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09 智勝秘訣,巧用詭道/宋襄公恪守“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原文】

兵者,詭道也。

【精解】

也許有些人見到“詭道”兩字會有些反感,總把它與陰險毒辣、心術不正聯系在一起。其實,在先秦時期它是個中性詞,沒有褒貶之分,僅僅是指戰爭中欺詐、多變的方式及謀略運用的方式。這強調的是,要想打勝仗,就得用謀略。將領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善于運用謀略,靈活應變,沒有這本事就別上陣。雖然今天看來,這已是平常道理、基本常識。但是,回歸到孫子生活的年代,大膽說出這句話則是需要一點反叛精神的。

這還得從公元前638年泓水之戰講起。那年11月宋楚兩軍夾泓水而戰。先是楚軍向南岸推進,宋軍在北岸列陣等待。當楚軍進至泓水岸邊并開始渡河時,宋軍的右司馬公孫固向宋襄公建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即楚宋兩軍眾寡懸殊,但宋軍已占有先機之利,可以趁楚軍渡到河中間時予以打擊。豈料,宋襄公不同意,說仁義之師“不推人于險,不迫人于阨。”楚軍得以全部順利渡過泓水,并迅速布列陣勢。這時,公孫固又勸宋襄公趁楚軍列陣未畢、行列未定之際發動攻擊,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理由是遵循軍法“不鼓不成列”,即敵軍沒有擺好陣勢就不擊鼓發起攻擊。一直等到楚軍布陣完畢,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宋襄公這才擊鼓向楚軍進攻。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弱小的宋軍哪里是強大楚師的對手,一陣廝殺后,宋軍受到重創,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傷,其精銳的禁衛軍全部被楚軍殲滅。幸虧有公孫固等人的拼死掩護,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圍,狼狽逃回宋國。

回國后人們普遍埋怨宋襄公指揮不當,宋襄公卻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向臣民辯解說“臨大事而不忘大禮”(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認為自己遵守軍規軍禮打仗并無不當。半年之后,宋襄公傷重而死。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曾說過,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現在有些人為宋襄公鳴不平,認為毛澤東的評價太過火了,沒有理解宋襄公那個時代的貴族精神和君子風度。

我以為,這些人平時讀書恐怕只重表面現象,不怎么琢磨內在本質。從表面上來看,西周時期乃至春秋初期打仗很講究規則和禮法。比如:

?君子不重傷(不再次傷害受傷的敵人)

?不擒二毛(不捉拿頭發花白的敵軍老兵)

?不以阻隘(不阻敵人于險隘中取勝)

?不鼓不成列(不主動攻擊尚未列好陣的敵人)

?不伐喪(不在敵國國君去世后舉國服喪期間發動攻擊)

在這樣的戰場上,馬背上的將領確實很威風、很有貴族范兒。可是,我們想一想,那個時代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戰場規則?至少有如下三方面原因。首先,當時諸侯王大多是周天子的子孫,彼此是兄弟或姻親,不能殺個你死我活,所以要確立一系列規則控制戰爭行為。其次,周天子為保證“家天下”永久穩固,不允許諸侯通過戰爭擴大地盤、增強實力,于是用一系列軍禮軍法限制戰爭的規模和程度。誰要是借著戰爭吞并另一個諸侯國,便是圖謀不軌,危及周天子權威,周天子很可能率諸侯共伐之。再次,當時各國之間交戰的目的還比較簡單,或者為爭當盟主,或者為爭奪一匹寶馬,甚至為獲得一位佳人,達到目的即可罷兵,所以容易受法規控制。明眼人一看就會明白,上述種種規則并不是貴族精神和君子風度的體現,實質上是為維護周氏“家天下”穩固的家規、家法所設。就算表面上十分文明有貴族風范,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周氏政權逐漸衰落,周天子號令天下的風光不再,以卿大夫為代表的新興勢力集團陸續出現,不斷壯大,先后取得諸侯之位。此后的戰爭撕去了貴族虛偽的面紗,不再假裝斯文。為了兼并彼此,戰爭雙方全力以赴攻城奪地,奇謀詭詐大行于道。

