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不要抱怨生活

這世上的一切,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我們來的時候,雙手空空,日后無論得到多少,都是意外之喜。抱怨只能使人們生活在痛苦和怨恨當中,沒有抱怨的世界,才是最快樂的。

不抱怨生活

一個鐵匠想打造出一把鋒利的寶劍出來,于是把一根根長長的鐵條插進了炭火中,等到燒得通紅,然后取出來用鐵錘不停地敲打。如此反復了不知多少次后,鐵條變成了一把劍。可是他左看右看,覺得這把劍并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于是又把它放進了通紅的爐火中,然后拿出來繼續敲打,他希望能把它打得再扁一點,成為一個種花的工具,誰知還是覺得不滿意。就這樣鐵匠反復把鐵條打成各種工具,結果全都失敗了。最后一次,當他把燒得通紅的鐵條從炭火里取出來之后,茫茫然竟不知道該把它打造成什么工具好了。實在沒有辦法了,他隨手把鐵條插進了旁邊的水桶中,在一陣嘶嘶聲響后,鐵匠說:“雖然這根鐵條什么也沒打造成,可至少我還能聽聽嘶嘶的聲音。”

很多人在遭遇失敗后,最先做的就是不停地抱怨,而不是從中吸取教訓。這樣的行為不但會使他們失去成長的機會,生活也會因此而變得枯燥和充滿煩惱。相反,對于那些面對失敗保持樂觀的人而言,不但不會因此而到處抱怨,而且他們總是能在其中體驗到樂趣。

對于一個樂觀者而言,面對任何事情他們都不會去抱怨,這也是那些偉大的成功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1888年的大選中,美國銀行家莫爾當選副總統,在他執政期間,聲譽卓著。當時,《紐約時報》有一位記者偶然得知這位總統曾經是一名小布匹商人,感到十分奇怪:從一個小布匹商人到副總統,為什么會發展得這么快?帶著這些疑問,他訪問了莫爾。

莫爾說:“我做布匹生意時也很成功,可是,有一天我讀了一本書,書中有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句話是這樣寫的:‘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敢于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便能夠突破自己的人生局限。’這句話使我怦然心動,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不久有位朋友邀請我共同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銀行的事情。因為金融業秩序混亂,自己又是一個外行人,再加上家人的極力反對,我當時便斷然拒絕了朋友的邀請。但是,讀到這一句話后,我的心里有種燃燒的感覺,猶豫了一下,便決定給朋友打一個電話,就這樣,我走入了金融業。經過一番學習和了解,我和朋友一起從艱難中開始,漸漸干得有聲有色,度過了經濟蕭條時期,讓銀行走上了坦途,并不斷壯大。之后,我又向政壇挑戰,成為一位副總統,到達了人生輝煌的頂峰。”

莫爾取得的成功來自他樂觀的心理,面對自己低微的出身,他沒有一絲的抱怨,面對自己微弱的資產,他也沒有抱怨,他沒有因為自己只是個小布匹商人就停止追求成功的步伐,而是選擇了更高的目標,對未來不斷發起挑戰,朝著人生的巔峰不停地前進著。

成功的喜悅只有那些遇到困難永遠不會抱怨的人才可以品嘗得到。快樂的生活永遠都是在沒有抱怨的情況下產生的。那些只知道抱怨的人,就像被蒙上了雙眼一樣,看不到眼前的無限風光,這樣他們自然也就永遠不懂得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對于這些人而言,他們始終都擺脫不了那些困擾在他們身上的煩惱,焦躁的心情就像魔咒一樣一直困擾著他們,幸福和快樂的陽光很難照在這些人的身上,因此,他們注定將生活在陰暗當中。

保羅·迪克的“森林公園”使每個路過那里的人都贊嘆不已:蔥郁的樹木參天而立,各色花卉爭香斗艷,鳥兒在林間快樂地歌唱。可有誰知道,這竟是從以前燒成廢墟的老莊園上重建起來的!

