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看透人心,你也可以

——小細節里有大學問,一分鐘識人鑒人

1.察人入微,拒絕成為受傷的那個人

不管哪個人都不敢保證從降生人世的那天起,就不與人、社會發生糾葛,獨來獨往。那些所謂的愛恨情仇,都是在有了跟人的交往和糾葛之后才出現的。與人相處的時候,如何才能遠離是是非非,讓自己少受到傷害呢?

前兩天聽到一個初中同學說:“我再也不相信朋友啦,朋友最不靠譜!”初聽這樣一句滿含滄桑的話,我感到十分驚詫。

問:“怎么有這種感慨?”

原來是朋友設計坑害了他,并且他差點因此傾家蕩產,所以才會發出“我再也不相信朋友啦,朋友最不靠譜”的感慨。

這不僅讓我想起在網上看到的一篇帖子:昔日里一對情同手足的好朋友,為了競聘副處長一職,一位大姐竟然不顧多年的姐妹情誼,雇兇用硫酸將自己的姐妹毀成了一個連繼續生活下去都有困難的人。案件被偵破后,受害方根本無法相信毀了自己一生的竟然是自己相交十多年的好姐妹。

如此來說,被朋友傷害過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對身邊的人產生信任危機,是可以理解的。當一個人出于某種目的而偽裝自己的時候,往往是不擇手段的,而經過裝飾后的人性自然變得更加難知。尤其生活在如此浮躁的當下,很多人都無法真正去信任別人。

俗話說:“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也是這樣在為人處世的,他們覺得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一個“防”字。然而,就因為有這樣的一種理念,人與人之間逐漸形成了一堵由人們自己建立起來的心墻,大家彼此之間你防著我、我防著你,隨著冷漠與防備的增加,關愛與熱情越來越稀少。

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確實是有區別的,不可能實現天下大同;人的性情和志趣同樣千差萬別,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成為朋友。對我們來說,有的人就像兩條互不相交的平行線,各自向著自己的目的地前進,既不會產生碰撞的火花,也不會產生感情的火花;而有的人卻會在我們的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們包括相知相攜的貴人、互相掣肘的對手、相伴終身的愛人。

人要生活就離不開交友,在交友時免不了會感情用事,受情境的影響或迷惑,產生錯覺,被朋友欺騙。這就需要我們有識人的本領。那如何才能分辨出我們身邊的人呢?最關鍵的是分清跟我們交往的人是以一種怎樣的原初狀態出現。

因工作的需要而必須與之相處的人,定位為一個工作伙伴即可,彼此之間需要的是合作上的默契與愉快,講求的是那種實現高效配合的技巧,在情感方面不需要有過多糾葛。只要能愉快地合作,就沒必要去在意是否志趣相投。彼此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在工作中存在著太多的利益沖突,一旦需要在利益面前有所抉擇時,人自私的一面就會暴露出來。假如你在發生沖突之前就與之保持了適當的距離,那樣你就不會因感情用事而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就可以清醒冷靜地作出判斷和予以防范,使自己處于有利位置,不至于受到傷害;否則,輕則會遭受情感方面的傷害,重則會遭受致命的一擊。

【微行為密碼】

阿諛奉承者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也許會落井下石;錦上添花者可能在朋友的傷口上撒鹽;花言巧語者可能為某種目的而污蔑陷害;同心同德者可能會反目成仇;目空一切的人看上去很聰明實際上卻很愚笨;魯莽的人表面上很勇敢其實不是這樣……只有察人于微,我們才能不被表象迷惑。

2.展示個性色彩的微動作

俗話說:“細微處泄天機。”生活中的小細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本性。實際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動作都是在長期的生活中無意識地形成的,因而帶有明顯的個性色彩。

每個人的舉手投足都反映了其心態和性格,嘴里說出來的不一定是可信的,可是在對話中所展現出來的微動作卻假不了,通過對一個人肢體動作的解讀,我們可以透視其內心的真正想法。

