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心理學:緒論
- 愛德華·鐵欽納(Edward B.Titchener)
- 1254字
- 2019-12-20 16:17:37
§2.科學稟性
一條常見的秩序法規定,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們的進展程序都只能是由簡單到復雜。因此,我們可以確信,已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以清晰的思索為基礎前進的一步,在這一步背后,不存在對事實的疏忽和含混的爭論。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應遵循這一法則。因此,我們可暫時把科學思想作為現代文明中的一個重要的常規因素放在一邊,把注意力集中在科學家身上。換句話說,我們選擇從事科學工作的人身上所顯露的科學稟性、態度或思想框架作為我們的出發點。首先,我們要了解科學稟性(the scientific temper)、科學態度,這樣我們才能劃清科學與非科學的界限。
我們在工作中使用否定性詞語確實比肯定性詞語更容易。人們普遍認為,最能把科學態度與非科學態度區分開來的形容詞是“無私的”(disinterested)和“非個人化的”(impersonal)。如果有必要為此尋找證據,心理學家自然引用詹姆斯(James)《信仰的意志》(The Will to Believe)中的一段名言:“人們面對物理科學的宏偉大廈,看到它是如何建立的;有多少無私的、善辯是非的生命被埋葬而成為其基石;多少耐心與等待、多少對自己的抑制、多少對冷漠的外在事實規律的屈從被埋入它的基石、灰泥之中;它站立著,那么威風凜凜、徹底地非個人化——這時,那些自在地吐著煙圈、假裝沒有個人夢想的渺小的傷感主義者顯得多么昏庸而卑劣啊!”但是,沒有必要羅列證據,我們隨處可見無私的驚訝”和“非個人化的對真理的愛”。
更不為人知的是,這些否定性形容詞非常有意義。如果我們使用肯定性術語代替這些否定性術語,不久就會發現,這一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存在精確的等同。如果我們看一下典型的科學家的肯定性品質——真誠、頭腦靈活、勇敢、謙遜、耐心、專心致志、細心、精確、視角清晰——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單個的或者是聯合的,它們都不足以把科學稟性區分開來。實際上,就特殊意義而言,只有通過其否定含義,我們才能使這些詞匯起作用。法拉第提醒我們要謹慎時說到:“對結論懸而不決,可能會令人厭惡,使人極度疲憊?!倍鄶等耸谴掖易鞒鏊麄兊慕Y論的。當赫胥黎(Huxley)提醒我們要謙遜時,提到:“要準備放棄任何成見?!?img alt="赫胥黎,《托馬斯·亨利·赫胥黎的生平和信件》(Life and Letters ofThomas Henry Hux-ley),1900年,第1卷,235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4DD16/1317336770556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722341-SZy2ZMj8pWXoHQG1GLQjI15qyitjb0RO-0-115678937113ea4334a8b1b16d1aff77">同樣還是赫胥黎宣稱:“嚴格地講,所有精確的知識都是科學。”他又迅速地補充:“沒有哪一個人能把最普通的事物描述得近于精確?!?img alt="赫胥黎,《科學入門:導言》(Science Primers:Introductory),1880年,1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4DD16/1317336770556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722341-SZy2ZMj8pWXoHQG1GLQjI15qyitjb0RO-0-115678937113ea4334a8b1b16d1aff77">僅僅是與一個更常見的相反的態度相對而言,肯定性品質可以顯示出科學態度的特征。
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從一開始,科學的思維習慣就是非同尋常的,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非自然的或反常的(只要我們愿冒被人指責為夸張的危險)。我們可以因此而避開許多錯誤。舉其中一個例子:通常人們誤以為科學可以從實踐中演化而來,“從工作經驗中獲得”。確實,許多跡象表明,科學源于有較大影響的實踐環境,正如今天的科學家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一樣。持異議的科學態度很稀少,不如實際工作中的正統觀念歷史悠久,但如果有組織的實踐先于理論是事實的話,我們就能確信,只是在某些行會成員出現了理智的反抗行為,并直接反對其知識的職業限制時,科學才會出現。因為,如果不是人們的行為變得“無私”且“非個人化”,就不存在科學。否定性恰恰是其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