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本生

【說明】

“本生”就是把保全生命作為根本。文章認為外物既可以養生,又可以傷生,而保全生命的方法在于正確地處理人與外物的關系。圣人重生輕物,“以物養性(生命)”,對于外物“利于性則取之,害于性則舍之”,因而能夠“全其天(生命)”。富貴之人多為外物所惑,重物輕生,“以性養物”,對物質享受貪求不已,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導致傷生亡國。作者的這些議論,是為規勸驕奢淫逸的君主而發的,其思想主要源于楊朱一派的“貴己”學說。

 

二曰:

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之謂天子[一][1]。天子之動也,以全天為故者也[2]。此官之所自立也[3]。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則失所為立之矣[4]。譬之若修兵者,以備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則亦失所為修之矣。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5],故不得清。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所以養性也[6],非所以性養也[7]。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8]。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若此,則每動無不敗。以此為君,悖;以此為臣,亂;以此為子,狂。三者國有一焉,無幸必亡[9]

今有聲于此[10],耳聽之必慊已[11],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于此,目視之必慊已,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則使人瘖[12],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聲色滋味也,利于性則取之,害于性則舍之[13],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貴富者,其于聲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則遁焉[14]。遁焉,性惡得不傷[15]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二][16],招無不中。萬物章章[17],以害一生,生無不傷;以便一生[18],生無不長。故圣人之制萬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19],口敏矣[20],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21]。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謀而當,不慮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無不受也,無不裹也,若天地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22]。此之謂全德之人。

貴富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23],不如貧賤。貧賤之致物也難[24],雖欲過之,奚由[25]?出則以車,入則以輦[26],務以自佚[27],命之曰“招蹷之機”[28]。肥肉厚酒,務以自強[三][29],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30],鄭衛之音[31],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貴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為其實也。則此論之不可不察也。

 

【校勘】

[一]畢本“謂”下有“之”字,今據眾本刪。

[二]眾本“一”上皆有“其”字,今據畢校刪。

[三]自,舊本皆作“相”。

 

【注釋】

[1]攖(yīng):觸犯。

[2]天:指天所生育的生命。故:事。

[3]官:職官。自:從。

[4]為(wèi):介詞。

[5]者:語氣詞。抇(hú也讀gǔ):攪渾,攪亂。

[6]性:生命。

[7]以性養:用生命供養外物。

[8]輕:喻物。重:喻身。

[9]無幸必亡:無可幸免,必定滅亡。

[10]有……于此:古漢語中表示假設、用于打比方的一種慣用格式。

[11]慊(qiè):滿足,愜意。已:語氣詞,用于語尾,表示確定。

[12]瘖(yīn):啞。

[13]害于性則舍之:這句的意思與《貴生》篇“耳雖欲聲,目雖欲色,鼻雖欲芬香,口雖欲滋味,害于生則止”同。

[14]遁:通“循”。這里的意思是放縱不能自禁。

[15]惡(wū):何,怎么。

[16]招:射的目標,箭靶。

[17]章章:繁盛的樣子。

[18]便:利。

[19]臭(xiù):這里指嗅覺靈敏。

[20]口敏:言辭敏捷。

[21]三百六十節:指人的周身所有關節。《素問·六節藏象論》:“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這里是取其整數。以人的關節總數為三百六十五,是為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相配,這是陰陽五行學說“天人相應”的觀點。利:通暢。

[22]惛(mèn):通“悶”。憂悶。

[23]適:正,恰好。

[24]致物:獲得物。

[25]奚:何。

[26]輦(niǎn):人推挽的車。

[27]佚(yì):通“逸”。逸樂。

[28]招蹷(jué)之機:導致人腳生病的器械。蹷,病名,這里指腳不能行走。

[29]強(qiǎng):勉強。

[30]靡曼皓齒:指美色。靡曼,皮膚細膩。皓,潔白。

[31]鄭衛之音:春秋戰國時鄭、衛兩國的民間音樂。從孔子“放鄭聲”、“鄭聲淫”起,古人歷來都視之為淫靡之音,亂世之音。

 

