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兒童行為心理學
- 向嵐湘 彭億猛
- 2294字
- 2019-08-23 18:44:34
寶寶病理性啼哭
寶媽:我家有一個剛出生一個月左右的寶寶,因為是第一胎沒有什么育兒經驗,不能夠很好地判斷寶寶哭鬧的原因是什么,每次哭鬧都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小提示:寶寶的哭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分辨寶寶的病理性啼哭,以免錯失寶寶最佳的治療時間。
專家解讀:
寶寶因為生病引起的哭鬧被稱為“病理性啼哭”。當寶寶的身體不舒服或者是感染某種疾病,就會用哭聲來提醒自己的父母。很多新手父母因為沒有經驗,不能夠很好地區分寶寶生理性啼哭和病理性啼哭,父母怕耽誤孩子的病情,孩子一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帶孩子去醫院,就像案例中的小楊。有的父母則因為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病理性啼哭,從而耽誤了孩子的病情,最終導致了更加嚴重的疾病。這兩種做法都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家長們一定要仔細分辨寶寶的啼哭。
延伸閱讀:
寶寶們生病時的哭聲是怎樣的呢?
“我的肚子好疼啊”
寶寶肚子疼,會發出劇烈的哭鬧,這種哭鬧是一陣一陣的。寶寶哭泣的時候,面色蒼白,表情痛苦,還會躁動不安,雙腿不停地伸屈。通常情況下,寶寶哭2~3分鐘就會恢復正常,能夠玩耍或者是安靜地入睡。但是,如果間隔一段時間之后,又再次劇烈哭鬧起來,出現這種癥狀的話寶寶有可能是患上了腸套疊,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趕快帶寶寶去醫院,以免耽誤病情。
“我的頭好疼”
寶寶頭疼會突然發出尖叫般的哭聲,音調很高,一會兒又很快恢復了平靜。如果寶寶的頭很疼的話,會出現臉色發紫、四肢肌肉抖動等癥狀,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患有腦出血或者是缺血性疾病,父母應該重視起來。
“我的耳朵不舒服”
如果寶寶的哭聲很大,音調很高,哭聲總是發生在夜間。哭的時候總是搖頭晃腦,或是抓自己的耳朵。這種癥狀說明寶寶的耳朵很不舒服,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會出現外耳道癤腫或外耳道異物。如果在寶寶的耳朵中有膿性分分泌物流出,父母就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以免病情惡化影響寶寶的聽力。
“我突然疝氣了”
寶寶出現疝氣,會持續性地哭泣,腹部會出現腫塊,不愛吃奶。父母應該立刻帶寶寶就診。
“我的嘴巴疼”
如果之前不怎么流口水的寶寶,突然流起了口水或者口水流得越來越多,在喂食的時候寶寶總是哭鬧不已。爸爸媽媽就要檢查一下寶寶的口腔,看他們是否有潰瘍,鵝口瘡皰疹、糜爛、齒齦腫脹等現象。
“我喘不上氣了”
如果寶寶的哭泣是連續短促的急哭,并且伴有咳嗽、口唇發紫、出氣費勁、發燒等癥狀,那么寶寶很有可能患上了肺炎,家長們應該重視起來。
“我病得很嚴重”
寶寶發出似哭非哭的聲音,哭的時候還伴有輕微的“哼哼”聲,沒有任何情緒和要求,這說明寶寶病得很嚴重,必須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我的屁股好疼”
如果寶寶在拉粑粑的時候哭鬧,很有可能是由肛門疾病引起的,例如肛周膿腫、肛裂等。在排尿的時候哭泣,女孩可能是由于尿道炎癥引起的,男孩可能是由于包皮過長導致的。
“我的嗓子疼”
寶寶發出像小鴨子叫似的啼哭聲,如果同時還伴有頸部強直、惡寒、發熱等癥狀,則應考慮寶寶是否患有咽后壁膿腫,應把這種哭聲與一般的聲音嘶啞相區別。聲音嘶啞是由感冒引起的咽炎、喉炎造成的,而咽后壁膿腫則比較危險,如果膿腫潰破,膿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