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MECE感”,課題不重疊、不遺漏
工作現狀小檢查
你在工作中是否遇到過以下情況?如果有,請在括號里打“√”。每空1分,總分最高5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說明你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越多;反之則說明你有良好的工作習慣。

麥肯錫最重視的“MECE感”
為了讓思考過程更加嚴謹周密,麥肯錫非常重視“相互排他性(Mutually Exclusive)”與“集合網羅性(Collectively Exhaustive)”兩個概念,并將兩者合二為一組成MECE思考法。這套分析法的基本理念是:把事物拆解開來分析,思考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從結構去理解整體。MECE思考法不僅要求人們能拆解事物,還要求人們能將所有的要素完整還原,從而實現不重復、不遺漏的狀態。
MECE思考法主要用于檢查課題框架是否存在重復或遺漏,通常會出現四種結果:
1.無遺漏、無重復
比如,把人分為“男性”和“女性”就屬于既無遺漏也無重復的情況。因為這種分類同時滿足了相互排他性和集合網羅性。
2.有遺漏、無重復
比如,把人分為“已婚人士”和“未婚人士”,就屬于沒重復但有遺漏(還可以分為“離異人士”和“喪偶人士”)的情況。
3.無遺漏、有重復
比如,把人分為“上班族”“高收入人群”“小康人群”“低收入人群”,就屬于無遺漏但有重復的情況。因為,后三個群體中都有屬于“上班族”的人。
4.有遺漏、有重復
比如,把人分為“老年人”與“女性”,就屬于既有遺漏又有重復的情況。因為,老年人中還有男性,女性中還有中年人與少年兒童等類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這種思考方法,就能培養出“MECE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避免遺漏和重復。
初學者常見的瓶頸
以下是剛開始學習麥肯錫工作思維的人可能遇到的瓶頸,請對照一下自己存在哪種問題。如果沒有,恭喜你;如果有,請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改進辦法。

經驗加油站
麥肯錫專家有話說
學習這些工具時,要事先確認自己是基于何種目的來使用這些工具。時時將解決問題放在心上,就會發現使用分析架構的目的是針對恢復原狀型問題、防范潛在型問題,或是追求理想型問題。
——高杉尚孝