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古人書之《韓非子》
- 邵永海
- 1742字
- 2019-08-09 18:52:16
9.活在恐懼里的王儲
原文
楚成王以商臣為太子,既欲置公子職。[1]商臣聞之,未察也,[2]乃為其傅潘崇曰:[3]“奈何察之也?”潘崇曰:“饗江羋而勿敬也。”[4]太子聽之。江羋曰:“呼,役夫![5]宜君王之欲廢女而立職也。”[6]商臣曰:“信矣。”潘崇曰:“能事之乎?”[7]曰:“不能。”“能為之諸侯乎?”[8]曰:“不能。”“能舉大事乎?”[9]曰:“能。”于是乃起宿營之甲而攻成王。[10]成王請食熊膰而死,[11]不許,遂自殺。(《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
注釋
譯文
解說
在上一則的故事里,鄭昭向鄭君揭示了因君主的縱情將導致太子的地位不穩,由此可知惶惶不可終日是太子生活的常態。故事并沒有交代后來發生的事情。同在《內儲說下·六微》篇的《說五》中,韓非收錄了這樣一則故事:“鄭君已立太子矣,而有所愛美女欲以其子為后,夫人恐,因用毒藥賊君殺之。”有學者推斷,這則故事大概是鄭昭勸諫鄭君故事的后續。鄭昭的勸諫并非無的放矢,可惜鄭君沒能聽進去,結果又上演了一出宮廷常見的骨肉相殘的悲劇。
本文這個故事又見于《左傳·文公元年》,其中說到成王在立商臣為太子之前,曾向令尹(相當于相國)子上征求意見,子上說:“您正當壯年,寵妾眾多,如果立了商臣再廢掉,會生出禍亂。商臣這個人,眼睛像馬蜂,聲音像豺狼,是個殘忍的人。還是不要立他做太子。”成王沒有聽從。整個事件的走向竟然完全如子上所料。
韓非講了不少同類的故事,目的是要警示君主:“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而子疑不為后,此后妃、夫人之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唯母為后而子為主,則令無不行,禁無不止,男女之樂不減于先君,而擅萬乘不疑,此鴆毒扼昧之所以用也。”(《韓非子·備內》)君主的后妃和已確立為繼承人的太子在內心里都在盼著君主早死,因為男人到了五十歲,好色之心并未減退,但女性到了三十歲就青春不再,“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的結果必然是婦人逐漸被疏遠,地位越束越低賤;即使自己的兒子已被確立為繼承人,也無法保證君主不被新歡蠱惑而改立太子,這樣“衰美之婦人”的處境就相當悲慘了。如果君主早死,自己的兒子繼承了君位,從此徹底解除了被廢的威脅,而且擁有“令無不行,禁無不止”的權勢;同時形勢倒轉,“衰美之婦人”可以肆意享受男寵簇擁,從而“男女之樂不減于先君”。對于太子而言也存在相同的情形。后妃、太子都時刻生活在恐懼的煎熬里,殺夫弒父便成為最有利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