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兒童行為心理學
- 向嵐湘 彭億猛
- 2257字
- 2019-08-23 18:44:33
傍晚時的尖叫式啼哭——新生兒腸絞痛
寶媽:我家寶寶出生2個月了,總是在傍晚時毫無癥狀地哭起來,哭聲很響,就好像哪里疼一樣,而且怎么哄也哄不好,這是怎么回事呢?看著她痛苦的樣子,真的是很難受。
小提示:這是新生兒腸絞痛,是新生兒中比較常見的現象。
專家解讀:
腸絞痛并不是一種病,是新生兒常見的典型癥狀,至今仍然沒有發現具體的發病原因,也沒有普遍合適的治療方法。據統計,85%的健康寶寶都會出現這種癥狀,通常會在寶寶出生3周后出現,3個月之后逐漸消失。在這期間,寶寶每天都會固定哭鬧一段時間,用哭鬧來結束一天的生活。這種難以安撫的哭鬧大都發生在日落后的固定時間段(傍晚的5~8點之間),因此也被稱為“黃昏哭吵”,有的也可能發生在凌晨或者是全天的任何時間。這種哭鬧沒有任何緣由,而且像鐘表一樣準時,到時候了就會無緣無故地哭起來。

這時候寶寶的哭泣聲調很高,聲音會越來越大,聽上去更像是尖叫而不是哭泣。哭泣的同時還伴有多種表現:面部潮紅,雙手緊握,雙腿不停蹬踹,腹部緊張或者是隆起,還會放屁。
延伸閱讀:
雖然目前還沒有學者能夠對腸絞痛引起的原因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關于腸絞痛的理論還是非常多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寶寶的消化系統不成熟或者是比較敏感。剛出生的寶寶消化道里用于分解食物的消化酶或是消化液還很少,還不能很好地消化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那么就會造成肚子痛、脹氣等癥狀。另外,寶寶在哭鬧時會吞下過多的空氣,也可能會造成寶寶脹氣。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寶寶的神經系統正處在發育時期,還不能夠很好地處理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刺激因素。白天的時候,寶寶可以接受環境中的各種視覺圖像、聲音刺激等,到了晚上,他們就不能夠接受這些,會產生緊張的情緒,就會用哭聲來宣泄這種情緒。

如何緩解腸絞痛
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寶寶會因為媽媽的飲食而發生腸絞痛。因此,媽媽就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有的時候,媽媽吃了很多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小麥食品、干果、草莓、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西蘭花、菜花等)、大蒜、咖啡因和含酒精的食物,就會引起寶寶身體上的不適。如果你想知道是哪種東西引起了寶寶的不舒服,可以連續幾天不吃這種食物。如果你的寶寶好些了,那么你可以嘗試每次加吃一種食物,兩種食物之間間隔幾天。如果你吃了某種東西以后,你的寶寶哭鬧得更嚴重了,那么你就不要再吃這種食物了,要等到寶寶的敏感期過去之后再吃。奶制品是引起寶寶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之一,處在哺乳期的媽媽們,應該盡量少食用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
吃配方奶粉的寶寶,如果腸絞痛癥狀明顯,媽媽們就應該考慮換一個牌子的奶粉。因為奶粉中的蛋白酶也可能是引起寶寶腸絞痛的原因。有的家長可能認為“洋奶粉”比較好,會給寶寶食用進口奶粉。但是,有的時候外國奶粉并不適合寶寶,媽媽要選擇適合寶寶體質的奶粉。
另外,無論是純母乳還是奶粉喂養,寶寶吃完之后,都要給寶寶拍嗝。這樣有助于寶寶將體內多余的空氣排出,減少脹氣的癥狀。拍嗝的時候將寶寶豎著抱起來,讓頭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手掌呈空心狀,從上到下輕輕拍寶寶的后背,直至寶寶將嗝打出。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寶寶的頭趴好,以免引起寶寶窒息。對于兩三個月的寶寶可以讓他們趴一會兒,這樣也是有助于拍嗝的。
爸爸媽媽在面對寶寶腸絞痛的時候,無需自責,也不要過于緊張,做個深呼吸,嘗試著讓自己放松下來。如果你們過于緊張的話,也會將這種情緒傳達給寶寶,他們也就不能夠很好地安靜下來。
除了以上說的方法,爸爸媽媽還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在寶寶發生腸絞痛的時候,也要從外界環境中給予他們多一點安慰。
1.放點輕松的音樂
在寶寶哭鬧的時候,放點輕松的音樂,既可以讓寶寶的注意力從疼痛當中轉移出來,緩解他們煩躁的心情,父母也可以從舒緩的音樂中得到放松。
2.按揉寶寶的肚子
當寶寶哭泣的時候,輕輕揉揉寶寶的小肚子,或者輕輕撫摸寶寶的后背,身體上的接觸,可以讓寶寶得到一絲安慰,會減輕他們的哭聲。
3.輕輕搖搖寶寶
因為寶寶在肚子里的時候,媽媽經常走動,子宮內的羊水會有一定的波動,寶寶也會跟著輕輕晃動,因此可以將寶寶放在搖籃里或者是抱在懷里輕輕搖搖,這樣就會給寶寶傳達一定的安全感,也有助于緩解寶寶的哭鬧。
4.溫暖寶寶的小肚子
準備一個熱水袋,在里面放上溫水,將它輕輕放在寶寶的肚子上,可以緩解腸痙攣,減輕疼痛。
寶寶的疼痛總是會牽動著父母的心,在寶寶出現腸絞痛癥狀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的。
(1)不要隨便給寶寶吃藥。不要給寶寶服用緩解痙攣的藥或鎮靜劑,寶寶的各項抵抗力還很微弱,藥物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危害。
(2)仔細觀察寶寶的各種癥狀,如果出現發燒、腹瀉、皮疹等,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3)在去醫院之前,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腹痛持續時間、疼痛的程度、進食情況以及大便的形態,這些數據能夠為醫生提供重要的參考,使醫生能夠做出有針對性的治療,盡快減輕寶寶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