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收益管理的前世今生

收益管理起源于美國航空業。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的航空業是一個壟斷的經營行業,實行嚴格的統一定價規則。假設紐約飛華盛頓機票統一定價為500美元,那么每個航空公司都是這一個價格。這就出現了沒有能力支付500美元、但有能力支付350~450美元的客人無法訂票,只能換乘火車或其他交通工具。

在這種政策背景下,美國航空業的利潤增長來源只有兩個方面:要么控制經營成本,要么擴大經營規模。但是,因為高昂的機票價格嚴重抑制了市場需求,市場供求關系顯然是供大于求。在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經營成本占比不會降低,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擴大經營規模來增加航班班次。

為了更好地推動航空業,隨著飛機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頒布了《解除航空公司管制法》,取消了統一票價制度,并鼓勵資本進入航空業。航空班次由此增多,票價也由航空公司自己制定。

為了有效刺激市場需求,搶奪市場占有率,航空公司之間開始了價格競爭。而高水平的成本結構決定了低價競爭策略的必然慘敗。

1985年,美洲航空公司不堪那些靠廉價機票競爭的航空公司(比如人民航空)的削價競爭,開始研究市場需求(乘客)與票價之間的邏輯對應關系,由此展開對不同客戶群體購買習慣的研究。

研究發現,以商務活動為主的客人一般不會太早購票,從預訂到乘坐的周期很短,所以,這一類客人對機票價格并不敏感;同時,個人或家庭類出行為主的旅游客人,屬于計劃性出行,一般會提前較長時間購票,對價格比較敏感。于是,美洲航空設定提升未來收益預期計劃(收益管理),具體如下:

(1)定價原理:距離起飛日期提前一個月訂票,票價較低;提前半個月訂票,票價部分上浮;距離起飛日期越近,票價越高。這樣就可以通過銷售部分低價票來抗衡人民航空的低價競爭,又可以留下部分座位賣給愿意出高價的商務客人,提高收入與利潤。

(2)營銷原則:向公眾傳播一個有價值且易傳播的訊息,即美洲航空機票訂得越早,越便宜。

(3)市場占有計劃:通過低價,提前一個月(甚至更早)占有低價市場,后期通過商務客人的高價票,占領高價市場,有效完成市場覆蓋。

通過以上辦法,美洲航空公司有效提升了訂票率,收入明顯提升,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擴大。

隨著票價更加親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飛機出行,市場需求快速增加。但同時伴隨而來的是新的問題——NO-SHOW,即乘客購買機票并訂好座位后,卻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前往機場辦理登機手續,造成座位空置。

航空公司對于這樣的情況,開始進行客戶群消費習慣的具體分析:

(1)高艙位價格免收退票費、簽轉費,促使乘客養成取消訂座習慣。

(2)乘客因為出行時間不確定,所以會在同一個航線的多個航班上訂票。

(3)乘客因航班延誤、中轉時間不足、證件手續檢查時間不足、邊防聯檢等原因取消訂座。

取消訂座后造成的座位虛耗,為航空公司帶來了損失。于是,美洲航空公司以填滿機艙為主要目的,進行了機票超額銷售策略。即200個座位的航班,多銷售一定數量的機票,用來抵消NO-SHOW造成的收入損失,這也是航空公司某個航班偶然發生超額/拒載(無法讓乘客登機)的原因。如果航空公司不超額銷售,當次航班收入不僅會因為NO-SHOW的座位虛耗被減少,還會讓很多急于出行的乘客因為座位虛耗而無法出行。

同時,為了有效減少NO-SHOW,航空公司推出了特價機票限制條款,如某低價票不支持退票(退款)。

由此可以看出,美洲航空公司對于機票的定價方式,由以前的成本為導向,變成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繼而產生了根據消費者消費習慣與特點,以及潛在的銷售機會進行限制性的定價。

據了解,在1992年4月的價格大戰中,各航空公司累計賣出4.6億美元的折扣票,使航空業共損失20億美元。在此期間,美洲航空公司運用收益管理策略,不僅在市場競爭中保住了市場份額,而且當年還獲得了10億美元的額外收益。再以超額銷售為例,德國美莎航空公司一年累計超額銷售63萬張機票,以每張機票200美元計算,超額銷售產生的收入約1.2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不超額銷售,航空公司必然少獲得1.2億美元收入。

基于收益管理理念在航空業的出色表現,其他行業也紛紛關注并引進,如今已延伸到酒店、鐵路、租車公司、旅游公司、影院、銀行等諸多行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德州市| 新乐市| 抚宁县| 三门峡市| 融水| 大荔县| 宁城县| 鸡泽县| 拉孜县| 新龙县| 股票| 朝阳区| 珲春市| 南通市| 平塘县| 青阳县| 苍山县| 汉寿县| 泌阳县| 盖州市| 错那县| 河北区| 天等县| 安吉县| 延川县| 怀来县| 绍兴县| 夏河县| 紫云| 蕲春县| 武汉市| 临城县| 武强县| 和静县| 二连浩特市| 昌黎县| 桐柏县| 宝鸡市| 龙陵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