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煉(上):百位特級談教師專業成長
- 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 上海教育雜志社
- 3808字
- 2019-02-19 11:05:42
每個學生都是寶貝:情感世界的自我滌蕩
一個甲子以前,我還是青年教師,教高中一年級語文。一次教工大會上,蔡校長說:“課任老師也應家庭訪問,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教好學生。”我覺得這個號召有道理,就照著做了。我逐門逐戶訪問,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條件、生活習性、成長因素。這一番調查研究,讓我大長見識,了解了社會,認識了多種多樣的家庭。
我們學校在工人住宅區,絕大多數居民住房狹小,不少家庭連一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學生學習條件差。家訪前,我已經有思想準備,但當我找到班長小張的家時,還是震驚了。他家住的是“滾地龍”,在兩條鐵軌的旁邊。他的父母見老師來訪,既震驚又充滿歉意地說:“對不起,對不起,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他家的房屋進去要低頭彎腰,里面黑咕隆咚,伸手不見五指,可以說是一點學習條件都沒有。作為教師,我心中隱隱作痛。多么求上進的學生啊,要用心教,讓教育改變他的命運。從此下定決心,我一定要雪中送炭,切不可勢利。家境困難的學生,生命同樣珍貴,教師對他們成長中的艱難感同身受,才能從精神到物質給予呵護和力所能及的支持。這句話講講方便,堅持做卻很不易。這些學生的學習基本上靠學校教師的啟發、指導、點撥,家庭無助學的條件。因而教師課后常要加班加點補課,提高學習質量。比如,每篇作文我都面批面改,分析利弊得失,時間、精力且不去說,有時被幫助者還不領情。此時,我總要冷靜思考,清除抱怨的情緒,純凈自己的感情,振奮精神,尋找良策。
情感世界就是那么充滿奧秘,對外界的人、事、景、物,由于主觀愿望、審美修養、追尋目標的差異,人會升騰起各種不相同的感情,或愛,或憎,或喜,或怒,或熱,或冷。就教師而言,對學生必須具備的感情是“愛”。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校長在大會、小會上不厭其煩地說:“要熱愛學生,尤其是青年教師要過好這一關。”那時,我覺得校長真啰唆,耳朵都聽得生老繭了。我自以為很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分彼此,從不對學生惡言惡語。但有些學生可是鬼靈精,有次聊天時,一名十分調皮的學生對我說:“你啊,你的天平有時一頭還往上翹一點。你看到徐××,臉上就笑開了花。”教育需要公平、公正,學生最討厭老師偏愛、不公正。聽了學生這番話,我反躬自省,偏愛的毛病并未徹底改掉。我特別喜愛兩類學生:一類是特別聰明的,你講上句,他下句已接上來,悟性特高,我教起來省心省力;另一類是長得非常有趣的,像洋娃娃一般,兩只眼睛骨碌骨碌轉,一看到他,我就忍不住要笑。天公造物就是那么神奇,人的五官總是那樣有序地排列組合,但呈現出來的卻是千人千樣,即使是孿生兄弟、孿生姐妹,也有細微差別。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生命體,都應敬畏,都應呵護,都應熱愛,怎能以容貌來影響情感的好惡?說得輕一點是太隨性、太幼稚了,說得重一點是太低級了。教師,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從事的是為未來國民素質打基礎的工作,每個學生都重要,每個學生都寶貴。教育不是到超市購物,隨自己挑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
感情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假。教師對學生全心全意、半心半意,還是三心二意,學生心知肚明。小學生可能還模糊一點,不會道其詳;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對教師德才的掂量如同文字表述,是夾敘夾議、具體生動的妙作。我曾對青年教師說:“你把學生當傻子,自己首先是傻子。”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裝出來的只會令人毛骨悚然。須知:血管里流出來的是血,水管里流出來的是水啊!有些教訓我永生難忘。我歷來認為責罵、挖苦學生是教師最無能的表現。教師教育的本領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切不可冷言冷語,挫傷學生的心靈。語言暴力的危害,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說道理是一回事,付諸實踐成為自覺行動,又是另一回事,感情上非認真磨礪不可。我遇到過一名極富個性的女同學,每周必闖不大不小的禍,批評她,她不理睬;看到你,她用眼梢掃你一下,以表示對你的蔑視;表揚她的優點,她也不屑,不承情;談心、家訪,均收效甚微。我對我的同事們說:“我已黔驢技窮,真不知道怎樣才能幫助她改掉缺點。”一天早操,她又故技重演,搗亂得別人無法做操,提醒她多次,不聽,“你又不是十三點!”(同學叫她的綽號,意即莫名其妙的人。)我脫口而出。她立即停了下來,不亂轉亂打了。話一出口,我就很后悔,這哪里是教師的語言?言為心聲,脫口而出的話往往是真情流露。盡管平時要同學不要叫她的綽號,自己卻當著眾多同學的面說,而且說得“藝術”。學生是人,是要尊重的。之所以脫口而出是由于我感情上的雜質,覺得她難辦,難教育。“厭”的情緒不清除,怎可能與學生心貼心?對學生要丹心一片,他們還是孩子啊,在成長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乃至錯誤,是常態。如果都那么懂事,那么自律,要我們老師干什么?越想越自責。事后,我在班級里講了這件事,既自我檢討,又向她道歉。若干年后,她來看我,帶著歉意地說讓我操了許多心,很不好意思。學生真是可愛,她哪里會想到她給我上了一堂終生難忘的課:師愛要純真,要不斷清除雜質,就像眼睛一樣,容不得有半點沙子。