保羅·迪克是從祖父那里繼承下來的“森林莊園”,在5年前,由于雷電引起的一場火災被燒毀了。面對無情的打擊,保羅·迪克根本就沒有勇氣去面對現實,他心痛不已。他知道,要想重建莊園是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的,最重要的是還需要很大一筆資金,而這筆資金根本就沒有辦法湊到。保羅·迪克因此而茶飯不思,閉門不出,變得非常的憔悴。

他的祖母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后,意味深長地對保羅·迪克說:“孩子,莊園被燒了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因此而被毀掉。”

聽完祖母的話后保羅·迪克一個人走出了靜靜的莊園,腦海里始終回想著祖母對他所說的話,對自己的人生開始重新思索。一次,他發現很多人排在一家商店的門口正在搶購些什么,他好奇的走上前去,原來這些人在搶購木炭。木炭!保羅·迪克的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了一個好辦法。

保羅·迪克雇用了幾個燒炭工,他們決定用兩個星期的時間將莊園里的那些燒焦的樹木加工成木炭,然后送到集市上去出售。這一想法果然很有效,保羅·迪克很快就賣光了所有由樹木加工而成的木炭,還收獲了一筆不小的資金。他用這筆資金購買了樹苗后,重新開始精心的打理祖父留給他的莊園,沒過多久便有了現在綠樹成蔭的“森林莊園。”

無論是失去了原有的幸福,還是遲遲不能得到應有的幸福,我們都不要去抱怨,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抱怨不但不會解決問題,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唯一為自己找回原有的幸福或是贏得未來幸福快樂的方法就是樂觀地去面對,理智地看待發生的所有困難,并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從而走出困境,最終獲得快樂。

遇到困境不要抱怨

很多人一旦失敗后,便用抱怨的方式來對自己進行安撫,他們覺得這樣做可以使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并還會用抱怨來為自己找一些失敗的借口。這些人會覺得,抱怨是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最能釋放自己壓力的好辦法,不但可以為自己的失敗找到借口,別人也不會因此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嗎?在我看來,用抱怨的方式來面對困難會產生極為嚴重的不良后果。

首先,如果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是抱怨,那么你就永遠不會從中吸取到教訓,自己也就始終不能得到成長。其次,在表面上看來,通過抱怨的方式似乎能為自己的失敗找到一些理由,從而使自己不再為此而感到難過。可事實并非如此,這樣做就等于自己在欺騙自己,明明事情根本就沒能解決,自己卻偏要裝作沒有事了。用逃避的方法避開現實,看上去似乎已經脫離了困難,其實你根本就沒能真正的走出困境。

美國作家海倫說:“抱怨會使心靈黑暗,愛和愉悅則使人生明朗開闊。”一個總是在抱怨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陰暗的,他們沒有面對現實的勇氣,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困難,他們也不能勇于承擔。抱怨也會使人們失去責任感,在其身上發生的所有對自己不利的事情,他們都不會積極的承擔起責任,甚至還會用一些狡詐的手段來逃避責任。懦弱的心理使這些人變得極為脆弱,一個小小的困難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喪失勇氣的他們無法真誠的面對現實,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逃避和抱怨。

在很早以前,兩個兄弟在茫茫的大海中尋找棲息之地,歷經磨難后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小島,可島上卻沒有人煙,到處荒草叢生,不時還會有野獸出沒。面對惡劣的環境,兩兄弟的意見產生了分歧。在哥哥的眼中,小島充滿了生機,他對弟弟這樣說:“我已經決定留在這里了,我相信,盡管這里環境惡劣,可我有能力把它開發成一個非常美麗并富裕的島國。”

弟弟卻不是這樣想的。他對哥哥說:“你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到處都是荒野,連居住的房子都沒有,還經常有野獸出沒,難道你想死在這里嗎?哎!我只能說上帝在捉弄我,這就是我的命運!”最終弟弟沒能留下,他離開了這個小島去尋找自己心中一直幻想的那個地方了。

