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伊斯蘭教社會組織形態(tài)研究
- 丁明俊等
- 3387字
- 2019-08-16 18:28:54
四 伊斯蘭教教派門宦不同儀式、符號的區(qū)分功能
宗教是人類對生存世界的一種解釋,人類如果沒有宗教符號與符號體系的幫助,就會對自己存在的世界感到混亂,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無法解釋自己與社會、他人、自然的關(guān)系。宗教信仰的真實性就是宗教儀式,在宗教儀式中,把人們的現(xiàn)實世界與想象世界借助一套符號體系和表演活動融合在一起。完全公開的儀式用西方宗教學家的話來說就是“文化表演”,表演中混合了嚴肅、虔誠、畏懼等文化特質(zhì),使信仰合理化和具有真實感,使人們相信某種超自然的存在和某種權(quán)威的存在。
許多宗教認為圓圈是神圣的,在宗教儀式的聚會中都團團圍坐,通過宗教象征形式圓圈與神相連,把從自然中得到的靈感提煉為神圣的圓圈,用于儀式活動,并且作為本團體審美風格與世界觀代代相傳。儀式具有高度的文化整合功能,而象征符號本身就有一種群體認同性和凝聚力。
在中國的穆斯林群體中也存在著很多文化象征符號,有些文化象征符號是直接從阿拉伯地區(qū)流傳過來的,有的象征符號是中國穆斯林在1000多年來為適應中國的大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來的。穆斯林的文化象征符號最初在宗教生活中被使用,后來在穆斯林日常生活中被廣泛運用。
對現(xiàn)階段所掌握的中國穆斯林文化象征符號,可以從物質(zhì)和行為兩方面進行分類。物質(zhì)的文化象征符號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心理因素、宗教信仰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從具體的、可感知的物質(zhì),包括建筑、服飾、器具等文化象征符號,來象征多重的文化意義,從而達到群體的認同感。
(一)“新月”標志的象征
在伊斯蘭教中,清真寺拱頂?shù)捻敹擞幸粡澇跎男略拢@是清真寺的標志,象征著“圣潔”,而“新月”本來就與伊斯蘭教有很深的淵源,一些宗教儀式就是以看到“新月”為標準。比如,伊斯蘭教“封齋”與“開齋”,是以“見新月封齋,一個月后再見新月開齋”。
(二)“湯瓶”象征
穆斯林對“湯瓶”都不陌生,作為一個盛水的工具和洗手的工具,每天在禮拜前的沐浴都使用到它。中華民國時期甚至現(xiàn)在飯館門前放有湯瓶壺或是懸掛湯瓶的圖像,被認為是清真餐館的象征。
(三)“禮拜帽”“蓋頭”的象征
服飾本身也是一種象征符號。服飾的象征符號傳遞著身份、場合等信息。中國穆斯林的服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影響,所以民族服飾特征并不像其他少數(shù)民族那么鮮明,但是回族服飾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是男性戴禮拜帽,女性戴蓋頭。這些也都與宗教規(guī)定有密切的關(guān)系。前幾年筆者認識的一位50多歲的漢族工人,偶爾也戴回民禮拜帽,但在平常情況下人們并不在意你戴回民禮拜帽,熟悉的人知道他是漢族,不熟悉的人還以為他是回族,也沒有規(guī)定漢族就不能戴回民禮拜帽。但有一次這位漢族工人戴著回民禮拜帽在市場買了一塊豬肉提在手里準備回家,被市場兩位回民青年發(fā)現(xiàn),強烈要求這位漢族工人摘掉禮拜帽。這位工人想不通,認為這兩位回族青年的行為太過分,傷害了他的自尊,并侵犯了他的權(quán)利,與筆者進行探討。實際上,這位漢族工人忽視了一個問題,禮拜帽不僅是穆斯林身份的象征符號,也是穆斯林行為規(guī)范的標準,穆斯林嚴格禁豬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的象征符號與行為發(fā)生嚴重的不協(xié)調(diào)甚至沖突,往往給人們對這位工人的身份判定造成混亂,甚至對回族產(chǎn)生曲解。因此,兩位回族青年請求這位手提豬肉的漢族工人摘掉禮拜帽的要求是正當?shù)模@位漢族工人后來在明白回族穆斯林禮拜帽的象征符號與行為規(guī)范要求后,對兩位回民青年的行為表示理解。
在傳統(tǒng)的中國穆斯林群體中,女性的頭巾(又稱“蓋頭”)、男性的“禮拜帽”(又稱“號帽”)都顯出穆斯林的身份。而女性頭巾的顏色又代表不同的年齡段:青色頭巾代表未婚女性,藏青色頭巾代表中年女性,白色和黑色的頭巾是老年女性的代表。穆斯林又是以“綠色為尊貴色,崇尚白色”,綠色象征著生命、希望和尊貴,白色象征著純正清潔。但現(xiàn)在的穆斯林社會中女性的頭巾并不局限于這幾種顏色。在寧夏同心、吳忠及西海固地區(qū)的已婚年輕及中年回族婦女也戴白帽,這種白帽的形制類似于醫(yī)院的衛(wèi)生帽,但近十年這種白帽已經(jīng)演變?yōu)樗{色帽,現(xiàn)在這個地區(qū)的數(shù)十萬婦女一律戴藍色衛(wèi)生帽,每到這一地區(qū)回族重大節(jié)日,如古爾邦節(jié)或門宦舉行重大“爾麥力”活動,數(shù)萬人聚集在一起,呈現(xiàn)出藍色海洋景象,現(xiàn)在一些回族男性也戴藍帽。我們就這一地區(qū)回族婦女帽子顏色的演變進行調(diào)研,這種演變是整個地區(qū)行為,不分教派和門宦。那么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變化?他們認為藍帽清爽、耐臟,價格便宜;從審美角度看,一些婦女認為藍帽比白帽好看、美觀。10年前戴藍帽的婦女僅限于寧夏吳忠、同心的少數(shù)回族婦女,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部戴藍帽,并且有向周邊回族地區(qū)延伸的趨勢,甚至在中心地帶的同心、吳忠等地已買不到白帽。
