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勞倫斯
  • 26905字
  • 2019-05-22 11:51:09

第二章 他們在沼澤農莊上的生活

她是一個波蘭地主的女兒,這地主由于欠下了猶太人的一大筆債,后來和一個有錢的德國女人結了婚,他在起義快要發生之前就死去了。她當時還很年輕,嫁給了保羅·蘭斯基——一個曾經在柏林學習過的知識分子,他回到華沙來時變成了一個熱心的愛國主義者。她的媽媽后來嫁給一個德國商人,走了。

莉迪婭·蘭斯基嫁給那個年輕大夫以后,也和他一樣變成了一個愛國主義者和émancipée法語,意為解放志士。。他們很窮,可是他們卻自視甚高。她學習看護業務,只不過是作為她求得解放的一種標志。他們在波蘭代表著剛剛在俄羅斯開始的那個新運動。可是他們非常愛自己的祖國,同時也頗帶“歐洲氣”。

他們有了兩個孩子。接著就發生了大起義事件。充滿熱情而又能說會道的蘭斯基四處奔走,去喚醒他的同胞。華沙街頭年輕的波蘭人意氣風發,他們要打死每一個莫斯科人。他們就這樣沖到俄羅斯的南部邊界,你常常會看到五六個年輕的起義分子,騎著馬跑進一個猶太的村子,大聲叫著,說他們要把每一個活著的莫斯科人全都打死,并揮動著刀劍以壯聲勢。

蘭斯基也是那么個熱血青年。具有溫和的德國血統,出身于完全不同的家庭的莉迪婭于是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純粹隨著她的丈夫跑,成天不忘他們的那些宣言,她也完全被卷入那愛國主義的旋渦之中了。他的確是個非常勇敢的人,可是任何勇敢的人似乎都很難達到他那樣善于辭令的地步。他非常辛苦地工作著,到后來他累得全身就只剩下一雙眼睛還活著了。莉迪婭像著迷似的形影不離地追隨著他,伺候他,重復他所講的一切話。有時帶著她的兩個小孩,有時把他們全丟在家里。

有一次她回家來,發現兩個孩子都因為害白喉死去了。她的丈夫大聲哭泣著,簡直誰都不認識了。可是戰爭還在繼續,他很快又回去工作了。在莉迪婭的頭腦中,出現了一片黑暗。她永遠像一個鬼魂似的一聲不響,來回走動著,一種離奇的深刻的恐懼抓住了她的心,她只希望在恐懼中去尋找滿足,她希望進入一家修道院,通過皈依蒙昧的宗教,以滿足她的恐懼的本能。可是她做不到。

跟著,就出現了向倫敦的逃亡。蘭斯基這個矮小干瘦的人,已經把自己的一生和那種反抗運動聯系在一起,他再怎么也無法冷靜下來了。他生活在一種發瘋一樣的煩躁心情中,變得無比暴躁和執拗,他的脾氣變得那樣反復無常,因而使他很快就不可能在任何醫院擔任助理醫師了。他們幾乎變成了乞丐。可是他卻仍然始終保持著他自己的那些偉大的理想,他仿佛完全生活在一種幻想的世界之中,在那里他是那樣生氣勃勃、我行我素。他帶著強烈的嫉妒心守衛著他的老婆,不讓她干出任何降低他的身份的事,他像一件一觸即發的武器一樣隨時圍繞著她,這在一個英國人的眼里真是難以想象的一種情景,可是他仿佛已經將她催眠似的,始終把她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她永遠是那樣順從,那樣陰沉,不言不語。

他的精力已經慢慢消耗殆盡。當現在的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他似乎已經只剩下皮包骨和他那些不可改變的理想了。她看到他一天天死去,照顧他,照顧那個孩子,可實際上她似乎對外界的一切都已經失去了知覺。一片黑暗,像悔恨,或者像對某種陰暗、野蠻、神秘的恐怖的記憶,對死亡或者對復仇的陰影的記憶一樣,壓在她的心頭。她的丈夫死去之后,她感到如釋重負。他再也用不著在她身邊跑來跑去了。

英格蘭很適合她當時的心境,英格蘭的冷漠和它的異國情調都對她很適合。她到英國來以前已經會一點英語,由于她天生善于學舌的本領,她很快就學得基本上能對付了。可是她對英國卻一無所知,對于英國的生活也完全不了解。說真的,這些東西在她的腦子里就根本不存在。她仿佛是來往于地獄之中,盡管她明確地感覺到到處鬼影憧憧,他們卻完全與她沒有任何關系。她感覺到英國人是一群很有能力、很冷淡、對她多少有些敵意的人,而她在他們之間是完全處于孤立狀態的。

英國人對她卻也還是比較尊敬的,教會也隨時關心她,不讓她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難。她情緒冷漠地生活著,像一個鬼影一樣來來去去,只是偶爾由于對孩子的愛,讓她感到一陣痛苦。她的快要死去的丈夫的那痛苦的眼神和皮膚緊繃著的面孔,對她只不過是一種幻景,并不是一種現實。她完全陶醉在這種幻景之中,被埋葬在那里了。后來,這種幻景消失了,她也并不因此感到苦惱。時間陰沉地毫無光彩地一天一天過去,仿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在這次旅行中她心不在焉地呆坐著,一任大地的各種景色在她身邊浮過。晚上,搖著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也許會又唱起一支波蘭的催眠曲,或者有時自言自語地講幾句波蘭話。此外,她從不想波蘭,也不想她過去所過的生活。那一切只不過是一片無邊黑暗中的一塊巨大空白。在她的生活的一切表面活動中,她完全是一個英國人,她甚至用英語思考。可是她的抽象意念中的那段很長的黑暗和空白卻是波蘭的。

她就這樣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后,帶著不安的心情,她開始注意到倫敦街頭的生活。她覺察到在她的身邊還有許多人生活著,那地方對她非常生疏,她覺察到她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后來,她到了農村。這時候她記起了她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生活過的家鄉,記起了那一片土地上的一座大房子和村里的農民。

她被送到了約克郡,在那里海岸邊一家牧師住宅里看護這位老牧師。這時,那個萬花筒第一次被搖動,于是在她的眼前出現了一片她不能不看到的新的景象。這開闊的視野和一條條的堤岸都使她感到很痛苦。這一切使她感到痛苦,感到傷心。可是它強迫她注意到它是某種有生命的東西,它喚醒了她心中的童年時代的熱情,它和她有某種關系。

現在在她身邊的空氣中,出現了青綠的、銀灰的和藍瑩瑩的顏色。大海上的光亮奇怪地堅持闖入她的腦海,使她不能不注意到它。櫻草花在她的身邊閃閃發光,到處都是,有時她止不住低下頭去,看一看近在她的腳邊的這些擾亂她的神思的花草,有時她甚至摘下一兩朵花,在這新的生活色調中記起了自己過去的情景。她常常整天坐在一個窗子邊,閃爍的光亮永遠不停,永遠不停地從海上傳來,使她無法抗拒,直到后來,它似乎把她帶到了某個遙遠的地方,而那海水聲也讓她忽然有了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這樣,使她仿佛入睡似的獲得了暫時的寬舒。她自動涌上心頭的思緒慢慢緩和下來了,她有時步履蹣跚,心煩意亂地暫時記起了她活著的孩子,這使她感到說不出的痛苦。現在終于有某件事占據了她的心靈。

從天邊的海上不停地射來的光線是那樣離奇,一片片的葡萄園是那樣溫暖而馨香,小山上的一個山窩捕捉住一片陽光,老是抓住它,仿佛一個人在手掌中玩弄一只已經失去知覺的蜜蜂。灰色的野草和地衣,和一座小小的教堂,在那些混亂的野草中開著幾朵雪蓮和一小片難以想象的溫暖的陽光。

她的精神非常不安。聽到小溪由樹叢中流過的聲音,她會忽然一驚,不知道那是什么聲音。沿著小溪走過去,她看到在她的四周,在那些樹林里,到處是像鬼影一樣的風鈴草。

夏天來到了,堤岸上一排排的吊鐘柳,簡直仿佛是大路上車轍里的積水,天邊開著紅色花朵的石楠,讓整個世界都驚醒過來了。可是她卻非常不安。她走過一叢叢的荊豆,隨時又急于想逃避它們,她像是跳進一個熱得使她受不了的游泳池一樣,跨進了石楠叢。在她心不在焉,試著與她的孩子說話的時候,她用手撫摸著她的孩子緊握著的小手,聽到了那孩子的不安的聲音。

她又一次從人世逃開,沉浸到她的那一片黑暗中去。有很長一段時間,她一直都完全地、遠遠地離開了生活。可是,秋天帶著鳴叫著的知更鳥的紅色光彩重新來臨了,接著,冬季又使那些堤岸完全失去了原來的光彩,于是她簡直是帶著瘋狂的心情又轉向生活,她要求重新回到她過去的生活中去,要求重新回到她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在家鄉的土地上,在藍天之下度過的歲月。白雪覆蓋著廣闊的大地,在陰沉的天色之下,電線桿越過白色的土地跨向遠方,她的欲望又殘酷地在她的心中被攪動起來,她希望這就是波蘭,要求重新得到她的青春,重新回到她過去的生活中去。

可是這里沒有雪橇,也沒有雪橇上的鈴鐺聲,她看不見那些農民,穿著他們的羊皮衣服像一些新的人重新走出來,在白雪照亮了大地的時候,他們的鮮潔、紅潤、光亮的面孔,仿佛都是那樣生氣勃勃,都變成了新的。但這一切并沒有回來,她年輕時候的生活并沒有回來,它沒有回來。有時也不免有一陣痛苦的掙扎,但是很快她又墜入修道院里的一片黑暗中去,在那里撒旦和許多厲鬼繞著圍墻狂跳亂舞,耶穌面無血色地被釘在勝利的十字架上了。

她從病房中看著大雪在旋風中飄過,仿佛一群群匆忙的鬼影,為了什么重大任務,要飄過那永遠不變的鉛色的海洋,飄過那彎曲海岸的白色的最后疆界,飄過那一半埋在水中的到處白雪斑斑的巖石。可是在近處,枝頭的雪花卻像是一些柔嫩的花朵。現在她耳邊只有從她身后傳來的、臨死的牧師發出的陰沉和煩躁的說話聲。

