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良言一句三冬暖,換位思考暖人心

  • 貼心話
  • 安琪
  • 10028字
  • 2019-07-08 15:41:27

很多時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話,會深入對方的內心,溫暖對方,給對方很大的安慰。沒有人會一直一帆風順,總有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感受,并給予恰當的安慰、鼓勵、規勸,無疑會讓他人內心倍感溫暖。

放低姿態說“小話”,對方更喜歡你

很多時候,與人交往,保持一定程度的低姿態,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尊敬、認同和支持。如果高姿態行事,甚至“一往無前”,則極有可能會碰壁。

富蘭克林有一次去拜訪一位老前輩。當時的富蘭克林年輕氣盛,他昂首闊步走進老前輩的家門,沒想到被低矮的門框撞了頭,痛得他連忙用手捂住頭。

老前輩出來迎接他時,看到了這個場景,意味深長地說:“很痛吧?可是,這將可能是你來這兒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的時候要低頭,這也是我想要告訴你的事情。”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訓看成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收獲。

人不管從事何種職業,處于何種高位,總有一些時候,要學會低頭,學會說“小話”。

相信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每一個心理正常的人都不愿意別人趾高氣揚、咄咄逼人地跟自己說話。盡管有些時候,說話之人有著很高的地位,但這種說話方式還是會傷害大家的自尊心。

這種心理需求要求地位高者要多做換位思考,在與地位低者說話時,放低姿態說“小話”,以滿足地位低者的自尊心需求。只有這樣的講話方式,才能得到對方的真心歡迎。

經過激烈的角逐,一位現任總統成功獲得連任資格。慶祝活動第一天,這位總統下令開放總統府邸,與一百多個小朋友親切“會談”。

活動中,一個小朋友問總統:“你小時候哪一門功課最糟糕?老師是不是也批評你?”

“我品德課最糟糕,因為我喜歡說話,常常打擾到別人。犯了錯誤,自然要挨老師批評。我經常挨老師批評。”總統認真地回答道。

“總統和我們一樣,也會挨老師批評。”小朋友們高喊道,并且哈哈大笑起來。現場氣氛非常活躍。

一個來自貧民區的孩子怯生生地來到總統面前,她對總統說,她每天上學都很害怕,因為她不知道上學路上會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會碰到哪些可怕的壞人。

總統收起了笑容,神情變得嚴肅,他用手輕輕握住說話孩子的手,親切地說:“我知道我們國家現在的治安情況還存在很多問題,槍支泛濫,搶劫、綁架時有發生,毒品問題也很嚴重。我代表政府,保證我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改善這些情況。你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參與到強大祖國的行列中來,一起來對付那些壞人。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總統的話讓小朋友們倍感親切,小朋友們都把總統當作了一個貼心的好朋友,他們一個個提出自己的問題。盡管很多問題很幼稚,但總統不厭其煩,都逐一認真地回答。

貴為一國總統,卻能做到如此親民,這也是他能獲得大多數人支持的主要原因。

總之,地位高者在和地位低者交流溝通時,如果能換位思考,照顧對方的感受,放低姿態說話,無疑會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而且更容易溝通。

相反,如果以一副居高臨下、趾高氣揚的姿態說話,自然讓對方感到壓抑,心情不爽,并進而產生本能的抵觸,雙方的關系自然難以和諧。

學會打圓場,討雙方歡喜

“打圓場”是從善意的角度出發,以特定的話語去緩和緊張氣氛,調節人際關系的一種語言行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有個理發師帶了個學徒。學藝3個月后,徒弟感覺手藝學得差不多了,于是請師傅允許他正式上崗,給顧客理發。師傅想了想答應了,徒弟很高興。

徒弟給第一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留得太長。”徒弟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師傅在一旁笑著說道:“頭發長些好,可以讓您顯得含蓄,這叫藏而不露,符合像您這樣有身份的人。”顧客聽了,高興而去。

徒弟給第二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留得太短。”徒弟也不知該說些什么。師傅笑著解釋:“頭發短些好,那樣顯得您更精神,英姿颯爽,一看就有精氣神。”顧客聽了,美滋滋付了錢。