男性的“禮拜帽”一般是黑色和白色的無檐圓頂小帽,但西北和云南的有些男性穆斯林戴白色或黑色的無檐六角菱形的小帽,這是中國穆斯林的哲赫忍耶門宦所戴的禮拜帽。這種六角帽有一定象征意義,六個角代表伊斯蘭教六大信仰,帽頂?shù)膱A結(jié)指認主獨一。他們認為哲赫忍耶六角帽是乃格什板底耶道堂眾篩海輩輩相傳的頂帽,也是哲赫忍耶輩輩導師相傳至今所戴“托勒蓋提”冠帽,是道祖太爺馬明心從也門戴回中國的,哲赫忍耶的眾多多斯達尼應該戴上它,尊重它。因此六角帽成為哲赫忍耶教民的一個重要文化象征符號,也是區(qū)別中國伊斯蘭教其他教派門宦的顯著標志。一般宗教人士或教長在帶領(lǐng)教眾禮拜時有“纏頭”(代斯達爾)的習慣,前面只能纏到前額發(fā)際處,不能把前額包住,否則不利于禮拜叩頭;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段垂吊腦后,另一端纏完要壓在后腦纏巾里。“纏頭”的一般是阿訇或滿拉,所以“纏頭”也是穆斯林當中身份等級區(qū)別的象征符號。
(四)宗教儀式與象征符號
就中國穆斯林的行為象征符號而言,主要是以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的行為象征符號為主,比如在誕生禮、成年禮、婚禮、葬禮等所表現(xiàn)的宗教象征符號。這些行為象征符號對穆斯林的日常生活逐漸有了影響,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儀式,作為門宦內(nèi)部舉行宗教活動時使用。這種以宗教儀式或宗教活動為主的行為象征符號分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作為穆斯林特有的宗教儀式,這種宗教儀式將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及其他宗教信徒區(qū)分開來;第二個層面是中國伊斯蘭教蘇非學派宗教儀式,它將蘇非與中國伊斯蘭教格底目、伊赫瓦尼等教派相區(qū)分;第三個層面是各蘇非門宦所獨有的宗教儀式,它是各門宦之間相互區(qū)別的分界線。
如誕生禮,出生的嬰兒在7日之內(nèi),由嬰兒的家長邀請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長至家中為新生嬰兒起經(jīng)名。阿訇在一張紙上書寫如下內(nèi)容: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吉慶的新生兒之名是×××。真主啊!求您使他(她)長壽!使他(她)身體健康,使他(她)性格美好,使他給養(yǎng)豐富,使他信仰堅定,使他享有一切美好事物!求主承領(lǐng)。下面分別寫上公歷和伊斯蘭歷的日期,由教長簽名。命名后由阿訇念清真言,先誦《古蘭經(jīng)》首章等,再分別在嬰兒的右耳、左耳旁各低念一次“邦克”與“戈麥”,之后是男孩的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氣,是女孩的便在右耳慢慢輕吹一口氣,隨即念出為嬰兒選定的經(jīng)名,并當下告知其家長。儀式結(jié)束后,嬰兒就從一個普通的嬰孩過渡到一個具有伊斯蘭信仰的穆斯林。在阿訇舉行誕生禮“取經(jīng)名”的儀式中,有這么幾個動作“向嬰兒的右耳、左耳各低念一次‘邦克’、往嬰兒的左耳或右耳輕吹一口氣、再念出為嬰兒選定的經(jīng)名”,這些動作各代表“喚起”嬰孩的宗教意識、往嬰孩的靈魂中“注入”伊斯蘭信仰、紀念歷代的圣人。
格底目穆斯林在每次“爾麥力”活動快結(jié)束時念到“作證言”都要有一個“起指”的動作,即右手食指翹起,意為“認主獨一”,有些門宦不起指。在為“亡人”站“者那孜”時有些教派門宦主張脫鞋,而有些不主張脫鞋,還有許多儀式上的不同主張,成為教派門宦之間的區(qū)別與認同的標志。每一個門宦在其創(chuàng)建、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儀式上的倡導與遵行,往往引起其他教派門宦的議論或評價,這種現(xiàn)象是很自然的事,畢竟中國伊斯蘭教門宦的歷史也只有300多年時間。作為門宦,其與教派不同之處除嚴格遵守伊斯蘭教規(guī)定的念、禮、齋、課、朝五大功課、苦干教乘之外,還要功修道乘及真乘,而功修道乘和真乘,就必須有人來指導,也就是說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來完成,教下稱導師為“穆勒什德”或“吾思達尼”(導師),被尊為自己功修道乘、真乘的引路人。從這個意義上講,道祖或穆勒什德受到教下的尊重是很自然的事,道祖去世以后教下為他修建拱北,每到道祖去世紀念日,教下組織舉行重大“爾麥力”活動進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