邊說邊笑

跟這類人交談,你會覺得非常輕松和愉快,他們不管自己或別人的講話是否值得笑,有時候連話都還沒講完他就笑起來了。他們也并非是不在意與別人的交談,我們只能說這種人“笑神經”特別發達。

這類人大都性格開朗,對生活要求不太苛刻,知足常樂,而且特別富有人情味,無論走在什么地方,他們總是有極好的人緣,這對他們開拓自己的事業本來是極好的條件,可惜這類人大多喜愛平靜的生活,缺乏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否則他們肯定能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

邊說話邊打手勢

跟人談話時,只要他們一動嘴,一定會有一個手部動作,攤雙手、擺動手、相互拍打掌心等,好像是對他們說話內容的強調。他們做事果斷、自信心強,習慣于把自己在任何場合都塑造成一個領導型人物,很有一種男子漢的氣派,性格大都屬于外向型。

這類人對朋友相當真誠,但他們不輕易把別人當作自己的知己。踏實肯干的性格使他們的事業大都小有成就。

說話時搖頭晃腦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或用“搖頭”或“點頭”,以示自己對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經常搖頭晃腦的,那么我們或許會猜測他是不是生病了。

不過,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這種人擁有特別的自信,以至于經常唯我獨尊。他們也會請別人幫自己辦事情,但很多時候別人做得再好他都不怎么滿意,因為他有自己的一套,他只是想從你做事的過程中獲取某種啟發而己。

在社交場合,這類人很會表現自己,但他們時常因此遭到別人的厭惡,對事業一往無前的精神倒是被很多人欣賞。

拍打頭部

大多數時候,拍打頭部這個動作意味著懊悔和自我譴責,他肯定沒把你上次交代的事情放在心上。如果你正在問他“我的事情你辦了沒有”,見他有這個動作的話,你不用再問也不用他再回答了。

假如你的朋友中有人有這樣的動作,而他拍打的部位又是腦后部,那么他應該是不太注重感情的那種人,而且對人苛刻。他選擇你作為他的朋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某個方面他可以利用。當然,他也有很多方面值得你去交往和認識,諸如對事業的執著和開拓等,尤其是他對新生事物的學習精神,讓你不由得從心底真心佩服。

拍打前額

時常拍打前額的人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他們為人坦率、真誠,富有同情心。在“耍心眼”方面你教都教不會他,因此如果你想從某人那兒了解什么秘密的話,這種人是最佳人選。當然,這并不是說明他是一個不值得信賴的朋友,相反,他很愿意為別人幫忙,替別人著想。這類人如果對你有什么得罪的話,請記住,他們不是有意的。

擠眉弄眼

這類人不管是在兩人世界也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也好,他們都肆無忌憚地擠眉弄眼,有時候他們也并非是在調情或相互勾引。這類人確實太輕浮或缺乏內涵修養,在戀愛和婚姻上也總是喜新厭舊。雖然他不一定會跟“原配”離婚,甚至還可能對結發妻子“相當好”,那只不過是他的自尊心在起作用而已。

這類人特別會處理人際關系,盡管他們十有八九都略顯高傲,但因為他們的處世大方,所以人緣非常不錯。在事業上,他們善于捕捉機會,深得領導的賞識。

掰手指節

有的人習慣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咔咔”地響,不管有人無人,有事還是無事。這類人通常精力旺盛,哪怕他得了重感冒,如果叫他去干一件他平常最喜愛的事,他同樣會從床上爬起來。他們還很健談,喜歡鉆“牛角尖”,倚仗自己思維邏輯性較強而經常把你的談話、行為說得一無是處。

這類人對事業、工作環境很挑剔,如果是他喜歡干的,他會不計較任何代價、踏實努力地去工作;相反,他會混得很徹底,表現出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腿腳抖動

