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在工人學院作了一次演講,演講的內容就是本書的第四章。當時,那個講座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對此,《蓓爾美街報》向一些最有資格就此發言的人征求意見。此舉引起了許多人熱烈的反響,于是又有幾份不同的書單出爐。本書被翻譯成德文后,在德國也引發了人們類似的討論。討論的結果使我深受鼓舞,經過再三斟酌人們的各種意見和建議,我認為還是沒有必要對最初的書單作實質性的改動。我從未打算按自己的意愿列出一份書單,更不愿將自己的偏好強加于人。我所作的嘗試,只不過是列出了深受許多前輩作家推崇的書目。我推薦的書目盡管遭到過五花八門的批評,但人們只是提出增添某些作品,卻很少有人建議從書單中刪去哪些書目,而且增添的書目達數百本之巨。至于那些遭到質疑的作品,具體來說就是那些為數不多的涉及東方文化的作品,還有維克的《后使徒教父》[1]等,我想在此說明,這些書目并不一定代表最佳,它們只是受到最廣泛的推薦而已。
譬如《詩經》(Sheking)和孔子的《論語》(Analects),我不得不坦言本人并不十分欣賞。之所以推薦這兩本書是因為它們深受四萬萬中國人的尊崇。多加一句,這兩本著作篇幅都很短。
至于《羅摩衍那》[2]和《摩訶婆羅多》[3](參看威爾勒的精縮本)以及圣提雷爾的《佛陀》(Bouddha),這些書本身讀起來就很有趣,更何況它們對于我們偉大的東方帝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后使徒教父》的文章原文篇幅短小,實際上只集結成一小卷。這是那些曾經生活在耶穌的使徒們周圍并了解他們的人所留下的僅有的作品(流傳給我們),當然值得一讀。
人們就這一書單具體書目的選擇問題表現出巨大的意見分歧,這使我感到驚訝。到目前為止,共有九份長短不一的書單發表。這些書單共列出了大約300多部我沒有提到的著作(不過,也沒有刪除任何一部我所列出的作品)。而且,沒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夠被所有這九份書單同時收錄,甚至達不到一半。還有,只有少數的幾本著作能夠同時出現在兩份以上的書單里。
這些權威們,哪怕是多數,如果能夠就他們所推薦的書目達成共識,我本可能會接受他們的書單。但問題是他們之間分歧巨大,所以我只能保留自己幾乎全部是最初的選擇。不過我還是增添了迦梨陀娑[4]的《沙恭達羅》(Sakuntala),又名《丟失的指環》,還有斯基勒(Schiller)的《威廉·泰爾》(William Tell)。同時刪去了盧克萊蒂斯和奧斯汀的作品。原因是,前者的作品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但是跟書單上絕大多數其他的作品相比還不足以入圍;刪除奧斯汀的原因,是英國的小說在書單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1890年8月于肯特郡道恩村海爾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