在茫茫的大海中漂泊了幾天后,弟弟終于找到了一個充滿生機的小島,他非常高興的來到了這個島上。他決定要把這里建造成一個非常漂亮的島嶼。可當他開始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想完成這一目標有多么的困難,巨大的石塊,炎熱的天氣,都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最終他放棄了,他沒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很快幾十年過去了,以前那兩個年輕力壯的兄弟已經成了老人。自從那次分開后,兄弟二人就再也沒見面。弟弟決定前往那個荒島去看望哥哥。當他到達這個以前還是一片荒蕪的島嶼時,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這里到處都是漂亮的房子、整整齊齊的田地,還有很多活潑的小孩在開心的玩耍。弟弟不相信眼前的這一切是真的,他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正當他在猶豫的時候,一個神態非常慈祥的老人朝著他走了過來,弟弟一眼就認出來是哥哥。弟弟這才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哥哥努力打造出來的。看著這里到處布滿繁華,弟弟再次開始抱怨自己的命運,恨哥哥當初為什么不把他留下來,他充滿怨氣地說:“要是當初你勸我留下來,我一定會把這里建造的更好。”弟弟是有機會和哥哥一樣過上快樂的生活的,可他在遇到困難時選擇了放棄,而面對失敗時,他又選擇了抱怨。即便是自己不說,哥哥也可以看出,他是生活在痛苦當中的。哥哥原本以為弟弟已經改掉了以前的壞脾氣,誰知他還是老樣子,總是在抱怨。哥哥沒有留下弟弟,因為他覺得如果弟弟不能改掉抱怨這個壞習慣的話,即便是自己把他留下來,他也不會生活得快樂。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與其抱怨自己的現身處境,倒不如好好分析一下原因,正確地面對現實,把握自己、充實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找到彌補的方法,使自己脫離困境,走向成功。

樂觀改變環境

如果你無力與自己所處的環境抗衡,那就要試著讓自己適應這個環境。因為環境永遠不會來適應你。當我們身處不良的環境時一定要樂觀地面對。

生活中,很多人對到一個新的環境充滿期待,希望新的環境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但是在體驗到最初的新鮮感覺之后,像對原來環境的抱怨一樣,人們習慣性的開始抱怨眼前的環境和自己想象的有落差。其實,每個環境都不可能完全如你所愿,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完美的,如果你現在還能忍受的話,就不要再去抱怨,而是需要學會適應環境,提高自己的調適能力。有的人容易在沖動之下做出決定,一氣之下選擇離開,可是換個地方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應該正面的面對問題,而不是一走了之,學著去適應環境以達到某種平衡,對于每個想在生活中得到快樂的人來說,最應該做的就是樂觀地面對不良環境,并從中找到樂趣。

當你到一個新的環境時,能做到以下幾點,你就能順利地適應了。

首先,不抱怨,多包容。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存在,生活也是一樣,即使是比之前身處的環境好了,也肯定存在一些令人不滿意的問題,只要它不是你所看重的主要問題,就可以完全忽略它。

其次,懷著樂觀的心態做好每一件事情。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當剛步入一個新環境時,對很多事情一定都不是很了解,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盲目的做些事情,要充分的了解后再開始采取行動,這樣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發生。

再有就是學會拒絕。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當中,當我們步入一個新環境時總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憑借著自己的資格老,或是覺得自己更加熟悉這個環境,便會把一些繁瑣的事情交給我們來做,這明擺著就是在欺負新人。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學會拒絕,否則別人就會認為你是一個軟弱的人。當然,一定要在正確的情況下,否則你就會成為一個驕傲自大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應該以一種平靜而莊重的神情講話,客氣的拒絕,對方也就沒話可說了。為了避免生硬的拒絕,你可以提出一個相反的建議,但要符合情理。

最后,我們還要學會謙虛地向別人學習,但不必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同而去套近乎。如果你表現得過于主動,身邊的人就會對你產生你是在溜須拍馬的想法,從而使大家對你產生反感的心理,同時也就會喪失與其他人進行溝通的機會。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直處于一個環境中,面對緊張的生活和工作,人們總是會更換環境,這是任何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為了克服陌生環境給我們帶來的不便,我們一定要學會去適應、去融入,到任何時候都不要抱怨,這樣才能使生活快樂起來。

一位武藝非凡的大師,在收徒弟時讓所有前來拜師的人都跑步上山,如果有誰能按照這位大師說的去做,他就有可能被大師收為徒弟。所有人都按照大師的意思去做了,大家一起跑步上山。可事情遠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困難得多,大師所住的地方在山的最高處,長長的山路一眼望不到邊,很快就有一部分人放棄了,他們覺得即使自己堅持到了最后也不一定就會被大師選中。而還有一小部分人堅持了下來,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們終于爬到了山頂,見到了這位大師。