徒弟給第三位顧客理完發,顧客邊交錢邊嘟囔:“理個發花這么長時間,真不知道怎么搞的。”徒弟還是不知道說些什么。師傅又馬上笑著解釋:“為‘首腦’多花點時間十分值得。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面書生嘛!”顧客聽后,轉怒為喜,笑呵呵地離去。

徒弟給第四位顧客理完發,顧客一邊付錢一邊說:“用的時間太短了,從洗到理20分鐘就搞定了,這也太快了。”徒弟又不知如何應對,愣在那兒。師傅馬上笑著解釋:“時間就是金錢,‘頂上功夫’速戰速決,而且保質保量,您何樂而不為?”顧客聽了,笑容浮現,客氣地告辭離店。

至此,徒弟才知道自己還沒有學好手藝,特別是嘴上的功夫還十分欠缺,于是又繼續跟師傅學習。

這個理發師機智靈活,能說會道,善于“打圓場”,他每次得體地打圓場,都使徒弟擺脫了窘境,而且還贏得了顧客的滿意,讓對方轉怨為喜,高興而去。徒弟這時候才明白,自己的學藝之路還遠遠沒有結束。

打圓場要善用吉言。吉言順耳,愛聽吉言幾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如這個故事中的“藏而不露”“精氣神”“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面書生”皆是吉言。理發師傅巧妙地利用了人們愛聽吉言的這種心理,在顧客抱怨時,有針對性地用吉言來博得對方的歡喜。這樣,顧客的抱怨消釋了,之前不快的心理得到“吉言”的“慰撫”,自然也就得到舒緩了。下面的例子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

慈禧太后當場寫了一個“福”字賜給藝人楊小樓。但是在書寫的時候,她將“示”字旁錯寫成了“衣”字旁。旁邊的一位小王爺發現了這個錯誤,他急忙提醒了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很為難,他不好意思再將賜出去的字要回來,更不好意思讓楊小樓拿走一個寫錯了的字,因此一時間,氣氛很緊張。這時,聰明的太監李蓮英站了出來,笑呵呵地說:“老佛爺之福,理應要比別人多出一‘點’呀!”此話一出,尷尬的氣氛頓時一掃而空,慈禧太后和大臣們以及那位藝人楊小樓都笑了。

打圓場要注意揚長避短。生活中的好與壞、對與錯、利與弊是相對的。任何事情都有兩重性,要辯證地看待問題,注意揚長避短,打圓場同樣也要注意揚長避短。理發師傅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用巧妙的語言去做解釋,通過“揚長”,把對方引向新的視角,對先前不滿意的事來一番變位思考,讓對方從一個新的角度去體會美好的地方,從而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觀點。

打圓場還要求用語幽默。幽默的語言會讓尷尬的氣氛得到緩解,使人能轉怒為喜,甚至開懷大笑,而且還可以使人能從中獲得感悟。在第一個故事中,理發師傅對第三位顧客所說的話中,“首腦”一詞,用語幽默,寓諧于莊,而且一語雙關,皆可以指頭部,又可以指理發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顧客的身份。顧客聽了,怎能不高興?“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面書生”之語,既有比喻,又有對比,可謂妙語佳句,而且用語詼諧幽默。顧客聽了自然開懷一笑,欣喜而去。

打圓場還需要理解雙方的心情,并找出各方的差異,然后肯定各方的優勢,最后再給予調侃。注意不偏不倚,要讓雙方感覺到情真意切,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打圓場的地方有很多,有時需要為自己的過失打圓場,有時候需要為他人的爭吵打圓場,有時候需要為他人的尷尬打圓場。掌握了打圓場的技巧就能有效化解矛盾,平息爭吵,避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創造愉快和諧的人際關系。

適時變通,多說別人樂意聽的話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人結伴旅行,其中一個人喜歡說實話,另一個人喜歡說假話。當倆人旅行到猴國時,被一群毛手毛腳的猴捉住了。

猴王很想知道這兩個外人對自己和自己的國家有什么看法。于是,它擺出一副架勢,讓群猴分列左右,它坐在它自認為霸氣無比的王座上。

“外來的朋友,你們說說,我是個怎樣的國王啊?”猴王開了口。

喜歡說實話的人心中琢磨:“人都喜歡耿直的人,也一定愛聽實在話。那我就說實話,肯定會得到很多賞賜!”

