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自然力與剩余價值的秘密

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對他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剩余價值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理論的產生并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是從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與流通、從商品生產的矛盾開始的,進而剖析了生產商品的勞動力的二重性,具體勞動創造了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抽象勞動則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創造使用價值的物質源泉是自然力,是對勞動力創造價值所花費的勞動時間的相對延長和絕對延長。因此,可以說勞動的二重性是發現剩余價值秘密的關鍵,對自然力的科學論述,則是催化勞動力二重性理論形成與發現資本主義剝削秘密的重要前提。馬克思在分析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時曾說:“假定勞動力按其價值支付,那么,我們就會面臨這樣的抉擇:如果勞動生產力和勞動的正常強度已定,剩余價值率就只有通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才能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工作日的界限已定,剩余價值率就只有通過工作日兩個組成部分即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的相對量的變化才能提高,而這種變化在工資不降低到勞動力價值以下的情況下,又以勞動生產率或勞動強度的變化為前提。”[31]而“作為資本關系的基礎和起點的現有的勞動生產率,不是自然的恩賜,而是幾十萬年歷史的恩賜”[32]這一結論實際上已經清楚地回答了剩余價值的秘密,但是,馬克思同時又指出:“撇開社會生產的形態的發展程度不說,勞動生產率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系的。這些自然條件都可以歸結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種等)和人的周圍的自然。”[33]這又清楚地告訴人們剩余價值的秘密與自然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個聯系是什么呢?首先,自然力不僅是人類生存自始至終必須依賴的最基本自然基礎,而且是社會生產不可或缺的自然基礎。馬克思認為,勞動力是最活躍的首要生產力,始終是和可利用的自然力條件結合在一起的。所有自然力不是人類勞動的產物,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它們只進入生產過程,而不進入價值形成過程。它們使勞動具有更高的生產力,但不增加商品的價值,相反卻減少單個商品的價值。其次,自然力因為節約了必要勞動時間從而提供了剩余勞動時間,進而為創造剩余價值提供了可能性。馬克思以土壤自然肥力為例分析指出:“絕對必需滿足的自然需要的數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氣候越好,維持和再生產生產者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因而,生產者在為自己從事的勞動之外來為別人提供的剩余勞動就可以越多。”[34]關于自然力節約勞動時間的觀點,李嘉圖也有過類似的看法,馬克思在批判蒲魯東的觀點時曾引用李嘉圖的觀點,“我們使生產越來越方便,因而以前生產的某些商品的價值就不斷降低,雖然我們用這種方法不僅增加國民財富,而且還擴大將來的生產能力……一旦我們利用機器或自然科學知識使自然力從事以前人做的工作,這種工作的交換價值也就隨著降低。如果推動一個面粉磨要用十個人的勞動,后來發現可以利用風力或水力節省下這十個人的勞動,那時磨子生產的面粉的價值就會隨節省的勞動量成比例地下降;而社會將因獲得這十個人的勞動生產物的價值而更為富裕,因為維持他們生活的基金絲毫不會減少”[35]。李嘉圖看到了自然力進入生產過程后節省活勞動的作用,即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但是李嘉圖從來沒有看到剩余價值的起源,他把剩余價值視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固有的特性,他看不到勞動的二重性,因而發現不了剩余價值的秘密。再次,從最一般的意義來說,剩余價值也有一個自然基礎,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良好的自然條件始終只是提供剩余勞動的可能性,從而只提供剩余價值或剩余產品的可能性,而絕不能提供它的現實性。”[36]最后,自然力決定的是提供剩余勞動的起點而不是直接提供剩余價值,這個起點在不同的自然力條件下和在不同的產業發展水平條件下是不斷變化的。“勞動的不同的自然條件使同一勞動量在不同的國家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使得必要勞動時間各不相同,這些自然條件只作為自然界限對剩余勞動發生影響,就是說,它們只確定開始為別人勞動的起點。產業越進步,這一自然界限就越退縮。”[37]說到底,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出發,自然力本身不是勞動的產物,本身沒有價值,只是價值創造和價值形成的自然基礎,而不參與價值創造,但自然力的應用可以節約必要勞動時間,改變提供剩余勞動的自然界限,因而自然力雖然不直接提供剩余價值,但卻是剩余價值產生的自然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淮阳县| 五华县| 榆中县| 汽车| 塘沽区| 崇仁县| 汝阳县| 明溪县| 报价| 龙州县| 重庆市| 易门县| 温泉县| 上蔡县| 江西省| 镇坪县| 上犹县| 广西| 犍为县| 甘孜| 搜索| 万盛区| 乌拉特中旗| 芒康县| 酉阳| 铁岭市| 双桥区| 潮安县| 东丽区| 扬中市| 米脂县| 长治市| 调兵山市| 蒲城县| 中西区| 磐石市| 宜兴市| 平湖市| 东辽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