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維:讓你人生出眾的另類通道
- 褚明宇
- 1078字
- 2019-05-17 20:25:50
Just Forget It(忘掉就好)
Q 想認識各種各樣的人,想去攝影,想去挑戰極限運動,還想做很多很多事情……或許想得太多,反而一事無成,可是不想,那么在很多年后,看到我在這里提到的那些夢想,一個個都再也實現不了,甚至完全沒有去實現的興趣,那該怎么辦?
我剛上中學的時候,參加過學校的一個管樂隊,吹單簧管。每天練習《運動員進行曲》《檢閱進行曲》《祝你幸福》幾首曲子,堅持了兩個學期,實在有點不想玩了。
樂隊的指導老師是一個姓張的老頭。說實話,張老師還真挺多才多藝的,他先后創辦了學校的管樂隊、科技興趣小組——制作“咸汽水”、一本叫《初耕的土地》的文學刊物,還有一堆他一時興起弄的社團、小組什么的。
跟著張老師玩的,通常都是些剛來的新生,而且過一陣子,這些新生漸漸感覺不對,便紛紛退出。那個年紀的孩子,雖然沒有大人那么勢利,但最終還是能感覺到這位張老師是一個不受他的同事待見的怪人。說嚴重點,他其實就是一個“笑話”。
張老師這個悲劇人物的存在,對于中學時代的我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刺激。
原因是,我從小一直被人稱贊“多才多藝”(彈琴、打冰球、在少年宮練書法什么的),這一直是讓我挺得意的地方,對女生也頗有殺傷力。但是張老師的出現給這一切都罩上了一種不安,我總覺得在張老師身上能看到我自己的將來,至少是一種看得見的可能性。
我第一次去夏威夷的時候,在威基基海灘住了幾天,膩了,就租了輛車圍著島轉,記得在一個沒有旅游者的荒涼海灘上,有一排很破敗的帳篷,我好奇地停下車來拍照(哈哈,真煩人),看見進出的都是一些打扮很不講究的中老年男女。回來問酒店里的當地人,他們說那是一幫20世紀70年代的文青,在夏威夷住了很多年了。
20世紀70年代。
那時候,他們也就20歲出頭吧,陽光、沙灘、帥哥、美女、音樂、生活,想象一下,那樣的時光,該有多么明媚、多么美好啊!可四十年后呢?在他們身上,你很難再找到一點當年的浪漫,反正我看到的只剩下貧困和艱難,一種被世界拋棄的孤獨。
有人肯定會跳出來反駁我說: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不幸福呢?也許這就是人家追求的東西,人家內心這樣的平靜,是多么美好啊!
對于這樣的說法,我不想反駁,我只能說:祝你好運。
我覺得我得感謝張老師,要不是他給我的刺激,我說不定也會“追求音樂夢想”,然后成為夏威夷海灘上的一個老嬉皮。不對,我想我還是別裝外賓了,我最大的可能是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人,一個老“笑話”。
追求夢想是富豪才能擁有的奢侈品,對于你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還是聽褚老師的吧:
放棄幻想,輕裝前進。
注意到問題中的口號:Just do it!
千萬別拿這句話當“追求夢想”的借口,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口號應該是:Just forget it(忘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