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訓練
[師]你剛才說到的這些問題和困難都是和英語輸出有關系的。你知道,英語能力不但包括輸出能力,還包括聽和讀的輸入能力。你為什么把輸出方面的問題先提出來呢?
[生]因為輸出不好是最叫我們抬不起頭來的問題。這就好像一個工廠,要判斷它好不好,關鍵是看它的產品怎么樣。我們學習英語,輸出的話就是我們的產品。所以,輸出也就最重要,說不好、寫不好也就最丟人。我記得英語里有句諺語,叫作All’s well that ends well,就是說“結果好一切都好”,我覺得很對。所以,在英語學習上,我認為說和寫是最高目標,或者說是終極目的,而聽和讀是達到最高目標的手段。
[師]不能絕對地說聽和讀是手段,因為聽得明白、讀得正確也是我們的重要目標,當然就英語能力的表現來說,輸出能力差看上去會更顯眼、更丟人。那么你認為同學們的輸出能力為什么會比較差呢?
[生]現在回想起來,我感覺主要原因之一是技能訓練太少。對這一點我想多說幾句自己的體會。我有個高中同學,考進咱們學校的音樂學院,我常和他聊天,我發現他練習唱歌和聽音的時間特別多,好像一天到晚都是在“練”,而不是“學”。我發現人家是在練中學,而我們是學得多,練得少。我感覺外語和音樂學科有很多共同之處:我們不都是靠嘴巴和耳朵吃飯嗎?我們將來大多數人的工作不就是去聽、去說嗎?我聽說音樂、繪畫和體育專業屬于術科,就是說這三個專業特別強調技術的訓練,強調練,而我們英語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口漂亮的英語口語不是技術活嗎?不靠練能學好嗎?可是我們這四年里其實練得很少,平時就是讀一讀、念一念,主動說英語、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機會和時間很少,這樣怎么能練出好口語呢?
[師]你們課堂上不練習說英語嗎?
[生]課堂上,不少老師也會領著我們練習說英語,比如外教會經常問我們一些問題,但我們大多情況下都會沉默。為什么會沉默呢?還是前面說的,一是無話可說,二是有幾句漢語話,要轉換成英語就卡殼了、啞巴了。
[師]我們在英語學習上的確存在練習缺乏的情況。這些年,我國英語教育界偏重教授知識,缺少實踐練習,這是有目共睹的。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練習無術”,就是找不到有效的練習方法和手段,只是簡單地做做課本的口語練習,或者來個小組討論或class report,效果都很差,還是解決不了無話說或有話說不出來的問題。這關系到一個形式與內容的問題,我們在后面會專門討論。另外,我了解到許多同學聽的問題也不小,你的聽力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