這類人總喜歡用腿或者腳尖使整個腿部顫動,有時候還用腳尖磕打腳尖或者以腳掌拍打地面,這種行為當然不能登大雅之堂。

這類人最明顯的表現是自私,他很少考慮別人,凡事從利己主義出發。他們對別人很吝嗇,對自己卻很知足。不過,這類人很善于思索,他們經常給周圍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死死地盯住別人

這類人的特點是在與別人談話時會目不轉睛地看著別人。在聚會上,這類人也常常盯住一個人不放,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看上了某個人。他們不喜歡受約束,經常我行我素。另一方面,他們比較慷慨,因此他們周圍總是有一些相干和不相干的人在一起。

這類人的支配欲望特別強,而大多數的時候他們確實又都有某種優勢,因此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向別人顯示自己。他們占不到天時地利就一定能占到“人和”。他們的行為時常看起來像花花公子,但有一點值得肯定,他們選定了人生的目標就一定會去努力。

交談時抹頭發

當跟別人面對面坐著或站著時,這類人總要時不時地抹抹頭發,好像在引起對方對他們發型的興趣。其實不然,因為這類人就是獨自一人的時候,他也會每隔三五分鐘“檢查”一下頭發上是否沾上了什么東西。

這類人大都性格鮮明,個性突出,愛憎分明,尤其疾惡如仇。他們一般很善于思考,做事細致,但大多數缺乏一種對家庭的責任感。他們對生活的喜悅來源于追求事業的過程,喜歡拼搏和冒險,他們不在乎事情的結局。他們在某件事情失敗后總是說:“我問心無愧,因為我去干了。”

【微行為密碼】

人們日常行為中的很多小動作都是未經過任何雕琢而自然流露出來的,因而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喜好。所以,通過對日常行為中細枝末節的關注,我們可以又快又準確地認識一個人。

3.讀懂他緩解壓力的方式

壓力的存在,是個人能力無法改變的,但為了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更好地加入到競爭之中,人們往往會進行自我調節,想辦法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你知道自己的新朋友是怎么樣自我放松的嗎?

面臨巨大的壓力時,一個人選擇用什么樣的方法放松,通常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來決定,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其心理和性格。

以形態心理療法來放松自己

這類人多是完美主義者,他們凡事總要盡力追求完整、形成一個整體形象,否則的話,就會感到不安。他們自身從整體來看,也是不錯的,但卻并不能如自己所預料的那樣,被他人注意。

用運動的方式來放松自己

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在運動的疲憊中可以暫時忘記一切。這類人多比較內向,缺少朋友,輕易不會向他人傾訴自己的心事,尤其是比較熟悉的人,不過陌生人倒還是可以考慮一下。他們意志堅強,在挫折和困難面前,雖然有時也會表現得失望和頹廢,但卻是暫時的,他們多數還能夠勇敢地站起來,去面對一切。他們是做的比說的要多的人。

采用自然療法放松自己

這類人多是比較開朗和樂觀的,很得周圍人的喜歡。他們待人真誠、樸實,說話直截了當,有什么說什么,憑著自己的感覺走,不會遮遮掩掩,但這是在工作之外。他們厭惡工作,所以很難以單純、自然、放松的心情投入到工作當中。

采用睡覺放松自己

這類人多是很聰明而且實際的,他們無論在什么時候都知道自己的目標,并且會努力尋找一種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去實觀它。他們有一些固執,并不會輕易地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但如果請一位權威性的人物對其進行說服,也許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們對一些原則和理論上的東西并不十分看重,而是著眼于非常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例。

采用行為治療法放松自己

這類人并沒有什么主張,他們很容易向他人妥協,聽從他人的安排和調度。他們是樂于被他人領導的一群人,不愿意自己動腦筋思考,而是喜歡按著吩咐做事。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比較嚴格,會盡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微行為密碼】

面對壓力,有的人選擇順其自然,這類人多有較強的獨立自主觀念,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他們都不企圖依靠外界的力量來解決,而只是寄希望予自己,并且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們自給自足,很容易滿足,而且不希望現狀被改變。