可是,等到雪花蓮開放的時候,他卻已經死了。他已經死了。可是這時,這個女人卻以一種難以想象的安靜神態,重新走來觀望著在下面的草地上開放的雪花蓮。它們在風中被吹成一片雪白,可是卻沒有被吹走。她看著那白色的還沒有開放的花朵在風中搖擺著、晃動著,而由于它們全都被固定在青灰色的草上,所以它們永遠不會被吹走,到處去隨風飄蕩。

當她早上起來的時候,黎明的天空逐漸現出一道魚肚白,一簇簇的光線像輕微的雪暴從東方吹來,越吹越強,越吹越猛,直到后來天邊出現了紫紅色、金黃色,下面的海洋也完全被照亮了。她仍然完全冷漠無情,對一切都無動于衷。可是她已經走出黑暗了。

此后又出現了一段陰暗時期,仍是她所熟悉的對恐怖的崇拜,在這期間她糊里糊涂地來到了科西澤。一開頭,那里似乎是一片空虛,什么也不存在。可是有一天早晨,一叢黃色的茉莉花發出的亮光忽然抓住了她。自那以后,每天清晨和黃昏,從樹叢中傳來的畫眉的歌唱聲總是頑強地沖入她的耳中,直到后來她的被敲開的心房,作為對那歌聲的回答和出于爭勝的心理,被迫提高了自己的聲音。她開始想起了一些短小的曲調。她心中充滿了要把她帶回傷心的各種煩惱。雖然竭力抵抗,她知道自己是完全無能為力的,她現在是從害怕黑暗轉而變為害怕光明了。如果她能做得到,她愿意永遠躲在屋子里。她現在最大的愿望是重新回到她過去的那種寧靜和忘掉一切的狀態中去。清醒的日子、清醒的頭腦,使她忍受不了。這新生的第一陣陣痛是那樣強烈,她知道自己無法忍受。她寧愿仍然置身于生活之外,也不愿被撕碎、被支離,以便獲得這新生,要那樣,她是不可能活下去的。現在,在英格蘭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連天空也對她懷著敵意,她沒有力量重新回到生活中去。她知道她將像冬末時候被殘酷地強迫開放的花朵一樣,無色也無香,過早地夭亡。而她卻極力希望保有她僅有的那一點閃著光的生命。

可是有一天,天氣非常晴和,空氣里充滿了瑞香樹的芬香的氣息,一陣陣成群的蜜蜂在黃色的番紅花叢中來回翻騰,她忘掉了一切。她這時仿佛具有了另一個人,而不是她自己的感情,她變成了一個新人,滿心喜悅。可是她知道這是不會長久的,她感到害怕。那牧師把一些豌豆花放在番紅花叢中,好讓他的蜜蜂到里面去打盹,她不禁大笑了。接著夜色來臨,同時帶來了從她還是孩子時候就很熟悉的光亮的星星。它們晶亮地閃著光,她知道它們是勝利者。

她既不能醒著也無法入睡。她仿佛被擠壓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像一朵從地下慢慢爬出來的花朵,最后竟突然發現在它頭頂上壓著一塊大石頭,她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這種惶惑不安和無能為力的感覺一直持續著,她感到被許多巨大的活動著的物體包圍著,她一定會被壓得粉碎。這是無法逃避的。除了仍回到過去的遺忘狀態,她極力希望仍保持過去的那冰冷的黑暗。可是那牧師讓她看到了在后門附近的那個畫眉鳥窩里的鳥蛋。她親眼看到了蹲在窩里的母畫眉,看到它展開它的翅膀急切地把它們置于它的雙翼之下。這一對孵卵的翅膀所表現的緊張急切的神態,使她的心情感到無比激動,幾乎難以忍耐了。第二天一早,她又想到了它們,她聽到那畫眉鳥在起身時啾啾鳴唱,她不禁想:“我為什么沒有死在那邊,我為什么又跑到這里來了?”

她也覺察到在她身邊活動的人群,她卻不以為他們是人,而以為他們是些可怕的鬼影,她簡直很難使自己適應這新的環境。在波蘭,那些農民,那里的人,都是她的小牛兒,他們屬于她,是由她使用的小牛兒。這些人又是什么人呢?現在她完全清醒過來,就更是失魂落魄了。

可是,在布蘭文從她身邊走過的時候,她仿佛感到他碰了她一下。那天她從那條大路上和他對面走過的時候,她感到自己渾身都震顫不已。自從她和他在沼澤農莊的廚房里見面之后,她的肉體所發出的呼喊聲已變得越來越強烈和固執了。很快,她便感到十分需要他,他是在她醒來時,離她最近的一個男人這里是暗用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中提泰尼亞因受到“花汁”的作用,愛上驢頭波頓的一段故事。見該劇第三幕第一場。

但是,常常有那么一段時間,她不知不覺又回到了過去那種對一切都失去知覺、都毫不感興趣的狀況,她的意志似乎要求她為了自救不要再活下去了。可是某一天早晨她醒來的時候,卻又會感覺到她的血液在她身體里奔流,感覺到自己像一朵在陽光下慢慢開放的花朵,堅持不懈和強有力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她對他的情況了解得更多了一些。她的本能總始終和他——也只是和他——牽連在一起。由于他和她的社會地位不同,她對他實際懷有強烈的反感。但是,有一種盲目的本能總引導著她去接近他,占有他,最后把自己完全交托給他。這代表著一種安全感。她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牢固的安全感,感到他充滿了生活的活力。而且他是那樣年輕,那樣生氣勃勃。她像欣賞清新的黎明一樣欣賞著他眼睛里那藍色的穩定的生活氣息。他還非常年輕。

接著,她卻又會回到她那麻木、冷漠的心情中。但這一次卻是注定要過去的。暖意流遍了她的整個身體,她感覺到自己好像在陽光下開放的花朵,逐漸展開自己的花瓣,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也像張開大嘴的小鳥,準備接受,準備接受。她也把自己完全向著他舒展開來了,直向著他。他來了,慢慢地,懷著恐懼,由于一種說不出的害怕,他的腳步遲疑著,可是有一種比他自己更為強大的欲望推著他前進。

當她完全舒展開,向他轉過身去的時候,已經發生的一切和過去的一切都從她的心中消失了,她像一朵剛剛開放的鮮花一樣完全變成了一個新人,站在那里隨時準備著,等待著,準備接受雨露。對這一切他是不理解的。由于不理解,所以他強迫自己堅持追隨著正當的求愛和合理合法的婚姻。因此,在他上牧師家向她提出結婚要求以后,有好些天,她一直處于這種像盛開的鮮花等待接受雨露一樣,準備接受他的狀態之中。他由于激動,思維頗有些混亂。他對牧師說明了他的意思,并請他發布了結婚預告英國法令規定,準備結婚的人必須在結婚前若干天發出預告,以防止騙婚、重婚等事發生。。然后他就等待著。

她一直就那樣全神貫注地、本能地等待著他,像展開的花瓣,準備接受他。可是他因為自己害怕,也因為他隨時抱著必須尊敬她的觀念,他一直無所行動。所以他始終處在一種混亂狀態之中。

幾天之后,她又慢慢地把自己封閉起來,遠離他,重新收縮到花萼中去,使他無法接近,把他完全遺忘了。這時他真切地感覺到了一種黑沉沉的無底無邊的失望,他完全了解他所遭受的損失。他感覺到他已經失去的東西是永遠不會再得到了。他知道和她有過那么一段交往,然后又被拋棄掉,這將表明什么。他的心像一塊沉重的石頭,讓他痛苦不堪,他就那樣毫無生趣地活著。

直到最后,他慢慢感到肝膽俱碎,完全失去了理智,決心不顧一切進行反抗了。一切全非言語所能表達,他和她一起懷著強烈的、陰暗的、無聲的熱情,一同在沼澤農莊上活動著,他對她幾乎要懷著強烈的仇恨了。到最后,她又慢慢想到了他,想到她自己和他的關系,并感覺到了她那已經復蘇的血液的流動,于是她又開始對他開放了,又開始朝著他流動過去。他一直等待著他們之間的這種狀態重新出現,等待著他們一同置身于一團翻騰舒卷的火焰之中去。然后他又一次感到悲觀失望,他仿佛被一根繩子牽著,沒有辦法向她走去。于是她向他走來,解開了他的坎肩和襯衫的紐扣,把她的手放在他的身上,她需要了解他。因為她這樣展開自己的花瓣把自己奉獻給他,而她卻不知道他是什么人,甚至也不知道他在哪里,這對她實在太殘酷了。她完全把自己交給了現在,可是他卻做不到,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占有她。

所以他一直生活在彷徨不安的心情之中,仿佛直到他結婚前,他全身的官能只有一半在進行工作,她對這一點完全不能理解。她又一次進入那種暈頭轉向的狀況中,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他沒有辦法真正和她發生接觸。在目前,她又暫時把他丟開了。

他一想到實際結婚,想到婚后親密無間的赤裸裸的關系就感到非常痛苦。他對她知道得非常少,他們彼此由于國籍不同,是那樣生疏,他們完全是兩個陌生人。他們甚至沒有辦法彼此交談。她一講起話來,總講到波蘭,總講到過去的事。那一切對他是那樣陌生,她幾乎等于什么話也沒有對他講。一方面他極力想追求她,而一種過度的尊敬感和對于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的恐懼感,使他對她的欲望變成了一種崇拜,使得他把她遠遠保持在自己的肉體的欲念之外,形成了一種自我否定。

她并不知道這些情況,她根本不了解。他們曾經彼此追求,彼此接受了對方的情意。事情就是這樣,此外已經再沒有什么可談的了,他們之間的全部關系就是如此。

在結婚的那天,他緊繃著的臉沒有任何表情。他要喝酒,希望靠酒使他不再想到過去,不再想到將來,能讓他暫時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可是他辦不到。懸在半空中的感覺只是使他的心更為緊張了。賓客的玩笑、打趣、歡笑和意義廣泛的暗示,只使他更加縮進了頭。他已經什么都聽不見了。一個更為緊迫的問題占據了他的心,他沒有辦法使自己的精神徹底自由。

她安靜地坐著,臉上露著一種離奇的沉靜的微笑。她并不害怕。既已經接受了他的愛情,她希望馬上得到他,現在她完全屬于眼前的時辰。沒有將來,沒有過去,唯有她的這個現在。剛才在桌子的一端,她坐在他身旁,甚至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現在他已近在咫尺,他們倆馬上就可以緊挨在一起了。那還要怎樣呢!