想到這里,他高聲說道:“您是一只很優秀的猴子,而您的臣子們也都是些優秀的猴子。”

“什么?你這個該死的外來人!”猴王聽了喜歡說實話的人的一番真話,勃然大怒,高聲怒吼。盛怒之下,猴王命令將這個喜歡說實話的人丟到群猴中,讓群猴隨意處置。

接著,猴王又問那個喜歡說假話的人同樣的問題:“你說說,我是一個怎樣的國王?”

那個喜歡說假話的人很聰明,他見說實話的同伴惹怒了猴王,知道猴王不喜歡別人叫它猴子,于是知道該如何作答了。

“在我看來,您是個權威的國王!霸氣十足!威嚴十足!”那個喜歡說假話的人高聲地回答道。

“嗯,好,那你對我周圍的臣子有何意見啊?”猴王繼續問道。

“它們是您忠心的臣子,個個有做大將軍的資格。都是很棒的!”喜歡說假話的人繼續他的攻心戰略。

“哦,這樣啊!”猴王回應道。

看得出來,猴王和他左右兩列的群猴聽了喜歡說假話的人的話后都很興奮,它們交頭接耳,活蹦亂跳。過了好一會兒,群猴才漸漸安定下來,猴王高聲說道:“尊敬的客人,你說得很對,我們猴國歡迎你的到來。”說完,猴王吩咐賜給喜歡說假話的人豐厚的賞賜。

說實話的人本以為說實話會讓猴王更高興,沒想到卻惹怒了猴王。原因就在于雖然猴王還是猴子,但它已經貴為國王,顯然不想別人再稱呼它為猴子。這從它很想聽別人對它及它的王國有什么意見中可以推測出來。

喜歡說假話的人猜到了猴王的心思,就順著猴王的心思說了一番夸獎的話,自然贏得了猴王和群猴的歡心。

結果是:喜歡說實話的人說實話惹惱了猴王,遭到了嚴厲的處罰;而喜歡說假話的人適時變通,討得了猴王的歡心,獲得了賞賜。

看來,實話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受歡迎,也經常有碰壁的時候。因此,說話時,一定要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變通,說易于被對方接受的話,多說對方樂意聽的話,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對方的認同。

下面這個實例也說明了適時變通說話,可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國畫名家俞仲林擅長畫牡丹,求之者如過江之鯽。有個人好容易購得一張俞仲林親手繪的牡丹圖。他將這幅牡丹圖當作寶貝收藏起來。一天,他的一個好朋友來拜訪他,他拿出了這張牡丹圖給朋友看。

可沒想到他的朋友看到后,竟大呼不吉利:“牡丹代表富貴,可是你看,這幅牡丹圖沒有畫完整,缺了一角,這不是寓意富貴不全嗎?”

這個人仔細一看,可不是嘛,畫上的牡丹的確沒有畫完整,缺了一角。他很吃驚,也很惶恐,急忙拿著畫找到俞仲林,把事情的原委講了一通,最后請求俞仲林給他再重新畫一幅完整的牡丹圖。

俞仲林聽完這個人的話后,說:“你弄錯了,這幅牡丹圖的寓意不是這樣的。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邊,意味著富貴無邊,而不是富貴不全。”這個人聽了,馬上轉悲為喜,又高興地把這幅缺了一邊的牡丹圖帶回家中。

一番話可使人高興,也可使人惱怒,正所謂“一話使人笑,一話使人跳”。讓人是笑是跳,關鍵是看話怎么說,說對了自然使人笑,說錯了自然使人跳。在不違反做人、做事的原則下,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變通,說對方喜歡聽的話,使對方增加對你的好感。

