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讓高血壓不再可怕
- 趙水平 黃全躍
- 657字
- 2019-02-22 17:27:38
8 聽診器是如何發明的
聽診器的發明純屬偶然,并不是為了測量血壓,雖然后來用于聽診動脈搏動的聲音來確定收縮壓或舒張壓。聽診器的出現與“聽診器之父”法國醫生雷奈克有關。
1781年2月17日雷奈克出生于法國一個小公務員的家庭。6歲那年母親死于肺結核,因家庭生活困難寄養在叔叔家。叔叔是當地有名的醫生并擔任一家醫院的院長。自幼受叔叔和醫學的影響,雷奈克最后放棄自己少年時代所愛的建筑學選擇了醫學,14歲就進入叔叔所在的醫院學習。20歲時,他離開父親和叔叔到巴黎更高級的醫院深造。
當時的巴黎,醫學生只要完成兩件事就可以揚名立世。其一是成為“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其二是通過競爭激烈的考試,進入專門為已學完三年醫學課程的特殊學生所設立的臨床學校。雷奈克在指導老師科維薩特的熱心指導下,順利地獲得了這兩項殊榮。

雷奈克和他發明的聽診器
那時的歐洲結核病流行,很多患者咳嗽咳痰,胸部發出異常聲音,但是那里與中國古代一樣男女授受不親,男醫生不能零距離地接觸女患者的胸部,特別是富家小姐或闊太太。1816年9月13日,雷奈克醫生腦袋突然靈光一現,從小時候的玩具中受到啟發,他用一本薄筆記本卷成圓筒貼近患者的胸部,聽到了對方的心跳。這簡單的動作解決了困擾他很久的診斷難題,隨之他發明了聽診器。后來聽診器的材料和造型不斷改進,緊貼人體胸部的胸件從木質的圓筒形到現代金屬和膠片薄膜的鐘形、鼓形,傳導部分從木質的單管腔到橡膠單、雙管的傳導,貼耳部分也適合人的外耳道的形狀,醫生可用雙耳細聽患者體內發出的各種聲音,比如心音、呼吸音、腸鳴音等。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黃全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