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莊子(2015版)
- (戰國)莊周 《圖解經典》編輯部
- 897字
- 2019-09-26 13:05:49
4 南華真人莊子與道教
莊子在道教中被尊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更是被道教列為經典。南朝的上清茅山道的陶弘景就極為推崇《莊子》,后來道教更從義理上深刻地闡發了莊子的思想,并將其消融在道教養生修仙的理論與實踐中。
道教簡述
道教是中國古代宗教按其自身內在的邏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而形成的,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而得名。它認為,經過一定的修煉,人可以得道成仙。道教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自東漢中葉形成以來,它經歷了創建期、改造期、興盛發展期、宗派紛起期和逐漸衰落期,迄今在我國流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對中華民族與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音樂、化學、醫學、養生學、氣功學以及民族關系、民族心理和社會習俗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財富,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
道教中的莊子
道教與道家有直接的關系。名稱上,道教以“道”為教派之名;思想上,道教以道家的哲學思想為最高的信仰,并據之構建了道教的理論體系;人物上,道家學派的創始者老子,成了道教的教主。莊子在唐玄宗時追號南華真人,宋徽宗時封微妙元通真君。道家的另外幾個代表人物列子、文子、亢桑子分別成為沖虛真人、通玄真人、洞靈真人。
《莊子》對道教的影響
漢代,學者多以黃老并稱,至魏晉而盛稱老莊,莊學也就大量為道教所吸收和改造。如葛洪《抱樸子》、司馬承禎《坐忘論》等都利用和改造了《莊子》的思想。唐宋時,《莊子》日益為道教所重視,唐代著名道士成玄英、孫思邈、李含光,宋代道士陳景元、褚伯秀都曾為之作注疏。
《莊子》對道教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本體論思想對道教義理的影響。二是“心齋”“坐忘”等修習方式對道教修煉的影響。三是“圣人”“神人”“至人”形象的描述對道教神仙思想的影響。
《莊子》對道教的影響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核心,作為“道”之集大成者,《莊子》被列為道教重要典籍,對道教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其主要影響有三點:一是本體論思想對道教義理的影響。二是“心齋”“坐忘”等修習方式對道教修煉的影響。三是“圣人”“神人”“至人”形象的描述對道教神仙思想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