站在對方立場說話,消除對方防范心理

一般來講,在你和所要說服的對象較量時,雙方都會有一種防范心理。因此,要想說服對方,首先就要想辦法消除對方的防范心理。

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會讓對方有一種為他著想的感覺,有助于消除對方的防范心理,使問題向著有利于解決的方向發展。

一家制造精密儀器的工廠將部分零部件委托給一家小工廠制造。一次,當小工廠將零件的半成品交上來時,檢查人員發現這些零件半成品全部不合格,因此要求小工廠將交上來的零件再加工一番,但小工廠的負責人卻認為他們是完全按照約定的要求制造的,因此拒絕再加工。

雙方爭論不休,最后,這家精密儀器的廠長對小工廠的負責人說:“我想這件事極有可能是由于公司方面設計不周所致,而且還令你們吃了虧,對此,我深表抱歉。今天幸好通過和你們討論,發現了問題。只是事情總要解決的,你們不妨將它們制造得再完美一些,這樣對你我公司的長久合作有很大好處,后期我們還有更多的零件需要加工制造,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我想對于提高你們廠的技術水平也有一定的幫助。我們的合作才剛剛開始,我們非常感謝你們的付出。”

小工廠的負責人聽完這番話后,爽快地答應了返工的要求。

精密儀器廠的廠長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說這番話的,最終成功消除對方的防范心理,打動了對方。試想一下,如果該廠長一味地埋怨對方,說對方的失誤,那只能讓矛盾進一步升級,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會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看下面這個事例:

沒有成名前,卡耐基曾每個月租用紐約一家大旅館的大禮堂20個晚上,用于他講授社交訓練課程。

有一天,他忽然接到了這家大旅館經理的來信,信中要求他要付比原來多出幾倍的租金。卡耐基很是吃驚,同時也很無奈,因為在這之前,他已經將印好的入場券都發出去了,而且其他開課的事項也都已經辦妥,現在取消開課,實在不適宜。他想了想,便前去找旅館的經理交涉。

卡耐基一見到經理,開門見山地說:“您好,經理,說實話,在收到您的來信后,我很震驚,但理解您的行為。作為旅館的管理人,您有責任盡可能多地讓旅館盈利,這無可厚非,非常正常,如果我是您,也會這樣做的。但您仔細算過沒有,您的這種做法確實能夠為旅館帶來更多的盈利嗎?我們不妨算一算。”

旅館經理臉上露出了鄭重的神情。

卡耐基注意到了旅館經理的表情,但不做理會,繼續說:“先講好的前景,如果大禮堂不出租給我講課用,而出租給開辦舞會、晚會、生日宴會什么的,確實能收入不菲。一次收租金200美元,20個晚上就可以收到4000美元,4000美元,確實很誘人。但是您能保證每個晚上都能租出去嗎?更為重要的是,舉辦這類聚會勢必會損壞禮堂的設施,這就得不償失了。”

卡耐基繼續往下講:“現在再說說不利的前景,您看,如果您增加了我的租金,我不是有錢人,所以我勢必會搬離這里,而去找便宜的地方舉辦訓練班。因此,您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將我趕離了這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聽我課的人中有很多是受過教育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由于我在這里開課的關系,他們才會來這里,這樣豈不是為您免費做了廣告。事實上,即使您花更多的錢,也不見得能讓這么多受過教育的人來到這里參觀。所以,從長遠來看,您的收益將是非常豐厚的,不是目前那區區幾千美元所能比擬的。我的話講完了,剩下的事,您自己考慮吧!”

