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陸上絲路盛極而衰

在曼蘇爾時代的稍早些時候,巴格達和我國的陸路交通是從巴格達東面的呼羅珊門,由著名的呼羅珊大道(這條大道基本就是絲綢之路的中段)經伊朗、中亞,直至今吉爾吉斯共和國境內的奧什,再自奧什東南行,過特列克山隘至我國新疆的喀什——當時西域南道的商業中心,循絲綢之路至長安。

阿拉伯商人最初大多經陸上絲綢之路到達中國。哈里發朝廷在商路上為客商設置了宿舍和驛站,開掘了水井,設立換馬站,無數商隊涌向東方,陸上絲路一時響徹駝鈴聲。僅根據漢文史料的記載,從永徽二年(651年)到貞元十四年(798年),來到長安的大食(阿拉伯帝國)使節先后就有39批。20世紀60年代,在今西安市西窯頭村的一座晚唐墓葬中,出土了三枚阿拉伯金幣,其年代分別為公元702年、718年和746年。這便是阿拉伯半島與中國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往來的實物證據。唐代前期,陸上絲綢之路臻于極盛。在怛羅斯戰役后被俘,曾先后在中亞、西亞、非洲十余地游歷和生活過,總計流離阿拉伯帝國12年的杜環在他的《經行記》里記載,當時中國的綾絹機杼已經流入阿拉伯帝國,他還目睹一些唐朝工匠(金銀匠、畫匠及紡織技術人員)在當地工作,例如“漢匠起作畫者”京兆(今陜西西安)人樊淑、劉泚,“織絡者”河東人(今山西西南部)樂陵、呂禮,等等。

就在杜環于怛羅斯被俘的數年后,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755—763年)爆發,大唐帝國的國勢急轉直下。為應對國內危局,唐廷的西域駐軍東調內地平叛,遂令西北邊防陷于空虛。早已虎視眈眈的吐蕃趁機北上,侵占河西走廊與隴右。公元790年,吐蕃軍隊進一步攻陷孤懸于外的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唐朝的軍政勢力永遠退出了西域。陸上絲綢之路也隨著戰亂導致的政治版圖的碎片化而陷于“道路梗絕、網絡不通”的困境,當時的詩人杜甫也在詩中有“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有感五首》)的哀嘆。安史之亂之后,唐代社會的政治、經濟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原歷經兵燹,山河破碎,經濟殘破,陸上絲綢之路的繁華盛景一去而不復返了。

公元762年,杜環終于得以乘坐商船從阿拉伯半島啟程,回到廣州。他從陸上絲綢之路進入阿拉伯半島,卻從海路返回故國,恰是極富象征意義的舉動:陸上絲綢之路在這一時期盛極而衰,但東西方的聯系并未因此中斷,未來屬于海上。更值得玩味的是,同時期的哈里發曼蘇爾選中原本籍籍無名的村落巴格達作為首都的理由之一就是“這里有底格里斯河,已經把我們同遙遠的中國聯系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广东省| 延安市| 且末县| 张家界市| 兴仁县| 东山县| 井研县| 五河县| 宁陕县| 襄城县| 报价| 临泉县| 会理县| 万安县| 金沙县| 吴旗县| 余干县| 阜南县| 礼泉县| 盈江县| 贵德县| 安龙县| 柯坪县| 屏东市| 邮箱| 涞水县| 肇州县| 合山市| 平塘县| 阳山县| 宜春市| 建德市| 旬邑县| 五华县| 禹城市| 汝南县| 无棣县| 溧阳市| 方正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