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兒童行為心理學
- 向嵐湘 彭億猛
- 2132字
- 2019-08-23 18:44:33
白天安靜入睡,夜晚哭鬧不安——小兒夜啼
寶媽:最近寶寶不知道是怎么了,白天的時候能夠好好地睡覺,可是到了晚上就不好好睡覺,還經常哭鬧,都把我熬成熊貓眼了,有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呢?
小提示:寶寶的這些癥狀是很常見的。我們一般把這種哭鬧稱之為小兒夜啼。它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媽媽們一定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專家解讀:
夜啼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所謂的“夜哭”指的是寶寶在白天的時候很正常,體檢時也沒有什么異常,可是一到晚上就哭個不停。
如果寶寶經常出現夜啼就會導致睡眠不足,這樣不但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還會對他的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運動技能造成很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夜間睡眠缺乏還會擾亂寶寶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統受損,出現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易胖等問題。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這個問題,以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延伸閱讀:
一般情況下,寶寶是不會無緣無故地哭鬧的。如果他們哭個不停的話,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在面對寶寶夜啼的時候,父母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查找寶寶哭泣的原因,一味地指責是不能夠起到任何作用的。只有找到了引起哭泣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那么才能夠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睡眠。
通常情況下,引起寶寶夜啼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環境原因
環境對于寶寶的睡眠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寶寶睡覺的房間過于吵鬧,或者是過冷過熱,抑或是太干燥的話,這些都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
2.身體原因
因為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善,很容易出現胃腸積食和積熱的情況,引起吐奶、厭食、小便少而且黃等癥狀。這些身體上的不適也會讓寶寶在夜間哭鬧。
3.睡眠時間安排得不合理
有的家長不注意孩子的睡眠時間安排,認為他們想睡就睡。有的寶寶可能早上醒得很晚,那么他們就會將午睡的時間延后,或者是午睡的時間過長,白天睡得過多,晚上自然就不會怎么睡了。有的寶寶晚覺睡得太早,半夜睡醒了,又沒有人陪著玩,也會哭鬧的。
4.睡前過于興奮
有的父母經常會錯過寶寶的睡眠信號,經常會在睡前逗寶寶大笑或者是驚嚇寶寶,讓他們的神經突然興奮起來,寶寶也無法很快入睡,有時也會大哭不止。
5.晚上開著燈睡覺
有的父母擔心寶寶怕黑,也為了方便晚上照顧寶寶,經常會開著燈睡覺。但是嬰幼兒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還很差,長時間開著燈,會影響到寶寶的生物鐘,影響他們的正常作息時間。而且長時間開著燈睡覺,還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引發多種疾病。
6.疾病原因
寶寶生病的時候,也會影響到睡眠。例如感冒、咽喉炎、細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腸胃炎、敗血癥以及感染導致的發燒等,這些都會給寶寶的良好睡眠造成障礙。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及時帶孩子就醫,尋求醫生的幫助。
應對小兒夜啼的辦法:
1.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父母們一定要時刻注意房間的溫度,最好是買一個溫度計,以便能夠時刻掌握房間的溫度和濕度,要保持室內的安靜。另外,給寶寶蓋的東西最好是輕柔干燥的毛毯,毛毯的舒適度是比較高的。
2.睡前不要讓寶寶玩得過于興奮
在寶寶睡前的一個小時左右時間內,應該盡量讓寶寶安靜下來。不要再去逗寶寶了,而要輕輕撫摸或輕拍后背,讓寶寶安然入睡。
3.不要把寶寶喂得太飽
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吃得太多就會引起積食,引起腸胃的不適。因此,在寶寶睡覺前只要讓孩子吃飽就好,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如果吃得太飽,也會讓寶寶的大腦變得興奮起來,無法入睡或者是進入深度睡眠時,容易驚醒。
4.減少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
雖然寶寶需要大量的睡眠時間,但也不要讓寶寶在白天睡太長時間的覺。如果白天睡得過多,那夜晚自然就精神了。為了避免孩子做一個“夜貓子”,父母應該在白天多給孩子安排一些活動,例如帶孩子游泳,出去郊游,和孩子做游戲等。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白天的睡眠時間,白天活動的增加會消耗孩子的體力,在夜晚的時候能夠很好地入睡,會讓寶寶睡得更踏實,減少夜啼的發生。
5.緩解上火癥狀
中醫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體質是偏熱的,火力旺盛就很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媽媽應盡量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對于那些喝奶粉的寶寶來說,要多給他們喝水,以此來預防或者是緩解寶寶的上火癥狀。
6.做撫觸按摩
按摩也是緩解小兒夜啼的有效方法之一。身體上的接觸可以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可以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另外,雖然寶寶一天什么都不干,但是他們的身體也是很疲憊的,給予他們按摩,可以緩解他們身體上的疲憊,身體放松了,心情自然也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