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云南味道
  • 張家榮
  • 2954字
  • 2021-11-23 16:40:29

韭菜花

云南人食用韭菜,不非得春韭,也不強調韭合之類的吃法,而是有自己的創造——腌制韭菜花。

韭菜,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形似麥子,我兒子兩歲時回老家曾對著大片的麥子說:“啊,這么多韭菜!”而他此前對韭菜的認識來源于畫冊。韭菜也稱壯陽草,能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民間也稱洗腸草,大致是可以把肚里的某些不好的東西帶走,韭菜煮豬紅就是這樣的名菜。

古人尚“春韭”?!抖Y記·王制》上說:“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鴈?!本乱月眩f的是韭菜炒雞蛋,在當時是好菜,現在也是好菜。唐代詩人杜甫去見了少年時代的老朋友,他寫了《贈衛八處士》作記述,朋友招待他的吃法是“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美好的味道,美好的情誼,只是終要“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明代高啟有《韭》詩一首:“芽抽冒余濕,掩冉煙中縷。幾夜故人來,尋畦剪春雨?!闭f的也是老朋友來,剪韭菜來招待。

云南人房前屋后的菜園里,都種有韭菜。韭菜的種植很簡單,把往年的根挖出來,在陽光地里曬幾天,再分開排到地里去,澆上水,不幾天就出來了。彼時正是初春,天還有點凍,有時也來點零星的春雨,清晨到屋后的菜園子里去看,韭菜發出一些來了,回家找把刀來割,芳香立時飄起來,和著土地的清新,使人忍不住深吸幾口氣。鄉村人都知道雞蛋炒春韭味道好,但雞蛋舍不得自己吃,要留著換錢,那就春韭炒土豆吧,味也很好啊。

韭菜割后,再施點農家肥,它們也發得快,幾天就起來,得趕緊享受,到了夏天味道就不那么好了。秋冬季節,要把它們挖出來,很隨意地放在菜園子里曬;有時忘記了,到要種時才將根挖出來曬。種韭菜,我們叫“排”,母親說,“吃完飯要去排韭菜”,這是無數的小活計之一。

我們生活的地方很少有韭黃,大約因為韭黃不是自然生長的吧。其實,北宋時期已有韭黃生產。韭菜本身是綠色,但是經常被養成韭黃。養成韭黃很費時,要等韭菜長出一兩寸葉子時,用土埋起來,綠葉因沒有陽光而變黃,非自然的吃法。

云南人最擅長的是腌韭菜花。韭菜花在古代就是美食,五代楊凝式有《韭花帖》:


晝寢乍興,朝饑正甚,忽蒙簡翰,猥賜盤飧。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實謂珍羞。充腹之余,銘肌載切。謹修狀陳謝,伏維鑒察,謹狀。七月十一日凝式狀


汪曾祺說:“此帖即以韭花名,且文字完整,全篇可讀,讀之如今人語,至為親切?!辈⒄f:“楊凝式是梁、唐、晉、漢、周五朝元老,官至太子太保,是個‘高干’,但是收到朋友贈送的一點韭菜花,卻是那樣的感激,正兒八經地寫了一封信,這使我們想到這位太保在口味上和老百姓的距離不大。彼時親友之間的饋贈,也不過是韭菜花這樣的東西。今天,恐怕是不行的了?!?/p>

腌韭菜的歷史也很長。《周禮》“天官”中記錄有韭菹,實際上就是腌韭菜,但沒有腌制方法。南宋《吳氏中饋錄》有“腌鹽韭法”:“霜前,揀肥韭無黃梢者,擇凈,洗,控干。于瓷盆內鋪韭一層,糝鹽一層,候鹽韭勻,鋪盡為度。腌一二宿,翻數次,裝入瓷器內。用原鹵加香油少許,尤妙?!边@是一種通常的鹽腌方法,現似已不存。

但那是腌韭菜,云南人腌的是韭菜花。

云南人腌的韭菜花有兩種風味。一種是曲靖風味的。曲靖,滇東高原小城,古夜郎國屬地。秋天,明亮而通透的季節,人們開始了韭菜花的腌制。當地人腌韭菜花的主料有三種。首先是韭菜花。韭菜花老早就留在菜園里了,這個季節正好有“花骨朵”——當然不能等它開花,開花就不好用了,韭菜花味就冒掉了。當地韭菜的香味也較其他地方為濃,掐斷一葉,奇特的香味能飄幾十米外。在外地謀生,吃到的韭菜如嚼草,不是那個味。其次苤藍絲。苤藍,古老的蔬菜,云南昆明、曲靖一帶的美好食物。秋天,它們的根莖長成圍棋盒那樣的橢圓形,不成熟時,味已不錯;長成熟,削去皮,加點臘肉,或者火腿片,燉,入口即化。作為腌制韭菜花的配料,則需要將它切成絲,曬半干。三是紅辣椒剁碎。以上三者都準備好,就可以開始腌制:將它們拌在一起,加入鹽、紅糖、白酒,一起揉,然后入壇,發酵,半年后就可以了。

