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蘇格蘭派

從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初,蘇格蘭的社會發展,比英吉利落后,封建勢力比后者大些;它的大學當然還在教會控制之下。因此蘇格蘭的大學教授都有維護傳統的宗教教條的活動。休謨的不可知論主張不特外物的有無不可知,靈魂與上帝的有無也不可知,這就使相信傳統宗教的人恐慌了。因此蘇格蘭大學的教授就站出來反對他的學說。這些人就是所謂蘇格蘭學派;又因為他們自稱根據常識立論,故又稱常識學派。

蘇格蘭派堅信有上帝、有靈魂、有物質,并有因果關系,以為這些都是客觀地存在的。所以他對巴克萊和休謨的理論都不贊成。由蘇格蘭學派反對巴克萊和休謨這一事實可以見到基督教中反對無神論,維護有神論的這些人中也有內部矛盾。一派以為否定物質的存在可以反對唯物主義,維護有神論;另一派則要維持傳統宗教的一切信條,即相信有上帝、有靈魂、有物質、有客觀的因果關系。

因為巴克萊和休謨都從心理的聯想主義出發,蘇格蘭派也反對聯想主義,強調心有主動性,相信才能(能力)心理學。可是他們不能抹殺聯想的事實,不過改用別的名詞來敘述;這些名詞的含義與聯想這個名詞也有所不同,因為蘇格蘭派總認為聯想也含有主動作用。

黎德(又譯里德,Thomas Reid,1710—1796)是蘇格蘭派中比較重要的人物。黎德生于基督教長老會的家庭。他畢業于亞柏丁大學,先是教士,后來做亞柏丁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的教授。他的三部著作是《據常識原理對人心的研究》(1764年)、《論人的理智才能》(1785年)和《論人的活動才能》(1788年)。黎德著第一部書的用意在駁斥休謨的學說。他主張常識是上帝賦予一切人的本性,比一切哲學更可靠。常識指示實有物質世界,有靈魂(二元論)。他認為假如人心已成熟,并且平靜無偏見,就會本能地知道有外物,有因果關系,有道德感;那些不相信有因果關系的人,應該送到瘋人院去。

黎德的另兩部書列舉了很多活動才能和理智才能,他的心理學是才能心理學。他以才能來說明復雜的心理現象,對心理學無大推進。但是黎德對認識過程的看法卻有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他認為我們的經驗的對象不是印象、觀念,而是外界存在;人不是看見視感覺,實際上視感覺乃是對外物的看見過程。玫瑰花的香作為感覺是在我們的心中,但作為外在的玫瑰花的某一性質卻是客觀的;雖然這個客觀性質與主觀感覺的名字相同,但這是兩碼事。這樣,他確立感覺與知覺的區別。同理,黎德以為人不是認識概念,而概念乃是認識外界實在的過程。

黎德的二元論使他拒絕一切以生理解釋心理的企圖。

司徒亞特(Dugald Stewart,1753—1828),是蘇格蘭派另一名主要成員,他的理論大致與黎德相同,沒有很多發展;但是由于司徒亞特熱心宣傳黎德的學說,使蘇格蘭派的影響到達蘇格蘭以外的地方,如法國。

這個時期的英國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已經鞏固,企圖獨占革命的果實,因此就產生了欺騙人民的思想。巴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和休謨的不可知論是為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而提出的。

巴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主觀唯心主義是有意夸大了洛克認識論中不徹底的一面的結果;它發展到休謨,就成為極端荒謬的不可知論。哈德烈則是唯物主義者。在心理學上,巴克萊、休謨和哈德烈都表現出用聯想主義心理學方法來分析心理現象的傾向,使這時期英國的心理學具有聯想主義的特點,并且成為19世紀德國馮特式心理學的重要來源。

巴克萊和休謨的聯想主義心理學在當時遭到本國蘇格蘭派的反對。蘇格蘭派強調心的主動能力,這派心理學對19世紀初期法國心理學有一定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仙桃市| 永城市| 左权县| 陆河县| 巩留县| 文安县| 庄河市| 建瓯市| 玉山县| 巫溪县| 顺义区| 胶州市| 娄烦县| 福州市| 沧源| 望都县| 通榆县| 建平县| 阿拉善左旗| 岱山县| 杭锦旗| 长沙市| 虎林市| 林周县| 玉门市| 图木舒克市| 都匀市| 图们市| 商洛市| 聊城市| 泾源县| 信阳市| 志丹县| 杨浦区| 邛崃市| 石泉县| 宣化县| 瓦房店市| 昭苏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