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計篇》——提高決策正確率的關鍵幾招

[篇題解析]

戰爭是個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就國家而言,一場戰爭勢必需要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整體聯動;對軍隊而言,一次作戰勢必需要戰略、戰役、戰術、戰斗等層次的上下配合。所以,戰爭之事非同小可,正如管子所言:“故凡攻伐之為道也,計必先定于內,然后兵出乎境?!保ā豆茏印て叻ǖ诹罚┘此^“先計而后戰”。這是常識,也是常規。孫子撰寫兵法十三篇,最初目的是為吳王爭霸天下出招想轍,自然要首先分析天下大勢,研判諸侯強弱,然后再建言獻策,于是他從《計篇》著手,拉開戰爭全貌的序幕。英文版中《計篇》被翻譯成“Laying Plans”,即開始計劃。這顯然是不準確的?!队嬈分坝嫛保戎赣媱潱种赣嬎恪⒂嬛\。當時,“計”指國君主將戰前在廟堂計算天下形勢、各方實力、預判勝負,在今天來看就相當于決策層進行的戰略分析、戰略謀劃、戰略拍板。從全書內容來看,此篇既是龍頭又是總綱,既確立了“以智取勝”的核心理念,又規制了全書的基本思路。清代兵學家鄧羅廷注意到了這一特點,贊嘆道:“孫子一書,自始計以迄用間,如同條,如共貫,原始要終,層次井井,十三篇如一篇也?!保ㄠ嚵_廷,《兵鏡備考》)也就是說,《計篇》的思想精髓在13篇中逐步展開,貫穿始終,前后渾然一體。

【正文注釋】

孫子曰:兵兵:兵,含義很廣,指兵器、兵卒等?!墩f文》:“兵,械也?!薄吨芏Y·司兵》:“司兵掌五兵?!弊⒁嵥巨r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庇杀梢隇閼馉幍攘x。此處指戰爭。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圣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皆兵之由也?!倍拍磷ⅲ骸皣嫱觯酥郎杂捎诒??!倍Z林注“地,猶所也,亦謂陳師、振旅、戰陳之地”,所釋義狹。戚繼光《大學經解》謂此句“正以釋國之大事也?!亍?,虛看乃兵之死生所系;存亡以國”。其釋較公允。,不可不察不可不察:《爾雅·釋估》:“察,審也?!贝司溲陨钊肟疾?、研究。也。

故經經:度量。《詩經·大雅·靈臺》:“經始靈臺。”毛享傳曰:“經,度之也?!倍拍磷ⅲ骸敖浾?,經度也?!卑矗邯q今之分析,預測。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校之以七計:校,校量、比較?!稄V雅·釋詁一》:“校,度也”,又“校”通“較”。計,指下文“主孰有道”等七個方面。曹操注謂下述“七計”,其說是。,而索其情索其情:索,求索,探索?!稄V雅·釋詁三》:“索,求也。”情,指敵我雙方的實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令民與上同意:上,指國君;意,思想、志向。此句謂使民眾與國君統一意志。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詭不詭:“詭”,古訓“違”,訓“疑”;《呂氏春秋·淫辭》:“言行相詭,不祥莫大焉?!贝司渲^生死與共,民無二心。也。天者,陰陽陰陽:指晝夜、睛晦等自然天象。、寒暑、時制時制:指季節更替。曹操注:“順天行誅,因陰陽四時之制?!? class=也。地者,遠近、險易險易:《說文》:“險,阻難也?!狈褐鸽U阻難行之地。易,平坦易行之地。、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智、信、仁、勇、嚴:孫武認為這是將領必須具備的五個方面的素質。此句《潛夫論》引作:“將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也、嚴也?!? class=也。法者,曲制曲制:軍隊的組織、編制等制度。曹操注:“部曲、幡幟、金鼓之制也?!? class=、官道官道:各級將吏的職責區分、統轄管理等制度。曹操注:“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糧路也?!? class=、主用主用:軍備物資、軍事費用的供應管理制度。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主孰有道:孰,誰。道,曹操注:“道德智能?!贝司渲改囊环降膰妹裥?,政治清明。,將孰有能?天地孰得天地孰得:曹操注:“天時、地利。”李筌注同。即指哪一方得天時、地利。?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兵眾孰強:指哪一方的軍隊武器裝備、物資保障更好。?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計利以聽:以,通“已”。聽,從,采納。此句謂籌謀有利的作戰方略已被采納,即戰爭決策已定。,乃為之勢勢:造勢?!犊脊び洝す恕罚骸吧溥h者用勢?!编嵥巨r云:“勢為形勢?!? class=,以佐其外以佐其外:佐,輔助,輔佐。外,曹操注:“常法之外也。”梅堯臣曰:“定計于內,為勢于外,以助成勝?!贝司渲^造勢以佐助人君有效地達到戰爭目的。。勢者,因利而制權制權:制,從也。《淮南子·汜論》:“圣人作法,而萬物制焉。”高誘注:“制,猶從也。”權,權變。制權,即根據利害關系而靈活處置?!盾髯印ぷh兵》:“權不可預設,變不可先圖,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也。

