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我國十分崇尚禮儀,講究禮尚往來。凡事你敬我,我就敬你,你禮待我,我也禮待你,反之亦然,如果你不敬我、禮待我,我也不會敬你、禮待你。在與他人交往中,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禮”,談吐文雅,就會給人留下美好印象,從而有益于社會交往。
非禮勿言,“禮”行天下
有一句俗話流傳廣泛,這句俗話就是:“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這里的“理”是“道理”的意思。如果將這句俗語用在說話藝術(shù)中,那么這句話可以等效改成: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我國古人非常重視“禮”,真的就是無“禮”不行。《孝經(jīng)》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一次他在師尊孔子的旁邊侍坐。孔子忽然問他:“古之圣賢有至高無上的德行,有精妙無雙的理論,用以教導天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也沒有不滿的地方,你說這是什么原因呢?”
曾子聽了,馬上明白老師要教導他道理,于是立刻從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老師,我不夠聰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請老師講給我聽。”
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古人是非常重視禮節(jié)的。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程門立雪、孔融讓梨。
且不論“禮”在我國幾千年治國安邦中起著多大的作用,僅僅就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來看,也是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古時候,有一個年輕人騎馬趕路,時至黃昏,還沒有見到可以落腳的城鎮(zhèn)。年輕人不由得有些急,忽然看見前面走來一位老者,他騎馬迎了上去,還沒到近前,便喊道:“喂,老頭兒,知道離旅店還有多遠嗎?”
“五里!”老者粗聲粗氣地答道。
年輕人聞聽揚鞭打馬,飛馳而去,結(jié)果一跑十幾里路,仍不見人煙。
他很生氣,就調(diào)頭往回騎,邊走邊念叨:“這老頭真可惡,騙我!五里,五里,什么五里?”念叨到這兒,他忽然明白了過來,這“五里”不是“無禮”的諧音嗎?
很快,這個年輕人又攆上了老者。這回,年輕人急忙翻身下馬,然后滿臉笑容地稱呼老者一聲:“您好,老丈!”
老者一聽,嘿嘿笑了起來:“你明白過來了?那就好,那就好。此地離旅店尚遠,天色已晚,如不嫌棄,就請到我家暫住一宿。”
最初,年輕人稱呼老者為老頭,言辭無禮,老者不動聲色,故意說錯路程里數(shù)。年輕人受挫后醒悟,調(diào)轉(zhuǎn)馬頭追上老者,尊稱對方“老丈”,老者轉(zhuǎn)怒為喜,不但說了實話,而且還邀請對方到自己家里做客。
禮貌是與人共處的金鑰匙,是一個人交際的重要名片,說話有禮貌的人總是可以受到相應的禮遇,相反,說話不講禮貌的人總會處處碰壁。日本一位著名小說家曾這樣說:“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沖突都起因于惱人的聲音、語調(diào)以及不良的談吐習慣。”這句話很好地闡明了禮貌的無形作用。
事實證明,一個講“禮”的人,不僅能夠受到人們的歡迎,而相對那些不講“禮”的人,辦事也更易于成功。一個會辦事的人在平時說話時口頭常掛有很多“敬語”,這是依靠這些“禮”,他們成功地辦好了一件又一件事情。
亮出你的微笑,別人更喜歡你
微笑是人的一張非常重要的社交名片,說話時笑一笑,會給人一種親切感,彰顯出你的良好修養(yǎng),傳達出“我喜歡你,你使我快樂,我很高興見到你”的意思,這樣就能有效縮短雙方的距離,進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圍。
銷售大師原一平的笑容被譽為“價值百萬美元的笑容”。他個子不高,年輕時候曾因自己的個子矮而苦惱不已,曾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可是惱怒、抱怨又有什么用,也絲毫改變不了事實。道理雖然如此,但原一平依然解不開這個心結(jié)。帶著這種苦惱,原一平走上了工作崗位。
有一次,原一平與所在的保險公司的老總高木金次先生進行了一番交談,這次交談改變了原一平的精神面貌。高木金次是一位有著豐富經(jīng)驗的銷售專家,但和原一平一樣,他也個子矮小。
交談中,他對原一平說了這樣一番話:“個子高、相貌好的銷售員,在銷售中確實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客戶容易對其產(chǎn)生好感,但它只是個先天的優(yōu)勢,僅此而已。個子矮小的銷售員如何給客戶留下好印象呢?那就是利用微笑,以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來征服客戶。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辦法。”
說到這里,高木金次先生臉上露出了微笑,發(fā)自心底的坦誠、純真的微笑。那一刻,原一平被深深打動了,他被對方的微笑征服了。
