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造”英語
[生]造唄。硬造,硬著頭皮造,反正寫句英語就比沒有強。
[師]可是,“造”英語不可能憑空而來,總要有個依靠。比如,我們想表達“我身體很好”這個意思,于是說了My body is very good.這樣的句子,在英語看來是錯的,卻被中國人說出來了,你看是怎么回事?
[生]就是按腦子里的漢語造的,像你剛才說的,是漢語惹的禍。
[師]這又回到了腦子里漢語思維的問題。你剛才說“硬著頭皮造”,很生動,實際上說明我們在按漢語思維表達英語時,明知這樣做不妥,卻沒辦法,因為咱們不知道如何用地道的、正確的英語表達。我這里有一份《參考消息》,上面有一篇報道,題目是“北京著手糾正‘自創(chuàng)英語’”。報道里舉了一些“創(chuàng)造”英語的例子,令人啼笑皆非。例如把“平時禁止入內(nèi)”說成No entry on peacetime;把“宮保雞”說成Government abuse chicken,成了“政府虐待雞”。有的更是匪夷所思,一塊警告行人注意路滑的牌子上寫著:To Take Notice of Safe;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譯成漢語是“要注意保險箱;那些滑是很狡猾的”,真的是很有“創(chuàng)意”。這里面可能有機器翻譯的問題,但也肯定有人的因素。
[生]我相信這背后還是有漢語這只“無形的手”在操縱“創(chuàng)造者”的大腦。
[師]因此,所謂“自創(chuàng)英語”,就是在大腦里沒有正確英語表達的情況下,對漢語思維的硬譯、死譯。我們嘴上說的話不可能無中生有,它肯定是大腦思維的表現(xiàn)。我們沒有的是英語思維和英語表達,但卻有漢語思維,這里的關(guān)鍵是轉(zhuǎn)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