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3章 附錄(2)
- 第42章 附錄(1)
- 第41章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點——18歲后要懂點成功心理學(5)
- 第40章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點——18歲后要懂點成功心理學(4)
- 第39章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點——18歲后要懂點成功心理學(3)
- 第38章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點——18歲后要懂點成功心理學(2)
第1章 前言
是什么出賣了你的性格?是什么暴露了你的隱私?是什么左右著你的行為?
朋友?社會道德?法律?
答案不是外在的因素,而是你自己!是你的心理在支配著你的行動。
不要以為你了解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就說自己懂得心理學,很少人能對心理學有一個科學的認識。比如有人說自己在研究心理學,有的人就會問:“你是不是在研究精神病?”或者:“心理學是不是就是算命的?”
其實這些是對心理學的誤解。
你懂心理學嗎?
懂點心理學,18歲以后要過得明白!
我們平時的衣食住行都和心理學息息相關,一些細小的行為背后都隱藏著某種無意識心理。當我們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生活的時候,我們不會承認自己的心理有什么問題。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要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工作、結婚、買房,很多人都在亞健康狀態下為生活打拼,有人會因此產生一些消極心理:
為什么看上去別人總是一帆風順,而自己總是倒霉?
為什么有的人在職場上能夠左右逢源,呼風喚雨,而你卻總是屢屢碰壁?
為什么你喜歡的人寧愿喜歡一個不如你的人,也不喜歡你?
……
生活中有很多種可能性,也有很多預料不到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喜好和行為方式,這些都與人的心理有著緊密的聯系。
心理學的目的在于,它能讓你對自己的心理和處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你了解一些社會現象背后未知的秘密,甚至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某些行為,進而改變你的命運。
18歲以后,你要靠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改變命運先要改變自身,改變自身首先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試一試捫心自問:究竟什么是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是什么使美好生活的上空布滿烏云?
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無論你在家庭中擔任什么角色,無論你處在人生發展的哪個階段,心理學都會對你有所幫助。
法國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有人把2l世紀稱為“心理學的世紀”,不管怎樣說,心理學將會在本世紀的生活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18歲以后,最優先考慮的應該是學習心理學!
小張與女友均為24歲,本科學歷。小張從事建筑監理工作,小張的女友是高校教師,兩人戀愛兩年尚未結婚。兩人都是大都市里的上班一族。
小張與女友存款各為6萬元。小張月收入3000元左右,女友月收入2500元,目前在城里租房,月租金支出1500元。另外,其他支出包括衣食住行、人情往來等每月約1500元。雙方月繳保費各500元,為20年期定期壽險,均為剛參加工作時投保。他們準備5年以后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裝修費用預計12萬元。
計劃趕不上變化,小張感受最深的變化就是房價。看著這兩年房價直線飆升,小張和女友在住房的要求上沒了底氣。
小張再也很難睡一個安穩覺了。
深思熟慮后,小張跳槽到了一個待遇更好的公司,并且和女友搬到一個離市中心遠一點的地方住。從此以后,小張每天往返于兩個陌生的地方,不僅累,而且也增添了許多新的煩惱,最大的煩惱就是發現自己很難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很難適應新工作。
小張感到身上的壓力好大,有時感覺到自己快要崩潰了!
在如今的時代,都市里的上班族為了生存得更美好而努力地工作著、打拼著。隨著人才的增多,各行各業競爭的壓力也在加大。
心理醫生說,壓力是當我們去適應由周圍環境引起的刺激時,我們的身體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應。這種反應包括身體成分和精神成分,還可以導致其他的積極或者消極的反應。對于壓力消極的反應可以導致憤怒、不信任、迷惘、沮喪等心理問題以及一些嚴重的身體健康問題。
“最近過得怎么樣?”
“嗨,還湊合。”
很多人經常這樣說自己的生活狀態。
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人們沒有一點幸福感。
本書就是專門為像小張那樣的年輕朋友們寫的,對不分年齡段的門外漢都適用,既可作為心理學相關專業的預科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的選修課本;它起著開啟心理學大門的作用。在這本書里,你能接觸到心理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也能得到和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性知識。特別是,本書沒有深奧的理論或專業性質的分析,它的目的在于讓你用心理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并對此做出判斷。
本書不是那種可以教你成為心理學家的書。其目的在于教會你如何思考,讓你更具有智慧,讓你看懂很多的社會現象,讓你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運,讓你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快樂。
雖然心理學是一門深奧的、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但本書中的心理學知識都以經典故事和案例為引子,靈活地點出了心理學知識。它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是一本生動活潑的心理學入門讀物。
本書將告訴你,18歲以后,你應該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如何擺脫心理困惑、如何獲取成功等。沒有抽象的理論,只有鮮活的案例,希望讀者在精神享受中獲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