4.嘴角上挑者多心胸寬廣

那些曾跟你產生過矛盾的人能成為你的朋友嗎?也許很多人都認為不能。其實,只要你仔細觀察,通過微行為斷定對方是否是心胸寬廣之人。如果是,那么他就能對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并且愿意對你伸出援手。

嘴唇是很多身體語言的一個重要信息暗示點,它最顯而易見的功能是說話。但嘴唇在我們的生活表現過程中經常會呈現出不同的嘴形與動作,跟我們的情感心理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比如,嘴唇向前撇的人心理持懷疑態度,嘴唇往前撅的人防御心較重,嘴巴抿成“一”字形的人具有堅強的意志,嘴角上挑的人心胸開闊……

當你發現一個人嘴角喜歡向上挑時,那么就應該努力地與他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因為嘴角向上挑的人心胸開闊,一般不會跟你計較。即使你們曾經有什么仇恨,在你需要幫助時,他也能放下仇恨來幫助你。不管是朋友,還是同學,或者是仇人,能不能成為你的朋友,關鍵的一點就是你能不能確定對方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即使曾經有仇恨,心胸寬廣的人也能放下仇恨來幫助你。

有一天,姜小華的母親突然中風,被送到了市中心醫院。當時,醫院患者太多,床位不夠。姜小華的母親只好被安排在醫院走廊設置的一個臨時床位。由于當時正值春寒料峭時分,姜小華很清楚生病的人必須保暖。假如讓母親在走廊上過夜,那么很可能會加重病情。孝順的她在醫院走廊里急得直躁腳。

就在這時,姜小華的一個同學趕過來了,見到這種情況建議道:“要不,我們去找找醫院里的外科主任吧!他可是我們初中時的同學啊!姜小華一聽高興不已,便急忙問道:“誰啊?你快說說。

那位同學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就是當年跟你打架的那個同學。”

“跟我打架?”姜小華迅速轉動腦筋,努力地搜索當年跟自己打架的同學。“你忘記了,當年你們打架,他因為受到學校的處罰,沒能考高中。就去上了一所職中學校。沒想到,他挺有能耐的,現在竟然當上這家醫院的外科主任了。”同學一口氣地說道。

姜小華一聽,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想起當年,因為自己的一個過錯害得他錯失上大學的機會。現在想來,真是后悔不已。于是,她急忙擺了擺手說:

“那不行,那不行,他怨恨我還來不及呢,怎么會幫我呢?”

那位同學想了想說道:“那也不一定,這得看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假如他心胸寬廣,那么他早放下了仇恨,肯定會幫你。”

“這么多年沒見面了,我怎么能知道他變成了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姜小華很擔心地說道。

“這樣,我們進去觀察一下再說吧!”那位同學建議道。

“觀察?觀察什么?”姜小華被那位同學拉著來到了外科主任的辦公室。

主任的辦公室里有很多人,姜小華的那位同學站在門邊仔細地觀察著這位主任的一舉一動。很快,他就發現這位主任在說話時,嘴角總是喜歡向上挑。注意到主任這個動作,那位同學立即高興地對姜小華說道:“這位主任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他不會恨你的,你去找他幫忙吧!”

姜小華疑惑不解地問道:“你怎么知道?”

“你先別問這么多了,去吧!”