卡耐基說完,轉身離開了。不久,卡耐基收到了旅館經理的通知,說不增加卡耐基的禮堂租金了。

卡耐基站在旅館方面的立場說話,幫旅館經理算經濟賬,讓其降低了防范心理,最終成功說服了對方,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總之,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為對方考慮,就會有效消除對方的防范心理,并可能進一步贏得對方的好感,創造有利于自己的大好形勢。

批評別人時,先做自我批評

幾乎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過失辯護,但在面對事情時,多為對方開脫,多諒解對方,多做自我批評,那么就會使別人對你的過失采取諒解的態度,不再挑你的刺,甚至是反省自己,最終雙方達成一致。

20世紀下半葉,日本經濟整體下滑,影響到了電器業。松下電器公司召開全國銷售會議。會議一開始,董事長松下幸之助將公司虧損情況大致介紹了一下。

松下幸之助講完以后,一位銷售經理站了起來:“有什么意見大家都講出來,造成今天虧損如此嚴重的局面,主要是總公司的指導方針有誤,作為公司的負責人要檢討自己的過失。”會議一開始,就充滿了火藥味。

“總公司指導有誤是難免的,可是也有二十多家店經營良好,是你們太缺乏獨立自主的精神,不會隨機應變,才導致虧損如此嚴重,怨不得別人!”松下幸之助忍不住反擊。

“還談什么精神?我們今天來的目的不是聽你說教的。”有人高聲說道。

三天的會議中,爭吵聲不斷。臺上,松下幸之助不斷反駁各地銷售代表的意見;臺下,各地代表不斷指責總公司的失誤和松下幸之助的錯誤。

第三天最后一次會見,松下幸之助走到臺前,說:“這三天的會議,我們相互指責,該說的都說了,我也不想再說什么了。現在,我說說我最終的感想。過去的一切,我們要共同擔起。作為董事長,我難辭其咎,對給大家造成的損害,我深表歉意。我保證好好反省,認真研究大家的意見,讓大家能穩定經營。最后,還是請大家原諒公司的不足之處。”說完,松下幸之助向臺下深深鞠了一躬。

一時間,臺下鴉雀無聲。很多人眼睛濕潤,有的人還低下了頭,用手帕拭淚。

“董事長不必如此,是我們經營不善。”“嗯,是我們不夠用心,該反省的應該是我們。”“我們一起努力!一定會好起來的!”臺下不斷高呼。

就這樣,松下幸之助用一席懇切的自我批評讓“軍心渙散”的松下電器公司重新團結起來。

有些時候,我們可能真的沒有什么過錯,但事情又確實與我們有關。此時,如果能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先言辭懇切地自我批評一番,也會讓事情更有利于解決。

一位剛上任的村主任,積極響應上級部門號召,帶領村民修建村村通公路。在放炮炸石開路時,不小心炸斷了一家村民園子里的蘋果樹。這家男主人揪住村主任的領子不放,讓村主任給予賠償。

村主任答應賠償,但要求在路修好以后再賠償,但是這家男主人不同意,還召集了本家的幾個兄弟,暴打了村主任一頓。

村委會認為這是一起無理村民刁難村干部的典型事件,決定召開村民大會,好好批評一下鬧事不講理的村民。村民都來了,也包括那幾個打人的村民。

大會剛開始,令人沒想到的是,那個挨打的村主任率先站了起來發言:“老少爺們,首先我先道個歉,我剛當上村主任沒多久,經驗不足,有些事想得不周到,就像這件事,我事先沒有想到,怪我考慮不周。誰家的東西誰不愛惜,弄壞了都心疼,可以理解。以后我哪句話說得不對,那個任務安排得不好,還有哪兒做得不夠,希望大家給提個醒。先謝謝了!”

村主任的一席話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村民,那幾個打人的村民非常感動,愧疚不已,當著其他村民的面,誠心誠意地給村主任道歉:“村主任,對不起,是我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為了全村能富起來,帶領大家修路,而我們卻為了自家的一棵樹打了你。我們錯了,以后我們聽你的,你說怎么辦,我們就怎么辦!”