這次談話深深觸動了原一平,談話之后,他開始了微笑的訓練,最終將微笑訓練成自己的秘密武器。多少次,他都是憑借著微笑征服了客戶。
多年過后,原一平總結(jié)出微笑的魅力:“微笑的力量很大,如果你對客戶冷冰冰,皺眉頭,那么客戶對你也會冷冰冰,皺更大、更深的眉頭;但如果你給客戶一個微笑,客戶將會給予你豐厚的回報。”
微笑確實帶有不可思議的魅力,即使人們知道某人微笑的背后并不帶有什么感情色彩,但也不由自主地表現(xiàn)出喜歡來。這說明了人們對微笑的喜歡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覺,是一種本能。而聰明的人都會利用這一點來取得別人的喜歡。
威廉在紐約一家證券交易所上班,由于個人性格原因和工作的影響,他很少對人笑,包括對他的妻子也很少笑。長時間內(nèi),他感覺他的生活枯燥極了,他想改變狀況,又不知從哪兒改起。后來他將苦惱對一位成功學大師講了,這位成功學大師建議他用微笑去改變。
威廉決定聽從建議,每天早上起床后,他微笑著和妻子說話;上班路上,他對擦肩而過的行人微笑;在辦公大廳,他對開電梯的人微笑;在交易所,他對同事微笑,對不認識的人微笑。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緊閉的心門慢慢打開了。
同時,他也發(fā)現(xiàn),很多人也對他報以微笑,包括很多不認識的人。由此,他和許多不認識的人成了朋友。如今,威廉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和希望。他覺得這一切完全是微笑帶來的。
微笑還需要與得體的精神狀態(tài)、面部表情、儀表和舉止相配合,才能顯現(xiàn)出更好的效果:
1.笑的時候精神要飽滿,神采奕奕,這樣會使笑容更陽光、更具親和力。
2.要與口、眼、鼻、眉等器官配合。微笑時,要自然調(diào)動五官,眼睛要略瞇,眉毛要上揚,鼻翼要稍微張開,臉肌要微收,嘴角要上翹。
3.最好聲情并茂。只有笑容沒有笑聲,可能會讓對方感到虛假,所以笑的時候最好要聲情并茂,但也要注意不要笑得太大聲。
4.與得體的儀表和舉止相協(xié)調(diào)。要想使微笑有好的效果,也要注意儀表和舉止的得體。穿合體干凈的衣服,待人親切、彬彬有禮,再配以燦爛的微笑,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稱呼適宜,開啟良好交際第一步
在人際交往中,稱呼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稱呼合適,會讓對方感到心里舒坦,有利于交際進一步發(fā)展。反之,如果稱呼不合適,讓對方心里別扭,必然有礙于雙方的進一步溝通。因此可以說,合適的稱呼是開啟良好交際的第一步。
在職場上,以對方的職務相稱是很合適的,比如肖總、馬主任、郭總監(jiān)等,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對職務低于自己的一般不宜直呼其名,可以以職務相稱,也可以根據(jù)情況,選擇有親切含義的稱呼。如果不知道對方的職務,可先禮貌稱呼對方為老師,待了解清楚對方的職務和姓氏后,再改以職務相稱。
一些公司流行以年齡大小稱呼對方為哥、姐、姨什么的,如曾哥、王姐、馬姨等。這類稱呼顯得親熱熟絡,關(guān)系親密,因此無可厚非,通常視雙方接受程度而定。
生活中的稱呼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對年長者和知名人士要用尊稱,如爺爺、奶奶、阿姨、叔叔、王老、許老;對同輩人視不同關(guān)系禮貌稱呼,如哥哥、姐姐、妹妹等。
“帥哥”“美女”是兩個很安全的稱呼,特別讓年輕人受用。但要避免特殊情況出現(xiàn),比如貿(mào)然稱呼一個相貌明顯丑陋的人為“帥哥”“美女”,有諷刺之嫌,往往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同志”這個詞現(xiàn)在有了新的含義,因此,除了稱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為同志外,盡量避免使用這個稱呼。類似的還有“小姐”這一稱呼,也盡量避免使用。而“先生”和“女士”的稱呼則安全得多。
朋友之間則可以直呼其名,但通常只稱呼其名,不連其姓,以示關(guān)系親密,也可以稱呼對方昵稱或者英文名字。
合適的稱呼不僅僅要求稱呼要適宜,還要兼顧到多種關(guān)系,比如地域關(guān)系、場合關(guān)系、心理關(guān)系等。
地域關(guān)系對稱呼也有一定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大,方言繁多,同一個稱呼,在不同地區(qū)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因此在稱呼時,要考慮到這一點。如“姑娘”這一稱呼通常稱呼未婚少女,但在湖南常德地區(qū),“姑娘”稱呼則是妻子的謙稱,因此在當?shù)厝绻吧倥疄椤肮媚铩保瑒t被認為是調(diào)戲婦女。
一般情況下,在不了解當?shù)胤窖酝琳Z的情況下,以“師傅”稱呼對方還是比較穩(wěn)妥的。但也不是絕對的,下面這個生活中的實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幾個年輕人到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游玩。看過避暑山莊之后,他們又想去八王廟。為了抄近路,一個年輕人自告奮勇去問路。他看見路旁有個冷飲攤,旁邊坐著一個小姑娘。這個年輕人上前,很有禮貌地叫了聲:“小師傅!”小姑娘沒有吱聲。年輕人以為對方?jīng)]有聽清,于是又略提高了聲音:“小師傅!”
