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哲學簡史
- 馮友蘭
- 407字
- 2019-12-06 19:46:11
“上農”
公元前3世紀有一部各家哲學的撮要匯編《呂氏春秋》,其中一篇題為“上農”。在這一篇里,對比了兩種人的生活方式:從事本業的人即“農”的生活方式,和從事末作的人即“商”的生活方式。“農”很樸實,所以容易使喚。他們孩子似的天真,所以不自私。他們的財物很復雜,很難搬動,所以一旦國家有難,他們也不棄家而逃。另一方面,“商”的心腸壞,所以不聽話。他們詭計多,所以很自私。他們的財產很簡單,容易轉運,所以一旦國家有難,他們總是逃往國外。這一篇由此斷言,不僅在經濟上農業比商業重要,而且在生活方式上“農”也比“商”高尚。“上農”的道理也就在此。這一篇的作者看出,人們的生活方式受其經濟背景的限制;他對農業的評價則又表明他本人受到他自己時代經濟背景的限制。
從《呂氏春秋》的這種觀察,我們看出中國思想的兩個主要趨勢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們是彼此不同的兩極,但又是同一軸桿的兩極。兩者都表達了農的渴望和靈感,在方式上各有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