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二 芙蓉出水與錯彩鏤金
中國藝術意境的創成,既須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中”。超曠空靈,才能如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不但是盛唐人的詩境,也是宋元人的畫境。
——宗白華《美學散步》

宗白華(1897—1986),中國美學家,北京大學教授,詩人。著有《美學散步》、《宗白華美學文學譯文選》等,對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均有精深研究,是中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之一。
此刻,我們打開另一扇窗戶,瞥見美學風景的另一面——中國古典美學。
那景象博大精深,變化繁復。往近處看,中國美學文化的獨特風韻凸現眼前,各種藝術魅力無限;望遠處看,漫長的歷史輝煌久遠,不同時代的景觀一幕幕閃現。李澤厚深情地寫道:“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他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么?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凍、積淀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
其實,我們對自己的傳統并不陌生,但問題在于,對自己所熟悉的東西卻并不一定有所思考。恰如哲人所言,最熟悉的東西往往是最缺乏思考的。所謂見慣不驚嘛!或許,我們應以一種陌生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歷史。
現在,就啟動你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去觸摸中國傳統美學的脈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