把心撲在學生身上,教師就會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就會讓自己的生命力超常發揮。我這個人特別愛干凈,看到臟物就反胃。作為班主任,開始處理班級學生丟棄的臟物時,我總是屏著氣,捂著嘴。這怎么行呢?給學生做什么榜樣啊!不清掃垃圾,哪來真正的衛生?于是,我橫下心來改掉壞毛病。學生突然發病,嘔吐一地,也能掃、拖、刷、洗,習以為常,胃也不往上泛泡泡了。一次在鋼鐵廠學工,半夜三更,一名女同學突發急性闌尾炎,送進醫院須立即動手術。那時通訊條件差,無法通知家長,我就臨時充當了家長。要把吐了一身的臟物刷洗掉,要通大便,要簽字。當時心中只有快救學生的命的想法,沒有想到風險。手術后我才感到害怕,挑的是多重的擔子啊。一次在農村學農,我也遇到類似情況。一名女同學發高燒到40度,生產隊缺醫少藥,連自行車都沒有。半夜三更,我和另一位小尹同學(她個頭比較高),沿著一條大河輪流把患病的小蔡背到鎮上衛生院診治。冬天,寒風凜冽,我又腹部手術不久,十多里路背下來,兩眼直冒金星,棉毛褲都濕透了,但是學生獲得了及時的治療,幾天就康復了。此時我心里的高興勁兒難以言表。原來人是有韌勁的,絕不只是一株有思想的葦草,碰到危急時刻,生命力就會超常發揮。這,就是愛的力量。
十年動亂的日子,我這個年輕的“老”教師被罰專門帶亂班亂年級。我時刻告誡自己:要練就一副敏銳的目光,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著力于長善救失,引領他們健康成長。任何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成長,更何況自身也并不完善。我起早摸黑,全力以赴,總算一個個班級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生發展也比較順利。就在我想稍微松口氣的時候,學校領導派給我一名學生,經常逃學不上課,還偷竊、打群架,沾染了很多壞習氣。任務必須接,怎么辦?班級同學尤其是小干部全反對。我靜下心來反復叩問自己:他是不是學生?他生下來就帶著這些壞習氣的嗎?不挽救,不施以良好的教育,對他本人,對他家庭,乃至對社會可能帶來怎樣的后果?教育無選擇權,每個學生都是寶貝。生命本來沒有名字,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壞習氣不是胎里帶出來的,而是社會上的污泥濁水侵蝕的結果,我做教師的責任是幫助他洗刷污垢,要給予對其他同學一樣滿腔熱情滿腔愛。且不說把他“請”到學校上課的千方百計,也不說與同學們一起幫助他糾正惡習戲劇化的情節令人哭笑不得,只是那反反復復就不斷掀起我感情上的波瀾。有次,他與父親爭執被揍后離家逃走。我焦急萬分,與幾個同學找了他一天。這一天他舊病復發,找到他時,他對我說:“你也吃力,我也吃力,我是‘槍斃鬼’,改不好,你也不要花力氣了。”怎么能放棄呢?不行,我帶他回家教育,因為他的家庭環境實在太差。幾個同學和我一起連推帶拉地把他推上了公交車。我原本也有過這個想法,但他有偷竊的毛病,弄到家里怎么辦?我首先想的還是自己,還是以私為重。下決心帶回家教育是我感情上的一次突破。人心是肉做的,我以心換心,以情激情,以理疏導,與他平起平坐,同時信任他、鼓勵他。他逐步安靜下來,走上正道。帶下來77屆的學生,我生了一場重病,住院治療。那時他已工作,知道后他來探望,看我在打吊針禁不住哽咽地說:“于老師,你不能死啊,你不要死啊……”他沒有什么文明語言,反反復復地說這句話,是真情的流露,我很感動,師生情義無價。
我的學生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我的學生同樣是家庭的寶貝,國家的寶貝,我當教師,把他們當寶貝一樣來教育。不求他們能顯赫,但一定要成為社會的好公民,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我用蕩漾的師愛滋潤他們幸福成長。


顧愛玉,從事特殊教育工作52年。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特級校長。畢業于上海電視大學行政管理專業。上海市第四聾校原校長,兼任中共上海市第七屆黨代表,上海市第九、十屆政協委員,上海市教育學會第六屆特教專業委員會主任。獲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特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兩次參加全國聾校語文教材編寫,著有《聾校語文教材教法》《聾校語文教學200問》等,發表《聾校語文教學自然性、整體性、交際性》等論文,主持撰寫了“補償—發展”特殊教育的市級課題論文。在擔任上海市特殊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15年期間,創辦了《上海特教》專刊,創建了“特教在線”網站,主編了《探索·研究·交流》系列叢書,并主持匯編了五輯特教科研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