到了賓客們告辭離去的時候,她陰沉的臉開始閃出了柔和的光亮,她揚著頭的姿態表示了她的驕傲。她灰色的眼睛圓圓地睜著,顯得那么明亮,男人們都沒辦法正眼看她;女人們卻為她感到無比高興,他們全都愿意為她效勞。她顯得美妙無比,在她和客人告別的時候,她樣子很丑的大嘴驕傲和柔和地微笑著。她用一種外國口音,柔和而風趣地講著話,可是她睜大的眼睛,卻完全沒有看見任何一個告別的客人。她的神態是那樣親切,那樣迷人,可是她卻完全忘卻了和她握手的他或她的存在。

布蘭文站在她的身邊,熱情地和他的朋友們握手,懷著感激的心情,接受他們的祝愿,對他們表示的關懷非常高興。可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感到十分痛苦,他完全不想笑。他接受考驗和真正得到承認的時間來到了,他同時走進他的客西馬尼花園耶路撒冷附近的御花園,據《圣經》記載,耶穌常和他的門徒們來到這里。這里也是他被出賣和被捕的地方。見《圣經·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和他的凱旋門的時刻現在來到了。

她的過去,有許許多多的事都是他完全不知道的。在他向她走近的時候,他是走近了一種可怕的、痛苦的不可知之中。他怎么能抱著它,對它進行探索呢?他怎么能用自己的雙臂去緊緊抱住這一片黑暗,讓它偎依在自己胸前,還把自己完全交托給它呢?誰能知道他會遇到什么可怕的情況?即使他不顧一切,用盡努力,他也永遠不可能對它完全了解,那他如何可以用自己的雙手把自己赤裸裸地交給那個不可知的力量!誰又能如此強壯,他能抱著她,用他的雙臂摟著她,和她睡覺,而且能夠完全肯定,他一定能征服緊貼在他心上的這可怕的不可知呢?他現在必須把自己交托給她,同時又必須擁抱著她,和她交融在一起的這個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他將要成為她的丈夫,這是已經確定了的。這一點對他說來比生命,或者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她穿著絲綢的衣服,用一種離奇的眼神看著他,站在他的身旁。他不禁立即被某種恐懼和惶惑所占據,因為她是那樣生疏,又那樣近在身邊,他已經不可能再有任何別的選擇了。他簡直不敢看一眼她那奇怪的濃眉下的眼睛。

“現在很晚了嗎?”她說。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表。

“不——剛十一點半。”他說。他借故走進廚房里去,讓她獨自站在那一片混亂的到處是酒杯的房間里。

蒂利還坐在廚房里的火邊,她用雙手抱著自己的頭。她聽到他進來,站起身來。

“你怎么還沒有上床去睡覺?”他說。

“我想我最好等著收拾收拾,鎖上門。”她說。她激動的神態使他安靜了一些。他隨便吩咐了她幾句,就又回到他妻子的身邊去,他現在已經安靜一些了,可是又幾乎對他妻子感到有些害羞。她站在那里對他看了一會兒,卻看到他把臉轉向一邊走了進來。接著她說:“你一定會對我很好吧,會嗎?”

她是那樣的嬌小,完全像個女孩子,而又那樣可怕,心不在焉的眼神顯得非常奇特。他忽然感到自己的心跳動了一下,他懷著熱愛的痛苦和強烈的欲念,盲目地向她走去,把她摟在自己的身邊。

“我一定對你好。”他說,同時把她越摟越緊。他的摟抱的壓力使她感到安慰,她仍然安靜地待著,由于倚在他的身上感到無比輕松,完全和他交融在一起了。他也讓自己忘卻了過去和將來,使自己和她一起完全生活在此時此刻。在這片刻之中,他摟著她,和她在一起,此外一切都不存在了。他們倆的這種原始的擁抱已經超越了他們之間表面的生疏。可是第二天早晨,他又感到十分不安。她對他仍然是那樣的生疏,那樣的不可知。只不過在那恐懼之中又出現了驕傲的感情,他相信自己已是她的配偶了。而她在這重新進入生活、忘掉一切的新的時刻,渾身不停地散發著熱情和欣喜,所以他在和她接觸的時候,止不住地發抖了。

結婚對他是事關重大的。在他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強有力的生活源泉的時候,其他一切都變得那么遙遠,毫無意義了。他睜開眼看到了一個新的宇宙,他感到奇怪,過去為什么會讓那么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占據著自己的心。所以他現在所見到的一切東西似乎都對他具有了一種新的安詳的關系,包括他所使用的牛和在風中飄動的新生的麥苗。

每當他回家的時候,他的步伐總是非常穩健,仿佛他是要去經受某種深刻的、他過去從不知道的歡樂,滿懷著熱切期待的心情。在晚飯時,他在門口出現之后,還要稍微停留一會兒,看看她是否在家,才走進門來。他看著她在擦洗得雪白的桌子上安放杯盤。她的胳膊細瘦,身體苗條,裙子飽滿,頭發緊貼在她的紅紅的秀麗的頭上。不知怎么,正是她的這個非常秀麗動人的頭使他對她,他的女人,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她現在穿著貼身的衣裳、鼓蓬蓬的裙子,圍著她小巧的絲圍裙,黑色的頭發在一邊平整地分梳著,這時她的頭對他顯露出了它的一切微妙的內在的美,他因此知道她是他的女人,知道了她的本質,知道這一切全屬他所有。現在這樣和她經常接觸,盡管她是那樣不可知,無法訴說和無法估量,他卻感到自己是真正活著了。

他們彼此很少有意識地注意到對方的存在。

“我回來得不晚吧?”他說。

“不晚。”她回答說。

他于是轉身去逗他的狗,或者逗那個小女孩,如果她當時在旁邊的話。小安娜一般都在農場上玩,可是她常常叫著媽媽跑回來,兩手抱著她媽媽的裙子讓她注意到她,或甚至撫摸她一陣,然后她又溜了出去,把什么都忘了。

這時布蘭文和那個孩子,或者和一條他用兩腿夾著的狗說著話,可他也隨時沒有忘掉他的太太。這時她穿著黑色的胸衣和花邊圍裙,正在墻角一個櫥柜上面拿些什么東西。他幾乎帶著一種痛苦的心情認識到她屬于他,他也屬于她。他認識到他是依靠她生活著。她真是屬于他的嗎?她會永遠待在這里嗎?她是否可能離開這里?她不真正是屬于他的,他們的結婚,他們倆之間的婚姻,并不是一次真正的結婚。她可能會離開這里。他并不感到他是這一家的主人,是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的父親。她不屬于這個地方,任何時候她都可能離開。他感到她隨時都有一種力量吸引著他,使他永遠跟隨著她,懷著越來越強烈,永遠無法滿足的愛憐。不論他到什么地方去,他永遠會轉回家里來,轉回到她的身邊,可是他永遠也沒有辦法完全得到她,永遠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滿足,永遠也不能得到安寧,因為她有可能會離開這里。

到了晚上,他就高興多了。當他已經忙完了院子里的活,進屋來洗過臉,孩子也已經上床睡了,這時他就可以坐在爐火的一邊,把啤酒杯放在爐臺上,手中捏著他的長管煙斗,看著她坐在自己的對面做一些刺繡活,或者跟他談談家常,從那時直到第二天早晨,他對她完全可以感到放心。她仿佛有一種奇怪的能夠自得其樂的本領,話說得很少。有時候她抬起頭來,灰色的眼睛中射出和他或者和這個地方完全無關的灰色的光亮,這時她便會對他談一些關于她自己的事。她似乎又回到了過去,主要是她的童年,或者她當姑娘的時候和她父親一起生活的情況。她很少談到她的第一個丈夫。可是有時候,她也會兩眼閃閃發光,重新回到她過去的家,告訴他關于叛亂時期的情況,她和她的父親同往巴黎的旅游以及當地的農民,在當時農村普遍出現的宗教狂熱引起的自我傷害狂導致的一些瘋狂行動。

她會抬起頭來說:

“有一次他們買下了一段跨越過那一帶鄉村的鐵路,他們后來又自己建造了一些小鐵路,軌道比較窄,從那里通到我們的鎮上去——大約有一百英里。那時我還是個小姑娘,我的德國保姆吉斯娜簡直嚇壞了,她怎么也不肯告訴我。可是我聽到男仆們在議論這件事。我記得,我是聽到馬車夫皮耶爾談到的。我的父親,和他的一些朋友都是些地主,他們搞了一個大車,一整節鐵路大車——就是那種你旅行時坐的——”

“火車車廂。”布蘭文說。

她忍不住笑自己無知。

“我知道那完全是一種豈有此理的瘋狂行為:是的——一整節大車,他們弄了好多小姑娘,你知道,filles法語:少女。,全都光著身子,滿滿的一大車。就這樣,他們來到了我們的村子。他們故意穿過猶太人的村子,這真正是非常豈有此理。你能想象得到嗎?整個村子全都如此!我媽媽,她可不喜歡這樣,吉斯娜對我說:‘你可別讓太太知道你聽說過這些事。'”

“我媽媽常常大聲哭鬧,她希望打我父親一頓,真是去打他一頓。當她因為他賣掉了自己家的森林、木頭,把錢放在口袋里亂花,自己跑到華沙或者巴黎或者基輔去玩,止不住哭泣的時候,當她對他說,他一定得收回他講的話,他一定不能把森林賣掉的時候,他卻會站在一邊說:‘我知道,我知道,我已經聽你說過了,我已經早聽你全都說過了。跟我說點別的新鮮事情吧。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哦,可是你能夠理解嗎,看到他站在門口,嘴里老說著‘我知道,我知道,這一切我早就知道了’的時候,我卻非常愛他。她沒有辦法讓他改變主意,根本辦不到,哪怕她自己上吊死了也罷。她可以讓任何一個別的人改變主意,可是對他不行,她沒有辦法讓他改變主意——”

