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巴克萊和休謨

喬治·巴克萊(George Berkeley,1684—1753)是18世紀初期英國以主觀唯心主義來維護宗教,抵抗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人。他是大資產階級反動集團的利益的代表。

巴克萊生于愛爾蘭,是一個貴族的親屬。他15歲入都柏林大學,受過在當時認為是很好的教育。后來任愛爾蘭一個地區的主教,熱心于宗教宣傳,反對唯物主義。

他受過笛卡兒和洛克的影響,但是發展他們的唯心主義的因素。他的主觀唯心主義是后來資產階級思想家的主觀唯心主義許多變種的來源。

巴克萊否認有物質客觀地存在著。他認為物只是色、聲、香、味等等感覺組合在一起。感覺停止了,物也就沒有了。所以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在巴克萊看來,世界上根本沒有不被感知之物;就是說沒有感知的人也就沒有了所謂物質世界。據巴克萊這樣說,那么,一切山河大地和一切別人都只是我的感覺;我一不感覺(例如在打瞌睡那時刻),山河大地和一切別人也都消滅了。這就是唯我論。

巴克萊也不能不意識到自己要陷入唯我論,因此他不能堅持主觀唯心主義而逃遁到客觀唯心主義中去。他說:“鳴嘯于天上的和裝點于地上的,總而言之,構成宇宙的萬物離開心就不能存在……萬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認識,可見,如果它們確實沒有被我所感知,或者不存在于我的心中或其他某種被創造出來的精靈的心中,那么,或者它們根本不存在,或者存在于某種永恒精靈的心中”(《人類知識原理》第六段)?!坝篮憔`”,巴克萊是指上帝。這很明顯表現出他自認的企圖,就是以反對唯物主義來維護宗教信仰。

前一章已說過,洛克認為物的次起性所產生的色、聲、香、味等是主觀的。但是洛克沒有說客觀上沒有“主觀的”色、聲、香、味等的物質根據,雖然他對這個問題的說法有缺點。可是巴克萊卻利用洛克這個話來找到他對主觀唯心主義的所謂論證。他認為不僅色、聲、香、味等是主觀的,連洛克認為客觀上有的擴延,形狀、運動等也是主觀的,例如,同一物因人與它距離不同而會變大或變小,同一物的形狀等也會變。因此他斷定這些也都是主觀的,都是感覺的組合。

實際上,人對客觀事物的知覺不是單一感官的作用所引起。人的知覺是由于不止一個感官的作用,還帶上智力加工的結果。恩格斯說:“人的眼睛的特殊構造并不是人的認識的絕對界限。除了眼睛,我們不僅還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們的思維活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0頁)巴克萊把單一感官的一時的作用,來概論正常知覺外物時各感官與思維聯合的作用,這是不合道理的。

現在要說到巴克萊在他的《視覺新論》書中所說的關于空間知覺心理學的理論。

洛克在他的《人類悟性論》書中已經說到人的知覺受他的過去經驗的影響,不是單為當前感覺所決定。但是他說過,視覺是“我們一切感官中最廣包的,把只有那個感官特有的對于光和色彩的觀念,并也把很不同的關于空間、形狀和運動的觀念輸入我們心中”(《人類悟性論》第二卷,第九章,第九節),好像空間關系(包括形狀和運動)如同光色一樣是眼睛直接看到的。巴克萊認為空間關系不是直接看到的,是由于過去經驗;所看到的光色現象會暗示外物的遠近、大小等。

他認為人本來沒有對遠近的知覺。只是由于人在很小時候看見外物具有某種視覺特點,如物形的大小等,就需要自己做一定分量的運動,才可以接觸到;外物如具有另一種特點,自己就要做另一分量的運動才接觸到它;因此后來看到外物的某種視覺特點,就聯想到從前與它同時經驗到那個運動的和接觸的感覺的程度,這樣就覺得好像直接看到了遠近。而這種“暗示”那么快,很難覺察它的經過。

巴克萊這個分析基本是對的。這是一個用聯想主義方法的實例。第四章里提過,馬勒伯朗士也作了大略相同的分析。

巴克萊的這些分析,雖然不及后來細密,但基本無誤??墒撬谶@本論視覺的書中已經有主觀唯心主義的“伏筆”。他說:“我們永遠不是看見并接觸到同一物體。被看見的是一個東西,而被接觸的是另一個東西?!彼终f,“被視覺感知的那些擴延,形狀和運動在種類上與同名的來自觸覺的觀念是不同的;并且沒有如這兩個感官共有的一個觀念或一種觀念這樣東西?!?span id="8uyzvtl" class="content_100">(《視覺新論》第49節和第127節)這已經含有視覺與觸覺所反映的不是同一個外物而是各自獨立的現象這個意思了。

如我們在上文所說,人的知覺(包括空間知覺)是兩個或更多的感官與理智合作的結果。例如,小孩搖動眼前的一個物體,他同時就可以看到視覺對象也相應地搖動。這一類手的運動和眼睛的觀察同時發生了多次,經相當時候小孩就知道他可以看到并接觸到同一件東西。巴克萊這種說法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說法,與事實完全不符合。

雖然巴克萊在《視覺新論》書中還承認觸覺是外物的反映(而視覺不是),但后來他也不承認觸覺能反映外物,認為它也只是主觀的感覺。而觸覺反映外物,不是最后的結論;實際并沒有任何外物,所謂外物都只是感覺的組合。

