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小穴位大健康(超值白金版)
- 黃中全
- 2315字
- 2019-09-29 14:37:44
鼻炎 每天按按鼻子溝

鼻炎指的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炎癥,如充血或者水腫,患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鼻塞、流清水涕、鼻癢、喉部不適等癥狀。
診斷要點(diǎn)
(1)肥厚性鼻炎:鼻黏膜逐漸變厚,收縮功能減退,常持續(xù)性鼻塞;鼻涕不多,呈黏液性或黏膿性,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和嗅覺減退;下鼻甲黏膜呈暗紅色,表面凹凸不平呈桑葚樣。
(2)過敏性鼻炎:鼻塞程度輕重不一,多突發(fā)性出現(xiàn);常因天氣變冷、多風(fēng)、粉塵等外界過敏性抗原而引起;鼻涕清稀;量多;常伴有鼻癢,噴嚏頻作等癥;常有其他過敏性疾患史,如蕁麻疹、哮喘等。
(3)萎縮性鼻炎:鼻黏膜萎縮干燥;鼻腔寬大,但因大量血痂瘀積,可產(chǎn)生鼻塞;鼻腔寬大有膿痂,伴有黃綠色痂皮;鼻腔干燥,伴有鼻臭;嗅覺明顯減退,常伴有較劇烈的頭痛。
最有效的穴位
列缺穴、迎香穴、曲差穴、承光穴
取穴與按摩
列缺穴:位于腕橫紋上1.5寸處。將兩只手張開,以虎口為交點(diǎn),將兩只手交叉在一起,右手食指壓在左手的橈骨莖狀突起的上部,食指尖所觸碰的位置就是列缺穴。用食指的指腹用力壓揉,或是用食指的指甲尖掐按,感覺酸痛或酥麻。先按壓右側(cè)的穴位,之后按壓左側(cè)的穴位,每日一次,每次兩分鐘。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中點(diǎn),鼻唇溝中間,鼻孔旁5分處。首先正坐或平躺,將食指伸直。用食指的指腹垂直按壓迎香穴,感覺酸麻。堅持按壓此穴位,每日一次,每次兩分鐘。
曲差穴:位于人體頭部,當(dāng)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首先正坐,自然閉合雙眼,兩只手肘支在桌面。手臂抬起,掌心朝向自己,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并攏,其他兩指以握拳方式彎曲。無名指的指腹探入前發(fā)際,放在發(fā)際的正中處,食指的指尖所對的位置就是曲差穴。用食指的指腹按壓穴位。雙手同時按壓穴位,每日一次,每次兩分鐘。
承光穴:位于人體頭部,面部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處。左手的四指并攏,
列缺穴
穴名來歷
“列”的含義是分解,“缺”的含義是東西破開口,“列缺”就是天空的裂縫,也就是“閃電”。列缺是四總穴之一,主管頭部病癥。肺臟位于五臟六腑的最上面,是“天”的象征。手太陰肺經(jīng)從這里出現(xiàn)分支,延伸至其他經(jīng)脈,好像閃電一樣蜿蜒著霹靂乾坤。當(dāng)你覺得頭暈的時候可以按摩此穴位,它會像閃電一樣擊碎腦中的陰霾。
標(biāo)準(zhǔn)穴位