這次,小姑娘呼地站起來,氣呼呼地對年輕人高叫道:“回家叫小師傅去!”年輕人很驚訝,他不明白小姑娘為什么會發(fā)這么大的火。后來他才知道,當?shù)厝税押蜕小⒛峁梅Q為“師傅”,自己貿(mào)然稱呼一個小姑娘為“師傅”,怪不得小姑娘發(fā)這么大的火。
同一個稱呼,在有些場合使用很合適,但換一個場合使用就可能不太適宜。比如在家里可以稱呼媽媽、爸爸為老媽、老爸,但在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則不適宜這樣稱呼,可以稱呼母親、父親。
同樣的稱呼,有的人樂意接受,有的人卻不愿意接受,如對一個姓陳的漁民,就不適宜稱呼他為老陳,因為“陳”同“沉”諧音,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沉船,因此很是忌諱。再比如,同樣是30多歲的人,有的人不介意別人稱他為老張、老佟,但如果是正處于找對象時期,則不喜歡別人稱他為老張、老佟,而愿意別人稱他為小張、小佟。
總之,稱呼一定要合適,既要做到稱呼的名稱合適,又要兼顧到各種關(guān)系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讓稱呼做到真正的適合、適宜,也才會讓稱呼真正成為你社交的一張入場券。
喊出對方的名字,獲得對方好感
雖然名字只是一個稱呼、一個代號,但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稱呼的力量,它相當重要,因為誰也不愿意自己的名字被忽略。如果見面時你能隨時喊出對方的名字,就極有可能獲得對方的極大好感。
希德·李維去拜訪一位顧客。這位顧客的名字很長,也很難記,全名是尼古馬斯·帕帕都拉斯。由于名字難記,所以別人一般都稱呼他為“尼古”。
拜訪前,李維特意用心記住了對方的名字。當他見到對方時,李維這樣說道:“早上好,尼古馬斯·帕帕都拉斯先生,見到你,非常高興。”
對方露出十分驚訝的表情,一言不發(fā)地站在那里,好幾分鐘之后眼淚忽然從眼眶中流了出來,他用顫抖的聲音對李維說:“李維先生,我在這個地方住了十幾年,可是從來沒有一個人愿意用我的全名稱呼我,您太讓我感動了。”
熱情地稱呼對方的名字,是對對方的重視和尊重,表明你將對方放在了心上。如若不然,是不會用心記住對方名字的。這種情況下,對方是非常樂于與你打交道的。
克萊斯勒公司為羅斯福總統(tǒng)專門量身定做了一輛汽車。克萊斯勒的總經(jīng)理張伯倫和一個機械師將這輛汽車開到白宮。一見面,羅斯福總統(tǒng)就叫出了張伯倫的名字,這令張伯倫感到非常驚訝和高興。
張伯倫詳細地給總統(tǒng)介紹這輛車的構(gòu)造和功能,對車的特殊之處更是進行了詳盡的解說。當很多白宮的工作人員圍在四周稱贊這輛汽車時,總統(tǒng)又當著大家的面說:“張伯倫先生,你設(shè)計這輛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非常感謝你。這輛車非常棒!堪稱完美之作!”