兵者,詭道詭道:欺詐、多變的方式?!秾O臏兵法·威王問》:“詐者,所以困適也?!贝司溲杂帽蛘蹋瑧詸C變為原則。也。故能而示之不能能而示之不能:能,能力、能夠。示,顯示。能攻顯示為不能攻,能守顯示為不能守。,用而示之不用用而示之不用:用,用戰。實際要打仗,而顯示為不打。,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杜牧注:“欲近襲敵,必示以遠去之形;欲遠襲敵,必示以近進之形?!币饧蠢铙茏ⅰ傲顢呈湟病?。此句言本來要從近處進攻,卻顯示要從遠處進攻。本來要從遠處進攻,卻顯示要從近處進攻。。利而誘之,亂而取之亂而取之:杜牧注:“敵有昏亂,可以乘而取之?!贝司溲詳橙颂幱诨靵y狀態,要趁機進攻。,實而備之實而備之:曹操注:“敵治實,須備之也?!泵穲虺甲ⅲ骸氨藢?,則不可不備?!睌尘邔嵙?,則需嚴加戒備。,強而避之,怒而撓之怒而撓之:怒,士氣旺盛。梅堯臣注:“彼褊急易怒,則撓之,使憤激輕戰”,注釋頗偏。撓,擾之意,又訓為屈。此句意謂敵人士氣旺盛,我當謹慎屈避其鋒銳,待其氣衰,再攻擊。,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親而離之:離,離間?!稄V雅·釋詁一》:“離,分也?!贝司湟鉃閿橙藘炔繄F結,則設計使其分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此兵家之勝:猶言這是軍事家克敵制勝的奧妙。,不可先傳不可先傳:曹操注:“傳,猶泄也?!倍拍磷⒃唬骸皞?,言也。”此全句謂軍事家克敵制勝的奧秘,不可以事先講明。也。

夫未戰而廟算廟算:廟,古代祭祀祖先與商議國事的建筑。算,計算?!墩f文》:“算,數也?!惫糯d兵作戰,要在廟堂舉行會議,謀劃作戰大計,預計戰爭勝負,這就叫廟算。勝者,得算多得算多:算,在此為計數用的籌碼,引申為勝利的條件。得算多,指具備取勝的條件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見:同“現”,呈現,顯現。本句為我根據這一規律來考察,戰爭的勝敗就顯而易見了。矣。

【白話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是軍隊生死搏斗的手段,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認真地考察和研究。

因此,要從敵我五個方面情況去研究,從敵我七個方面得失去比較,以求得對戰爭情勢的正確認識。五個方面情況如下: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道,就是要讓民眾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戰時他們才會心甘情愿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就是晝夜、陰晴、寒冬、酷暑、春夏秋冬。地,就是高陵洼地、路途遠近、險隘平地、地域寬窄、死地生地。將,就是指揮者所具備的智慧、誠信、仁愛、勇猛、嚴明等素質。法,就是軍事訓練、管理教育、武器裝備、軍法軍令。凡屬這五個方面的情況,將領都不能不知道。充分了解這些情況的就能取勝,不了解的就不能勝利。所以,要用“五事”“七計”比較敵我優劣,以求得對戰爭情況的認識。哪一方君主的政治開明?哪一方將帥的指揮高明?哪一方符合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貫徹執行?哪一方的武器裝備精良?哪一方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執法嚴明?我們根據這些情況,就可以判斷誰勝誰負了。

如果聽從我的計謀,用兵作戰就會取勝,我就會留下來;如果不聽從我的計謀,作戰一定失敗,我就會離去。

計算利害得失并且意見被采納,就會造成有利的態勢,作為外在的輔助條件。所謂有利的態勢,就是憑借有利的情況,制定臨機應變的策略。

用兵作戰,是一種詭詐之術。所以,能打而要裝作不能打,要打而要裝作不想打。要攻近處而要裝作攻擊遠處,要想遠襲而要裝作近攻。敵人貪利,就用小利引誘他;敵人混亂,就攻取他;敵人力量充實,就要防備他;敵人兵力強大,就要避開他;敵將易怒,就激怒他;敵人謹慎,就要驕縱他;敵人休整得好,就要使其勞累;敵人內部和睦,就要離間他們??傊テ錈o備,出其不意。這是軍事家制勝的秘訣,不可事先呆板地規定。

開戰之前預計可以打勝仗的,是因為勝利的條件充分;開戰之前預計不能打勝仗的,是因為勝利的條件不充分。計算周密,條件充分的能勝利。計算疏漏,條件不充分的不能勝利。何況不做計算,毫無條件的呢?我們根據這些來觀察戰爭,勝敗也就清楚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合作市| 高雄县| 原阳县| 庆云县| 大渡口区| 永州市| 山阴县| 铜川市| 娱乐| 太白县| 柏乡县| 灵丘县| 施甸县| 老河口市| 枣强县| 新泰市| 昌图县| 英德市| 安新县| 汉寿县| 嘉定区| 喜德县| 区。| 英德市| 双流县| 福清市| 樟树市| 阿克苏市| 永福县| 南丰县| 华阴市| 大安市| 岳池县| 柳河县| 会宁县| 平邑县| 阳信县| 岚皋县| 武乡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