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能人士的情商修煉課
- 薛魁銘
- 1598字
- 2019-09-02 12:59:33
應變能力是高效能人士的必備素質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意外情況,此時,應變能力如何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情商。事實上,任何一個出眾的高效能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都注重修煉自己的情商,只有這樣,才能沉著冷靜地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談判故事。
1983年,在國際刑法研討會上,我國某法學家也應邀出席,針對當時中國刑法發展的問題,會后有人提出:“人民在行為當時,怎樣能夠預見自己的行為是犯罪的呢?假如一個人在馬路上踢足球,踢的時候并不犯罪,但踢碎了附近的門窗玻璃,可能因此而獲罪,對這一點行為人怎能預先知道呢?”報告人面對這個難題半開玩笑地說:“世界各國人民都愛踢足球,我們也在提倡,所以你可以放心,不至于因踢足球而被判刑。”
很明顯,報告人的回答是答非所問,然而全場立即響起了一陣爽朗的笑聲,這種應變能力是我們所敬佩的。事實上,生活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缺少這種反應能力使事情陷入更糟糕的狀態。
可見,我們如果也想成為這樣的高情商者,就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應變能力。在遇到一些意外情況時,你首先要告訴自己的是不要害怕,冷靜面對才會找到解決方案!
《環球時報》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小男孩叫薩契利,年僅5歲。這天,媽媽開車帶著他和他僅八個月大的弟弟去另外一個地方,就在某條公路上,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當時,他的媽媽在車上找手機,一時疏忽,車子一下子失控了,汽車的左側撞到了樹上,車窗全都被撞碎,坐在駕駛位置上的媽媽一下子就暈了過去,頭上鮮血直流。這時的小薩契利害怕極了,但他還是很快冷靜下來,爬到車后座,解開弟弟身上的安全帶,抱起弟弟從車里爬了出來。
后來,他居然抱著弟弟步行走了將近1公里,敲了3戶人家的門。到第三戶的時候,有一個叫南希的人給他開了門。當南希打開家門時,她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個才1米高的小男孩,光著腳,滿臉恐懼,懷里抱著一個正在哭泣的嬰兒,還沒等南希反應過來,男孩沖著她大喊:“我媽媽在公路下面,求您快去救她。”聽完男孩的講述,南希跳上車前去援救。消防人員也隨后趕到。男孩媽媽被送往哥倫比亞醫療中心重癥監護室。在昏迷了10天后,她終于睜開眼睛說話了。
這個故事的確令人震撼,一個5歲的男孩,還未對社會有全面的認識,怎能有這樣的應變能力和勇氣?無疑,這就是高情商,這是不斷培養和積累獲得的。那么,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假如你也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是否能做到如此鎮定、毫不畏懼呢?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應變能力呢?
1.穩定情緒
不管遇到什么情況,你都不要驚慌害怕,只有冷靜的頭腦才能進行理智的思維,也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你不妨做一做深呼吸,然后告訴自己:“沒什么大不了的。”“我能搞定。”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一些EQ不是很高的人,遇到什么問題都情緒化、牢騷滿腹,或求助于他人,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此又怎能培養出良好的應變能力呢?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勇氣
在合理的范圍內,你可以大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個敢作敢為的人,才有勇氣、有信心面對突發問題并做出恰當應變。
3.善于變通,敢于嘗試
變通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形式,是創造力在行為上的一種表現。思維具有變通性的人,遇事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做到觸類旁通,因而能產生種種超常的構思,提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科學領域中的任何建樹,都需要以思維的變通為前提。一般來說,變通思維用好了,就會起到一種“柳暗花明”的奇妙作用。
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創新、變通,主要指對人們日常形成的思維定式敢于提出挑戰,而不是不遵守法律。法律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必需品,它約束我們不做對他人有害的行為,唯有來自上輩人以及大多數人習慣的定式規則,才是禁錮我們頭腦的一大天敵。不論個人還是企業,一旦頭腦被禁錮,發展就一定會受到限制。
總之,你若希望成為一名優秀者的高情商者,就要頭腦靈活,遇到緊急情況時善于運用對自己有利的一切力量,進而一舉解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