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美學(第2輯)
- 范曾名譽主編 彭修銀主編
- 589字
- 2019-08-28 17:16:42
中國現代“人生藝術化”理論的三個維度
金雅
(浙江理工大學美學中心)
摘要:中國現代“人生藝術化”理論是20世紀上半葉以有為無為的張力統一為聚焦點、追求遠功利而入世的生命審美建構與人生詩性創化的一種審美人生理論。其核心價值取向是以美的藝術精神為人格提升與人生美化的標桿。這個取向主要從哲學、審美、藝術三個互為聯系的維度獲得呈現。在哲學維度上,主要表現為對生命存在的詩意價值的追尋;在審美維度上,主要表現為對美與人生的張力統一的觀照;在藝術維度上,主要表現為對趣味(情趣)與意境(境界)的標舉。這一理論雖不乏烏托邦色彩,但它重視生活與藝術的關聯,重視美的藝術精神對人性的涵育,不僅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在當下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所說的中國現代“人生藝術化”理論,主要是指20世紀上半葉以梁啟超、朱光潛、宗白華、豐子愷等倡導的審美、藝術、人生相統一的相關思想學說為代表與主脈的一種審美人生理論。該理論強調以美的藝術精神來涵養人格與心靈,追求遠功利而入世的生命審美建構與人生詩性創化。其以美的藝術精神為核心、以美的人格與人生建設為目標倡導審美、藝術、人生之貫通的理論取向主要體現于哲學、審美、藝術三個互為聯系的維度。在哲學維度上,主要表現為對生命存在的詩意價值的追尋;在審美維度上,主要表現為對美與人生的張力統一的觀照;在藝術維度上,主要表現為對趣味(情趣)與意境(境界)等范疇的標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