當這些人提出讓大師教他們功夫時,大師這樣說道:“你們先不要忙著讓我教你們功夫,從現在開始我要離開這里幾天,想學習功夫的人就在這里等,如果不能等的話,那么就請離開。”

大師說完話后,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干脆走了算了,大師一定是不想收下我們才找了這個借口故意推脫。還有的說既然來了為什么不等等看呢,如果過幾天大師還是不肯收我們,到那時候我們再走也不遲呀!議論過后,一部分人選擇了離開,一部分人留了下來。

在未來幾天中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而山上的環境又特別的惡劣,到了晚上寒風刺骨,大家被凍得直哆嗦。很快在這里等待的人便所剩無幾了,人們因為忍受不了如此糟糕的環境一個接一個的離開了。

幾天過后,留在這里的只剩下兩個人了,這時大師出現了,他意味深長地對這兩個人說:“你們堅持到了最后,你們沒有向惡劣的環境屈服,我正式收二位為我的徒弟。”這時兩人才明白過來,原來大師根本就沒有離開,他始終都在觀察著這些前來拜師的人,他的目的是考驗大家是否能夠適應這里的環境和是否有誠懇的心。

在面對一個陌生環境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理,提醒自己,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主動地去適應并融入這個環境當中。人生就是到處充滿挑戰,那些讓我們感到熟悉和溫馨的環境都已經是以前的事了,我們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那里;當然除非你不想取得發展。想要取得成功,想要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就必須積極迎接新的挑戰。再者說,有哪一個熟悉的環境不是從陌生開始的呢,在我們剛一出生的時候,這個世界對于我們而言也都是陌生的,可我們沒有逃避的權利,只能慢慢地去適應,去接受,去挑戰。而當我們慢慢熟悉了這一切以后,就會發覺,到處都會充滿精彩。

放下心中的抱怨

一個偉大的成功者可以坦然面對一切,面對任何事情他們永遠都不會有一絲抱怨,當失敗和痛苦到來時,他們付諸的行動是勇敢地面對,積極地解決,而不是不停的抱怨。世界上有多少平凡的人憑借著一顆永不抱怨的心書寫了輝煌的人生,甚至創造了人生的奇跡。

人生就是這樣,到處都充滿了坎坷,誰都避免不了遇到一些麻煩和困難,如果一味抱怨的話,不但事情得不到解決,人生也會因此而失去快樂。曾有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這樣說道:“迷路時抱怨的一百句話,頂不上問路的一句話。”與其不停的抱怨,還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上面,這才是遇到困難時應該要做的事情。同是一件事情,抱怨會將其變得非常糟糕,相反,如果你能杜絕抱怨的話,即使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處理起來也會變得比較輕松。當我們遭遇困境時千萬不要讓抱怨毀掉我們繼續奮斗的勇氣和精神,掌握自己的命運,抓住希望永不放棄,相信最終我們獲得的一定會是幸福和快樂。

李·艾柯卡曾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后來又成為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座右銘是:“奮力向前。即使時運不濟,也永不絕望,也永不抱怨,哪怕天崩地裂。”

艾柯卡不光品嘗過成功的歡樂,也曾有過遭遇挫折的懊喪。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叫作“苦樂參半”。1946年8月,21歲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車公司當了一名見習工程師。他喜歡和人打交道,而且想搞經銷。

艾柯卡靠著自己的奮斗,由一名普通的推銷員,最終當上了福特公司的總經理。但是,在1978年7月13日,他卻被妒火中燒的大老板亨利·福特開除了。當了8年的總經理,在福特工作已32年,一帆風順,從來沒有在別的地方工作過的艾柯卡,突然間失業了。昨天還是英雄,今天卻好像成了甲型流感患者,人人都遠遠地躲開他,過去的朋友都拋棄了他,他遭遇了生命中最大的打擊。

但是,艾柯卡沒有抱怨,也沒有絕望,他想起了小時候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一次,還是中學生的艾柯卡去野外玩,他坐在一根圓木上面,一邊打開一包三明治,一邊欣賞著巍峨險峻的山景。只見兩條潺潺奔流的小溪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清澈透明、深不見底的小潭,然后沿著一條樹木叢生的峽谷直瀉而下……如果不是有一只蜜蜂“嗡嗡嗡”圍著艾柯卡不停地飛,他的心境一定如田園詩般清凈。