在介紹結(jié)束后,總統(tǒng)又說:“嗯,明白了,張伯倫先生,我相信我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駕駛這輛完美的汽車。好了,我已經(jīng)讓聯(lián)邦儲備委員們等了有一會兒了,我想我應該回去工作了。”
張伯倫和機械師禮貌地告別了總統(tǒng)和其他工作人員,離開了白宮。這次會面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且美好的印象。多年以后,他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景和總統(tǒng)對他說的話。
羅斯福總統(tǒng)緣何能給張伯倫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僅僅是因為對方身份特殊嗎?坦白來說,不完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獲得了對方的極大禮遇和尊重,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對方不僅記住了他的名字,而且還幾次三番地親切地稱呼出來。
在商業(yè)交往中,記住別人的名字也非常重要,由此引發(fā)的“后果”可能讓當事人始料未及。看下面這個例子:
加利福尼亞州一家航空公司有一個叫洛克帕羅的服務員,她經(jīng)常訓練自己記住旅客的名字,并要求自己在為他們服務時叫出他們的名字。這使得接受過她服務的旅客感到很親切,感到自己受到了極大的禮遇。
很多旅客心存感激,有的旅客當面表揚她,有的旅客會寫信給航空公司表揚她,其中一封表揚信有一段話這樣寫道:“我很久沒有坐你們公司的飛機了,但是我決定,從現(xiàn)在起,如果我坐飛機,一定會坐你們的飛機。因為你們親切的服務讓我覺得你們公司似乎是屬于我個人的,我非常享受這一點。”
可能洛克帕羅自己也沒有想到服務時叫出對方的名字會引來這么大的反響,從知道這件事后,她決定從此更不會允許自己忘記每一位旅客的名字。
拿破侖三世曾經(jīng)說:“雖然我很忙,但是我不會忘記所聽過的每個人的名字。”一個總統(tǒng)尚且這樣要求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牢記對方的名字呢?
總之,為了給人留下好印象,獲得對方的好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交際氛圍,一定要記住對方的名字,并在交流中適時地喊出來。
恰當使用禮貌用語,讓自己更受歡迎
禮貌反映出一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一個講禮貌的人雖然不能說所到之處肯定會受到尊重和歡迎,但一個不講禮貌的人所到之處無疑會遭到他人的反感和抵觸,甚至是對抗。即使是一個不講禮貌的人,也不喜歡別人對他沒有禮貌。所以,除去一些非常特殊的場合外,都要做到以禮待人。
使用禮貌用語是以禮待人的重要表現(xiàn)。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恰到好處地使用禮貌用語,使自己更受歡迎。
一位銷售人員見到了熟悉的客戶,主動上前招呼:“您好,穆先生,好久不見,還好吧?”這樣客氣的問候定會讓客戶感覺心里舒服,同時也傳達出說話人的良好修養(yǎng)。客戶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自然會對對方產(chǎn)生好感,從而愿意與之交流下去。
“肖女士,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還抽出寶貴的時間和我見面,真是萬分感激。”這句中,禮貌用語的使用會傳遞出你的真誠和感激,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這份情誼,從而使你們的關(guān)系親近起來。
禮貌用語有很多,您好、歡迎、感謝、謝謝、請、很抱歉、對不起、多關(guān)照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禮貌用語,也是使用頻率較高的禮貌用語。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下這些禮貌用語:
“您好”顯然要比“你好”更容易讓對方獲得尊重感,也更容易獲得對方好感。
一句“歡迎光臨”讓來者有一種被禮遇、被當作貴賓的溫馨感覺。
“感謝”和“謝謝”是及時表達謝意之語,反映了說者的素養(yǎng),同時讓聽者感受到說者的美好祝福。日本人非常愛說“謝謝”,據(jù)說,一個百貨公司的營業(yè)員,平均一天要說571次“謝謝”,可能這個數(shù)字有些夸張,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他們對“謝謝”這一禮貌用語的看重。
“請”僅僅一個字,說起來很簡單,但傳遞出說者的良好素質(zhì)和美好誠意。
“很抱歉”“對不起”表達了說者的一種歉疚,體現(xiàn)出給對方造成損失或者不便而內(nèi)心愧疚。“對不起”是英國人最常說的禮貌性用語,凡是稍有打擾他人的時候,他們總是及時說聲“對不起”。即使沒有打擾到他人,他們也往往說聲“對不起”。
