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哈德烈

大衛·哈德烈(又譯哈特利,David Hartley,1705—1757)是休謨的同時代人,但哈德烈是資產階級進步階層的思想代表。他基本是唯物主義者,強調心理對生理的依存性。

哈德烈生于英國牛津一個教士的家庭。他最初學做教士,但因為不能接受傳統教條的全部,特別不能接受永恒懲罰這一教條,所以不得不放棄教士這一職業。他對傳統宗教不滿,但不能完全擺脫宗教的影響。他是個自然神論者。

哈德烈學過醫學,終身行醫。他喜歡自然科學。

哈德烈著一書,名為《對人,其結構,其義務,及其期望的觀察》(簡稱《對人的觀察》)。這部書寫于1731—1747年,1749年出版。書分三卷:卷一,論振動的物理學說;卷二,論心的作用;卷三,論基督教。這部書當時未被人注意。到1775年,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1733—1804)才把它的第二卷單獨印行。此后英國人才注意哈德烈的理論。

哈德烈崇信牛頓和洛克。他的心理學從洛克的學說發展而來。他對心理的生理基礎提出新的學說;他由于受牛頓的影響,認為神經作用是波動。

他明確地說,神經是固體,不是空心的管,所以神經作用不是精氣的流動。他認為神經的傳導是由神經(包括腦質)的極微細分子發出以太(一種稀薄而有彈性的流質),這個以太的振動沿著神經表面向前傳導。這種波動是前后的,是縱波。

外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神經上的振動,這種振動傳進到腦時就發生感覺。與感覺相當的振動又傳到肌肉。肌肉也振動,引起動作。感覺的作用牽連腦、脊髓和神經;運動也一樣。觀念的作用限于腦中。

他這種解釋實際等于說物質作用產生心理,是唯物主義的觀點。他這種生理解釋不正確,但說神經傳導的是一種波動,卻猜得對。

哈德烈用神經的振動解釋后象、觀念和記憶。任何由實物引起的腦內振動會繼續下去,不過振動越來越微細。他稱這種微細的振動為微振(vibratiuncle)。后象(如視覺的正后象)是由于物質刺激雖然停止了,但神經上的振動還繼續一些時間。觀念和與之相當的感覺是由于在腦中同一部位的作用;不過感覺的振動較強,觀念的振動較弱,后者是微振。微振可以轉化為較大的振動,如在夢中,觀念很強烈,很鮮明;這時微振變成較大的振動了。記憶是由于過去的感覺經驗所遺留下的影響而現在又引起的微振。

哈德烈否認有由反省而來的簡單觀念,認為一切心理內容都由感覺來。這是他比洛克進步之處。

他認為感覺重復了多次,就留下“感覺的簡單觀念”(即后來所謂意象image)。

哈德烈是用聯想來解釋一切復雜心理現象的。他認為聯想的條件只是時間接近(包括恰恰同時和先后緊接),相似和對比可以歸結為時間接近。

他認為聯想的生理基礎是原來的神經振動所留下的影響。物質刺激在相接近的時間內引起感覺A、B、C、D的腦內振動;這些振動因時間接近而發生聯系。這些振動逐漸變微弱,成為微振a、b、c、d。當然這些微振也是相互聯系著的。后來假如發生A的振動,b、c、d的微振就跟著來了,并且先后順序同原來的一樣。假如由任何原因引起微振a(即A留下的觀念的生理基礎),也會引起b、c、d。從觀念方面說,就是觀念a會順序地引起觀念b、c、d。換言之,觀念的聯結是由于觀念的生理基礎(振動)的聯結。

哈德烈明確了聯想是依從腦質(物質)的活動。哈德烈所謂聯想包括同時的和相繼的聯想,前者使簡單觀念構成復雜觀念,后者使先起觀念引起隨后的觀念。后來馮特的看法與此相似。

他以為不特感覺、觀念會互相聯結,感覺與運動,觀念與運動,運動與運動都會互相聯結。

哈德烈用時間接近來解釋相似聯想,這馬勒伯朗士相同。他認為對比聯想也就是相似聯想,因為對比的東西必定有相同的因素,如黑與白對比,黑白同為視覺的顏色,冷與熱對比,冷熱同是皮膚的溫度感覺;因此可以適用于那些與對相似聯想的解釋同樣的解釋。

他認為時間上不相緊接的感覺也會發生聯想,只是相隔越遠,聯想力越弱。關于這個,他未作實驗的證明;但后來艾賓浩斯的實驗證明他是對的。

哈德烈把時間接近作為聯想的首要規律;他又提出三個次要的聯想律。

1.由簡單觀念所合成的復雜觀念之中,有些是不能從中分別認出原有的簡單觀念的,就是說,所成的復雜觀念具有新的性質,不是簡單觀念的性質加在一起。他以多種藥味合成的味為例。

2.本來意識到的活動,由于屢屢重復,最后變成了無意識的活動。他稱為“次起的自動化活動”。例如,說話時的發音。

3.有些觀念的強度和生動性會由于聯想傳染到與它相聯的其他觀念。例如,小孩對于自己痛苦的觀念是強烈的;假如因父母痛苦而自己也受痛苦,那么,對于父母痛苦的觀念也強烈起來。人的同情和相憐心就是這樣由聯想發展來的;他還認為人的高尚品質都是由聯想養成的。

哈德烈說到不同感官的意象的強弱不同。他觀察到嗅覺、味覺的觀念(即意象)比視覺聽覺的觀念更微弱,也更少見。

最后要說到哈德烈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但還有不徹底性。他還說感覺、觀念和苦樂感情的主體是靈魂,而為了避免非物質的靈魂作用于物質的身體這個困難,對心身關系采取平行論的說法。

但應該說哈德烈雖然有這個缺點,從他的思想的整體看,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他強調心理對生理的依存性;他被認為是生理心理學的創始人,雖然他對特有的生理學解釋并不正確。

因為他一貫以聯想解釋所有心理現象,曾被稱為正式建立聯想主義心理學的人。19世紀英國聯想主義心理學都受了他的影響。馮特的心理學大部分也是繼承哈德烈的解釋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土默特左旗| 武平县| 沧州市| 榕江县| 翁牛特旗| 含山县| 天柱县| 高邑县| 西乌珠穆沁旗| 青阳县| 揭东县| 外汇| 绥宁县| 常宁市| 忻城县| 泽州县| 大城县| 和龙市| 永修县| 内乡县| 江川县| 凤山县| 玉门市| 方山县| 庆阳市| 沾化县| 安义县| 海兴县| 澳门| 东城区| 嘉兴市| 叶城县| 汕头市| 沁水县| 蒲城县| 涟源市| 海南省| 南投市| 崇左市|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