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文化經濟與人力資源的新戰略

相比于物質經濟形態,文化經濟是一種依靠人力資源創造,減少物質消耗的更高形態的經濟。當一個國家的市場發育到一定的階段之后,文化市場就成為整體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出現了“經濟搭臺,文化唱戲”以及“文化與經濟搭臺,文化產業唱戲”二者結合的新格局。例如,我國自21世紀初期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發展戰略就進入了新的階段。或者說,在這個階段中,經濟建設可以作為社會發展的核心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核心。新的戰略口號或者指導思想應進一步調整為“以經濟和文化的建設為中心,以追求實現全體國民的幸福為依歸”。

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中,呈現出文化經濟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趨向,由此也就催生了推進國家戰略性規劃的新要求。例如,在中國自1978年2月改革開放到2011年的三十幾年中,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戰略,突出了物質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基本上沒有把文化建設和文化經濟作為經濟建設的必要環節。而在今后,國家無疑需要實施經濟和文化并重的戰略。只有文化上的成熟,才有經濟潛能上的持續開發和附加價值的持續提升。

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高水平的人力資源開發。由此,國家和企業都需要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的可持續開發。教育與文化的發展不能簡單地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遵循其自身的發展和提升的規律。例如,世界上有的國家政府機構中就沒有設立教育部和文化部之類的部門,但其教育水平和文化發展的力度依然較大,主要原因正在于教育和文化領域不應當進行簡單化的行政管理。由此而言,我國的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等文化藝術和意識形態的管理領域需要加大改革行政管理體制的力度,進一步實現對于文化和文化產業的靈活管理,包括實施更加符合國家利益的統籌管理和主要在于促進人力資源開發的系統性管理。

此外,我國新的國家發展戰略思路已經調整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方向上,而科學發展觀是一種經濟、文化與社會同步和諧發展的文化哲學或者哲學方法,這個哲學或者哲學方法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創新和以科技作為生產力的方面,而是要促進文化生產力,實現文化經濟價值的提升。同時,既往的經濟發展中片面追求效益和效率,卻忽視了環保、文化、人權以及其他一些核心價值,也必須予以戰略性的調整,才能適應新的發展理念。而這個理念要落實在政府管理者和文化經濟領域的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上。總之,從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上來思考,政府無疑需要以具體的配套政策和人力資源政策來扶持和促進文化與經濟的互動,促進文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需要把推動文化發展和提升文化價值的考核和績效考核結合起來。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政府的行政管理,都不能片面追求效率,政府也不能成為企業的專職服務機構而忽視文化事業和社會公平。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在文化建設上有所作為,在經濟領域積極推動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并且在文化產業成為國家的新戰略之后致力于提升我國的文化人力資源水平和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富蕴县| 乌海市| 老河口市| 通化县| 嘉峪关市| 师宗县| 明光市| 麻阳| 蒙阴县| 绥滨县| 长沙市| 工布江达县| 承德县| 普安县| 准格尔旗| 图木舒克市| 固始县| 金秀| 太仆寺旗| 梅河口市| 滕州市| 常宁市| 万州区| 杭州市| 高邮市| 武平县| 和龙市| 万荣县| 天祝| 铜川市| 梅州市| 陕西省| 平顶山市| 临桂县| 衡山县| 吕梁市| 普安县| 凤台县| 福建省|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