【譯文】

最初創造出生命的是天,養育生命并使它成長的是人。能夠保養上天創造的生命而不摧殘它,這樣的人稱作天子。天子一舉一動都是把保全生命作為要務的。這是設立職官的由來。天子設立職官,正是用以保全生命啊。如今世上糊涂的君主,大量設立官職卻反而因此妨害生命,這就失去了設立職官的本來意義了。譬如訓練軍隊,是用以防備敵寇的。可是如今訓練軍隊卻反而用以攻殺自己,那就失去了訓練軍隊的本來意義了。

水本來是清澈的,泥土使它渾濁,所以水無法保持清澈。人本來是可以長壽的,外物使他迷亂,所以人無法獲得長壽。外物本應是供養生命的,不該損耗生命去追求它。可是如今世上糊涂的人多損耗生命去追求外物,這樣做是不知輕重。不知輕重,就會把重的當做輕的,把輕的當做重的了。像這樣,無論做什么,沒有不失敗的。持這種態度做君主,就會惑亂胡涂;持這種態度做臣子,就會敗亂綱紀;持這種態度做兒子,就會狂放無禮。這三種情況,國家只要有其中一種,就無可幸免,必定滅亡。

假如有這樣一種聲音,耳朵聽到它肯定感到愜意,但聽了就會使人耳聾,人們一定不會去聽。假如有這樣一種顏色,眼睛看到它肯定感到愜意,但看了就會使人眼瞎,人們一定不會去看。假如有這樣一種食物,嘴巴吃到它肯定感到愜意,但吃了就會使人聲啞,人們一定不會去吃。因此,圣人對于聲音、顏色、滋味的態度是,有利于生命的就取用,有害于生命的就舍棄,這是保全生命的方法。世上富貴的人對于聲色滋味的態度大多是糊涂的。他們日日夜夜地追求這些東西,幸運地得到了,就放縱自己不能自禁。這樣,生命怎么能不受傷害?

假如讓一萬人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那個目標沒有不被射中的。萬物繁盛茂美,如果用以傷害一個生命,那么那個生命沒有不被傷害的;如果用以養育一個生命,那么那個生命沒有不長壽的。所以圣人制約萬物,是用以保全自己的生命。生命全然無損,精神就和諧了,眼睛就明亮了,聽覺就靈敏了,嗅覺就敏銳了,口齒就伶俐了,全身的筋骨就通暢舒展了。像這樣的人,不用說話就能取信于人,不用謀劃就會得當,不用思考就有所得。他們的精神通達天地,覆蓋宇宙。對于外物,他們無不承受,無不包容,就像天地一樣。他們上做天子而不驕傲,下做百姓而不憂悶。像這樣的人,稱得上是德行完全的人。

富貴而不懂得養生之道,正足以成為禍患,與其這樣,還不如貧賤。貧賤的人獲得東西很難,即使想要過度地沉湎于物質享受之中,又從哪兒去弄到呢?出門乘車,進門坐輦,務求安逸舒適,這種車輦應該叫做“招致腳病的器械”。吃肥肉,喝醇酒,極力勉強自己吃喝,這種酒肉應該叫做“腐爛腸子的食物”。迷戀女色,陶醉于淫靡之音,極盡享樂,這種美色、音樂應該叫做“砍伐生命的利斧”。這三種禍患都是富貴所招致的。所以古代就有不肯富貴的人了,這是由于重視生命的緣故;并不是用輕視富貴的虛名來夸耀自己,而是為保全生命。既然這樣,那么以上這些道理是不可不明察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华阴市| 安阳县| 拉孜县| 清涧县| 桦川县| 汉川市| 府谷县| 遂溪县| 玛纳斯县| 富阳市| 高台县| 巨鹿县| 广丰县| 涿鹿县| 阿拉善右旗| 高雄县| 天水市| 克东县| 珲春市| 额尔古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平顺县| 台东县| 万山特区| 龙海市| 七台河市| 农安县| 白山市| 土默特左旗| 西吉县| 新昌县| 北碚区| 白城市| 潜江市| 新化县| 沛县| 兰坪| 溆浦县| 临泉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