泓水之戰就發生在這一轉變時期。它標志著周氏建立“家天下”以來,以“成列而鼓”為主要特色的“禮義之兵”逐漸消失,以“詭詐奇謀”為主導的作戰方式開始出現。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戰爭中,飽經戰火的孫子清楚地看到了這種變化,大聲疾呼:“兵者,詭道也”,并提出一系列奇謀妙計,學者稱之為“詭道十二法”。

現代戰爭與孫子那個年代的戰爭已經大不一樣了,戰爭會在陸、海、空、太空、電磁等多維化立體式領域進行,各種嵌入信息技術的先進武器裝備全方位比試,鍵盤鼠標取代了長矛大刀。于是,有些人認為戰爭沒那么復雜了,不需要詭道了,只需要敲敲鍵盤、動動鼠標就行了。然而,敲鍵盤的手指是靠大腦指揮的,所以說,現代戰爭中仍然要講究詭道。1982年的貝卡谷空戰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在此之前的1973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裝備了性能先進的作戰飛機,主要有美國的F–4型噴氣式戰斗轟炸機、法國的幻影Ⅲ型噴氣式戰斗機和美國的A–4型亞音速強擊機。這些飛機都裝上了針對薩姆–2、薩姆–3導彈的電子警報和干擾設備,一旦發現導彈來襲,就會自動報警,并按相同頻率發射電波,干擾導彈的制導系統,使導彈不能準確命中飛機。所以在攻擊埃及和敘利亞時,許多飛行員明明聽到警報也不采取任何躲避措施,以為干擾系統會自動躲避來襲導彈。沒想到飛機一連被擊下100多架。以方幾經偵察后才知道,原來埃、敘兩國的防空導彈網中新增加了一種蘇制薩姆–6地空導彈。這種導彈裝在履帶車上,機動性好,陣地不固定,又便于偽裝隱蔽。所以,以軍多次偵察都未發現薩姆–6導彈陣地。而且,這種導彈的性能遠遠優于薩姆–2和薩姆–3,具有抗干擾能力,所以能夠排除以軍飛機干擾,準確命中。此后,以色列空軍對薩姆–6非常警覺,將其視為克星。

1981年以色列獲得敘軍在貝卡谷地部署薩姆–6導彈的情報,立即派無人偵察機前往偵察。這架偵察機雖然被敘軍擊落了,但是以軍探測到了敘軍指揮雷達的無線電電波頻率。1982年,以軍進攻敘利亞時,決心首先干掉薩姆–6導彈陣地。于是,以軍采用了孫子的詭詐之道,先令兩架無人機飛入貝卡谷地上空,假裝襲擊敘軍基地。敘軍發現敵機后立即打開薩姆–6導彈瞄準雷達,準備發射導彈。這一動作卻正中以軍下懷,以軍迅速發射百舌鳥導彈直接命中薩姆–6導彈瞄準雷達,使之變成了“瞎子”,無法發現來襲目標。緊接著,以色列大批戰機飛臨貝卡谷地上空,精確投彈,僅僅幾分鐘時間,19個薩姆–6地空導彈連全部被摧毀。

可見,現代戰爭中,如果巧用詭道,仍然能夠起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效果。

3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戰爭比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東戰爭信息化水平更高,某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具備了人腦的功能,但是戰爭主體仍然是人,戰爭結果的最終決定性因素仍然是人。而且人的智慧與信息技術平臺相結合,可以發揮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巨大的能量。所以說,現在乃至未來的戰爭依然遵行“兵者,詭道也”的原則。經常有人問我,中國的軍事力量與某國相比,誰強誰弱,在當今世界上排行第幾?這種問題很難回答,也不能回答。其實,無論排行第幾,無論對方如何強大,如果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謀略的運用和發揮,便能用好、用活手中的武器裝備,彌補某些軍事力量方面的不足,仍然能夠像毛澤東倡導的那樣,以劣勝優,以弱勝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霍邱县| 平舆县| 延吉市| 大足县| 资源县| 鄢陵县| 济源市| 龙泉市| 岱山县| 彭泽县| 铜陵市| 江阴市| 天津市| 宜昌市| 嘉兴市| 金湖县| 百色市| 普洱| 中江县| 家居| 南昌县| 桂阳县| 调兵山市| 平凉市| 黄大仙区| 鱼台县| 策勒县| 宜城市| 开阳县| 盘山县| 栾川县| 日照市| 湖南省| 太白县| 安远县| 翁源县| 界首市| 灵山县| 衡山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