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春》

朱自清

【原文】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本文征引自《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賞析】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名作。作者把他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融入到朝氣蓬勃的春天里,用明快優美的語言唱出一首春的贊歌,體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審美理想。

文章充滿了敘不完的詩情、看不完的畫意,寓情于景,將景色之美與人格之美水乳交融在一起。“一切景語皆情語”,誦讀本文時應充分把握作品的內在情緒,以明朗歡快的基調把聽眾帶進一個多彩而富于生機的世界,總體上用聲實,氣息淺,咬字清。

全文可分三個部分:盼春、繪春、贊春。在第一部分“盼春”中,兩個“盼望著”,應讀出遞進的語氣;“盼”字使用氣聲,更顯內心的殷切之情。在第二部分“繪春”中,可以抓住描繪春景的五個特寫鏡頭:草綠春、花榮春、風撫春、雨潤春、人活春,來凸顯春天里的不同韻味。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一句中,“偷偷”和“鉆”都是描摹性重音,宜用實中轉虛、快中顯慢的方式處理,表現出小草生長的情態和過程。“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一句,應讀得連貫而口語化,突出兩組對比性重音“你”“我”以及強調性重音“都”,用最愉快的聲音表現出心中的喜悅。春風拂面,“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可使用弱中加強、連中有停的方法強調春風的溫暖與柔和,使人感到親切和愉悅。“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一句中,“看”字一定要有交流感和方向感,好像真的在指給別人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三個比喻,應輕短而緊湊,描摹春雨細而小的狀態,也為下面拉長和強調“密密”二字做好準備。有了人的活動,春景中就添加了畫龍點睛的一筆,要讀出有層次的畫面感和動作感。“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一句中,“疊音”的修辭手法使節奏感加強,要注意體現聲音的韻律美。第三部分“贊春”,連用三個比喻句,組成了排比的修辭格,既要讀出“娃娃”“小姑娘”“青年”的各自特點,又要逐層遞進,氣勢漸強,充分表現出春天是新鮮、美麗、歡快、具有強大生命力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长海县| 西青区| 图木舒克市| 麦盖提县| 陵川县| 稻城县| 册亨县| 威远县| 石阡县| 庄浪县| 上思县| 措美县| 海丰县| 哈巴河县| 阳山县| 政和县| 灌南县| 清徐县| 玛纳斯县| 盈江县| 阿城市| 石首市| 若尔盖县| 汉阴县| 吉林市| 濮阳市| 班戈县| 黔西| 茌平县| 永济市| 通州市| 香港| 黔江区| 莆田市| 凭祥市| 瓦房店市| 安国市| 化隆| 庆阳市|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