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心的召喚
“小康”的實現使人們從注重物質的作用轉向了關心精神的方面。“心靈雞湯”迎合這種需要而大行其道,不管是在微博還是微信上,如何獲得心的安寧與快樂都是流行的話題。
“傻子”的EQ
好萊塢大片《阿甘正傳》曾經感動了無數人。主人公阿甘智商只有75,但他認定目標后就堅定執著地去做,絕不動搖。在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他聽從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捉弄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阿甘就這樣戰勝了少年時同學的歧視和欺侮,“跑”進了大學。阿甘被大學破格錄取,在大學里的橄欖球場叱咤風云,并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后來在炮火連天的越南戰場死里逃生,成為英雄。他在生活中結識了許多美國的名人。他告發了水門事件的竊聽者,并作為美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到了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的歌曲。最后,他擁有了自己的捕蝦船,成為億萬富翁。他用誠實、守信、勇敢和真誠等美德,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和愛情。雖然阿甘是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卻也有現實生活的映照。
作為智商低下的“傻子”,阿甘取得成就所依靠的卻是比聰明人更高的情商(EQ)?!吧底印备鼤?、誠實地做事,不會“聰明”地算計別人來圖謀自己的好處。
聰明人往往忘記了高貴的頭顱也是由雙腳來帶動的,他們太自負,太依賴于自己的思想,往往因此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比如行動,比如他人。有首耳熟能詳的老歌叫《傻瓜力量大》,適當的“傻”如同恰到好處的“自卑”,都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
如果漂流到一個荒島,只能帶三樣東西,你會帶什么?回答:一棵蘋果樹,一只鴨子,一個傻瓜。為什么不帶聰明人而帶傻瓜?因為聰明人會砍掉蘋果樹,吃掉鴨子,甚至最后害了主人。只有傻瓜,才能執著地拼命努力,最后品嘗到豐收的喜悅。傻瓜是一種天分,有傻瓜的地方才會發生奇跡。
這些“傻瓜”在人生道路上并不傻,真正的“傻”是缺乏EQ,導致悲劇出現。那些自殺者或沖動干出惡事者的自私在于以“自我”為中心,以違反常理的行為招致家人的無盡悲痛和旁人的搖頭嘆息。其病態的自卑,皆因缺乏EQ,缺乏生活的常理,更談不上智慧了。
修行就是修心
加措活佛說:“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很多事情之所以過不去,是因為心里放不下。門檻是什么?過去了是門,沒過去就成了檻。可許多人就是過不去心里的檻。其實只要把心情變一下,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修行就是修心,怎么修都是修的這顆心!”
這就是人們千百年來追求的心靈美。儒家很講究“修身”,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三省吾身”之說,其實是三省吾心。經常對自己的反省,就是打掃心上的塵埃,使之干凈而美麗。人性之美,就在這種“修整”之中體現出來。
其實,尼采兩百多年前在他的生存哲學里面對于美與丑起的作用已有精辟的論述:
沒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這一簡單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的美學,它是美學的第一真理。我們立刻補上美學的第二真理:沒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審美判斷的領域就此被限定了。——從生理學上看,一切丑都使人衰弱悲苦。它使人想起頹敗、危險和軟弱無能。在它旁邊,人確實喪失了力量??梢杂霉β视嫓y出丑的效果。只要人在何處受到壓抑,他就可估出某種“丑”的東西近在身旁。他的強力感,他的求強力的意志,他的勇氣,他的驕傲——這些都隨丑的東西跌落,隨美的東西高揚……在這兩種場合,我們得出同一個結論:美和丑的前提極其豐富地積聚在本能之中。
尼采哲學是一種設想,而講究以數據說話的現代科學后來終于找到了美與丑的衡量方法,近現代、東西方在霍金斯博士對人的意識所進行的度量中跨越了時空,達到了統一。
心靈的度量與回報
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精神治療師霍金斯(David R.Hawkins),也與那些富于洞察力的思想家一樣,將探索的目光超出自身的領域,追問宇宙、科學以及意識之間的聯系。他認為,意識本身存在無窮無盡的潛力,主宰著人類的一切行為,使得人成為“人”,并組成人類的文明史和人類歷史。
霍金斯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20年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囊括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和北歐等地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人群,累積了幾千人次、數以百萬計的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后,發現人類在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中時,身體的振動頻率會有強弱的起伏,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霍金斯的研究中,把意識映射范圍定在1~1000的指標內。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于200的狀態都會削弱身體體質,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使身體體質增強?;艚鹚拱l現,誠實、同情和理解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保持身心健康。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時,你就是在削弱自己。從低到高依次是惡念、冷漠、痛悔、害怕與焦慮、渴求、發火與怨恨、傲慢、批評,這些全都對人體有害。
這些意識的度量排位,其實也就是在自尊的數軸上顯示的不同性格品質的正負作用。霍金斯看到,能量來源于意義。這與動機有關,也與行為準則有關。能量總是與能夠支撐生命意義的內容相關聯。正面能量與負面能量不同,它訴諸人性中稱為高尚的部分而不是粗陋的部分,因此是那些使人感到意氣昂揚、莊嚴崇高的事物。
我們真被霍金斯的研究和發現驚呆了。難怪人們評價:霍金斯的發現就如同人類基因組圖譜的繪就,掀開了我們認識生老病死的全新一頁?;艚鹚挂云浣?0年的科學研究為基礎,證實了意識作為一種能量,具有強大的力量,并繪出人類歷史前所未有的“意識能量層級圖譜”。
如果說霍金斯以圖譜描述著千百年來“善惡有報”這一在民間廣泛流傳的道理,那么研究人員的進一步研究則更切實地證明了“善惡有報”這個道理的科學性。這對于習慣用數據證明理論成立的科學領域顯得可信而重要。
研究人員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測量表,并長期追蹤一些樂于付出的人,分門別類地對每一種“付出”帶來的“回報”進行物理統計和生理分析,從而揭示“付出”產生的“醫療作用”和“快樂指數”。
他們綜合了40多所美國主要大學的100多項研究成果后,得出了令人驚訝的結論:人們善良的行為,比如贊美、寬恕、勇氣、幽默、尊重、同情、忠誠等,在付諸行動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會通過各種形式向付出者返還。
當人心懷善念、積極思考時,人體內會分泌出令細胞健康的神經傳導物質,免疫細胞也變得活躍,人就不容易生?。惶热粜拇鎼阂?、消極思考,走的則是相反的神經系統,即負向系統被激發,身體機能的良性循環會被破壞。
其道理如美國某雜志《壞心情產生毒素》研究報告所稱:“在心理實驗室中的試驗顯示,我們人類的惡念,能引起生理上的化學物質變化,在血液中產生一種毒素。當人在正常心態下向一個冰杯內吐氣時,凝附著的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物質;而當人處在怨恨、暴怒、恐怖和嫉妒的心情下吐氣時,凝聚起的物質便分別顯現出不同的顏色,通過化學分析得知:人的負面思想會使人的體液內產生毒素。”
美國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也曾合作研究了“社會關系如何影響人的死亡率”這一課題,工作者隨機抽取了7000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統計研究發現:樂于助人且與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其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明顯優于常懷惡意、心胸狹隘、損人利己的人,而后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到2倍。
開明的心態能夠感應天地之間的和諧。正如醫學古籍中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犯”,生命自然健康,自然福壽。
古今中外的故事、研究數據以及有關解釋都顯示著“善惡有報”。這些研究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新一輪精神意識領域的創新變革,使得我們對命運、人生和生活的掌控,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