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人世間,沒有一種“名”能囊括事物的全部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人能分出好人壞人嗎
常常有朋友跟我抱怨,說企業現在招人很難,特別是那種合格的、讓人滿意的員工,來應聘的要么這個不會,要么那個不會,讓人非常頭疼。我問他們:“你們招不到合格的員工,那么是不是天生有一種員工就叫‘合格的員工’呢?這個人是不是會變化呢?您有沒有給人家提供這種變化的平臺呢?”
我請他們仔細琢磨我說的話,其實里面真的蘊藏著很深的道理。如果把這句話想通了,不但招人好招,而且事業也馬上會改變,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道德經》里說“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第一個“名”是說,我們這個世界的萬物,都有它的具體稱謂和各種屬性,比如說萬物有各種各樣的顏色、聲音、形狀等,我們會給它固定下來,讓它落入形名之中。第二個“名”是說,我們可以給萬事萬物命名。但是,我們給它起的名字,不是永恒的,這個名字只能反映這個事物的一些角度和特點,無法涵蓋它所有的內涵。
什么意思呢?以手機為例。現在我們給它起名叫手機,然而十年前,它的塑料部分可能還在石油里沒被提煉出來,它的金屬部分可能還是哪座山里的礦石呢。現在它被提煉出來變成一堆零件組合在一起,有了固定的功能和形狀,我們把它叫作手機,這就叫“名可名也”。但是,再過一億年后它又被分解成各種物質,回到大自然中了。
所以只能說它暫時是手機。它是變化著的,“手機”這個詞無法涵蓋構成它的這些物質的永恒屬性。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它可以拍照片,不是照相機嗎?可以錄像,不是錄像機嗎?……所以“手機”這個詞不能涵蓋它所有的內涵,后來,我們給它加了兩個字,叫“智能手機”。但是“智能手機”這幾個字,也只反映了它功能的一部分。
又比如說,人有好人壞人之分嗎?有一種人就叫好人,有一種人就叫壞人嗎?這個名稱固定不了一個人的特征。為什么?因為人是在變化的,有時候壞人一念向善,把事做得非常完美。您說他是好人嗎?可是有的好人突然一念向惡,做了一件壞事,您覺得就這件事本身來講,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因此,沒有一個人本身具有好或者壞的屬性,這些屬性都是隨緣而改變的,隨周圍的環境而變化的。
執著于形名,人生就會充滿各種不順
回到本節開始的那個故事。管理者都想招到合格的員工,但我覺得任何一個人到您單位來,只要您給他正確的培養,他都能得到發展,將來一定能勝任工作。
其實很多公司里的高管,一開始可能都是非常普通的員工。比如說海底撈的副總經理楊小麗,她是從農村出來的,十八歲進入海底撈時只是一個小服務員。如果當時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就想找一個副總經理的話,可能不會聘用這樣的人。但是楊小麗在他的公司里面一點點地成長,慢慢成了海底撈的副總經理。這就是因為公司給她提供了成長的平臺,是公司給員工帶來一種提升。我覺得這遠比直接找一個副總經理要好。
其實并沒有什么形名之分,如果我們能夠在心中懷著這種念頭,去領悟事物的本質,然后順應自然之道,那么您的世界就會發生改變。如果固執于形名,往往會作繭自縛,讓自己困于其中,覺得人生充滿了各種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