布蘭文完全無法理解。他腦子里也可以想象出一節運牲畜的車廂里裝滿了光屁股的姑娘毫無目的地到處亂竄著;可以想到莉迪婭因為她的父親欠下了大筆的債,總是說“我知道,我知道”;想象到許多猶太人在街頭奔跑,用他們自己使用的意第緒語大聲喊叫著“不要這樣,不要這樣”,結果被——她稱他們作“小牛兒”的——瘋狂的農民給打了回去,而她卻懷著極大的興趣,甚至感到很高興地在一旁觀望著;也可以想象出一些教師、保姆、巴黎和一家修道院。但這使他實在難以忍受。她坐在那里,并不是對他,而是對著她眼前的虛空在講述著她的故事。她狂妄地自以為比他高一等,在他們之間有一段很大的距離。現在只是某一種奇怪的、生疏的、在他生活之外的東西在那里談講著、叨叨著,沒有節奏,也沒有任何道理。在他感到驚愕或恐懼的時候,縱聲大笑,不對任何事物進行譴責,而只是使他的頭腦混亂,使整個世界都變成一片混亂,沒有任何秩序和任何形式的穩定。然后,在他們上床的時候,他知道他和她已沒有任何關系。她現在又回到她的兒童時代去了,他是一個農民,一個農奴,一個仆人,一個情人,一個情夫,一個幽靈,一個什么也不是。他滿懷惶惑不安的思想安靜地躺在那里,呆呆地看著房間里他所熟悉的一切,他簡直不知道那些東西,那窗戶,那五屜柜,究竟是否真在那里,或者那只不過是在那種氣氛中他頭腦里產生的幻景。慢慢地,他對她越來越感到無比憤怒。可是,由于他是那樣的驚愕,由于在他們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距離,也由于她一直仍是那樣使他驚愕不止,同時在她身上似乎還隱藏著許多尚未完全透露出來的神秘,他一直沒有對她進行報復。他只是憤怒地睜大眼睛,安靜地躺在那里,什么也說不出,什么也不理解,憤怒的情緒使他自己的身子完全發僵了。

他就這樣懷著滿腔憤怒,勉強和她在一起生活,外表上對她絲毫沒有改變,可是在內心深處卻隱藏著對她的強烈的仇恨情緒。這一點她慢慢覺察到了。讓她明確體會到他是和她不相干的另一種力量,這使她感到十分苦惱。由于她又回到了一種陰森的排斥一切的狀態中,他似乎在和某種神秘的力量維持著離奇的交往,這種神秘的陰暗狀態使得他和那個孩子都似乎要發瘋了。他一連好幾天頑固地盡量抵抗她的誘惑,簡直恨不得把她給毀滅掉。可是接著,忽然間,不知是什么緣故,他們之間又有了某種聯系。這種思想是他在田間勞動的時候忽然出現的。那緊張狀態,那捆著他的繩子,忽然繃斷了,熱情的洪流忽然變成了巨大的含有深刻意義的狂浪向前沖去,致使他感到他可以把他走過的路邊的樹木倒拔起來,他可以重新再創造一個世界。

他回到家里之后,在他們之間并沒有任何新的表示。他等待著,一直等到她來臨。他就這樣等待著,他的四肢在他看來都是那樣強健和優美,他的手仿佛是他自己的兩個熱情的仆人,而且都非常好,他感覺到自己身上有一種巨大的力量,感到他身上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急切地、有力地流動著的血液。

最后她肯定會來的,她會來撫摸他。然后他馬上就會變成一團只希望向她燒去的烈火,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存在。他們彼此對看著,從他們的眼睛的最深處發出由衷的笑聲,于是他又一次極希望馬上得到她,整個得到她,他發瘋一樣地追求著她的無盡的寶藏帶給他的歡樂,把自己埋藏在她的心深處,去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這時在他從她身上所得到的無限歡樂中,她也感到欣喜萬分,她立即拋開了她的一切神秘,同時也跳進了她自己也從來不理解的神秘之中。這時,她由于恐懼和最高歡樂的痛苦而戰栗了。

他們究竟是誰,他們彼此究竟了解不了解,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種時刻慢慢又過去了,他們兩人又彼此隔離開,她所感到的只是憤怒、悲痛和凄涼;而他所感到的則是自己從高位上忽然跌落下來,整天和一些奴隸在一起勞動。但這沒有關系。他們已曾有過了他們的幸福時刻,在那個時辰再次敲響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準備好在外在的黑暗的邊緣上,在他們上次停下的地方,重新再開始他們的游戲。那時這個女人身上的一切秘密,都將是那個男人頑固地極想獲得的獵物;那時,關于這個女人的一切秘密,都值得這個男人冒險去進行探索,他們倆同時都將為這種探索獻身。

她有了孩子,在他們之間又出現了沉默和彼此保持距離的狀態。她不再需要他,不需要知道他的秘密,也不再稀罕他的那一套游戲,他又被貶黜,被拋棄了。他對這個和他毫無關系、長著一張又小原文如此。前文說的是這女人有一張大嘴。又丑的嘴的女人憋著一肚子悶氣。有時候他對她大發雷霆,可是她從來也不哭泣。她像一只猛虎一樣跟他對著干,因而不免常會爆發一場戰斗。

他慢慢只得學著忍耐,但這種情況使他非常憤恨。他恨她不肯盡為婦之道。他因而常常離開家,到處亂跑。

但是由于一種感激的本能,以及他明明知道,最后她還會愿意讓他回去,慢慢她還會跟他和好,因而使得他始終也沒有肯認真拋開她。說來也非常奇怪,他始終沒有肯遠遠地離開她。他知道她慢慢可能又會把他丟在一邊,不予理睬,又會離他越來越遠,越來越遠,越來越遠,直到他無法再獲得她的心。可是他也有足夠的理智、足夠的預感,使他在明了這種情況之后,自己在行動上有所節制。因為他不愿意真正丟失她:他不愿意她慢慢地離他越來越遠。

他罵她冷漠無情、自私自利,永遠只關心她自己,罵她是個心地惡毒的外國人,對什么事都不真正地關心,在她心里壓根兒就沒有正常人的感情,也沒有真正可愛之處。他大發脾氣,提出一大堆的指責,那些話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可是他天性的善良總不允許他一下離她太遠。他知道,她的確是他所說的那樣一個壞東西,她的確各方面都非常下賤、非常可厭,使得他一想起來就不免由于憤怒和仇恨渾身發抖。可是在他的內心深處,他有一種善良的感情,它對他說,不管怎樣,他絕不愿意丟失她,他不能丟失她。

所以,他仍然對她保持著某種關心,也和她維持著一定的關系。他出門的時間更多了,仍然是跑到紅獅酒店去。現在她既然已經不屬于他,她既然和任何一個女人一樣對他毫無情意、心不在焉,他如果再和她坐在一起,他終究會發瘋的。他不能再待在家里。所以他跑到紅獅酒店去。有時他會喝得酩酊大醉。可是他仍然保持著一定的限度,在他們倆之間始終并不是一切都完了。

在他的眼睛里出現了痛苦的表情,仿佛老有個什么東西在后面盯著他。他常常無故轉眼四望;要讓他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他簡直感到無法忍受。他必須出去,去找一些朋友,到那里去完全忘掉自己。因為他沒有別的出路。他不能埋頭于某種工作,從中尋求陶醉,因為他沒有什么知識。

她懷孕的身子一月比一月更重了,她也就越來越把他拋在一邊,越來越忘記他了,他的存在似乎也已經被完全否定。而他卻感到仿佛被捆住了手腳,完全被捆住,已經不能動彈,他開始止不住地要發瘋,隨時都會嚷出一大堆不留情的話。開始時她是那樣安靜,那樣有禮貌,仿佛他根本不存在,那完全是對待仆人的一種安靜和有禮貌的態度。

不管怎樣,她現在已經快要生孩子,他只能對她表示寬容。她坐在他的對面,縫著衣服,她那種外國人的臉是那樣難以理解,那樣冷漠無情。他真恨不得揍她一頓,讓她好認識他,注意到他的存在。聽任她這樣把他完全一筆抹殺,實在是讓人無法忍受的事。他要狠狠揍她一頓,讓她注意到他。這樣一種愿望簡直讓他氣得心都發痛了。

可是,他內心深處某種更偉大的感情卻阻止著他,使他始終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他有時只好出門去尋求安慰。要不然,他就轉向那個小姑娘,希望求得她的同情和她的愛,他盡一切力量去取得小安娜的歡心。因而很快,這父親和孩子,彼此非常相愛了。

因為他害怕他的妻子。當她坐在那里低著頭,一聲不響,做著女紅或者看書的時候,她是那樣無法形容的沉默,以至于這情景簡直變成了一塊磨石壓在他的心頭,她更變成了那塊磨盤的上半扇壓在他的心上,有時簡直像壓在大地上的沉重的天空一樣,要把他壓碎了。

然而,他知道,他現在沒有辦法把她從她已經陷入的那沉重的黑暗中拽出來。他不能勉強拉著她,讓她認識自己,讓她和自己過著和諧的生活。那樣做的結果將是災難性的,也是不道德的。所以,不管他如何滿腔憤怒,他仍然必須自己約制著自己。只是他的手腕卻止不住常常發抖,好像要發瘋了,仿佛它們要崩裂了。

到了十一月,落葉打在百葉窗上,發出一陣沙沙的聲音,他止不住一驚,眼睛里露出了閃閃的火光。他家的狗抬起頭來看著他,他向火光那邊低下頭去。可是他的妻子這時也抬起頭來。他注意到她正在傾聽著。

“它們被吹起來沙沙直響。”他說。

“什么?”她問。

“我說那些樹葉兒。”

