三季農(nóng)忙時節(jié)都驅(qū)使百姓服勞役疲勞不堪,又設(shè)置虞官控制山野森林草地湖泊的資源,是不合正道的。況且民眾財物窮盡,就會產(chǎn)生怨恨,民力又竭盡,民眾就會憤怒。君子為此感到擔(dān)憂,所以慎重地記載下來。有人說:“這是依附齊桓公?!饼R桓公在外沒有諸侯侵?jǐn)_,在內(nèi)沒有國家大事,跨越千里的險境,向北討伐山戎,為燕國開疆辟地。魯莊公在外沒有諸侯侵?jǐn)_,在內(nèi)沒有國家大事,一年之中使百姓三個季節(jié)都很疲勞,又設(shè)虞官控制山野森林草地湖泊的資源,厭惡魯莊公的這些做法。

【經(jīng)】冬,不雨。

【譯文】

【經(jīng)】冬天,沒有下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文水县| 广昌县| 新泰市| 平乐县| 刚察县| 阿巴嘎旗| 静安区| 苏尼特左旗| 蕲春县| 卢氏县| 平南县| 南城县| 政和县| 原阳县| 唐河县| 正镶白旗| 元江| 通海县| 镇巴县| 当阳市| 驻马店市| 靖安县| 屏东县| 临高县| 新民市| 安龙县| 五大连池市| 佛学| 高邑县| 台江县| 固阳县| 西峡县| 凤冈县| 藁城市| 毕节市| 桓仁| 乌拉特后旗| 福建省| 莫力|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