在這件事中,村主任本沒有什么明顯的過錯,但是他卻做了一番懇切的自我批評,把過錯往自己身上攬。這番自我批評感動了村民們的心,也感動了打人者的心,讓打人者換位思考,體諒到了村主任的無私之處,從而心甘情愿地主動認錯。

人心都是肉長的,換位思考往往會感動對方,讓對方的心靈受到觸動,從而使彼此的交流溝通更加順利。

講究技巧的安慰,更能撫慰人心

安慰的目的是讓人難受不快的心緒得到寬慰、疏解,但如何安慰才能收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呢?這里面有一定的技巧,通常情況下,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

一般的安慰是那種在電視里經常見到的善意客套話,比如某個熟識的人生病了,你去醫院或者他的家里去看他,臨走時通常會說:“安心休養吧,別想那么多,很快就會康復的。”

這類最常見的善意客套話表達了你的善意之情和關懷之意,但這種安慰不能算是十分撫慰人心的安慰。如果你和生病者僅僅只是一般的朋友,或者這句話出自醫生,抑或是陌生人的口中,倒也沒有什么不妥。如果生病者是你的一個很重要的親人或者朋友,這種安慰可能就顯得蒼白無力,給對方一種敷衍的感覺。

好的安慰是類似于一種情景式的安慰。比如,你的好朋友由于某種原因需要較長一段時間臥床,不能下地走路,但精神尚好,你去探望的時候,最好不要說客套性安慰的話,因為那些話通常已經讓他厭煩了。你可以說說社會上的新聞、工作中的趣事,或者家里發生的有趣的事,再或者講一些小笑話。這種另類的安慰定會帶給你的朋友不同的感受,他自然也能體會到你的良苦用心。

如果一定要說些安慰的話,也不要帶著一副同情憐憫的神情去說,而且不要說那種空洞無力的一般安慰性的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換一種說法,比如可以說:“你小子,現在整天躺著什么也不干,我一天忙得要死,快快好起來,幫我分擔一下。”

聽到這樣的話,對方可能會說:“你來躺著,不需要干什么,我起來工作。我倒想起來呢!”他的話雖然這樣說,但作為好朋友,他對你的安慰自然不會生氣,相反會寬慰不少。

注意除非是非常特殊的關系,否則安慰時不要輕易說“你這點苦算什么,何必這么煩惱呢?”“這病不嚴重,都是你自己多想了”之類的話,這類話通常會招來對方極大反感,他往往會想:“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說什么風涼話!”

每個人的煩惱不同,每個人的脾氣秉性和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安慰一定不要一視同仁,搞一刀切,一定要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

下面是安慰的一些常見技巧和注意事項,以供采納和借鑒:

注重傾聽

很多時候,把心中的煩惱都講出來,心情就會暢快不少。從這個角度講,靜靜地、認真地傾聽對方的講述,是一種很好的安慰方式。

允許對方盡情哭泣

哭是宣泄情緒的一種重要方式,所以在對方難以壓抑心中痛苦放聲痛哭時,要允許對方盡情痛哭,而不要加以制止。你的這種理解會讓對方銘記在心。

感同身受的表現

作為親人或者朋友的你,要對對方所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此時可能不需要說些什么,僅僅這種感同身受的表現就是一種絕好的安慰,就是給予他們的絕好禮物。

坦誠說出你的感受

可能你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話來安慰對方,當對方對你說“你不明白我此時此刻的感受!”時,你可以坦誠地說:“我可能無法體會到你此時此刻的感受,不知道該說什么話安慰你,但我真的關心你!”這樣真誠的話定會讓對方感到心里溫暖。

要注意的是,在安慰中,當對方提出不同的意見時,盡量不要說“反對”的話,因為這個時候不是“糾正”錯誤的時候,更何況錯的不一定是對方,也可能是自己。

要盡量照顧到對方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緒,要最大程度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并認同自己的感受,解決窘境的辦法可以是轉個話題,也可以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順著對方說。

為對方著想的勸誡,收效會更明顯

當別人犯了錯誤,如果不講方法直言勸誡,收效不但不明顯,而且還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從而造成更大的麻煩。如果勸誡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讓對方感知到你的勸誡完全是為了他好,這樣就會收到好的效果。

曾凡是工地總安檢人員,主要負責檢查工地上的工作人員在工地工作時是否都帶上了安全帽。檢查過程中,曾凡經常發現不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曾凡本著對公司負責的精神,每次都搬出一大堆公司的安全條例來壓對方,斥責對方違反公司規定,然后命令其把安全帽戴上。

