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元義
- 王天苗
- 1638字
- 2019-08-16 19:03:14
謙
謙。亨。君子有終。
【辭義】
謙
謙,敬也、遜讓也。山本來是高于地的,現(xiàn)卻居于地下,有謙之象。
亨
亨,合會也、通也。行謙之道,則能合會賢人,行事能通。
君子有終
君子,乾卦九三之君子。終,乾卦九三終日之終。艮為手、為獲、為終。賢人得,行事通,故君子以謙行事,終能有成。
【卦義】
謙卦乃乾卦九三。謙,敬也。惕,敬也。謙之本,即是敬,君子應(yīng)行守敬之道,《易傳·系辭》曰:“謙,德之柄也”。
言終則必有始,有始有終,方是君子之道。謙卦中唯有吉、利,而沒有兇、咎等斷辭,是因?yàn)橹t卑處下,君子行事可善終。《易傳·彖》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謙,指在某一領(lǐng)域內(nèi)有超出平均水平的人所作出的禮讓行為,謙之為道,其貴在于能得其平。坤艮皆為土,其德博厚而平,山能居于地下,平其亢,抑其高,而不失于正,《易傳·象》曰:“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謙卦六爻中,內(nèi)卦三爻皆吉,外卦三爻皆利。內(nèi)卦艮止,內(nèi)三爻專在修身,行謙道則吉。外卦震行,外三爻則在治國平天下,行謙道則利。明白此中爻辭隱含內(nèi)圣外王之道的微言,當(dāng)能更好地理解謙卦。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辭義】
謙謙君子
初六處卦之初,居于艮山之下,有謙的意思;艮山居坤地之下,又有謙的含義。謙而又謙,故曰謙謙。
用涉大川
用,可施行也。涉,徒行過水也。坎為險(xiǎn)、為陷、為大川。初六以隱靜為義,前臨大川之險(xiǎn),本不可涉,幸有君子行謙謙之道,遇之則能涉。
吉
初六不得位,應(yīng)靜而隱伏,動(dòng)而行之本不吉。今君子行謙謙之道,故能吉。
【爻義】
初六居卦之初,于坎險(xiǎn)之下,君子應(yīng)謙而再謙,行謙卑之道,以養(yǎng)身心,那么即使遇大川之險(xiǎn),仍能行而涉之,可見謙德之重要。
六二。鳴謙。貞吉。
【辭義】
鳴謙
震為鳴。六二柔居中正之位,行謙之時(shí),發(fā)其言而使眾人得知。
貞吉
貞,定也。言發(fā)則失謙卑之道,故不可行事,當(dāng)貞固守中正之位,方能吉。
【爻義】
于謙道,初六君子謙之則可行,六二君子言之則不得行。可見君子雖于中正之位,仍不可聲張,應(yīng)貞定于位行謙道。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辭義】
勞謙
勞,劇也、勤也。艮為艱。坎為勞。指勤于行謙道。
君子有終
艮為止、為終。九三乃下卦之終。終,有事成的意思。
吉
君子勤于謙道,則終有成就,故吉。
【爻義】
勞,有乾乾健行不息之意。謙卦是乾卦九三。九三處內(nèi)圣外王之邊際,艮止震動(dòng)皆在此爻,君子行謙道,必為不易,定然艱苦辛勞,唯有夕惕若厲,行事努力勤懇行謙,方能有終得吉,成就事業(yè),《易傳·象》曰:“萬民服也”。
爻辭與卦辭相同,指出了君子行謙之道,關(guān)鍵在勞。同時(shí)也明確了此爻在卦中的地位,當(dāng)與乾卦九三互為參看。《易傳·系辭》對此爻的評論說:“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六四。無不利。撝謙。
【辭義】
無不利
利,和也。震動(dòng)而行事,則無不利。
撝謙
撝,裂也、化也。謙裂則不可見,有化之于無形而又充滿四方的意思。
【爻義】
君子在內(nèi)卦以謙德養(yǎng)身,至外卦則謙德已成,當(dāng)此之時(shí),可將謙德散于四方眾人,天下皆行謙德,則無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辭義】
不富
富,備也、厚也。謙,遜讓也,有不富之象。
以其鄰
以,用也、與也。震為鄰。鄰,指上下兩陰爻。謙之道,虛己而富人。
利用侵伐
利,義之和也。用,可施行也。震為動(dòng),有侵伐之象。行謙之道,終能得鄰人之助,以此之和義,行于侵伐。
無不利
得鄰人之助,侵伐則無不利。
【爻義】
君子行謙之道,當(dāng)損己以益他人,則將來才能得他人之助,侵伐則能成。
戎乃國之大事,君子行謙道能成之,可知謙的重要性。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辭義】
鳴謙
震為鳴。上六居震之上、卦之極,故有鳴之而使天下知的象。
利用行師
利,義之和也。用,可施行也。震為行。謙道已成,眾方皆齊心順服,則可行師。
征邑國
震為行、為征。征,正行也。坤為邑。
【爻義】
上六居卦之極,鳴于上,君子居高位而廣行謙道,不僅無危,反而因積謙日久,則可平天下。
六二在震之下,雖鳴,然謙道未成,故不可行。上六在震之上,鳴而能行,在于謙道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