這不過是一只普通的好擾亂野餐者興致的蜜蜂。艾柯卡不假思索地把它趕跑了。

可是這只蜜蜂一點兒也沒有被嚇到,它又飛回來了,還是圍著他“嗡嗡嗡”地轉起來。這時,艾柯卡徹底失去了耐心。他一下子把這只蜜蜂打落到地上,接著一腳把它踩住,“嘎吱”一聲把它碾進了沙土里。

片刻之后,艾柯卡腳邊的沙土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使他大吃一驚的是,那個不斷折磨他的壞東西居然從沙土中鉆了出來。它的翅膀狂亂地撲打著,好像在向艾柯卡示威呢!這一次艾柯卡更不耐煩了。他站起來,用120磅的身體的重量把這只蜜蜂又重新碾進了沙土里。

艾柯卡重新坐下來吃午餐了。幾分鐘后,他發覺腳邊有什么東西輕輕地動了一下。一只身體已被碾破但仍然活著的蜜蜂從沙土里有氣無力地鉆了出來。

艾柯卡對蜜蜂的幸存產生了興趣。他俯下身子仔細地查看蜜蜂的傷——右側的翅膀還相對完整,但左側的翅膀已被碾得像一塊揉破的紙。然而,那只蜜蜂仍然在不停地上下活動著它的翅膀,仿佛在估量著自己所受的損害。它還開始修整它那沾滿了泥沙的胸腹部。

隨后,蜜蜂把注意力轉向那變了形的左翅,用腿反復撫摸著整個翅膀。每整理一段時間,蜜蜂就嗡嗡地撲打翅膀,好像在測試升力。這只毫無希望的殘廢者竟以為它還能飛?艾柯卡雙手撐地跪下去,想更好地看看這些無用的努力。

他更仔細地觀察證實,這只蜜蜂完了——它肯定完了。艾柯卡確信自己有這點生物學知識。

但是,那只蜜蜂仿佛對艾柯卡這高超的判斷置若罔聞。它好像在逐漸恢復力量,并且加快了修整的節奏。這時,它那薄紗般的翅膀堅挺起來,而已彎曲的翅膀差不多已伸直了。

終于,蜜蜂覺得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做一次試飛了。伴著一陣“嗡嗡”聲,它飛離了地面,然而卻一頭撞在不到3英寸以外的沙堆上。這個小生命撞得很厲害,然而它還是拼命地梳理和伸展翅膀。

蜜蜂再次飛了起來,飛了6英寸后又撞到了另一個土墩上。很明顯,蜜蜂的翅膀恢復了升力,但它還沒能好好地控制方向。每次碰撞以后,那只蜜蜂便瘋狂地活動,以糾正新發現的結構上的缺陷。

它又一次飛了起來,這回越過了沙丘并筆直地朝一根樹樁飛去。勉強地躲過了樹樁,然后放慢了飛行的速度,轉了幾圈兒,在明澈如鏡的水潭上空慢慢地飄過,似乎要欣賞它自己的曼妙的身影。

艾柯卡想起童年時代里刻骨銘心的這一幕,他告訴自己:“艱苦的日子一旦來臨,除了做個深呼吸,咬緊牙關盡其所能外,實在也別無選擇。”

艾柯卡是這么說的,最后也是這么做的。他沒有倒下去。他接受了一個新的挑戰:應聘到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出任總經理。

艾柯卡,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當了8年總經理的強者,憑他的智慧、膽識和魄力,大刀闊斧地對企業進行整頓改革,向政府求援,舌戰國會議員,取得了巨額貸款,重振了企業雄風。

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面額高達8億美元的支票,交到銀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萊斯勒還清了所有債務。而恰恰是5年前的這一天,亨利·福特開除了他。

如果艾柯卡不能勇于接受新的挑戰,在巨大的打擊后一蹶不振、偃旗息鼓,那么,他和一個普通的下崗職工就沒有什么區別了。正是這種不向命運屈服,正是這種永不言敗、永不抱怨、永不放棄的精神,使艾柯卡成為世人敬仰的英雄。