多數情況是,被說的工作人員都很不服氣,但又不好當面反駁,當時遵照曾凡的話把安全帽戴上,等曾凡過去后,又把安全帽摘下。曾凡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思前想后,決定換一種管理方法。

當曾凡再次看到不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后,他不再像以往那樣訓斥對方,而是關心地問對方,戴安全帽是不是不舒服,或者詢問是不是大小不合適。對方有意見時,曾凡總是認真周到地予以解答。然后,曾凡就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誠懇地告訴對方,戴安全帽是保證自身安全的一項措施,非常重要,意義重大。如果因不戴安全帽而出了意外事故,身體受到損傷,那么受到傷害最大的不是公司,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家庭。

苦口婆心的勸誡換來了違紀人員的理解,很快,工地上不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迅速減少,最后幾乎消失不見。這都是曾凡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對方著想勸誡的結果。

為對方著想的勸誡,不僅僅適用于成人。對于小孩來說,這種勸誡方法同樣很有效。通常孩子的約束力很差,常常管不住自己,同時,對很多事物抱有一廂情愿的想法,也認識不到事物的危害性,因此對大人的勸誡不太當回事。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在勸誡孩子改正錯誤時,常常也需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以進行勸誡。

球王貝利小時候就很喜歡踢球,他矯健的步伐,機智果斷的處理方式,逐漸讓他有了一些名氣。小貝利也覺得自己有踢球的天賦,很是得意。

一次他和伙伴踢完一次激烈的比賽后,坐在場外休息。聽說吸煙能解乏,伙伴們都吸起了煙,小貝利感覺那縷縷上升的煙霧很酷,于是也跟著吸起來。這一幕正巧被小貝利的父親看到了,當時他神情嚴肅一言不發地離開了。

晚上,回到家的貝利看見父親正在等他,知道是為了白天吸煙的事,他準備接受父親的嚴訓。沒想到父親沒有聲嘶力竭地訓誡,而是溫和地說道:“孩子,你有著很不錯的天賦,好好練習,未來可能會有出息,但是今天,你讓我看到了痛心的一幕。你抽煙了,你可能會說,這是第一次,而且只是一根;但是你要明白,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踢足球要有好的身體素質,如果吸煙損害了你的健康,讓你的體質下降,你是不會踢好球的;等到你身體不行的時候,你再停止你那愚蠢的行為,為時已晚。”

頓了頓,老貝利繼續說道:“你的這種自甘墮落的行為,讓作為父親的我非常痛心。作為父親,我有責任規勸你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最終的決定權在你手里。如果你還想繼續你踢球的夢想,那就立刻停止你愚蠢的行為;如果你甘愿自甘墮落,那好,我給你錢,你可以繼續吞云吐霧。”說著,老貝利從口袋里取出一疊錢,放到桌子上,然后轉身走出了屋子。

小貝利的心難受極了,他知道父親完全是站在他的角度,為他的足球夢想,為他美好的未來著想,他為今天自己的愚蠢行為而羞愧,于是他決定向父親陳懇認錯,保證從今以后刻苦鍛煉,并絕不再吸煙。

貝利果真像保證的那樣,刻苦鍛煉,遠離吸煙。多年以后,當貝利功成名就,成為人人佩服的足球明星之時,他仍然保留著不抽煙的好習慣。

由此可見,勸誡一定要走入對方內心,溫暖對方心靈。只有對方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放開了,溫暖了,才能徹底認識到錯誤,從而真心改正錯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荥阳市| 闸北区| 敦煌市| 定安县| 布尔津县| 龙里县| 阳曲县| 沙坪坝区| 信丰县| 宝鸡市| 恭城| 枞阳县| 景泰县| 普兰店市| 明溪县| 花垣县| 日土县| 玛沁县| 南平市| 湖北省| 克什克腾旗| 阜康市| 淮南市| 永修县| 滨州市| 鹤岗市| 西青区| 泊头市| 水富县| 留坝县| 永定县| 佛教| 图片| 信宜市| 宁南县| 东丽区| 大英县| 宁津县| 元氏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