曲靖人腌制出來的韭菜花,辣椒紅艷,苤藍絲也變成了紅色,韭菜花則成黑色,是為小小的點綴物,形象上就已很惹人食欲了,吃起來清脆,辣中回甜,吃過之后,余味不絕。每次回云南,我都要帶一些韭菜花回來享用。當地人都自己做自己吃,屬日常腌菜。

我的老家陸良縣,屬于曲靖市管轄,與曲靖是鄰居,僅四十公里,且同樣是漢族,但我們卻沒有腌制韭菜花的傳統。同樣離我們僅四十公里的路南,當地彝族腌制的骨頭糝、油腐乳與我們的風味又是兩回事。云南各地的風俗和風味區別很大,這也正是云南風味多樣的明證,也是它吸引人的魅力所在:移步換景,移步換味是也。

汪曾祺多次寫到曲靖的韭菜花,在《昆明菜》一文中,他說:


韭菜花出曲靖。名為韭菜花,其實主料是切得極細晾干的蘿卜絲。這是中國咸菜里的“神品”。這一味小菜按說不用多少成本,但價錢卻頗貴,想是因為腌制很費工。昆明人家也有自己腌韭菜花的。這種韭菜花和北京吃涮羊肉作調料的韭菜花不是一回事,北京人萬勿誤會。


在《咸菜與文化》一文中,他說:


云南曲靖的韭菜花風味絕佳。曲靖韭菜花的主料其實是細切晾干的蘿卜絲,與北京作為吃涮羊肉的調料的韭菜花不同。


還有專門的一文,《韭菜花》,他說:


昆明韭菜花和曲靖韭菜花不同。昆明韭菜花是用醬腌的,加了很多辣子。曲靖韭菜花是白色的,乃以韭花和切得極細的、風干了的苤藍絲同腌成,很香,味道不很咸,而有一股說不出來淡淡的甜味。曲靖韭菜花裝在一個淺白色的茶葉筒似的陶罐里。凡到曲靖的,都要帶幾罐送人。我常以為曲靖韭菜花是中國咸菜里的“神品”。


清明節,我在原野里撒一點曲靖韭菜花,給汪先生帶上。

曲靖人還燒烤韭菜,味道很特別,得到過許多人的贊揚。我沒有吃過,想象不出來到底是什么滋味。

云南人的另一種腌韭菜花,算是昆明風味的。其實昆明、玉溪等地都腌制這種韭菜花,現在的超市也都有售。這種風味的腌韭菜花只有兩種主要配料,一是韭菜花,二是剁碎的紅辣椒,而且多用小米辣。與曲靖韭菜花的鮮紅相比,昆明人腌制的韭菜花呈暗色,這是因為韭菜花的比重很大,辣椒只是陪襯調味之物。這樣的腌制方法,韭菜花味很直接,撲鼻而來,吃到嘴里,辣味也很直接,這是小米辣的作用。這種韭菜花深為外地人喜歡。我帶回單位的昆明風味韭菜花,同事們吃了還想吃。

除了這兩種腌韭菜花,云南還有一種神品級的腌制韭菜,不過不是花,而是根,野韭菜的根,別的地方沒聽過。這種韭菜也叫寬葉韭、大葉韭,有的地方稱野韭菜,云南人則稱為苤菜,也是百合科的一個種,多生長在濕潤地區,山坡或林下,在云、貴、川、藏部分地區有分布,云南普洱、德宏、保山地區栽培作為蔬菜。種苤菜就像種韭菜一樣,菜園里,房前屋后都可以。苤菜根系發達,潔白而濃密的一團。當然,在云南也只有普洱、德宏、保山一帶的人們享用它,出了這些地方,云南其他人也不一定知道。

我在云南瀾滄漫游時,看見拉祜族、傣族的兄弟,將一團團的苤菜根挖回來,洗凈,將水分稍微晾干,切成段,有的也不切,加入辣椒、鹽、香辛料揉,一天就腌成了。當地的小吃店將其作為早餐米線和米干的調味料,香而辣,而且有獨特的韭菜味。不過,已與韭菜花的味道不一樣。

西盟,阿佤山,佤族人也腌制苤菜根,他們喜歡將苤菜根與蘿卜干一起腌,味非常好,這些都是遙遠的山野味,獨特的風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阜平县| 黄浦区| 来安县| 洞口县| 分宜县| 天峻县| 依安县| 彝良县| 镇平县| 成安县| 禹城市| 贵港市| 独山县| 沙河市| 黑龙江省| 隆尧县| 南漳县| 沈丘县| 寻乌县| 道孚县| 长兴县| 长治市| 大荔县| 宜城市| 日土县| 泰安市| 康乐县| 沙洋县| 井研县| 秦皇岛市| 大埔县| 安宁市| 贡觉县| 化德县| 武义县| 潞西市| 内江市| 竹溪县| 临海市|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