保持平常心

很多人之所以在遇到困難時不停的抱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總是把事情想得過于極端,對于這些人而言即便是人生中一次小小的失敗,他們也會將此視為致命的打擊。恐懼失敗會危害到自己,擔心失敗會影響到自己的未來,促使了他們一旦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抱怨。當一個人用平常心去面對發生在身邊的所有事情時,抱怨自然就會離他而去,因為這些擁有平常心的人不會過于計較成敗。成功自然是一件好事,對于一個具有平常心的人,他永遠不會被成功的喜悅沖昏了頭腦;失敗雖是一件痛苦的事,可對于一個具有平常心的人,他也不會被失敗帶來的痛苦所打倒。因為有了平常心,人們變得從容了,因為有了平常心,人們變得和藹了,因為有了平常心,人們把一切事情都看淡了,無論面對成功還是失敗,他們既不會驕傲,更不會抱怨。

居里夫人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面對如此高的榮譽居里夫人并沒有因此而改變什么,她用一個平常心面對這發生的一切。得獎出名之后,她還是和以前一樣整日待在實驗室里埋頭苦干,而把榮譽和成功的金質獎章給女兒當了玩具。有的客人見了后感到非常的驚訝,便問居里夫人說:“難道你不喜歡這個獎項嗎?在我看來你應該把它高高掛起才對呀!”居里夫人笑著回答說:“我想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榮譽就是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你將一事無成。”道理非常簡單明確,可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明白,他們不會這樣做,當自己有了點名氣之后,便沾沾自喜起來,甚至還會表現得目中無人。就這樣原本一件很好的事情慢慢便產生了惡果,過于自大的他們已經被眼前的榮譽沖昏了頭腦,他們自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功者了,現在要做的就是慢慢品嘗勝利的喜悅,這樣一來,他們便逐漸地失去了奮斗的精神,自滿的心理使他們變得懶惰。魯迅先生就曾這樣說:“‘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是不好的,容易停滯。我想頂好是不要自餒,總是干;但也不可自滿,仍舊總是成功。”一個偉大的成功者永遠不會過于注重榮譽,他們會將榮譽看得很淡,當然這并不是說他們不希望得到榮譽或是不尊重榮譽。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曾這樣說:“我不能說我不尊重這些榮譽,而且我承認這些榮譽很有價值,不過我卻從來沒有為追求這些榮譽而工作。”為得到榮譽或是為自己贏得利益而奮斗的人很難體會到成功的真正意義,他們所做的一切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全都是為了自己,這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只有那些擁有一顆平常心,不會因為想得到榮譽才去工作的人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偉大的成功者。

所謂的平常心也就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人們為了使自己的生活得更好,避免不了與他人進行競爭,有了競爭自然也就會有成敗。在面對這些的時候,人們需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無論成敗與否,都要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這不但有利于事業的繼續發展,對身體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凡事都喜歡斤斤計較、過于注重得失的人內心很難會得到安寧,他們在很多時候都處于煩躁當中,這樣的心理必將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成功了不要驕傲,失敗了不要氣餒,看到別人享受榮華富貴不羨慕,看到人家有萬貫家財不嫉妒,遇事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你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快樂。

歐瑪爾是英國史上唯一留名至今的劍手。他有一個與他勢均力敵的敵手,兩人已經爭斗將近三十年了,可始終都沒能分出勝負。這一天兩人又遇到了,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非常激烈的戰斗,在爭斗中敵手突然從馬上摔了下去,歐瑪爾覺得機會來了,他一下跳到了敵手的身上,手持寶劍,就在他要向敵手發起攻擊的時候,敵手做的一件事讓他停止了戰斗——敵手向他的臉上吐了一口唾沫。歐瑪爾對敵手說:“咱們明天再決斗。”敵手為此感到非常的不解。

歐瑪爾說:“三十年來我一直在修煉自己,讓自己不帶一點怒氣去作戰,所以我才能常勝不敗。剛才你吐我的瞬間我動怒了,這時殺你,我就再也嘗不到勝利的感覺了。所以,我們明天再繼續決斗。”