她再次向遠處飄去。那在風中敲打著木頭窗子的陌生的樹葉比她離他還近一些。房間里的緊張情緒完全讓人無法忍受。他感到移動一下腦袋都十分困難。他坐在那里,全身的每一根神經、每一根血管、每一塊肌肉的纖維都繃得緊緊的。他感到自己像一座破爛的拱門,歪歪倒倒地探出身子,希望找到一個支架。因為她對他完全不予理睬,他的身子顯然要落空了。他勉強支撐著自己,盡量不讓自己向空處倒去,僅僅由于繃得過緊,僅僅由于極力抗拒而砸得粉碎。

在她懷孕的最后一兩個月,他一直都處在一種隨時都會崩潰的狀態之中。她的心情也非常低沉,有時她哭了。要重新開始,需要大量的生活活力,而她已經損失得太多了。有時她哭了。這時,他僵直地站在一旁,感覺到他的心都快爆炸了,因為她不需要他,她甚至不愿意知道他的存在。僅僅由于她緊皺著的眉頭,他就知道,他必須站得遠一些,不要去碰她,讓她自己待著。因為這是她過去的悲傷,過去的恨事,過去的生活中的痛苦,她死去的丈夫,她死去的孩子們又回到了她的心頭。這一切對她都是神圣的,他不能夠用他的安慰來冒犯她對這些神圣事物的記憶。因為在她需要的時候,她自會向他走近。他懷著激動的心情,遠遠地站著。

他看到她的眼淚奪眶而出,從她的只是偶爾皺皺眉頭,幾乎一動也不動的臉上滑過,墜落到她的胸脯上,那胸脯也是那樣的寧靜,幾乎一動不動。她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只是偶爾以一種奇怪的夢游式的動作拿出自己的手絹擦擦臉,拂擦鼻子,然后又接著無聲地哭泣著。他知道,他現在對她進行任何安慰,只會比無用還壞,只會使她感到憤恨,更使她激動不安。她必須哭泣。可是這情況卻讓他簡直要發瘋了。他的心仿佛被燒焦,頭腦里的腦漿也痛苦之極,他只好走出去,走到遠處去。

他最大的主要的安慰是那個孩子。她最初老躲著他,不愿多和他接觸,盡管有一天她也許表現得非常友善,可是第二天她又可能回到她原來那種對他完全不理睬的狀態,又變得非常冷淡、漠不關心,遠遠地離開他。

在他們結婚后的頭一天早晨,他已經發現,要想和那個孩子相處得很好,是很不容易的。在那天天剛亮的時候,他清醒過來,聽到一個很小的聲音在門外悲慘地叫著:“媽媽!”

他起身去開了門。她穿著睡衣站在門檻上,完全像她剛從床上爬起來的樣子,黑色的眼睛充滿敵意,圓圓地睜著,她的淡黃色的頭發像一團亂羊毛支楞著。那個男人和那個孩子彼此相向而立。

“我要我的媽媽。”她說,充滿妒意地特別把“我的”兩個字說得很重。

“那么進來吧。”他溫和地說。

“我媽媽在哪兒?”

“她在這兒——進來吧。”

那孩子的眼神絲毫沒有改變,她仍然呆呆地看著他的顯得很亂的頭發和他的胡子。媽媽的聲音柔和地叫著。那雙光著的小腳搖搖晃晃地走進屋里來。

“媽媽!”

“來吧,我親愛的孩子。”那一雙小腳趕快跑到床邊去。

“我不知道你上哪兒去了。”那孩子用一種悲慘的聲音說。媽媽伸出了她的胳膊。那孩子站在高高的床邊。布蘭文輕輕地把那小姑娘舉起來,把她安放在床上,然后自己仍在原來的位置又睡下了。

“媽媽!”那孩子忽然似乎很痛苦地尖叫著。

“怎么啦,我的小乖乖!”

安娜扭動著身子,擠在她媽媽的懷里,緊緊地抓著她,盡量躲開那個男人。布蘭文安穩地躺著,等待著。很長時間大家都沉默著。

接著,安娜仿佛認為他應該已經走了,猛地轉過頭來。她看到那個人仍然躺在那里,臉向著頂棚。她的美麗的小臉上的黑色的眼睛充滿敵意地看著他,她的胳膊更緊地摟著她的媽媽,顯得十分害怕。他很久沒有動,現在也不知該說什么好。他的臉平整光滑,充滿愛憐的神情,眼睛里也透露出十分溫柔的光彩。他看看她,頭幾乎沒有動,眼睛里含著笑。

“你是剛剛才醒來嗎?”他說。

“你走開。”她回答說,像條小蛇似的向前伸伸她的頭。

“不能,”他回答說,“我決不會走開。你可以走。”

“你走開。”孩子尖叫著命令說。

“床上完全有夠你躺的地方。”他說。

“你不能不讓你的父親在他自己的床上睡覺,我的小乖乖。”她的媽媽笑著說。

那孩子慍怒地看著他,由于自己無能為力,顯出很可憐的樣子。

“這兒完全有地方讓你睡。”他說,“這張床夠大的了。”

她只是生氣地看著他,沒有回答,接著她又轉身抱住她的媽媽,她不能接受這種現實。

那天,她接連幾次問她的媽媽:“咱們什么時候回家去,媽媽?”

“咱們就在自己的家里,親愛的,咱們以后就住在這兒了。這兒就是咱們的家,我們同你的父親一塊兒住。”

那孩子被迫接受了這個現實。可是她仍然對那個男人非常反感。天黑的時候,她問道:“今天晚上你睡在哪兒,媽媽?”

“現在我和你爸爸一塊兒睡。”

當布蘭文走進來的時候,那孩子惡狠狠地問著:“你為什么跟我媽媽睡在一塊兒,我媽媽應該和我睡。”她的聲音都已經發抖了。

“你也來好了,你可以跟我們睡在一塊兒。”他盡量討好地說。

“媽媽!”她大叫著,轉過身去希望得到她媽媽的支持。

“可是我必須得有個丈夫,小乖乖。所有的女人都有一個丈夫。”

“你也愿意有一個爸爸和你的媽媽在一起,是不是?”布蘭文說。

安娜憤怒地看著他。她現在似乎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

“不,”她最后兇惡地叫道,“不,我不要。”然后她慢慢地皺起眉頭,傷心地哭了。他站在那里看著她,心里很難受,可是他也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

她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變得比較安定一些了。他對她很隨和,和她談談講講,帶她去看看他的那些家畜和家禽,用帽子裝著新出窩的小雞拿給她玩,帶著她去撿雞蛋,讓她用面包皮喂馬。她現在也常常很愿意和他在一起,對他也比較順從了,可是她卻仍然保持著中立態度。

她對她的母親表現出一種離奇的難以理解的嫉妒心理,常常不安地掛念著她。布蘭文有時駕著車帶著他的妻子到諾丁漢去,這時安娜也會很高興地到處奔跑著,也會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顯得很安心。可是到了下午,又永遠只剩下了一種呼叫聲——“我要我的媽媽,我要我的媽媽,我要我的媽媽——”。她那痛苦和傷心的哭聲很快就讓軟心腸的蒂利也跟著哭了。這孩子感到痛心的是她的媽媽已經離開她了,離開她了。

可是一般說來,安娜似乎十分冷淡,她恨她的媽媽,對她十分不滿。她明確地說:“我不喜歡你干這種事,媽媽。”或者:“我不喜歡聽你說這種話。”她對布蘭文以及對沼澤農莊上的所有的人而言變成了個很難辦的問題。但是一般說來,她十分活躍,總是十分輕快地在農莊上到處奔跑著,只是偶爾跑回來看看她媽媽是否還在。她似乎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快樂過,可是她常常顯得比較急躁,滿腹心事,又喜歡胡思亂想,而且性情多變。蒂利說,她是被鬼迷住了。可是只要她不哭,這都沒有關系。安娜的哭聲總是那么讓人心碎,她那幼小心靈的痛苦,仿佛代表著一切時代,是那樣深沉,脫開了時間的限制。

她經常拿農莊上的各種牲畜作為自己的玩伴,對它們說話,對它們講她從她媽媽那兒聽來的各種故事,教導它們,督促它們改正錯誤。有一次,布蘭文看到她站在進入養馬場和養鴨水塘的大門旁邊,從柵欄外面向里望著,對那些站成一條弧線、樣子顯得很莊嚴的白鵝大叫著:“有人走來的時候,你們不應該那樣大喊大叫。你們是不能那樣的。”

那些笨重的搖晃著身子的家禽,看看那張兇猛的小臉,和那從柵欄外邊伸進來的像羊毛一樣的頭發,揚起頭搖晃著向一邊走去,同時發出那鵝常常用來表示抗議的聲音,那種拖長的“嘎——嘎——嘎”聲,在門的那邊排成一行,搖晃著它們漂亮的像船一樣的白色的身體。

“你們太淘氣了,你們太淘氣了。”安娜大叫著,驚愕和煩惱的眼淚充滿了她的眼眶。她使勁跺著她穿著拖鞋的腳。

“嗨,它們怎么啦?”布蘭文說道。

“它們不讓我進去。”她說,把她的紅紅的小臉轉向他。

“喂,它們會讓你進去的,你要是愿意進去,就可以進去。”他馬上替她把門推開。

她猶豫地站在那里,看著那一群白中透青的大鵝,在灰色的冷漠的天空之下,像一排石碑似的立在那里。

“進去吧。”他說。

她勇敢地邁開步子向里走了幾步。那些鵝忽然又發出一陣表示嘲笑的嘎嘎聲,于是她的小小的身子又嚇得呆住了。她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那群鵝卻昂起頭來,在低沉灰暗的天空下,一個跟著一個向遠處走去。

“它們不認識你,”布蘭文說,“你應該告訴它們你叫什么名字。”

“它們實在太淘氣了,不應該對我那樣大喊大叫。”她生氣地說。

“它們以為你不住在這里。”他說。

后來他發現她站在那門口,尖著嗓子,用發布命令的口氣叫喊著說:“我的名字叫安娜,安娜·蘭斯基,我住在這兒,因為布蘭文先生現在是我的父親。他是,是的,他就是。所以我住在這兒。”