姜小華硬著頭皮去找那位主任幫忙。沒想到,那位主任見到她,高興得不得了。當她說明來意時,對方立即答應了,并打電話跟有關方面協調,很快給她母親調到一間高級病房。

故事中的外科主任曾是姜小華的同學,同時也是她的仇人。姜小華的另一位同學為什么能斷定這位既是同學,又是仇人的外科主任一定會幫助姜小華母親調換病房呢?是因為這位同學通過觀察發現外科主任嘴唇喜歡向上挑,從這個動作中,他斷定外科主任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不會疾惡如仇。因此,才會積極鼓勵姜小華去請求那位外科主任幫忙。

微行為專家發現,嘴角上挑的人大多機智聰明,性格外向,能言善辯,善于和陌生人主動打招呼,并進行親切的交談。他們胸襟開闊,有包容心,不會記恨那些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有著非常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最困難的時候常常能夠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幫助。

一個人的嘴唇往前撅則表明這個人的心理可能正處在某種防御狀態。

【微行為密碼】

·嘴巴抿成“一”字形

大多數人在需要作重大決定或事態緊急的情況下會有這種動作。有這種習慣性動作的人,一般比較堅強,具有堅持到底的頑強精神,面對困難時會迎難而上而不是臨陣退縮。

·下嘴唇往前撇

一個人的下嘴唇往前撇的時候,表明他對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持懷疑態度,他希望看到能令他信服的回答。

5.從筆跡看社交能力的強弱

現在有一項專業技術叫作“筆跡鑒定”。每個人的筆跡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通過“筆力”“文字大小”“字形”,可以大體解讀出書寫者的心情和性格傾向。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的社交能力,不妨研究一下他的筆跡。

近些年來,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普及,我們用筆寫字和看見別人手寫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實際上,手寫的文字能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人的心情和性格。從手寫的文章中,可以讀取各種各樣的有效信息。你不妨把以前的書信或日記翻出來看一看,回憶一下當時是歡喜還是憂傷,然后分析心情和筆跡之間存在的微妙聯系。

法國人米雄是筆跡分析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一種通過筆跡判斷人性格的方法。運用這種判斷法,只要對一個人手寫的文字進行分析,就可大體了解他的性格。判斷的三個要素分別為“筆力”“文字大小”和“字形”。

例如,筆力(所謂筆力,是指寫字時的用力程度)較強的人,一般比較認真,但有點神經質;筆力弱的人,多性格開朗,社交能力強,但容易感情用事。另外,字體大的人積極、充滿自信;而字體小的人,則過度謹慎,比較在意小事情,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小心眼兒”。關于字形,寫字橫平豎直、棱角分明的人,做人做事大多規規矩矩、一絲不茍;字形圓潤的人往往較為幽默,而且非常感性。

根據以上的基本判斷標準,假如某人寫字十分用力,而且棱角分明,那他應該屬于非常理性的類型,但可能讓人覺得無趣;假如字形中多帶曲線,字體大,筆力弱的話,說明這個人具有幽默感,性格開朗且社交能力強。總而言之,通過寫字的力道、字體大小、字形等筆跡信息,對一個人的性格進行判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法國,通過筆跡判斷性格特別流行,這種方法甚至成為大學中的課程,科目名稱為“筆跡心理學”。

【微行為密碼】

·筆跡特征為字體較大,筆壓無力,字形彎曲;不受格線限制,具有個性風格,容易變成草書;有向右上揚的傾向,有時也會向右下降,字體稍潦草。

這類人平易近人,好相處,善于交際,為體貼、親切類型的人。氣質方面具有強烈的躁郁質傾向。另外,他們待人熱情、興趣廣泛、思維開闊,做事有大刀闊斧之風,但多有不拘小節、缺乏耐心、不夠精益求精等不足。

·筆跡特征為字形方正,一筆一畫型,筆壓有力,筆畫分明,字字獨立,字的大小與間隔不整齊,具有自己的風格,但筆跡并不潦草。字的大小雖有不同,但整體顯得較小。

這類人不善交際,屬理智型。處世認真,但稍欠熱情。對于有關自己的事很敏感、害羞,對他人卻不甚關心,感覺較遲鈍,氣質方面具有分裂質傾向。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性格篤實,思慮周全,辦事認真謹慎,責任心強,但容易循規蹈矩。

如果結構松散的話,書寫者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思維有廣度。為人熱情大方,心直口快,心胸寬闊,不斤斤計較,并能寬容他人的過失,但往往不拘小節。

6.開場白不同,內心世界也不同

在人跟人的交往過程中,許多人在切入正題之前都會先說一些鋪墊的話,作為自己的開場白。為什么人們在交往過程中會有這種表現呢?開場白又能給我們傳遞什么信息呢?