這場決斗永遠不會開始了,因為歐瑪爾已經成了那個敵手的老師,他也想像歐瑪爾一樣不帶一點怒氣去戰斗。

在很多時候只有懷著一顆平常心去做事,你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才會在生活中體會到真正的樂趣。

學會寬容

寬容不但可以使人們原諒別人對自己的一些過失,也會讓那些一直對生活感到不滿的人停止他們的抱怨。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最高的報復就是寬容。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澆灌了干涸的心靈;寬容就像溫暖的壁爐,溫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不熄的火把,點燃了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寬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們叫醒。”“寬容是互贈的禮品。”當我們可以原諒別人的同時也會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原諒,一個懂得寬容的人不會對任何人產生怨恨或是報復的心理,即便有人對他們做了很過分的事情,他們也會用一顆包容的心去感化對方,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可以改正過來。一個懂得寬容的人的世界里永遠不存在抱怨,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的一切過失他們都會坦然地面對,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選擇用克服和原諒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在很多人眼里寬容是一種懦弱的行為,是因為沒有能力反擊才“坐以待斃”的,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寬容和愚蠢沒什么兩樣,既然別人已經惹到了自己,那就應該去反擊他,去打敗他。這樣的想法是完全不對的,在我看來那些懂得寬容的人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偉大的人。聰明是因為他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從來不會與別人發生爭執,而是用自己的品格去感化對方,讓對方自己認識到錯誤,這樣不但可以在沒有任何爭斗的情況下將沖突化解,還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偉大是因為即使他們沒有感化對方,甚至還為自己惹來了一些麻煩,可他們同樣可以樂觀的面對、包容別人對自己的過失。寬容是什么?寬容是一種無私的愛,是一條友誼的橋梁,是打造和諧最好的方法。寬容使人們變得更加美麗,寬容使人們更加幸福,寬容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快樂。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還要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加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寬廣的胸懷可以包容一切,即使是常人感覺非常難過的事,一個具有寬廣胸懷的人在包容的同時也會從中體會到快樂,并還會獲得收獲。

據說在三國時期,曹操的死對頭袁紹發表了討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被罵了個狗血噴頭。

曹操看了檄文之后問手下說:“這檄文是誰寫的?”手下的人以為曹操會大發雷霆,就戰戰兢兢地回答說:“聽說這檄文是出自陳琳之手。”曹操連聲稱贊道:“陳琳這小子的文章寫得還不錯,罵得痛快。”

官渡之戰后,陳琳落入了曹操的手中。陳琳心想當初把曹操罵了個狗血噴頭,這下自己是死定了。然而曹操不但沒有殺陳琳,而且還讓他做了自己的文書。一次曹操曾與陳琳開玩笑說:“你的文筆不錯,可是,你在檄文中罵我本人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罵我的父親和祖父呢?”……

后來深受感動的陳琳一心效力于曹操,他為曹操出了不少好計策,使曹操頗為受益。

用寬廣的胸懷去包容對方,是化解矛盾最有效的方法。一位哲學家曾這樣說道:“寬容可忍讓的痛苦,注定將換來甜蜜的結果。”其實,寬容也是一種付出,而且是一種更為偉大的付出,那么,付出自然就會得到回報,和物質相比精神上的付出將會給人們帶來更多、更大的收益。

在很多時候人們常常會因為對一件事產生不同的看法而發生爭執,如果每一方都互不相讓,無法寬容對方,都想占據上風,結果往往會造成僵持,甚至會兩敗俱傷,搞得雙方都不快樂。工作需要謙讓,生活同樣需要相互包容,快樂是在和諧的前提下產生的,快樂的生活需要我們相互包容和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永登县| 邯郸市| 荃湾区| 乌苏市| 将乐县| 泰来县| 桑日县| 类乌齐县| 游戏| 宝丰县| 龙口市| 沈丘县| 九龙坡区| 招远市| 曲阜市| 拉萨市| 沂南县| 拉萨市| 麦盖提县| 航空| 三都| 深圳市| 绥阳县| 巴塘县| 文昌市| 潢川县| 乐亭县| 贵港市| 永和县| 墨竹工卡县| 玛沁县| 德保县| 朔州市| 木兰县| 息烽县| 财经| 新泰市| 宝兴县| 九江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