這情況使布蘭文感到十分高興。慢慢地,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每當她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或者感覺到她那孩童的痛苦的時候,她總會緊摟著他。這時,她感到爬上他那高大而溫暖的身體,把她的小小的自我埋藏在他那巨大的無限的存在之中,對她是一種極大的安慰。他于是也本能地十分關心她,滿足她的要求,盡量使自己讓她感到滿意。

她可是不肯輕易向人表示好感的。對于蒂利,她有種孩子氣的、難以改變的看不起的情緒,簡直可以說是厭惡;那個可憐的女人也確是那么個不討人喜歡的女仆。有很長一段時間,這孩子一直都不肯讓那個女人伺候她,給她做一些貼身的事。她一直把她看作比她低一等的人。對于這一點,布蘭文極不高興。

“你為什么不喜歡蒂利?”他問道。

“因為——因為——因為她看著我的時候總低著頭。”

后來她總算慢慢把蒂利看作住在那座房子里的一個成員,不再把她看作外人了。

在開頭的幾個星期,那孩子的那雙黑眼睛隨時都在注意觀察著。布蘭文盡管天性善良、脾氣溫和,但因為被蒂利慣壞,也常常喜歡大吵大鬧一陣。他要是一時沉不住氣大聲嚷嚷幾分鐘,就會鬧得全家雞犬不寧,到最后他肯定會看見那孩子的那雙一動也不動的黑眼睛對他怒視著,她還一定會像一條蛇似的向前一伸她的小腦袋,憤怒地叫著:“你走。”

“我可不走,”他大聲叫喊著,最后真感到十分厭煩了,“你自己可以走——趕快走——快準備吧——快走!”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通向外邊的門。那孩子往后退了幾步,臉都有些嚇白了。接著她看到他的神情緩和了一些,又鼓起了勇氣。

“我們不跟你一塊兒住!”她說,把她的小腦袋向他伸過去,“你——你是——你是一個炮彈桶。”

“一個什么?”他大聲喊叫著。

她猶豫了一下——可是她還是說了出來。

“一個炮彈桶。”

“啊,那么!你是一個雞蛋桶。”

她沉思了一下,接著她又向他伸過頭去。

“我不是。”

“不是什么?”

“不是雞蛋桶。”

“那么我也不是炮彈桶。”

他真有些生氣了。

有些時候,她還會說:“我媽媽并不住在這兒。”

“噢,是嗎?”

“我要她離開這里。”

“那就隨你去要吧。”他不耐煩地回答說。

就這樣,他們倆倒越來越親近了。當他駕著他的輕便馬車出門時,他有時也帶著她。車子準備好了,停在大門外,屋里原來似乎十分安靜,他這時卻會吵吵鬧鬧地跑進屋子來,把一家子都給吵醒了。

“現在,小不點兒,趕快戴上你的帽子。”

那孩子會高高地揚起頭來,她對那個不夠尊重的稱呼很不高興。

“我自己不會系上我的帽子。”她傲氣地說。

“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長大成人呢。”他說,一邊用他笨拙的手指在她的下巴底下試著替她系上。

她對他揚起她的臉。當他在她的下巴底下忙著的時候,她的紅紅的小嘴不停地活動著。

“你講的——凈是些胡扯淡。”她說,故意學著他常用的一句口頭禪。

“這張臉該在水管子底下好好沖一下了。”他說,掏出一塊帶著強烈煙草味的大紅手絹,開始擦她的嘴。

“基蒂馬的名字。在等著我嗎?”她問道。

“等著,”他說,“讓我先給你把臉擦干凈,這就算一次貓兒洗臉吧。”

她顯出一副好玩的樣子聽他擺布。最后,當他放開手的時候,她就開始跳著跑開了,跑的時候老是用一只腿向身后一蹬一蹬的。

“啊,我的小公兔,”他說,“快走吧!”

她搖晃著身子匆匆穿上她的外衣,然后他們倆就出發了。她緊靠著他坐在馬車上,渾身包得嚴嚴實實的,她感覺到他的巨大的身體擦著她的身子搖晃著,覺得無比輕快。她喜歡那馬車不停地搖動著,這樣他那巨大的充滿活力的身體就會靠在她身上來回搖晃。她大笑著,發出一種清脆的充滿熱情的笑聲,黑色的眼睛閃閃發亮。

她有時莫名其妙地渾不講理,有時又充滿了無限柔情。她的媽媽病了,這孩子常常會一連幾小時踮著腳在房間里走動,伺候她,既勤謹,又對很多事情考慮得很周到。碰上她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安娜就會叉開兩腿站著,踮起她的穿著拖鞋的兩只腳,臉上顯出極不高興的樣子。當她看到蒂利一只一只地抓住小鵝,用一根竹簽子朝它們嘴里塞進食物的時候,她總止不住要大笑,她常常神經質地大笑。她對這些小動物非常兇狠,一點也不客氣,絕不對它們表示什么感情,她在它們之間來來去去,完全像一個殘酷的女主人。

夏天來臨,到了收割干草的季節,安娜這時到處蹦蹦跳跳,簡直成了一個棕色的小精靈。蒂利一方面非常喜愛她,可又常常覺得對她難以理解。

但不管任何時候,這孩子總是關心她的媽媽,只要布蘭文太太身體很好,這個小姑娘就會到處跑著去玩,完全不大注意她。可是在收獲玉米的季節過去之后,秋天慢慢來臨,媽媽的妊娠已經到了后幾個月,她顯得有些奇怪,而且對什么都漠不關心了。布蘭文于是開始皺起眉頭。那孩子也像過去一樣變得十分敏感,那原有的不健康的不安情緒又回到了她的心間。這時如果她同她的父親一同到地里去,她就不再像過去那樣無憂無慮地到處跑著去玩了,而是說:“我要回家。”

“回家,咱們不是剛剛才到這兒嗎?”

“我要回家。”

“為什么?你是怎么了?”

“我要我的媽媽。”

“你的媽媽?你的媽媽可不要你。”

“我要回家去。”

這時她將會滿眼飽含著眼淚。

“那么你自己能找到路嗎?”

他看到她一聲不響,邁著穩重的急切的腳步,全神貫注地沿著籬笆根向前走去,并看到她最后一轉彎,走過了那邊的大門。接著他還看到她隔著他兩塊地,繼續匆匆向前走去,小小的身影顯出非常急切的樣子。在他轉身用力翻起地里的莊稼茬子的時候,他的臉上不免布上一層烏云。

那一年已慢慢接近尾聲,在籬笆上,紅色的草莓閃閃發光,在光禿禿的枝頭,人們也可以看見閃亮的知更鳥,大群大群的飛鳥像一片水花灑過休耕的田地,烏鴉也出現了,黑壓壓一片從高處向地面飛來。在他拔蘿卜的時候,地里已經很冷了,大路被來往的車輛軋得到處翻漿。在蘿卜上窖以后,地里就再沒有緊張的勞動了。

屋子里很黑,也很安靜。那孩子不安地在屋里跑來跑去,不時發出一聲悲慘的、驚愕的喊叫:“媽媽!”

布蘭文太太身子已經很重,她很疲倦,也不很愿意說話,又變得像過去一樣冷漠了。布蘭文則總是在外面干自己的活。

到了晚上他去擠牛奶的時候,那孩子常常緊跟在他的后面。然后一同走進收拾得很干凈的牛棚,把門關上。一盞馬燈掛在比牛犄角更高的地方,在它的光線的照耀下,屋里的空氣顯得很溫暖,她這時就會站在一邊,看著他的手有節奏地擠壓著那一動也不動的奶牛的奶頭,看到奶水像噴泉一樣滋出來,看著他的手有時十分體貼地慢慢撫摸著那又低又重的乳房。就這樣,他們倆常常在一起活動,可是始終保持一段距離,彼此也很少說話。

那一年最黑暗的時期來到了,這孩子脾氣非常暴躁,整天唉聲嘆氣,似乎受到某種可怕的壓抑,盡管她東跑跑西跑跑,可是總得不到寬解。布蘭文這時也整天忙著干自己的活,心情沉重,沉重得像被雨水浸透的泥土一樣。

冬天的夜晚來得更早,一家人在吃午茶以前就把燈點上,窗子也關上了,這樣他們就隨同緊張不安的情緒一起被關在房子里了。布蘭文太太早早地上了床,安娜在她床邊的地上玩著。布蘭文一個人坐在樓下那個空房間里,吸著煙,有時幾乎忘掉了自己的苦難。但更多的時間,他是跑出去尋求逃避的。

圣誕節過去了,潮濕、多雨、寒冷的一月天氣一天天單調地重復著,這時,偶爾能看到從外面照進來的藍色陽光;這時,布蘭文就會在一個像水晶一樣明亮的早晨走出來;這時,一切聲響又開始恢復了,小鳥兒成群結隊忽然蹦蹦跳跳地出現在籬笆上。于是,他又恢復了他的輕快的心情,盡管一切是那么不如意;不管他的太太為什么顯得那么怪,那么悲傷,也不管他是否時刻擔心她會離開他,都沒有關系。空氣中已經充滿了各種清脆的響聲,像鈴鐺一樣的天空水晶般地閃著亮,土地又顯得十分堅硬了。這時,他又開始了地里的勞動,滿心喜悅,眼睛里閃著光亮,兩頰泛起了紅潤。他的生命的熱情是非常強烈的。

小鳥在他的身邊忙碌地啄著食,精力充沛的馬匹也都做好了開始勞動的準備,光禿禿的樹枝向上甩動著枝條,像一個人要伸伸懶腰,充足的活力已經使樹枝挺拔起來,無數的枝條在清晰的光線中向四處伸去。他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對這一切都表示出充分的熱情。他的老婆心情非常沉重,可能要和他分離,甚至死去,那就讓她去吧,讓他還去過他自己的生活就是了。事情該怎樣總會怎樣的。這時他聽到遠處的小公雞發出震耳的啼聲,并看到藍天上的暗淡的月牙兒已被烏云遮住了。

他大聲向馬匹們呼喊著,心里充滿了喜悅。在他趕車向伊爾克斯頓前進的途中,如果碰上一個上街買東西的精神飽滿的年輕婦女,他就會向她打招呼,勒住馬,讓她上他的車。由于她近在他的身邊,他會感到很高興,眼睛閃出喜悅的光,他會大笑著熱情地和她調笑,讓她揚起頭來顯出更美麗的姿容,讓她的血液也會加速流動。這時,他們倆都會感到心神蕩漾,因為清晨是那樣美。