心理學家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說話者認為如果講話前沒有鋪墊,恐怕聽者會不得要領,因而一再地鋪墊;二是,說話者唯恐聽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說話的意圖,或者誤會自己,而進行很多自己認為是必不可少的鋪墊。

一般來說,不同性格的人通常采用不同的方式將談話導入正題,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各類開場白所隱含的性格密碼。

肯定式

這類人對自己所要陳述的觀點充滿信心,他相信“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無法收回,因此他注重說話的實際意義。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守信重義的人,沒有把握不會輕易許諾,但言出必行。

否定式

采用這種方式開場說話的人大都懂得“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的策略,因此,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強烈,拒絕外力促使下的任何改變。他們有強烈的征服欲望,勇于接受挑戰,是一個敢作敢當的人,但他們的執著常常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固執。

家常式

有些人為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或消除對方的戒心,常常以那種讓人感到親切的話題開場。這類人考慮問題細致入微,而且安靜沉著,但并不是拘謹之人。他能夠做到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自得其樂。在聚會時,他喜歡批評別人,糾正別人的不當,但不會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盡管如此,他能夠做到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所以他不會引起別人反感,反而會永遠被周圍的人所喜愛。

冗長式

這首先是源于他對人的體貼。他把對方當作纖弱、易受傷害的人,唯恐過于直截了當會使對方產生失落感,甚至成為“腦震蕩”。當然,他也可能是擔心不來個冗長的開場白便把要點向對方擺出來的話,對方會誤會自己,否認自己的口才,留下“胸中無墨”的印象。于是,越是想讓對方充分了解自己的意圖和愿望,往往就越是從枝到節、從末到梢,自然,開場白也就越發冗長。

傲慢式

這類人能夠做到“到哪山唱哪歌”,他們是那種能根據環境而改變自己開場白方式的人。他們具有強烈的自卑感和攻擊性,在他人面前好用狂妄的口氣講話,自我意識未能完全獨立而且缺失感強烈。這種為彌補缺憾的心理沖動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控制時,就會以語氣狂妄的形式進行發散用以填補其缺陷。

獵奇式

以這種方式開場談話的人大都表現得是支配者的形象。他的談話內容從不涉及自己的事,或有關自己身邊的人。這類人有強烈的獵奇心理,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秘聞。在感情生活上,他們很關心對方,甚至極度熱愛對方,其實對他們來說對方的隱私才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因此,他們喜歡把話題的重點放在跟自己完全無關的人身上,這說明他們的內心有一種支配的欲望。

【微行為密碼】

有的人會反復強調一些鋪墊性的開場白,這可能是他將要闡明的觀點對聽眾或對他自己來說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他應該是一個很有策略的人,而且還是一個善于逃避責任的高手。

7.由點餐習慣分析決斷力

通過公司聚會或者朋友相約去飯店吃飯的點餐行為,可以較清楚地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究竟如何。如果你想搞清楚幾個朋友的決斷力到底如何,看誰能對你的事業有所助益,不妨約上他們一起去喝個咖啡吧!

某家咖啡店里,來了六位客人,店員拿著記錄單走了過去,問道:“請問你們需要些什么?”

A:“我要一杯摩卡。”

B:“我要一杯混合咖啡。”

C:“嗯,那我也要一杯混合咖啡。”

D:“我要一杯卡布奇諾。”

E:“我要最貴的。”

F:(一邊看著菜單)“我,嗯……”

A:“決定不要了嗎?你為什么每次都這樣啊!”

