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兒童行為心理學
- 向嵐湘 彭億猛
- 1767字
- 2019-08-23 18:44:35
目不轉睛,盯著一個地方——對世界產生好奇
寶媽:我抱著我家寶寶的時候,她總是會盯著我看,除了看我,她也會緊緊盯著一個地方看,有的時候會盯好久,有的時候把她抱走,她還會大哭大鬧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提示:其實這是寶寶對某個東西感到好奇了,如果寶寶出現了這種行為,媽媽不要進行干預,而是要及時給寶寶進行講解,滿足她的好奇心,保護寶寶的注意力。
專家解讀:
相信很多寶寶都會出現這種“發(fā)呆”的行為,有的媽媽并不了解寶寶的這種行為代表著什么,經常會逗他們,或者是把他們抱走,有的時候寶寶因為被抱走還大哭起來,經常會讓媽媽非常的不解。
其實,當寶寶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個地方的時候,就說明有什么東西吸引他了,他的心里在想:“這是什么東西呢?為什么會在這里呢?它是干什么用的?會不會傷害到我呢?”所以,當寶寶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媽媽一定也要仔細觀察寶寶看的地方,看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東西吸引他了,如果發(fā)現了就要對寶寶做出講解,并且和他一起進行觀察。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寶寶的好奇心,還會培養(yǎng)寶寶的專注力,讓他們體會到仔細觀察一件事物的樂趣。

如果寶寶只是瞟一眼某個東西就隨即離去,他們想表達“我對你沒有興趣,你不是很吸引我”的信息;如果寶寶的眼睛無神地盯著一個地方的時候,是在傳達“我困了,我想要睡覺,媽媽快哄我吧”的信息;當寶寶的眼里出現愉快的神情的時候,他傳達的是“我很快樂”的信息。媽媽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給出不同的對策,給予寶寶正確的解答。
延伸閱讀:
通常情況下,因為2歲以下的小寶寶還不太會說話,不能很好地和大人們進行語言上的交流,他們就會使用各種肢體語言與大人們交流,向大人們表達心中的想法,表達他們的需求。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于嬰幼兒來說也同樣如此。研究表明,眼睛是嬰幼兒最能表達多種意義的器官。德國少兒心理學家海爾默說過:“靈魂儲藏在孩子的心中,閃動在孩子的眼睛里。”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梅塞因說:“眼睛是了解一個孩子的最好工具。”因此,媽媽們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眼睛所傳遞出的信息,仔細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寶寶的喜怒哀樂也是寫在臉上的,他們臉上的表情是藏不住任何事情的。媽媽們要學會從寶寶的眼睛中讀出寶寶的需求,領會寶寶想要傳遞的信息。
但是,很多媽媽并不懂得從寶寶的眼中讀取信息,不懂得通過眼睛來了解寶寶的內心世界,只是一味地憑借自己的個人經驗來養(yǎng)育寶寶,經常是背道而馳。當寶寶在仔細觀察一件東西的時候,當媽媽把寶寶強硬抱走的時候,他們的探索欲望得不到滿足,他們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他們會很不甘心的,自然而然也就會哭鬧。
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總是會把心中的喜怒哀樂寫在臉上,從眼睛里流露出來。媽媽只要仔細觀察他們的眼睛,就會很容易讀懂寶寶的內心世界的。正確讀懂寶寶的心理需求,養(yǎng)孩子就不是那么難了。你會發(fā)現孩子的世界非常簡單,你陪他們一起觀察、一起玩耍,就會發(fā)現孩子是非常容易滿足的,他們的世界也是非常有樂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