在他的心深處隱藏著痛苦和不安,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它是在他的心深處,那就讓它待在那里吧。他的妻子,他的苦難,她即將忍受的痛苦——是啊,這是不可避免的。她正在受著罪,可是他卻在開闊的田野上,充滿了生活的活力,要他現在拉長臉表示苦惱不堪,那實在是太可笑,也太無道理了。今天早晨,趕著車到市里去,耳邊不停地響著馬蹄踏在硬土上的聲音,他感到非常快活。是啊,即使整個世界有一半在為另一半的葬禮哭泣,他卻是很快樂的。坐在他身邊的是一個非常逗人喜愛的好姑娘。不論發生什么事情,不論有多少人正走向死亡,婦女是不朽的。就讓苦難等著我無能抗拒的時候再來吧。

漸漸地,無比美好的黃昏來臨了,在落日的上空,是萬道玫瑰色的光焰,這光焰又慢慢變成紫羅蘭和薰衣草的顏色;天空,從南往北是一片青紫色;在東方,一個巨大的黃色月亮沉重地掛在藍天的一角,灑下了它的清光。行走在落日和月亮之間,行走在一條在玫瑰花和薰衣草叢中露出黑色的冬青樹、一群群小椋鳥在晚霞前飛過的道路上,你感到這景象是何等宏偉。可是何處是這旅途的終點?等到將來,他的心和他的腳已經軟弱無力,他的頭腦已經死去,他的生命已經停止的時候,有多少苦難都讓它來臨吧。

一天下午,布蘭文太太產前的陣痛開始了,她已經被安置在床上,接生婆也請來了。夜已經來臨,屋里的窗子全已關上。布蘭文進屋來喝茶,他對著一盤面包和一把錫茶壺坐了下來,那孩子一聲不響,哆哆嗦嗦地玩著玻璃球。這空曠的房子似乎完全暴露在冬天的暗夜之中,似乎它四面的墻壁都已經被拆掉了。

不時從房子的遠處傳來一陣一個婦女臨產前發出的呻吟聲,那聲音拖得那么長,使屋子里的一切都跟著震動了。坐在樓下的布蘭文這時完全被兩種不同的情緒占據著。他的更深層和更深沉的自我始終陪伴著她,和她在一起受苦。可是他的身體的巨大的外殼卻記起了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常在農莊附近飛翔的貓頭鷹的叫聲。他又回到了他的童年,在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常常由于害怕聽到貓頭鷹的呼叫聲,半夜里推醒他哥哥,要他和他說話。他這時還想起了那種鳥的樣子,想起了它們那嚴肅而又莊嚴的臉,和它們飛翔時柔軟的身體和寬大的翅膀。后來他哥哥對那些鳥開了一槍,于是一團軟綿綿、毛茸茸的灰色的死東西躺在地上,非常可笑地睡著了。一只死掉的貓頭鷹,樣子看起來真非常奇怪。

他把茶杯舉到自己嘴邊,看著那孩子玩著玻璃球。可是貓頭鷹、他童年時候的生活氣氛,以及他的哥哥、姐姐們卻占據了他的頭腦。而另一方面,從根本上說,他的心還是和他正臨產的妻子在一起的,這個從他們的血肉中誕生的孩子很快就要出生了。他和她共有的血肉之軀,從中必將產生出新的生命。感到撕裂的疼痛的不是他的身體,但也是他的身體的一部分。苦難降臨在她的身上,可是它也使他全身為之震動,使他的每一根神經都為之震動。為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她不能不忍受被撕裂的痛苦,可是他們仍然是一個血肉之軀,再說,更往前,那生命還是從他的體內進入她的身體的,他仍是那個抱著破碎巖石的完整巖石,而他們的血肉之軀也就是生命從中冒出的一塊磐石,是從她的被撕裂的身體中冒出,同時也來自他的戰栗著的有所付出的身體。

他上樓去看她。在他走近床邊的時候,她用波蘭語對他講話。

“你非常難受嗎?”他問道。

她看了他一會兒,噢,她實在懶得費盡力氣去設法理解那另一種語言,懶得聽他講話,和他打招呼,弄清楚留著漂亮胡子、看上去很生疏、站在她面前望著她的這個人到底是誰。她對他也有些熟悉,特別是他的眼睛。可是她對他總只有一點模糊的印象。她閉上了眼睛。

他轉身走開,臉色變得煞白了。

“情況并不是那么壞。”那接生婆說。

他知道他在那里只會使他的太太感到苦惱,他走到樓下去,那孩子恐懼地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

“我要我的媽媽。”她哆哆嗦嗦地說。

“啊,可是她情況很不好。”他心不在焉地溫和地說。

她用一種恐懼的不知如何是好的神情看著他。

“她是頭疼得非常厲害嗎?”

“不——她要生孩子了。”

那孩子抬頭向四面看看。他簡直已經把她忘掉了。她又完全陷入恐懼之中去。

“我要我的媽媽。”一個無比痛苦的聲音喊叫著。

“讓蒂利給你脫衣服吧,”他說,“你太累了。”

沉默了一會兒,接著又傳來了產婦的呻吟聲。

“我要我的媽媽。”那畏縮、痛苦的孩子不假思索地叨叨著,她感到一種被拋棄的恐懼和凄涼。

蒂利走了過來,她也正感到痛苦萬分。

“快來讓我給你脫衣服吧,我的小羊羔。”她安撫地說,“明天一早你就又能和你的媽媽在一起了,不要擔心,我的小鴨子,沒有關系的,小乖乖。”

可是安娜仍然站在沙發上,背沖著墻。

“我要我的媽媽。”她叫著說,她的小臉不停地哆嗦,大滴的無比痛苦的孩子氣的眼淚滴了下來。

“她現在難受死了,我的小羊羔,今天夜里她可要難受死了,可是明天早上她就會好多了。噢,不要哭了。噢,不要哭了。小乖乖,她不愿聽到你哭,我的小心肝寶貝,不,她不愿意聽你哭。”

蒂利輕輕地抓住了那孩子的裙子。安娜使勁拽開她的上衣,有點神經質地叫喊著說:“不要,你不要給我脫衣服——我要我的媽媽。”這時這孩子的臉上流滿了悲傷的眼淚,她的身子也不停地哆嗦著。

“噢,讓蒂利給你脫衣服吧。讓蒂利給你脫衣服吧,她愛你,今天晚上你可別鬧別扭了。媽媽非常難受,她不愿聽你哭。”

那孩子仍痛苦不堪地哭泣著,她實在受不了。

“我要我的媽媽。”她哭泣著說。

“等你脫了衣服,你就可以上樓去看你的媽媽——等你脫了衣服,小乖乖,等你讓蒂利給你脫下衣服,穿上你的睡衣,你就會像一顆很小的珍珠了,乖孩子。噢,可別再哭了,別再哭了——”

布蘭文僵直地坐在他的椅子上。他感到自己的腦袋越繃越緊了。他越過房間向孩子走過去,那令人發瘋的哭泣聲占據了他的整個心靈。

“不要再吵了。”他說。

他的說話聲給那孩子帶來了新的恐懼。

她機械地喊叫著,一雙眼睛通過眼眶中的淚水恐懼地向外注視著,不知道會馬上發生什么事情。

“我要——我的——媽媽。”戰栗著的哭泣聲盲目地叫喊著。

一陣難以忍受的煩惱使他渾身為之一震。這完全無理的固執行為,這令人發瘋的盲目的叫喊聲實在讓他受不了。

“你一定得過來把衣服脫掉。”他壓抑著滿腔憤怒,安詳地說。

他伸手抓住了她。他感覺到她的身體在他的手中隨著哭泣聲抽動著。可是他也變得麻木了,難以忍受的痛苦使他麻木地在那里進行一些機械的活動,他開始解開她的小圍裙。她很想掙脫他的手,可是她怎么也掙不開。所以在他笨手笨腳地給她解開小紐扣和帶子的時候,她的纖小的身體仍然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現在腦子里什么也沒有想,埋頭給她脫衣服,除了她給他帶來的苦惱之外,他似乎對一切都失去知覺了。她僵直著身子竭力抗拒,他脫下了她的小衣服和小裙子,露出了她的雪白的胳膊和腿。她完全是被壓服的,她的情緒始終沒有緩和下來。他仍然繼續給她脫著衣服,而她始終不停地哭泣著,哽咽著說:“我要我的媽媽。”

他一直沉默著,不愿理睬,臉繃得緊緊的。那孩子現在對任何問題都已經不可能真正理解了,她已經變成了一個機械的、一味固執的小娃娃。她哭泣著,她的身體抽搐著,嘴里永遠重復著那聲喊叫。

“噢,天哪!”蒂利叫喊著說,她自己也有些受不住了。布蘭文緩慢地、笨拙地、盲目地、麻木地脫掉了那孩子所有的衣服,讓她光著身子站在沙發上。

“她的睡衣在哪兒?”他問。

蒂利拿來她的睡衣,他給她穿上。安娜不肯照他的意思活動她的身子,他只得勉強給她把衣服拽上。她死抱著她的盲目的意志,站在那里,抗拒著,抽搐著,瘦小的身體始終在那里哭泣,重復著同樣的那句話。他分別舉起她的左腳和右腳,扯下了拖鞋和襪子。她已經可以上床睡覺了。

“你要喝點水嗎?”他問道。

她一動也不動。她仍然站在沙發上,對什么都毫不在意,孤獨地靠著沙發背站著,兩只手抱在一起舉在胸前,臉上滿是眼淚,呆呆地揚著頭。在她的哭泣聲中仍然斷斷續續地冒出她呻吟著的聲音:“我——要——我的——媽媽。”

“你要喝點水嗎?”他又問。

仍然沒有回答。他兩手抱起了她僵硬的固執的身子。她的那種盲目的頑固使得他止不住一陣怒火中燒。他真想痛打她一頓。

他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膝頭上,又在火邊他自己的椅子上坐下,那孩子哭泣著的含混不清的聲音近在他的身邊,她仍然僵硬地坐著,不肯對他屈服或者有其他任何表示。她似乎也失去知覺了。