F:“那,我也要混合咖啡吧……”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不同的點餐方式能暴露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這里我們主要討論點餐方式所體現出的決斷力。

最先點餐:最具有決斷力

首先,像A這樣最先點東西的人,屬于有決斷力的領導型人物。只是有決斷力當然是好事,但假如不顧別人的感受來上一句“大家也都喝混合咖啡吧”,甚至想直接替別人作決定的話,必然會引起周圍人的反感。

迅速決定自己想要什么:有決斷力,堅持己見

B和D這種能迅速決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也跟A—樣有決斷力。而且,他們能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會輕易被別人的意見所影響。但有時,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性格頑固,或者也只是一種言不由衷的敷衍,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經常跟別人點同樣的東西:欠缺決斷力

像C這種經常跟別人點同樣東西的人,屬于容易附和別人的類型,決斷力有些欠缺。因此,當他們被要求自己作決定時,就經常會陷入迷茫之中,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當然,不固執己見是比較聰明的做法,但假如總是輕易改變看法的話,那就很有可能被當成是墻頭草。

只點昂貴食物或大菜:缺乏協調精神

E這種“只要最貴”的人,則經常不考慮時間和場合,只顧自己選擇昂貴食物或大菜的人,雖然有決斷力,但缺乏協調精神。他們很少關心周圍人想做什么,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等等。

總是無法決定要吃什么:毫無決斷力

F這種總是猶豫不決的人,不用說,當然是典型的優柔寡斷型。這種決斷力的缺乏,可以說是被心中那個處于童年期的自我所控制。他們總覺得自己還在童年時代,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選擇向周圍人尋求意見。

即便在人生的重大決定上,這類人也會輕易被別人的意見所影響。他們很想探求自己的真實欲望和想法,但是,他們又不敢表現真實自我,生怕自己特立獨行,對他們來說,直接隨大流,大家都這么做,所以自己也要這么做,這種行事方式是最省事的。

還有一種上面例子里沒有提到的人,他們點東西時,經常讓他人替自己作出決定,這類人也屬于沒有決斷力的優柔寡斷型。

通過以上分析,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決斷力的有無到底和什么心理有關呢?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對自己有沒有信心”。越是自信的人越是具備決斷力,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是缺乏決斷力。由此可見,決斷力是一種只有對自己有了積極正面的評價后,才能發揮出來的能力。

【微行為密碼】

·口味重的朋友

這類人的性格果斷,待人接物比較穩重,對人有禮貌,做事有計劃,喜歡埋頭苦干,但是常常不太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時還有點虛偽。

·喜歡吃酸的朋友

這種人比較有事業心,但是個性孤僻,不善交際,遇事喜歡鉆牛角尖,很少有知心朋友。

·喜歡吃辣的朋友

這類人善于思考,比較有主見,常常是吃軟不吃硬,有時愛挑剔別人身上的小毛病。

8.從開車習慣洞察人的個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已經逐步步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對汽車的需求欲望和生活模式也正在不斷改變和發展。與其說車子是一種交通工具,不如說它是人們的一件外衣,而對待外衣的方式,則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一個人駕駛汽車的方式和控制自己的方式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假如把車子視為一個人肢體的延伸,那么開車的方法也就是肢體語言的機械化身。一個人在方向盤背后的一舉一動,無不體現出他此刻的心情與態度。

按規定速度開車的人

對這類人來說,車只是一種代步的工具,所以他們能夠心態平和地以正常的速度開車。這類人比較傳統和保守,他們在為人處世中大多采取中庸的態度,即使有很大的勝算,也不會冒險。他們遵紀守法,從來不做出格的事。他們為人誠實可信,不馬馬虎虎,所以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駕車速度比規定速度低很多的人

這類人最突出的一個性格特征就是膽小怕事,對于這一點,他們自己感到很苦惱,而親戚朋友對此也極度失望。在通常情況下,這類人的忌妒心也是很強烈的,他們忌妒或是忌恨那些超越自己的人。他們想奮起直追,可又常常跨越不出自我的樊籬。同時,他們對自己缺乏足夠的自信,總是覺得什么也把握不住。他們在渴望的同時又在極力避免任何東西放在自己的手里,一旦有某些東西,諸如權力和金錢等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們就會將其威力減弱到最小程度。

