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多瑞安的憂郁
書名: 春風沉醉的夜晚:經典情愛電影大紀錄作者名: 央北 第二影子本章字數: 2981字更新時間: 2013-12-12 23:44:29
劇情簡介:
本書精選多部具有代表性的愛情電影,通過對電影內容細致的剖析和解讀,幕前幕后的介紹,及站在觀眾角度看電影的感受和從電影中得到的啟示,全方位、立體式的將眾多在世界電影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愛情電影展現在讀者面前。
主角多瑞安在青春期的迷茫與憂郁,讓他惶惶不安,最后他終于發現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是自己是同性戀。在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之后,多瑞安決定要向家人出柜。母親雖然關心他,但是觀念上總是南轅北轍;父親是個至上的父權主義者,不容家人對他有任何反抗,所幸多瑞安還有個善解人意的弟弟。多瑞安向弟弟尼克出柜后,尼克告誡他千萬別再向別人提起此事,并且試圖想辦法糾正多瑞安的性取向。在經歷找舞女,練習打架后,多瑞安放棄成為一個直男的愿望,他去找心理醫生并以此克服向父親出柜的恐懼。最終,多瑞安不顧弟弟尼克的勸阻向父親出柜,在父親還未將他掃地出門前他就獨自一人來到了紐約。在這里多瑞安找到了自己應有的生活,這里有追求他的男人,有同為同性取向的朋友。他甚至還在這里遇見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短暫的蜜月期后,男友因為價值取向與多瑞安存在分歧而提出分手,多瑞安痛苦不堪,此時多瑞安的弟弟尼克來到紐約看望他,兩人在紐約短暫相聚時家里突然傳來噩耗,父親因為得知尼克被取消獎學金而突發心臟病去世,兩人不得不匆匆趕回去參加父親的葬禮。
畫外之音
大學時上美學課,老師說,每個男孩心里都有俄狄浦斯情節,即弒父情節。當然,這句話的原話是弗洛伊德說的。
多瑞安是典型同性戀,他熱愛時尚、厭惡運動、自我認同,擁有一個絕不會多看男人一眼的校隊明星、風云人物、天之驕子般的弟弟尼克,一個把家庭視為自己獨統天下的憤青父親,一個總是在整理零錢的母親。影片充滿了幽默詼諧的細節與對白,但是話題的沉重讓人笑過之后仍然不禁要感嘆唏噓。
很多GAY,特別是GAY中的0(偏向女性角色),都有類似的家庭環境:生活在兄弟姐妹或優秀或被偏愛或被暴力的陰影下,偏偏有一個獨斷專橫的父親,于是對同性愛撫的饑餓感伴隨著深深的自卑在體內盤踞,成為一種無法療救的痛。于是,與父親權威的挑戰,就成為成長所必需的過程。
父親對尼克的偏愛,讓多瑞安嫉妒和不滿,內心的壓抑終于使他在晚餐時與喜愛尼克的父親發生了爭論,雖然以慘敗告終,但與父親的對抗讓多瑞安感覺到了自我的覺醒,以及對改變現狀的渴望。發生爭論的這個夜晚,多瑞安明確了自己的性取向。
但是,父親的影子在多瑞安的內心不可能立即消失,他渴望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這種渴望,其實正是因為害怕面對厭惡同性戀的父親。
于是他首先去尋求心理援助,一個像酗酒者一樣情緒紊亂的家庭精神健康援助者為他介紹了一名心理醫生,但價格難住了他。
第二次,他試圖向母親傾訴,母親卻沒有注意到兒子情緒的異常,她所關注的是下星期是否不該買巧克力餅干而只買麥片粥。
第三次,他又向弟弟傾訴,經過片刻的震驚與恐懼,一奶同胞的尼克最終給予自己的哥哥以安慰與理解。兄弟倆兒整夜促膝而談的溫馨畫面令人感懷。這樣的影像令我們憧憬,也令我們失落,現實的殘酷往往使我們更愿意向最親密的朋友傾訴,而絕不可能有勇氣去面對家人。
在學校里,多瑞安成為眾人排斥與嘲弄的對象,弟弟出手相助,但告誡他不能出柜。因此,多瑞安仍然感覺痛苦不堪。
第四次,他在校園遇到了第一個和自己一樣的人,那是一個形容猥瑣的家伙。為了逃避寂寞,同時也是渴望得到同性的愛撫,多瑞安把自己的初夜交給了對方。但是事后內心所生出的罪惡感明顯地表露在臉上,多瑞安使勁地刷牙、洗澡,想抹去那令自己不恥的“罪行”。