取穴技巧

按摩方法

翹起大拇指,將小指放在發(fā)際前端正中處,以食指指腹的位置為基點(diǎn)。再把左手中指與食指并攏,其他幾個指頭以握拳的方式向掌心收攏,中指的指腹放在剛剛食指所在的位置,這時,食指的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承光穴。用同樣的方法找出與之對應(yīng)的位置,用食指的指腹按壓此穴位。左右手同時按壓,每日一次,每次兩分鐘。
護(hù)理治療
(1)口服藥物
根據(jù)不同的鼻炎,用藥有所區(qū)別。過敏性鼻炎需要抗過敏治療,如息斯敏、撲爾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膽丸,各種鼻炎片等。萎縮性鼻炎則需要服用維生素類藥物。
(2)滴鼻藥物
滴鼻藥物主要用來緩解鼻炎的癥狀,例如鼻油可以緩解干燥性鼻炎的干燥,磺麻滴鼻液可治療急慢性鼻炎和鼻竇炎,呋麻合劑則可以緩解鼻腔阻塞;激素類滴鼻液則有助于減輕過敏性鼻炎的打噴嚏流清水涕等癥狀。
(3)手術(shù)
手術(shù)可以解決鼻塞,適用于鼻甲肥大導(dǎo)致的鼻腔阻塞,或者鼻腔極度干燥的萎縮性鼻炎等。
(4)中藥方劑
方法1 :菊花10克、梔子花10克、薄荷3克、蔥白3克、蜂蜜適量,沸水沖泡,取汁加蜂蜜調(diào)勻,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用3-5日。適用于急性鼻炎。
方法2 :蔥須20克、薄荷6克、蔓荊子15克。加水煎,取汁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適用于急、慢性鼻炎。
方法3 :生姜9克、大棗9克、紅糖70克,加水煎,取汁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用3-5日,適用于急性鼻炎。
方法4: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加水煎取汁。早晚分服,每日1劑,適用于急性鼻炎。
(5)偏方
①上等龍井茶30克、川黃柏6克,共研細(xì)末,以少許藥粉嗅入鼻內(nèi),每日多次。主治鼻竇炎、鼻塞伴膿性分泌物自覺鼻臭等癥。
②苦葫蘆子30克,搗碎并置于凈瓶中,以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開封,去渣備用。取少許滴入鼻中,每日4次。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③老干絲瓜末方:老干絲瓜2條,燒灰研末保存。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開水送服。主治鼻竇炎、副鼻竇炎、流臭鼻涕者。
(6)食療調(diào)理
①絲瓜藤煲豬瘦肉
清熱消炎,解毒通竅。取近根部的絲瓜藤3~5克洗凈,豬瘦肉60克切塊,同放鍋內(nèi)煮湯,至熟加少許鹽調(diào)味,飲湯吃肉,5次為1療程,連用1~3個療程自愈。
②黃花魚頭湯
扶正祛邪,補(bǔ)中通竅。取胖頭魚100克,洗凈后用熱油兩面稍煎待用。將大棗15克去核洗凈,用黃花30克、白術(shù)15克、蒼耳子10克、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砂鍋內(nèi)與魚頭一起煎湯,待熟吃肉飲汁。
迎香穴
穴名來歷
“迎香穴”又被稱為“沖陽穴”。“迎”是歡迎、迎接,“香”是脾胃五谷之氣。它所接納的是胃經(jīng)的氣血,與天部層次的氣血都差不多,但是因?yàn)槲恢每拷附?jīng),又因?yàn)樗幍奈恢闷停晕附?jīng)的濁氣就會向下傳遞到這里,因?yàn)榻蛹{外氣,所治療的癥狀與鼻子有關(guān),所以這個穴位被稱為“迎香穴”。
標(biāo)準(zhǔn)穴位

取穴技巧

按摩方法

曲差穴
穴名來歷
“曲差穴”也被稱“鼻沖”。“曲”是隱秘,“差”是派遣,“曲差”的含義就是秘密地派遣,到底派遣到哪呢?咱們來看看這個穴位的氣血流通狀態(tài)。這個穴位所吸收的是眉沖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到了這里后受熱氣化,傳送到頭上的各個部位,因?yàn)檫@里的熱量不夠,所以氣血水濕成分少,呈現(xiàn)出飄渺的似有似無的狀態(tài),所以被稱為“曲差”。
標(biāo)準(zhǔn)穴位

取穴技巧

按摩方法

承光穴
穴名來歷
承光穴中“承”的含義是受,“光”的含義是光亮、陽光、熱量,“承光”的含義是膀胱經(jīng)氣血在這里承受熱量。這個穴位的氣血是從五處穴中傳來的涼濕水氣,本身已經(jīng)受熱氣態(tài),在此處對它進(jìn)一步加熱,血?dú)饫^續(xù)脹散,好像一直在對它不停地加熱一樣。
標(biāo)準(zhǔn)穴位

取穴技巧

按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