喜歡超速行駛的人

這類人多自主意識比較強,他們討厭任何一個人為自己立下一定的規矩,并且也不允許有人這樣做,如果有人強行要做的話,他們可能就會采取相當極端甚至是非常危險的方式來進行阻止,以維護自己。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樂觀和向上的。他們對名利看得相當淡泊,只是隨心所欲,自己活得快樂就好。從某種程度來說,他們對金錢和權勢是憎惡的。

由他人駕車,自己習慣于坐在后座上的人

一般來講,他們的取勝欲望是相當強烈的,從來不愿意自己輸給他人。他人的成就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威脅,他們害怕自己會失敗,所以會嚴格要求自己成功。正是在這種激勵之下,他們才會不斷地前進。他們的自信心很強,而且有良好的自我感覺,并不斷地尋找機會以證明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希望他人對自己有強烈的依賴性,凡事都來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見。

遇到紅燈或是堵車等情況,大聲地按喇叭的人

這類人大多是外向型的,脾氣暴躁、易怒,稍有不如意就尖叫、大喊、發脾氣。他們隨機應變的能力并不是很強,尤其是在挫折和困難面前,往往不知所措。他們自信心不強,周圍人對他們而言常常是巨大的威脅。他們辦事效率低,自身的能力也不突出,看不到他們有什么樣的成就,但卻總是行色匆匆的。

開車的時候不換擋的人

他們多不希望自己的一切都被他人安排得好好的,他們更熱衷于自己獨立去探索一條完全屬于自己的道路來走,哪怕在這條路上到處都有坎坷不平,他們也毫不在乎。他們不會輕易地向別人請教,而是喜歡憑自己的感覺做事。與此相反,他們會時常給別人一些指教。他們具有一定的責任心,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夠盡職盡責。

只要綠燈一亮,就搶先往前沖的人

這類人多頭腦比較靈活,反應比較敏捷,隨機應變的能力強。他們習慣于凡事搶先一步行動,這從某種程度上講為他們的成功創造了許多機會。他們對成功的渴望往往要比其他人更強烈一些,他們有較強的競爭意識,生活態度也比較積極,但由于經驗的不足,也會時常跌倒。

等到綠燈亮了以后,最后一個發動車子的人

在他們的性格中,冷靜、沉穩的成分比較多。他們在為人處世等方面都是比較小心和謹慎的,總是要等到具有一定的把握以后才會行動。他們追求的最終目的是安全有保障,給自己帶來的損失越小越好,他們為了保護自己,很懂得收斂,從來不會表現得鋒芒畢露,這樣可以避免被人拒絕或是被人傷害。

【微行為密碼】

有的人永遠沒有駕照,這類人擅長告訴他人他要怎么做,但做出來的成果卻往往與他所說的相去甚遠。不過,只要有足夠的刺激,他最后還是會把事情做完。他把自己想象成臝家,但心中卻暗自害怕會輸。他天花亂墜的言語可能說得斬釘截鐵,但行為卻十分消極。他的拖延戰術不但已經變成了一種再自然不過的行為,而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米易县| 聂荣县| 全州县| 交口县| 宁远县| 湘潭市| 公安县| 普格县| 和硕县| 奉节县| 宜川县| 工布江达县| 龙泉市| 巴塘县| 六盘水市| 延庆县| 香格里拉县| 和政县| 宜宾县| 神农架林区| 元谋县| 南昌县| 德兴市| 扎鲁特旗| 上杭县| 宽甸| 改则县| 苍南县| 镇坪县| 吉水县| 两当县| 土默特左旗| 博客| 西平县| 霍州市| 武城县| 大埔区| 浦县| 瑞丽市|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