“多關(guān)照”是請求對方在某方面給予照顧,會讓對方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一般聽者會很享受,也多半會在能給予說者照顧的時候給予照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些禮貌用語的時候,不能濫用。張口閉口都是禮貌用語,這樣不但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可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通常情況下,使用禮貌用語的時候要注意下列事項:
1.語氣要溫和親切。聲音不要高,也不要低,更不要嬌聲細氣,有失莊重,否則,禮貌用語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2.表情自然,態(tài)度端正。在說禮貌用語時,不要搞怪,要注意表情自然,給人一種親切溫和的印象。態(tài)度要適當謙恭,姿態(tài)太高或者太低,都是不受歡迎的。如果姿態(tài)太高,說話難免趾高氣揚,即使使用了禮貌用語,也讓人感覺很做作,無法產(chǎn)生親切之感。姿態(tài)放得太低,給人一種卑躬屈膝的卑微感,也讓人很不舒服,會給人一種曲意逢迎之感,不容易令人產(chǎn)生信任。
3.使用要有分寸。禮貌用語既不能說得過多,也不宜在不該省略的時候省略。說得過多,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給人的印象也不深刻。不該省略的時候略去不說,會給人留下不禮貌的感覺。
綜上所述,在與人溝通交流時,要多使用禮貌用語,彰顯出良好修養(yǎng)。另外,還要謹記,在使用這些禮貌用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場合、時機,自己的神色表情,只有這樣才能讓禮貌用語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事成了要致謝,事不成也要感謝
生活中有一些人,在求人辦事之前跟對方說盡好話,只希望把事辦成;而事成之后,卻把辦事之人忘得一干二凈,連一句致謝的話都沒有,好像從來沒有發(fā)生過這事一樣。更說不過去的是,由于一些原因?qū)е率虑樽罱K沒有辦成,求人辦事者不但不感謝對方的付出,反而埋怨起對方來,怪對方?jīng)]有把事辦成。
顯然后者的行為屬于一種嚴重的“無禮”行為,而且令人痛心的是這種“無禮”之事在生活中還真是數(shù)見不鮮。
蘇鵬在北京做銷售工作,臨近春節(jié)準備買票回家過年。由于工作繁忙,他抽不出身去車站買票,只得委托同事小白幫他到車站買票。
受人所托,第二天,小白一大早就爬起來奔赴車站買票。買票的人很多,等輪到他買票的時候,車票已經(jīng)賣光了,小白只好空手而返。
第二天小白起得更早些,又前往車站買票,可惜又沒買到。小白只好返回公司,把買票情況告訴蘇鵬。知道沒買到票后,蘇鵬很不高興,不但沒說一句感謝的話,反而還怪小白沒有買到票,耽誤了自己的行程。
蘇鵬的做法讓小白很生氣:“做人怎么這樣呢?又不是我不給你買,我起大早都沒買到,怎么能怪我呢?不但不說感謝的話,還怪我沒買到,真是豈有此理。我今天算是認清人了,以后再想找我?guī)兔Γ孪肓耍 ?
此后,小白再也不搭理蘇鵬,即使碰面,小白也故意轉(zhuǎn)身,不愿搭理對方。蘇鵬就這樣因自己的“無禮”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實際上,不管事情是否辦成,都要感謝為此付出的人,正如俗話所說:“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
人要學會感恩,它不僅僅讓對方感到溫暖,也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呂楠大學畢業(yè)后,想長期留在省城發(fā)展。按照當?shù)氐恼撸绻挥匈Y質(zhì)的單位正式接納,就可以將戶口調(diào)入省城。呂楠花費心思尋找這樣有資質(zhì)的單位,可是由于人生地不熟,她多次碰壁。這時,她忽然想到了同學謝娜。她知道謝娜的姐姐謝麗在省城工作多年,可能對她有所幫助。于是,她就找到了謝娜,央求謝娜跟謝麗說說,看能否幫助她介紹個有資質(zhì)的單位接納她。謝娜把事情跟姐姐說了,熱心的謝麗一口答應幫忙試試看。
但是事情沒有像謝麗想象中那樣簡單,省城內(nèi)像這樣有資質(zhì)的單位并不多,而且對人才的吸納也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謝麗咨詢了幾個朋友,都沒有把事情搞定。當她很不好意思地將消息告訴給呂楠時,還想對方是不是會生氣,沒想到呂楠卻笑著說:“沒事了,姐,我知道事情不好辦,沒辦成就沒辦成唄,我再想想別的辦法,謝謝姐了。”
幾個月時間過去了,沒有辦成戶口遷移的呂楠迫不得已回到縣城。臨走前,她特意找來謝娜和謝麗吃了一頓飯,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本以為事情到此結(jié)束了,可是還沒有完。大約一年后,不甘心的謝麗終于幫呂楠找到了愿意接納她的單位。呂楠終于可以重新回到省城工作了。
仨人又聚在一起,其間,呂楠再三致謝謝麗。謝麗笑著說:“你的善解人意、多禮懂事讓我決心一定要幫你,所以你不用謝我,要謝的話,就謝謝你自己吧!”
“無禮”開罪人,“有禮”結(jié)交人。在應該表達謝意的時候,要毫不猶豫地說出口。表達謝意的方式有多種,可以當面說聲感謝,可以打個電話表示謝意,也可以通過他人表達感謝。不管通過哪種方式,都會讓對方感到溫暖,并將你記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