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教育是人學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切教育行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又是什么?作為一名耕耘在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對教育的思考從未停止過。

教師如果不把教育的本質問題搞清楚,工作將會是盲目的,教師的良苦用心很多時候不但得不到滿意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中學時期我很崇拜一位老師,他知識淵博,激情飛揚,我非常喜歡聽他的課,更喜歡試卷講評課上他分發考卷的方式。老師在每個單元教學結束時都會組織單元測試。每次測試后老師都會從分數最高者到最低者挨個高聲公布成績,報到名字的同學上講臺領試卷。因為我的成績優異,通常不是第一個就是第二個上講臺領試卷,每次領回試卷時內心都非常激動,情緒高漲,期待著下一次考試,下一次發卷。按名次領試卷帶來的成就感產生了一股強大的情感力量,使我對學習勁頭十足。我一直以為其他同學也跟我一樣那么喜歡這個老師。直到我也當上教師,才發現事實并不是我想的那樣。那是在班會上,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老師是什么樣子的。有的說有愛心,有的說風趣幽默,有的說有真才實學……輪到小莉的時候,她眼神充滿憤怒地站起來埋怨道:“我很討厭那個老師。因為每次測試之后,他都要按成績高低排名,排名也就算了,更讓人討厭的是,他要從高分到低分一個個報名字,讓我們一個個上講臺領試卷。每次發考卷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受刑,就像赤身裸體地站在全班同學面前一樣,我的心、我的自尊一次次被碾碎。我看到他就很反感,更不要說認真聽他的課了,成績自然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聽著小莉的講述,我的心充滿了疑惑,小莉說的老師莫非與我當年最喜愛的老師是同一個人?放學后,我找小莉聊天,果真我們來自同一所學校,她所說的老師就是我曾經最崇拜的老師。

小莉還告訴我,討厭他的學生可多了,班里至少有三分之一,因為老師眼里,只有幾個成績好的學生,壓根不知道其他學生的想法。對于她說的這個情況我感到意外。在一次同學聚會時,我專門提出對老師的印象的話題,請大家談談感想。果真如小莉所說,很多同學都很反感那位老師,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自尊被殘酷地、赤裸地踐踏了。

“灰心喪氣和郁郁不樂這類感覺嚴重影響學生的整個腦力勞動,會使他的頭腦好像處于麻木狀態。”小莉的故事,使我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正如她所說的,不愿聽那位老師的課就是因為心靈受到了傷害,感覺沒有了希望。

蘇霍姆林斯基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書中寫道:“教育,首先是人學。”人不是機器,不同于其他生物,人有情感、有自尊、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蘇霍姆林斯基的目光首先對準的是人的心靈而不是具體的教學環節或手段,他一生所關注的始終是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遠遠超過了那些側重于研究教育技術的教育家,讓教育真正進入人的心靈。

“教育即人學”,也就是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成為健全的人。健全的人應該有自尊,關心集體,對于他人對自己的品評有積極的自我認識和樂觀態度,懂得悅納自己,有豐富和發展自己智慧和才能的愿望,客觀的社會知覺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能力,健康的體魄等。

教育的出發點是人的天性。人生來就喜歡美好的人、事、物,吃好的東西,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做有興趣的事情;人是喜歡新鮮感的,喜歡新鮮刺激的事物,不管是良性刺激,還是惡性刺激;人都是群居的,不管你是表面上習慣孤單,還是在熱鬧過后感受孤單;人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創造欲、表現欲、自尊心、嫉妒心、虛榮心、安全感、恐懼感、崇拜感等心理,并因此構成了豐富的生命個體。教師必須尊重和利用人的天性,把握學生的心理規律,創造條件,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更好地實現自我建構和自我成長。

從小莉的經歷中,我知道學生的心靈需要被保護。教育是老師與學生思想、心靈的碰撞。教師的同一行為對于不同的學生會造成不同的影響,產生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學生學得好不好不是取決于教師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水平的高低,而是有更微妙的東西,那就是情感力量。我喜歡的那位老師之所以會引起這么多學生的反感,是因為他只注重術、注重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沒把學生看成一個個有情感的個體。因此,教師要關注每位學生,著眼于學生的心理需求來施教。《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中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心”是精神凝聚而成的生命之本。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從心出發,時刻關注學生的心靈,教育才有生命,才有根本,才會產生足以陶冶學生品格與個性的愛和美、情和韻、理和智,從而煥發出育人的巨大魅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南靖县| 南涧| 三门县| 万全县| 禹城市| 霞浦县| 乌鲁木齐市| 开阳县| 洪江市| 密云县| 武宣县| 怀宁县| 临高县| 洛南县| 鹤岗市| 江华| 华亭县| 永昌县| 铁力市| 营口市| 勃利县| 呼图壁县| 章丘市| 阳谷县| 临沂市| 长海县| 醴陵市| 无为县| 蒙阴县| 德庆县| 曲松县| 福海县| 阿勒泰市| 宁强县| 巧家县| 尚志市| 三门县| 隆安县| 那曲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