第五次,這種罪惡感讓多瑞安覺得自己是個同性戀怪胎、外星人。無奈之下,他還是去找心理醫生幫助自己。米其諾醫生發現多瑞安有著善良與焦躁的性情。多瑞安不知道該如何向父親訴說,父親是一個喜歡說教、訓斥別人的人,批駁自己的兒子絲毫不留情面,懦弱的多瑞安沒有膽量去面對他。經過漫長的輔導,各種角色與表達的嘗試,多瑞安終于有勇氣向父親出柜,但那是個假人。隨后多瑞安竟然企圖勾引米其諾醫生,勾引不成竟然又要求醫生給他介紹一人愿意同他睡的人。
第六次,內心的渴望使他再一次去找到那個猥瑣的同學,這一次他的罪惡感更加強烈,他拼命地刷牙、洗澡,然后是嘔吐。
第七次,多瑞安來到教堂向牧師懺悔。牧師為他描繪了一幅誘人的“正常人”的未來圖景。于是多瑞安拒絕了心理輔導,決心依托神的力量。但是當夜的性夢就讓他陷入了更大的恐懼當中。
第八次,尼克為了幫助多瑞安,使他有男子漢氣概,就拉著多瑞安到地下室去打架,并用100塊錢給他找了一個舞女,這一切卻使多瑞安確信,自己絕不可能成為異性戀。
于是,多瑞安終于決定向父親出柜。當他向父親傾吐時,父親依然用那種自以為是的語氣來駁斥兒子,說他是創造出一種幻想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并以此來表示對父親的不滿。直到兒子說出已經與同學睡過覺,父親才感覺到事態的嚴重,當他更關注的小兒子尼克表現出對哥哥的理解與支持時,他才終于暴怒起來,將多瑞安趕出了家門。
最遠只到過一個陌生舞女家的多瑞安第一次出遠門,他來到了紐約大學。在這里,他結識了很多朋友,有關心政治的艾麗,有瘋狂追求他的安德魯。但是很快,他就在異鄉的深秋陷入了極度的孤獨之中。當他在假期回到家時,家里高朋滿座,正在慶賀尼克考入雪城大學,并獲得全額獎學金和校橄欖球隊主力的榮譽。看到多瑞安歸來,父親仿佛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繼續與眾人高談闊論。
當眾人散去,父子開始對話。中間多瑞安的父親說了句非常正確的話:“作為一個男人活在這世上,就要自己做決定,然后承擔其結果。”但是隨后由于父親始終不能接受多瑞安是同性戀這一現實所引發的爭吵使這次談話最終以更大的分裂結束。
在紐約,多瑞安繼續與各類同性戀者接觸,直到差點被一個性虐戀者折磨死。之后,他開始在大學里靜心學習,取得了諸多榮譽。而同時,尼克的校園生活卻并不順利。天使終于轉向了多瑞安,“寂寞王子”多瑞安終于遇到了他的王子——本。
雖然多瑞安非常害怕,但本還是帶著多瑞安見了他的父母。在餐廳里,本的父母像盯碟里的牛排一樣的眼光盯著多瑞安。但突然他們瘋狂地大笑起來,原來,他們早就知道兩個男孩的愛情。“多瑞安的父母是化石級的恐怖保守派,這其實也挺恐怖”,這是多瑞安在受到驚嚇之后的反應。但是,快樂總是很短暫,僅僅兩個月后,本就離開了。
本的離開對于多瑞安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多瑞安開始酗酒、沉淪。尼克被開除出校隊,失去了獎學金,從雪城來到紐約散心。多瑞安帶著他去同志酒吧,卻意外發現本的新愛人竟然是安德魯,多瑞安的心此時已經被折磨得支離破碎。
痛苦不堪的多瑞安把弟弟當作了發泄怒氣的對象,兄弟倆爭吵起來,突然,一個深夜的電話讓兩人頓時驚呆了——他們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了。
父親的逝去,象征著多瑞安徹底擺脫了自卑,實現了真正的獨立。母親與弟弟的愛使多瑞安終于找回了渴望已久的溫暖,并且也拋棄了長久以來堆積在心中的對于父親的憤恨。影片以多瑞安的內心獨白結尾:“你知道我父親對我做過最壞的事是什么嗎?他讓我深信,別人對你的看法非常重要,而事實是,別人的思考從來不夠充分,因此從那之后,我決定遵從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他人如何看待,就算人們認為我瘋了,覺得我該帶著我的自由觀點還有我的粉紅色襯衫移居到另外一個星球上去,我只會大笑他們,因為那根本不是粉紅色,是紫紅色。”
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最終所要傳達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