巴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后來被好多資產階級的哲學家復活,其中又以馬赫為代表。列寧在他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給了馬赫主義以殲滅性的打擊。巴克萊對于空間知覺的分析大致是對的,雖然他把這個分析作為主觀唯心主義的論證。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1776)變本加厲地發展了巴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他的思想的特點是不可知論。休謨生活在英國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時代,他是資產階級保守階層的思想代表。

休謨生于蘇格蘭的愛丁堡,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他曾入愛丁堡大學學習,熟悉古典哲學和洛克與巴克萊的思想。

休謨在政治上有?;逝伤枷搿5撬恼麄€思想反映當時資產階級的需要和利益。他支持資產階級個人主義、自由競爭,反對國家干涉。在宗教上,他批評傳統宗教,主張自然神論。雖然由于這個,他被封建貴族和教會加以無神論者的稱號,不讓他任大學教授,但他還是信仰主義者,認為不管理性作如何判斷,人會信有上帝;信仰出于意志,理性不能壓制意志的自由信仰。他認為上層人可以對宗教懷疑,但人民應該信教,雖然他認為宗教是恐怖與希望所引起的幻想。這正是資產階級欺騙人民的意圖。

巴克萊認為自然界只是感覺的組合,但還相信有人的靈魂和上帝存在。休謨對于自然界的看法與巴克萊相似,但他認為物質的有無以及靈魂與上帝的有無都不可知。休謨由主觀唯心主義進到不可知論。

他把世界的一切歸結為主觀現象,或稱之為經驗。他以為經驗有兩種:一是印象,相當于現在心理學中所謂感覺知覺,也包括情感和意志,一是觀念,與現在所謂觀念的意義大略相同。他把印象與觀念通稱知覺,所以他的“知覺”等于洛克所謂“觀念”。他認為洛克對于“觀念”的做法是濫用。

他認為印象與觀念的區別在于:印象比觀念更有力,更生動;觀念是印象的“微弱的摹本”。他也見到印象有時很軟弱,與觀念不能區別,但以為就通常的強度說,是可以區別的。

印象,觀念互相聯結(聯想)。聯想是“一種緩和的力”,不能使“知覺”必定相連。人由聯想從簡單觀念得到復雜觀念。這是他繼承洛克的看法。

休謨認為聯想有三個條件:① 相似,② 時地相接,③ 因果關系。后來他認為因果關系只是時間相接近,因此實際只有兩個條件了。

他描述記憶與想象的區別:記憶更生動更明晰,是原來印象的順序的重復;想象是重新組合,不照原來的順序。記憶和想象不過是觀念發生的各種方式,不是心理能力。

可見休謨是繼承聯想主義心理學的方法來分析心理現象。他的分析有一些正確之處。

他也感到印象的來源是一個問題??墒且驗樗鲝埐豢芍?,就故布疑陣而說,“它們(印象)的最后原因完全不能用人的理性來解釋,并且始終不可能確定他們是直接由物體發生,還是由心的創造力產生,還是由創造我們者(指上帝)得來”。他在《人性論》一書中曾提到印象出現與腦和神經的運動,或靈活精氣的運動有關,但說得簡略不明。當然,照他的邏輯,腦、神經也只是印象的組合而已。

休謨認為不可能知道有沒有自我,因為據直接觀察,所謂自我只是一長串的印象和觀念,觀察不到任何實體,所謂自我,或靈魂;因此自我、靈魂的有無是不可知的。

當然,單是觀察印象和觀念,見不到有自我。印象和觀念有它們所附屬的主體這件事實,不能單從觀察印象和觀念而得到,要從社會實踐(包括科學實驗)得來的感性認識經過理性的加工而得到。自我就是我的身體,包括我的腦(經過社會化的過程的)在內,當然沒有非物質的靈魂。

可是休謨終不得不承認有個什么“把我們的心或意識內的先后繼承的知覺聯結起來”。這個什么就是人腦的活動,但他不肯這樣說。他又說聯想的原因是“人性的原有特點”??傊?,他不肯把物質作用認為心理現象產生的基礎。

休謨以為因果關系有無客觀根據不可知。他認為有此因必有此果,只是兩個印象集團恒常前后相繼,因此心就養成習慣。從前一集團的印象或觀念聯想到后一集團的觀念,相信這兩集團必然相連。所以因果關系是時間相接的聯想,是主觀的;它有無客觀根據,我們無從知道。

關于休謨的這個謬論,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第三章第三節)已做徹底的批判,這里不再重述。要指出的一點是,后來馬赫主義對于因果的看法即導源于休謨。

休謨的不可知論為后來好多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家所發揮。他用完全主觀的方法分析心理現象,不顧心理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這個根本原理;這個錯誤方法也為后來多數資產階級心理學家所繼承。不可知論認為人無法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這是極有害的,反科學的,將使人失卻改造世界的銳氣。

休謨對于印象與觀念的明確區別以及對于聯想概念的推廣,是聯想主義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大渡口区| 炉霍县| 江口县| 新昌县| 湟中县| 嫩江县| 舞钢市| 横山县| 托克逊县| 东港市| 宣武区| 松桃| 新绛县| 巴林左旗| 玛多县| 天镇县| 刚察县| 慈利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黎城县| 沅陵县| 如东县| 旬邑县| 瑞昌市| 同江市| 永和县| 蒙山县| 呼和浩特市| 贡嘎县| 阿巴嘎旗| 日照市| 安陆市| 定兴县| 临邑县| 桐庐县| 延津县| 台南市| 普兰店市| 柳州市|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