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問俗:話說浙江海洋民俗文化
- 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
- 2096字
- 2020-04-03 09:20:59
交通民俗
隨著商品流通、貿(mào)易往來、人際交往的頻繁,交通運輸工具應(yīng)運而生,東海漁民在長期的傳承中便形成了他們獨特的交通民俗。與陸上交通工具的車、馬一樣,船是海島人與外界溝通、交流、聯(lián)系的重要工具,也是海上捕撈、運輸、貿(mào)易的唯一載體。
1973年,考古人員在寧波河姆渡出土文物中發(fā)現(xiàn)了六支船槳、兩只陶舟和一條獨木舟遺骸,這些足以證明遠在幾千年前的河姆渡人不僅已能制作獨木舟,而且能使用、駕駛獨木舟遠涉重洋,到達舟山等外海島嶼,進行海上捕撈和海貝采集活動。這一造船習(xí)俗經(jīng)歷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直至今日,海島人依舊把船當作他們的“命根子”。海島造船,一是注重堅固耐用,二是講究美觀,三是祈求平安和吉利。造船的程序和禮儀大致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造船前的準備,包括相面、選料、請大木師傅等。相面是指準備造船的船主在造船前要請看相算八卦的陰陽先生給他看面相,以決定他宜不宜造船生財。選料有特定的象征意義,作船的龍骨均需優(yōu)質(zhì)有異香的樟木或檀木,用此雕刻木龍的龍身,才可不玷污龍體。制造大小木質(zhì)漁船,須請當?shù)鼐诖说赖哪窘硯煾怠Ef時稱那些做家具的木匠為“小木師傅”,稱造船、造房子的木匠為“大木師傅”。大木師傅就是島上著名的造船師傅。陰陽先生將他的生辰八字與船主的生辰八字排一下,若兩者相順相合,造船師傅就可以為該船主造船,反之則不行。接下來是定工場、揀日子等。
二是造船的全過程。造船過程中有六大慶典,即開工取料造船底、上梁頭、上大肋、上斗筋、安船靈和置船眼等。俗話說:“造屋打地基,造船先造底。”造船開工那一天,工場搭起漫天帳篷,周圍插上小紅旗,敲鑼打鼓,鳴放鞭炮,并朝東南海港搭起八仙桌,舉行慶典活動。安船靈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重要,船靈的象征物可以是銅板、銀圓等物,也可以是婦女的頭發(fā)或小手帕等,這是因為前者能鎮(zhèn)邪避災(zāi),后者充滿靈氣也有避邪作用。置船眼(圖1-10)是新船接近竣工時的最后一道工序,東海諸島漁民特別重視這道工序,因為他們視船為木龍,船眼即為龍眼。漁民把漁船看成自己的伙伴,是自己賴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漁民對它愛護備至,并賦予它靈性。過去的每條木制漁船都會做一對凸出的魚眼。新船造好后,只畫眼不畫睛。也就是邊上是大大的黑眼圈,中間是白色的一個大圈。現(xiàn)在到漁港,還可看到一些木質(zhì)漁船的船首兩側(cè),安有一對黑白分明的船眼睛。

圖1-10 新船置船眼
在舟山群島,造船的大木師傅要用烏龍木精制一對船的眼睛,釘在船頭的兩側(cè),這叫“定彩”。師傅將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五色絲線扎在作船眼珠的銀釘上,由船主將它嵌釘在船頭,然后用簇新的紅布或紅紙把它蒙住,俗稱“封眼”。當新船下水時,船主在鞭炮聲中再將紅紙揭掉,這叫“啟眼”。而臺州玉環(huán)、溫州洞頭的習(xí)俗與舟山又有些區(qū)別。在洞頭,釘船眼一定要在漲潮時,掛彩上釘?shù)牟皇且粔K紅布,而是紅、黃、藍的三色布。在玉環(huán)有洗船眼的習(xí)俗,當新船出海之時,船上要燒一鍋沸水,內(nèi)置一銀圓,俗稱“銀湯”。用銀湯水洗澆船目,能使船眼更加清晰明亮,俗稱“開船眼”。漁民們認為:漁船有了眼睛,能辨識方向追捕魚群,確保生產(chǎn)平安,而且船眼睛還使船的外觀顯得更加漂亮、耐看。這一點對長年以船為家的漁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三是新船造好至出海前的禮儀習(xí)俗,包括揭目竣工、下海拋艙、辦酒慶賀、盤龍燂紅、烘燈納吉、請神入船、祭船出海等步驟。其中下海拋艙指大木師傅在指揮抬船的過程中一邊吆喝,一邊不斷向各船艙拋灑錢幣,寓意金銀元寶滿船裝。在舟山群島和浙南諸島拋的是饅頭,饅頭的個頭要比平常的饅頭大一倍,中間蓋上一個“福”字紅印,餡是豬油、豆沙、白糖。豬油,象征著富裕,富得流油;豆沙,寓意頭頭順利,有頭有尾;白糖,寓意日后生活的甜蜜。拋饅頭要往船艙中拋,更要往圍觀的人群中拋,拋得越多、越遠、越高越好。盤龍燂紅也很有特色,即在新船出海前,由船主或船員握著火燒的早稻或竹把,在船前船后、船左船右烘燂一遍,以祈求船的興旺和吉祥。
以上是造船的一般程序和禮儀。值得一提的是,在浙江奉化海邊,造船的木材主要有櫧樹、香樟樹、檫樹、柏樹、金松樹等。櫧樹用于船底的龍骨;香樟樹用于底梁、橈柱和船體的肋骨;檫樹則用于船板,它生長迅速,民間向有“廿年杉樹一根椽,廿年檫樹好打船”的說法;柏樹木質(zhì)堅韌,用于船突出的腰沿部位,經(jīng)得起碰撞,漁民稱之為“玉肋”;金松樹挺拔通直,用于制作船桅。這些木材大多采伐自奉化連山。新船造好后,還需拶船縫、筑漏、油漆后方可下水使用。拶船縫是用麻筋、桐油和石灰調(diào)合成膩子,仔細填平船體內(nèi)外的所有大小縫隙,使之滴水不漏,再將船通體油漆一新,才是大功告成。
新船下水是一件大事,主人會提早請精于此道的算命先生揀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或農(nóng)歷初一、初二,或農(nóng)歷十五、十六,這些都是大潮汛的日子,便于新船下水。此外,還要保證船主的屬相不與日神相沖相克,以避免意外事故。下水那天,主人早早起來就去請菩薩,然后燃放爆竹,招來半村子的人去海邊圍觀。婦女、兒童站在一邊起哄叫好,年輕力壯的男人則幫主人推新船下水。有人站在船頭上領(lǐng)喊推船號,有人從新船上往船邊人堆里拋扔饅頭和糖果,推船者則在“哎喲——哎喲”的號子聲中齊心協(xié)力,將新船緩緩地推進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