他忽然又感到一陣憤怒。這一切究竟又有什么關系呢?媽媽在生孩子的時候愿意講波蘭話,愿意大喊大叫,孩子也這么死命跟他搗亂,吵個沒完,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他干嗎要為這些事苦惱,她們既然愿意,那就讓媽媽在生孩子的時候叫喊,讓孩子又哭又鬧吧。他有什么必要去和她們唱反調,他干嗎要去管她們呢?就讓她們去吧,既然她們一定要這樣。既然她們堅持要這樣,那就讓她們要怎樣就怎樣吧。

他坐在那里,簡直如在云霧之中,也不想再進行斗爭了。那孩子仍不停地哭著,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了,他完全沉入一種麻木狀態之中。

過了一會兒,他又清醒過來,低頭再看看那孩子。她滿是眼淚的目光和呆滯的臉使他嚇了一跳,他略略有點驚慌地掠開她的被眼淚浸濕的頭發。她那神情茫然的臉像一尊悲哀女神的神像,仍繼續哭泣著。

“別這樣,”他說,“情況還不是那么糟糕,情況還沒有糟到那個地步,安娜,我的孩子。行了,你為什么要這樣拼命哭呢?行了,別再哭了,這會讓你難受的。我來給你擦擦臉,不要再弄濕你的臉了。可別再哭、再流眼淚了,別這樣,最好別再哭了。不要再哭了——情況還沒有壞到那個地步。噓,別哭了——你已經哭得很夠了。”

他的聲音聽來是那么遙遠和沉靜,顯得有些奇怪。他看著那孩子。她已經對自己失去控制了。他要她現在別再哭了,他希望一切都到此打住,恢復正常狀態。

“來吧,”他說,同時站起身來,“咱們去給牲畜送晚飯吧。”

他拿起一條很大的頭巾,把孩子裹住,然后到廚房里去拿馬燈。

“你從來也沒有在這么個夜里帶孩子出去過。”蒂利說。

“是啊,這樣可以讓她安靜下來。”他回答說。

外面正下著雨,那孩子走到外面的黑暗中,感到雨點打在自己的臉上,一驚之下,馬上安靜下來了。

“咱們給奶牛送點吃的去,讓它們吃了好睡覺。”布蘭文對她說,把她緊緊地摟在懷里。

屋頂的水不停地流進院里的大水缸,陣陣雨點打在她的頭巾上,搖晃著的馬燈的光線照在濕淋淋的走道和墻根上,此外到處是一片黑暗,連他們所呼吸的也是黑暗。

他把那分作上下兩截的門都推開,然后走進那個地勢較高的干燥的谷倉里去,那里盡管并不暖和,卻有一股暖烘烘的氣味。他把馬燈掛在一根釘子上,關上了門。他們現在已經來到另外一個世界。馬燈光柔和地照在木板制成的谷倉上,照在粉刷過的墻壁和大堆的干草上,各種農具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一張梯子直通到高處的閣樓。外面是一陣接一陣的大雨,里面卻是在柔和的光線照耀下的谷倉的寧靜和安謐。

他用一只胳膊抱著孩子,開始給奶牛準備草料。他在一個簸箕里放上軋碎的干草,然后再加上一些糟糠和一些豆粉。那孩子帶著驚奇的眼光看著他拌草料,這新的情況完全改變了她的心境。有時,剛過去的哭泣風暴的余波還會使她小小的身體抽動幾下。她驚異地睜大著眼睛,顯得很可憐的樣子。她已經沉默下來,變得很安靜了。

在一種夢境中,他舉起了那一簸箕草料,他小心地用一只胳膊抱著孩子,另一只胳膊舉著那簸箕,他的心境十分惡劣,但是外表卻顯得很沉靜,非常沉靜。孩子頭巾的絲穗輕柔地搖晃著,簸箕里的草料撒到了地上。他在兩排食槽之間陰暗的通道中走著,奶牛的犄角從看不見的黑暗中伸了出來。那孩子使勁向后躲,他勉強維持住平衡,把簸箕支在食槽上,把草料倒在面前的那頭牛的食槽和附近的食槽里。當奶牛猛地抬頭和低頭的時候,可以聽到一陣鐵鏈的聲音。然后就是那些牲畜在沉默地吃著草料時發出的滿意的鼻息聲。

他必須這樣來回跑好幾趟。首先是有節奏的拌草料的聲音,然后就是他在那兩種負擔的重壓下扭著身子走過來,以及那孩子從頭巾下面偷向外瞧的臉。在他們第二次來的時候,她見他要彎下腰去就伸出手摟住了他的脖子,柔軟地摟住他,這樣就使他方便多了。

草料喂完后,他放下簸箕,在一個木箱上坐下來,給孩子整理一下衣服。

“現在那些奶牛要去睡覺了嗎?”她說,在她說話的時候,還止不住抽泣幾下。

“是的。”

“它們是在睡覺之前把那些草料都吃完嗎?”

“是的。你聽它們。”

就這樣,他倆安靜地坐在那里,靜聽著和這個小谷倉相連的牛棚里的奶牛呼哧呼哧地吃著草料。墻上的馬燈照出穩定而柔和的光線。外面仍在下著雨。他低頭看看那細毛披巾的柔和的皺褶,這使他想起了他的媽媽。她過去就常常戴著這條披巾上教堂去。他現在又回到他的童年生活中了,那時他對什么都不負責任,生活完全有保障。

他倆一聲不響地坐著。他的頭腦在一種出神狀態中似乎越來越模糊不清了。他把那孩子摟在胸前。那哭泣的余波還不時使那瘦小的身軀抖動幾下。他把她抱得更緊一些,她慢慢不再那么緊張了,她的眼皮開始在她黑色的注視著一切的眼睛上面耷拉下來,她已漸漸入睡,他的頭腦更變得一片空虛了。

他仿佛從睡夢中又驚醒過來,他感到自己已經坐在一片已跳出時間之外的寧靜之中。他現在到底在聽什么呢?他似乎想聽到一個非常遙遠的、從生活之外傳來的聲音。他想起了他的妻子,他一定得回到她的身邊去了。那孩子現在已經睡著了,她的眼皮已經合上,在眼皮中間還可以看到一點點黑色的瞳孔。她為什么沒有把眼皮全合上?她的嘴也微微張開著。

他迅速站起身來,回到屋子里去。

“她睡著了嗎?”蒂利低聲問道。

他點點頭。女仆過來看看包著披巾睡著的孩子,她的臉熱得通紅,眼睛的四周卻顯出一圈由虛弱引起的蒼白的顏色。

“上帝保佑!”蒂利搖搖頭,耳語似的說。

他脫掉靴子,抱著孩子上樓去。他這時才感到,由于為他的妻子擔心,一種憂慮不安的情緒緊緊地抓住了他的心。可是他仍然非常沉靜。除了外面的風聲和屋頂的水流到大水桶里發出的噼噼啪啪聲之外,屋里是一片寂靜。他看到在他妻子的房門下邊露出一線燈光。

他把孩子放到床上去,仍然用披巾裹著她,因為被窩太涼了。然后,他擔心她的手沒法活動,又給她松開了一些。她的黑色的眼睛睜開了一會兒,無神地對他看看,然后又閉上了。他給她蓋上了被子。哭泣留下的最后一聲抽泣擾亂了她的呼吸。

這是他自己的房間,他在結婚以前一直住在這里。他對它是十分熟悉的。他回憶起當時自己做單身漢,不和別人接觸的情況。

他仍然感到有些心神不定。孩子已經睡著了,把她的一雙小拳頭從頭巾里伸了出來。他可以去告訴他妻子,她的孩子已經睡覺了。可是他必須到另一個樓梯口去。他感到一驚。外面傳來貓頭鷹嗚嗚的叫聲——那女人的呻吟聲。這聲音聽著多么奇怪!這不是人的聲音——至少在一個男人聽來如此。

他下樓走到她的房間里,輕輕地移動著腳步。她仍然睡著,閉著眼睛,面色蒼白,顯出很疲倦的樣子。他的心猛地一跳,真擔心她已經死了。可是他完全知道她并沒有死。他看到她的頭發散亂地披在太陽穴上,她的嘴痛苦地閉著,仿佛有點微笑的樣子。在他看來,她仍然非常漂亮——但這一切都和人間的生活無關。看到她躺在那里,他感到十分害怕。她和他到底有什么關系呢?她并不是他自己。

他不知為什么過去摸了摸她那使勁抓著床單的手指,她棕灰色的眼睛睜開對他看了一看。她并不十分認得他,可是她知道他是一個男人。她用一個臨產的婦女觀望著使自己懷孕的男人的眼睛看著他:這不是某一個個人的眼神,而是在這特殊時刻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所表現的神態。她的眼睛又合上了。一種巨大的灼熱的寧靜布滿了他的全身,燒傷他的心和他的內臟,接著向無限擴散開去。

在一陣撕裂般的疼痛重新來臨的時候,她把臉轉向一邊,她無法再看他了。可是他受盡折磨的心現在卻安靜了,他從心里感到一陣喜悅。他向樓下走去,走到門口,走到門外去,揚起頭來讓雨水澆在自己臉上,他感到黑暗不為人所見、不停地在他身上敲打。

黑夜加于他迅速的看不見的敲打,使他安靜下來,對這一切他已經全都認了。他謙恭地轉身向屋里走去。那邊是永恒的不變的無限世界,那里也是生活的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康乐县| 陇川县| 班戈县| 开远市| 太原市| 南皮县| 卢龙县| 嵊州市| 察隅县| 安顺市| 祁东县| 武夷山市| 宁德市| 新密市| 夏邑县| 蓝山县| 垦利县| 固阳县| 镇赉县| 会宁县| 福清市| 峨眉山市| 汶川县| 五河县| 北票市| 格尔木市| 承德县| 清苑县| 遵化市| 苗栗市| 应城市| 海宁市| 双柏县| 高青县| 留坝县| 定安县| 万年县| 米林县| 长垣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